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五章 君擇臣而臣亦擇君(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八十五章 君擇臣而臣亦擇君(上)

那邊東宮裡黃子澄和齊泰兩人解除了誤會,相談正歡,互相摒棄成見,更是在黃子澄先掏出肺腑之言以後,使得齊泰大為感慨,兩人瞬間便覺得互相理念異常相合,正是志同道合之人。

而另一邊在皇宮大內,朱允炆正跟著朱元璋身邊乖巧的學習呢,不論是政務上還是刑法律例等等方面,有大把的東西需要朱允炆去知曉,畢竟他還年輕,人生才經歷了短短歲月,尚未有豐厚的閱歷經驗,所以難免在一些問題上的見識上要淺薄一些。

不過這些也正是朱元璋所要傳授給朱允炆的,其實不論是處理政務的經驗技巧,還是對人心的把控對朝局的判斷,亦或是作為一個稱職帝王應有的心術。

種種諸如此類的東西,基本上都是朱允炆必須要學習也必須要掌握的。

自從他繼任儲君大位一來,幾年間的學習積累也使得他在這些能力方面上有不小的進展,但最多也只能算是紙上談兵罷了。

所以朱元璋已經決定儘快讓自己的皇長孫去歷練一番,真正的上手處理政務案文,完全交給他一個人去判斷決定,而不是像現在這般如他給留下的作業一樣,還有自己在監督看管著。

想要讓雛鷹展翅,必要其實踐為本方能一飛沖天。

如果一直是朱元璋耳提面命的教導,反而沒有讓朱允炆自己做出真正的判斷,那雛鷹一輩子都只能在長輩的羽翼下接受庇護,而無法成長為翱翔藍天,於蒼雲間穿梭展翅的雄鷹……

原本之初,朱允炆雖然心性過人才學不俗,但還沒有達到朱元璋心目中的合格線。

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接受他悉心教導了這麼多年,再加上朱允炆本身善於學習的天資,讓他在近幾年表現的異常良好,進步也是十分神速,使得朱元璋越發滿意自己當初坐下的決定,對大明的未來又多了幾分信心和期待。

今日本來召朱允炆入宮,還是按照以往的慣例讓他批閱一些奏摺,然後進行增改或者斷絕,最後再由朱元璋提筆稽核。

這就算是每天朱允炆必有的日程作業了,雖然看起來枯燥無味,但是實實在在的使他自身對政務朝廷大事的判斷理解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只不過現今他還沒有獨立完成事務的政績,但朱元璋已經在考慮當中了,甚至都在準備著讓朱允炆正式步入大明朝堂。

這短短數年的培養自然比不上當初朱標那十幾二十年日復一日的苦心栽培,但如今的情況就是如此,朱元璋自感時日無多,當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一些應該走過的流程能省則省,一些沒有來得及教導的方面也只能留待日後囑託他人進行扶正,目前最主要的便是讓皇長孫徹徹底底的真正獨立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對於朱允炆自己,這從根本上而言就是一件好事。

不論是他早就想要獨立做事的想法,還是他總想著要擺脫自己皇爺爺的壓制,不管具體是哪方面的原因吧,總之朱允炆對自己終於能夠獨立自主而感到由衷的高興和那麼一絲絲的興奮。

是的,他雖然名為儲君,但這幾年來實際上一直都在朱元璋的陰影下活著。

倒不是說他的這位皇爺爺有多麼的嚴酷冷咧,而是兩人之間的理念有些本質上的衝突,這一點朱允炆倒是和他已故的父親懿文太子朱標很是相似,而且更為堅定儒家文治。

只是朱元璋和朱允炆之間畢竟隔著一代,來自自己皇爺爺的壓力自然是不小,相較於他的老爹朱標而言,朱允炆承擔的壓力可能比朱標還要多上幾分。

所以不管他心中有什麼想法,總歸在朱元璋面前還是要有很大的保留,就如同大極力反對的分封藩王制度一樣。

哪怕是心中再有反對的意見,可胳膊擰不過大腿,他還只是大明的儲君,並不是大明之主,也不是他皇爺爺那樣雷厲風行之人,所以這些所謂的理念自然只能憋在心裡不能隨意表露出來。

而黃子澄想要招攬齊泰為東宮一員,這件事朱允炆自然是清楚地,不然就算黃子澄時東宮伴讀時他的心腹,也沒有那個膽子敢藉著儲君的名頭自作主張啊。

所以說齊泰一眼所觀之事還真就是是個誤會,但最起碼他也有正確的地方。

那就是真正想要見他的人就是黃子澄,朱允炆不過是出聲囑咐了一句,但也不算是黃子澄僭越越規之舉。

這一點倒是讓齊泰猜了個正著,但黃子澄肯定不能這麼說啊,不然豈不就是白白放走了一個和自己,和皇長孫理念相同之人嗎。

而且換句話講,就算今日只是黃子澄自己的主意,那朱允炆事後知道也定然要幫著圓場,因為兩人之間的關係近似師徒更比肩友人,對於現在大明的一些制度都有不滿的地方,也有他們自己的看法,從最根本上來講,他們二人之間的想法甚是投契。

現在黃子澄打算拉攏齊泰,這正是要為己方找一個妥當的隊友,能讓將來登基帝位以後多一個可靠之人為陛下分憂。

那打著這樣的主意,自然不可能放過齊泰這樣上佳人選,雖然黃子澄嘴上說著是等皇長孫殿下歸來再做詳談,但實際上他話裡話外之間一直在勸說齊泰站好隊伍加入東宮陣營。

其實說白了,在齊泰眼裡他忠於的是皇權更忠於自己的理念,現在的皇帝陛下朱元璋雖然是為明主,但在齊泰眼裡那不是他的伯樂,更別提一展他心中所謂報復了。

反倒是現在聽了黃子澄之言,頗感契合,更對皇長孫殿下之心中所想有了幾分期待。

畢竟為人臣者哪個不想得到明君賞識,找到一個真正懂自己和自己理念相合的皇帝陛下盡情施展畢生所學,這才是他們做臣子最想要的。

既然現在的陛下不合適,那將來的陛下也許就正是他所需要的呢。

這種想法已經出現便在齊泰的腦中徘徊不斷,彷彿紮下了根一般,趕都趕不走了,直到他徹底堅定想法,確定自己的態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