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七章 百害而無一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一十七章 百害而無一利

“微臣以為,此事斷不可行!”

本身在朱允炆三幕僚當中就有幾分被孤立意思的方孝孺,這一次又旗幟鮮明的站在了齊泰和黃子澄兩人的對立面上,甚至還反駁了朱允炆的意思。

這要是放在先帝也就是朱元璋的身上,那怕是要惹得龍顏不悅,可現在大明的帝王是朱允炆,脾氣和朱元璋相比那是不知道好了多少倍,雖然心裡有一絲不高興,朱允炆卻也沒有表露出來,而是示意方孝孺繼續說下去,打算聽聽其他的獨到見解。

“燕王朱棣,本是先帝四子,乃大明北疆藩鎮親王,手握數萬大軍,更是生命響徹天下,為如今眾藩王之首。”方孝孺微微一頓接著說道:“也正因為燕王乃親王之首,所以陛下才不能派人阻攔,因為攔恐怕也是攔不住的,一個堂堂親王殿下,在此時南下金陵城的目的除了為先帝奔喪再無其他,如若陛下阻攔了,那就是有違孝道人倫,讓天下人以口舌之弊,對陛下的聲望又不小的壞處,更能間接的增長了燕王朱棣的人氣,這豈不是作繭自縛的下場嗎。”

方孝孺這話一說出口,朱允炆和齊泰三人一瞬間便緩過神來了。

是啊,他們方才初一聽聞朱棣匆匆南下趕赴金陵城而來,心裡頓時是慌了神,腦中迷糊的沒有太想其中的牽連,反而直接是打算派人攔截朱棣,現在聽完方孝孺一說,這才反應過來他們自己想到的辦法是下策中的下策啊。

也的確,就算朱允炆下旨派人去攔截朱棣,可派誰去能管用?

大明皇親制度可是明明白白的將皇族放在了百官之上,現在朱姓皇族之中,備份最大年齡最長,地位最高的就是燕王朱棣本人了啊,想要再從宗室當中挑選出一個人去給朱棣宣旨還真的找不出來了,除非朱允炆親自當面給朱棣下命令,不然其他人全都是白費力氣罷了。

更別說朱棣如今還是大明宗人府宗人令身份,之前的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病逝,朱棣自然順延上位,已經做到了朱明皇室宗親最高的位置上,只要是天下皇族,除了大明天子之外,已經沒有人能夠和朱棣的地位相比。

可讓堂堂大明新帝親身出城去攔截大明親王,這不僅有損於帝王威嚴,還會讓朱棣的聲望進一步的提高,簡直是損己利敵的行為,萬萬使不得啊。

但除了朱允炆以外,其他人也完全沒有能力和面子阻攔的下朱棣。

朝臣們見到朱棣要行禮,宗室見到朱棣也要行禮,到時候別說是阻攔了,聖旨能不能拿出來宣讀還都是兩碼事呢。

而且就算是宣讀了,燕王朱棣會不會遵詔北返亦是為止之事,搞不好詔書是接下來,可人還得繼續南下金陵,反正就是一個攔不住的下場,那還幹嘛要非得派人去攔截,徒增煩惱和笑話。

況且也如方孝孺所言,朱棣之所以南下金陵,其目的大家基本上都猜得出來,無非便是為了給先帝奔喪而已。

父喪子服,乃孝道之本,這在以孝立國的大明是絕對值得稱讚的事情。

如果這發生在尋常百姓人家,家中子千里歸鄉為父服喪,這倒也沒什麼,可偏偏事情發生在皇室,是親王為先帝奔喪服孝,而且還是新帝已經登基之後,這可就有不太對了,最起碼朱允炆自己在原本的戒心上就認為朱棣此行的目的不單純。

可如果這阻攔的詔書傳下去,不被外人知曉倒也罷了,但若是傳開來,大明新帝居然阻攔親王為先帝奔喪,這怎麼都是對朱允炆不利的事情,是萬萬不能張揚出去的。

所以這阻攔一事萬萬不可,甚至是想都不能想,不然真就如方孝孺所言那般作繭自縛白白為自己製造麻煩,反而讓朱棣得了便宜。

這樣想明白以後,朱允炆也只能無奈的任由朱棣繼續南下,畢竟他目前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應對此時。

一同提出阻攔意見的黃子澄和卻齊泰兩人也尷尬的沒有話說,沉思不語,只不過他們二人心中到是對方孝孺有些微詞。

總覺著這個新人不給他們倆老人面子,如此強硬的反駁,更是在陛下的面前,豈不是讓人下不來臺嗎,還把陛下給捎帶上了,簡直是迂腐的可惡。

然而黃子澄和齊泰卻沒有反思過自己,他們倆雖然和朱允炆是理念相同之人,但卻一直對方孝孺保有深深地排擠。

原因就在於他們二人乃朱允炆本身的班底,是實打實有從龍之功的老人,和方孝孺這個由先帝委派的顧命大臣完全就是兩個派系的人。

就算現在方孝孺真心實意的為朱允炆服務,並無什麼二心,卻也很難得到黃子澄和齊泰的認可,甚至說根本就融入不到兩個人的圈子裡面去。

不過目前三人還是朱允炆的幕僚智囊,自然不會有什麼明面上的間隙敵視存在,可隱隱間的冷漠對待和排擠還是能看的出來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不光是方孝孺自己察覺的出來,朱允炆也是一清二楚。

而方孝孺不理會是因為他承先帝重託,當以己命自身輔佐朱允炆,不在意其他外人干擾煩憂,一心為主君分擔。

朱允炆則是心中稍有偏向黃子澄兩人的意思,雖然方孝孺的想法和能力也深得朱允炆欣賞,但不管怎麼說,總有個親疏內外的關係,這一點是自從方孝孺被憑空委派之後便不可磨滅的。

不過心有偏移到不代表朱允炆不會在乎方孝孺的想法和建議,反倒他還十分尊重這個儒家大學。

就如今日之事,如果方孝孺沒有看出來,或者看出來了但卻什麼都沒有說,那朱允炆等人說不定就要真的派人去半路阻攔朱棣了。

到時候就算事後想清楚怕也是來不及,做下的錯事造成的不利後果終究要朱允炆承擔起來的。

而恰恰是有方孝孺的獨到己見,更是點醒了三人一時糊塗的想法,才沒有讓事情走向更壞的一步。

可現在還是這個問題擺在朱允炆的面前,眼看著他的四叔朱棣就要到達金陵城了,朱允炆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這位在他心裡被深深忌憚的燕王皇叔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