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一章 削藩(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五十一章 削藩(一)

“聽說了嗎,咱開封城周王爺被抓了,還被人給押送去了金陵城,據說當日那陣勢簡直不得了啊!”

“是啊,是啊,我也聞好像是朝廷上面特意派人來的……”

“對對對……”

街頭巷尾,酒肆茶樓,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閒聊談趣互相八卦的聲音,尤其是這開封城才剛剛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前代周王爺被抓,這訊息絕對夠令人震驚的。

著手準備一件事往往需要很多先期條件,當然也免不了很多的後續手段,而朱允炆將能想到的全都給李景隆帶上了。

先是批捕周王朱橚的詔書,這一點很關鍵,可以說和那一張有朱有爋簽字按手印的罪狀一樣關鍵,因為沒有這詔書便不可能當場拿下朱橚,也就代表著會給他以喘息的機會,這就是變故叢生的時候,也正是為了防備著一點,以免出現另外一些麻煩和不利因素,所以才特別需要這詔書,以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

緊接著就是敕封周王府王世子朱有燉為新任周王的詔書,也就算是將這件事在另一個封面蓋棺定論了。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初代周王有罪,自然有新任周王承襲爵位,更是間接表明了朱橚的下場,絕對不是什麼好過的結局。

而且不光是朱有燉,煩周王府年歲到線的子嗣,一應都有敕封,這就是本著將周王府徹底打散的目的去的,畢竟有可不是人人都是朱有爋,為了以防萬一,也是防著二代周王朱有燉心中不忿暗中勾結聚集力量,朱允炆和黃子澄等人商議之後才有此決定。

另外,作為這件事當中出力最小功勞卻不少的朱有爋,他則被朱允炆敕封為大明汝南王,汝南可是好地方,也算朱有爋應得的一份了,卻仍然免不了他這個郡王的身份。

不過這時候朱有爋早沉浸就在自己父王倒黴和重獲自由的喜悅當中了,封為親王還是郡王這種小事也就沒太在乎,畢竟朱有爋也不是真的傻。

萬一自己多事想要再沾些便宜,那恐怕朝廷都不會容自己,哪還有郡王這樣的敕封,甚至沒準還得落得一個和自己父王一樣的下場。

所以該收聲閉嘴的時候就得一句話不說,安安分分的接受朝廷敕封,反正汝南郡王也不算吃虧,還能離這開封城遠遠地,甚至還有了自己的地方,那豈不是比現在還要過的舒服自在嗎。

好壞兩面,朱有爋肯定不會自討苦吃,誰會放著好事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反而去選擇壞事對自己不利的一方,那才是真的白痴傻子呢。

不過經過此事以後,朱有爋算是徹底和周王一脈斷絕了關係,雙方再也沒有什麼緩和的餘地,乃至作為親兄弟之間,朱有燉和朱有爋都很有可能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畢竟誣告自己的生身父王,做出此等大逆不道有違孝悌的事情來,簡直是讓人所不齒讓人所不屑,乃至深深的痛恨。

等將來朱有燉只要是念及自己父王朱橚的時候,就肯定會想到這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弟弟,心中多一分思念便多一分憎惡,怎麼可能還有機會重修舊好,更何況這兩人本身就沒有什麼舊好可修。

朱有爋從小就不喜歡自己這個長兄,他羨慕他的地位權勢和將來所能獲得的一切,厭惡自己的身份和次子這個名號,早在很久之前兄弟倆人的關係就降到了冰點。

可那時朱有爋還是周王府的人,朱有燉也沒有真正想和自己弟弟翻臉的意思,畢竟血濃於水的關係在,這是怎麼也抹除不掉的事實,也是雙方親情的的紐帶。

所以縱使朱有爋再怎麼頑劣不堪,朱有燉仍然在心裡認可自己這個弟弟,只是以為朱有爋年少不懂事,心智不成熟才有此心性,等日後多番教導定能有所改善,竟還對他這個肆意妄為驕縱狂妄的弟弟還有所期待。

但是有的人是一輩子都不會改變了,甚至還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永遠的回不了頭了。

而朱有爋便是這樣的人,也正是經歷了此次事件,才徹底讓朱有燉看清楚了自己親弟弟的面目內心,才真正知道他已經沒有辦法挽救了。

在朱有燉心中的血緣紐帶,反而成了朱有爋誣陷構害自己父王最有效的憑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也正是因為朱有爋王府二世子的身份,用他自己的名義在罪狀上簽字畫押,才能讓那一紙胡言亂語的罪狀有真正的說服力。

朱允炆等人也正是看中了朱有爋身份上的便利,這才派人來和他接觸交易,不然哪會輪得到這樣一個二世祖不學無術之人摻和到計劃當中。

事實也證明了朱有爋的重要性,如果沒有那一紙罪狀,後面就算拿出了再多的聖旨文書也是空口白話說之無據,反而還會激起不少逆反的情緒,更加不會讓聽到這個訊息的周王等人如此詫異完全喪失了反應的能力。

乃至於根本沒有半分思考就被李景隆監押起來,徹底將這件事畫上了句號奠定了基礎語調,哪怕事後再有什麼牽扯,也絕對改變不了周王朱橚的命運,這才是此次計劃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結果。

削藩削藩,為的是什麼,不就是這些為朱允炆叔叔輩的各位親王嗎,現在拿下了第一個,將來肯定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一個接一個都都跑不了的。

當然,這是建立在削藩之路一切順利的前提下,若是中間出了什麼差錯,乃至鬧出了什麼大事來,那會造成什麼樣的惡劣影響可就難說了。

不過眼下最要緊的事情還是要將朱橚押解回京才是,其他的都不需要放在心上,反而務必要保證朱橚的生命安全讓他安安穩穩的抵達朱允炆面前,接收了朝廷給他準備的乘法之後才能了事。

等到那時是死是活也就無所謂了,反正按照朱允炆等人的意思,就算是活著其實也和死了沒什麼區別,一介大明親王如此落魄下場,換了誰都有可能受不了的……

只是可惜了朱橚一番仁心醫道,一身不俗的醫術啊。

原本還以為能有一次廣納天下醫道高手的杏林盛會,可是現在這名單還沒有確定呢,請帖都沒來得及派發,主辦之人到先被抓了起來,這說什麼了,整件事也只能是不了了之,風聲傳聞盡皆消散。

可朱橚被抓的事情卻不會就此輕易的瞭解,就算他本人的事情告一段落,但這也僅是朱允炆整個削藩大計當中的小小一環而已。

要知道先帝朱元璋有多少的子嗣,大明現在有多少個分封在外的親王,便可知道整個削藩計劃得有多麼的龐大。

不過朱允炆的削藩大計卻也不是滿朝文武都點頭贊同,最起碼吏部當中還有御史一部分人中,他們更傾向於手段比較溫和的推恩政策,也就是當初主父偃獻策與漢武帝之推恩令,只不過在細枝末節上有所改善,不至於太過苛刻,免得步上主父偃的後塵。

當然了,朱允炆自然不可能和主父偃一樣,畢竟兩人一個是臣一個是君,但這件事總要有背鍋的屬下,到時候免不了會有倒黴蛋攤上這麻煩事。

本來這種溫和偏慢的方法是和朱允炆性格相合的,但無奈他心中對於削藩對於自己這些皇叔權勢過大而感到心悸的感覺越發的強烈,乃至根深蒂固的狀態,一達到了不削藩不足以平息心中不安的地步。

所以就算高巍韓鬱等人費勁了口舌上書在上書,乃至大朝會的時候都接連懇求諫言,可朱允炆僅僅只是點頭稱之有理表示贊同,卻不曾有半分實際的改變,完全就是當做耳旁風吹過,將這推恩之計拋諸於腦後,轉身堅定地執行他看來更高效更快捷,收穫也更大的削藩之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