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一章 事端再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四十一章 事端再起

表面上的北平城看似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老百姓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燕王府照常,布政司照常,指揮使司,提刑按察司這三司衙門也和往常一樣並無什麼大事發生。

只不過這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的北平城,其實內在卻早就平添了不知多少變數和不可控的東西,而這裡面絕大多數是自然是來源於那北平最大的府宅朱棣燕王府當中。

張昺謝貴二人原本便是受朝廷委派,接替前兩任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來給朝廷當做是北平的眼線,負責時時刻刻嚴密盯緊燕王府的一切動向。

而在朝廷的體系當中,原本只有一個錦衣衛負責王府內部的情報傳遞事宜,這一點是讓齊泰等人很不放心的,另外也覺得光靠錦衣衛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真正摸到燕王府中最真實的情報。

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齊泰和葛誠的接觸,才會讓齊泰以為葛誠這位燕王府長史司的右長史便已經是王府當中地位很高的層次了,卻全然不瞭解北平燕王府當中真正的真實情況如何。

其實葛誠的心裡未嘗沒有故意隱瞞這個事實的目的,不然齊泰朱允炆他們為何非要冒著天大的風險去接觸,這不是再給自己找麻煩嗎。

而葛誠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性的將這一點給悄悄地蓋住,反正齊泰他們並不知曉燕王府當中的內情,葛誠也完全不需要擔心暴露。

此前唯一在王府當中有眼線的錦衣衛,還因為指揮使蔣瓛的原因,到現在為止經過錦衣衛的手從燕王府當中傳遞出來的情報基本上都得過一便蔣瓛的眼,得讓他潤色潤色增增減減一些,才能夠不漏破綻沒有差錯的遞交上去。

可以說,現在朝廷能看到關於北平燕王府中內部的情報,基本上都是經過蔣瓛的手,這位錦衣衛都指揮使打算讓天子,讓那些朝臣們看到什麼,那麼他們就只能看到這些,其他一概不會出現在關於燕王府的請報上。

不過別以為蔣瓛的能量這麼大,他安插進入燕王府的人,其實在王府裡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管事,還是那種基本上就和下等雜役差了一點點的位階,能夠接觸到的秘密是少之又少,更多還是要靠這錦衣衛暗中行事所探得,所以說,朝廷哪怕是有錦衣衛,原本也對燕王府的瞭解並沒有多深。

而現在,不管怎麼說,葛誠哪怕再不受信任,那他也是王府長史司右長史的名號,在表面上來說,除了朱棣等人,整個燕王府應該是他最大才是,哪怕張楓也不過是和他平級而論罷了。

所以現在在齊泰等人的眼裡,朝廷除了錦衣衛的渠道之外,還有一個官方自己的私密渠道,兩相結合之下,不僅能查缺補漏還能夠儘可能的獲得更多訊息,以便朝廷方面做出針對行事。

齊泰安插葛誠的這件事,其實錦衣衛的蔣瓛還真的不知情,畢竟如果他要是知道的話,必然會著人給朱棣警示,免得出現什麼差錯。

另外也會小心自己再次上呈的情報,免得被朝廷發現兩家情報不符合,到時候萬一懷疑下來,雖然不會直接將這事算到錦衣衛的頭上,可真的徹查考究,蔣瓛這裡暴露的可能性那是極大地。

然而現在恰好蔣瓛真就是不知情,也不曉得這北平燕王府裡突然就多出了一個屬於朝廷的人,說不準將來真的會因此而發生一些難以想象的事情來……

短暫的平靜讓人珍惜,然而局勢如此,朝廷和藩王之間已然是勢同水火,根本就無法出現徹底兩全的方法,早一日晚一日,終究會有一日再一次出現風雲變幻的動靜來。

這不,在朱高熾等三位世子,才剛剛回到北平不足月的功夫,在北平城郊便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北平布政司下轄官吏,正有一批人在追查一夥在山東海濱製鹽,私下運往關外銷售的不法之徒。

雖然現在當今天子和藩王之間的關係是異常緊張,可這只是朝堂之上的政治鬥爭,是皇族內部的紛亂問題,跟天下百姓乃至基層底層的官吏並無多少關係,甚至這些人也不是很清楚這一個接一個的藩王被削奪,到底是他們真的犯了罪還是天子在故意削奪王爵之位的差別在哪裡。

下面的人自有他們的任務和職責,就比方說這朝廷曆法嚴令禁止的私自生產運輸販賣食鹽的問題,這才是他們所關注的。

這一次經山東布政司和北平布政司之間協力合作,他們終於是判斷出在北平城郊一代,有處山林小路可以作為隱秘的運輸路線,進而能夠巧妙地避開關卡檢查,這樣就能將這私鹽運送到邊關去。

等到了邊關,他們再用什麼辦法得以出關,是買通了守將門衛,還是另有私密隱藏的道路,這就不是他們能管的了,再高的層面,自有錦衣衛負責清查,這些布政司的皂吏文吏等,只是負責跟進抓捕這些運鹽的賊人而已。

經過縝密的部署,行動自然是十分順利的進行,這些運送私鹽的賊人根本就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被猶如神兵天降的官差給拿個了正著。

尤其是那賊首臉上驚詫的表情,讓官差們是大為受用,紛紛覺得是他們這次行動太過成功的原因,畢竟能夠抓到這麼一大批運送販賣私鹽的犯人,這可是大功一件啊。

可沒想到,帶隊的差役在命人檢視私鹽貨物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差役們看著眼前的車輛,看著上面的箱子裡那一塊塊烏黑的精鐵,瞪大了眼睛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他們明明是來抓捕運送私鹽的隊伍,怎麼現在食鹽變成了精鐵,難不成是情報出了問題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時有的人居然還在想,不管是私鹽還是精鐵,這都是官營的物件,在大明那是絕對不允許百姓進行製造生產和運輸販賣的。

現在沒了原本的私鹽,反而多了這麼幾大車的精鐵,看起來功勞還能更大一些呢。

可帶隊的差役官員卻不會這樣想,他們早就覺得詫異,為什麼這車輛的輪印居然入土這麼深,卻也沒多想,只是以為這些私自制鹽販鹽的賊人為了貪圖錢財暴利,在車上裝的滿滿登登呢。

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查驗的時候卻發現了問題真正的關鍵,私鹽變成了精鐵,這裡面的問題可就大了啊,誰都知道鹽能夠產私,可這鐵都是朝廷礦場裡出來的。

現在在北平城郊有這麼一車隊沒有來源不知道去處的數量眾多精鐵,帶隊的差役官吏們頓時覺得事情有蹊蹺,而且絕對不是什麼小事,匆匆檢視,這千斤多的精鐵,如此大的事情,已經不是他們這層次可以受理的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