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七十五章 平燕布政司(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七十五章 平燕布政司(中)

不過生氣歸生氣,朱允也很清楚,自己在這京師皇宮內再怎麼發火也沒有用處,反而還只是累了自己的身體得不償失。

眼下最要緊的自然就是速速下旨徵調人手,將反叛的燕王朱棣剿滅於萌芽之中,不給大明帶來進一步的禍害。

不,現在已經不應該叫朱棣為燕王了,在朱棣那份靖難的文書送到京師之後,朱允便已經決定將其燕王爵位廢除,貶為庶人,斥責其為大明罪人逆反賊子,天子之人,人人得而誅之。

實際上,朱棣託姚廣孝寫的那篇靖難文書說的實在是有些過分了,其上將黃子澄,方孝孺,齊泰三人全都給畫作為逆亂朝綱的罪臣,是奸佞邪魅只會期滿聖上為禍天下的賊子。

這樣還不算完呢,畢竟朱棣是打著太祖組訓,清君側靖國難,那麼朱棣必然是要向朝廷公開要人,那意思表現再清楚不過了。

說什麼讓黃子澄,齊泰等人立刻束手就擒自縛謝罪,為太子,為大明天下人謝罪。

使得朱棣站在一種道德的制高點上,語氣裡充滿了大義凌然的味道,搞不清楚的還真以為他是那義正言辭,忠肝義膽的國之忠臣義士呢。

而實際上呢,姚廣孝這麼些,到了朱允的眼中,與其說是在痛罵黃子澄,還不如說是在罵他這個大明天子更直接一些呢。

雖然語句當中是一點都沒有說到朱允昏庸的意思,可是這其中暗藏的含義,哪句話都說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就是在說他朱允昏庸無道不知賢達,反而寵信佞臣賊子霍亂朝綱嗎。

這話擱在自己的頭上,換了誰都忍不了的好嗎,更別說是堂堂大明天子朱允了,如果他真的忍了這口氣,那還有什麼臉面做這個大明的皇帝寶座,早點退位讓賢也免得再出更多的醜事。

所以在直到朱棣反叛之後,朱允所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削奪了朱棣的爵位,將其貶為庶人嘍。

並且立刻調集可用的大將,統率京營護衛這些精良悍勇之士,去北上將朱棣這等逆亂賊子生擒活捉了。

至於選擇誰作為此次統兵作戰的主帥,朱允思來想去,發現在他的意識當中,所知道的大明那些有勇有謀的強將基本上已經都被自己的爺爺給殺了個乾乾淨淨啊。

基本上除了病死的那些,剩餘大部分要麼早有自知之明告老還鄉,要麼就是被太祖高皇帝作為替自己皇孫剷除皇權路上的絆腳石給碾碎了,一點渣渣都沒有剩下。

導致朱允現在轉圈一看,大明開國三十二年,那些個跟隨太祖高皇帝打江山的人基本上是一個都沒有剩下了,全都被朱老爺子先一步給送到閻王爺哪去報到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整個大明的軍方,現在能拿的出手的人,也就只剩下一個被先帝留下當做顧命大臣之一的長興侯耿炳文了。

也就是除了耿老將軍之外,朱允居然連一個老資格,軍功足夠,戰績可看的宿將都沒有了。

當初太祖高皇帝殺的人太多太多了,胡惟庸一案牽連了一大批,藍玉一案更是直接對著武臣勳貴的體系動刀子,連穎國公傅友德都自裁於百官面前,算是徹底乾乾淨淨沒剩下什麼。

算起來,太祖高皇帝殺掉的這些人都是他看起來對自己皇孫,也就是朱允繼位有威脅的存在,哪怕是一丁點也不可以容忍。

而之所以先帝留下耿炳文一人,不是耿老將軍菜,也不是耿老將軍是花架子沒什麼威脅性。

原因真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耿炳文此人一生當中進攻之戰甚少,且也並非他最擅長之戰。

老將軍這輩子最最最擅長的就是打防守戰了,也就是守城這種以逸待勞的作戰方式,才是耿老將軍最喜歡也最得心應手的。

也正是這唯一的一個特別有優勢的長處,保住了耿炳文老將軍的性命,使得他在先帝大肆清理威脅的時候能夠得以儲存性命,甚至還在先帝臨終的時候被委以重任。

早年,在太祖高皇帝尚且沒有統一天下的之前,那時候各路軍閥征戰不休,陳友諒,張士誠等盡皆都是太祖高皇帝的敵人,雙方之間的仇恨可不是一句兩句就能夠說清楚的。

當時吧,耿炳文本身繼承他爹,也就是管軍總管耿君用的軍職,奉命率軍進取長德,長興一地。

這也是耿老將軍為數不多的進攻作戰,這一戰打敗了張士誠的大將趙打虎,生擒敵軍守將李福安,攻克了長興城。

而後這作為江浙的門戶長興,便一直由耿炳文鎮守,太祖高興之餘還將長興給改名為長安州,並且設立永興翼元帥府,耿炳文為總兵都元帥,另有副手若干,職責便是死守長安州,務必要保證和江浙門戶的安全。

之後的事情朱允都能背下來,耿老將軍在這長安州一待就是十年的光景啊,也是整整守衛了長安州十年。

都已經說了,長安州作為江浙門戶,張士誠失去了這一塊戰略要地,自然也就失去了對太祖高皇帝的先機,所以自然而然是想要奪回,重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就這樣,張士誠前前後後不知多少次,每次都是大軍緊逼,卻沒有一次突破的了長安州的防線,每次都成功的擋住了敵人猛烈的攻勢,撐到了援軍的到來。

如此之後,守衛長安州十年之久的耿炳文,最後榮升大都督府僉事,往後更是屢立戰功,最後大明開國時被先帝封為長興侯,意為其鎮守了十年之久的長興。

擅守而不擅攻,這是耿炳文的長處,自然也是他的保命之處。

朱元璋想的就是,擅守之人留他也不會鬧出什麼亂子來,並且萬一將來大明出了什麼變故,有耿炳文這一員善於守城的大將在,到時候替大明扼守一處要地阻擋敵人,也是非常合適的。

所以,耿炳文留得性命到了建文朝,並且現在正是到了大明出現變故的時候,耿炳文自然責無旁貸,得朱允之命,為大將軍之職,負責率領大軍北上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