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名匠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錦囊計呂布敗陣,謀董卓蕭一借璽(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九章 錦囊計呂布敗陣,謀董卓蕭一借璽(上)

曹操自從洛陽逃出就直奔老家,然後矯詔馳報各鎮。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合曹操一路,共十八路勤王義師。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前往渤海會盟。各路諸侯都推舉四門三公的袁紹為盟主,袁紹領收,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袁紹整衣佩劍,慨然登臺,焚香祭拜。誓盟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讀畢與諸侯歃血為盟。後又以其弟袁術為督糧官,長沙太守孫堅為先鋒,殺奔汜水關。\n\n董卓聽到各路諸侯起兵的訊息,急忙派部將華雄領兵馬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星夜赴關迎敵。\n\n孫堅與汜水關與華雄軍大戰一場,不相上下。是夜,又被李肅偷襲了營寨,幸虧孫堅部將冒充孫堅引開追兵,孫文臺才僥倖逃生。\n\n先鋒受挫的訊息很快傳到了盟軍大本營,隨之而來的是華雄親率大軍於營外叫陣。袁術驍將俞涉請戰,誰知戰不三合就被華雄看了。眾諸侯大驚。太守韓馥道“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袁紹急令他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袁紹長嘆一聲,“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n\n話沒落音,又有小校入內,“報,營外有一相貌猙獰的壯漢,說是曹將軍洛陽舊友所遣,特來助陣。”\n\n曹操一時也沒明白,洛陽舊友?莫非是逸山派人來了?\n\n蕭一派人了嗎?當然派了,不單派了人,派的還是位猛將——典韋。典韋被召進大帳,行了一禮道,“某家典韋,字惡來。受義弟蕭一之託,特來助曹將軍破敵。”說明一下,歷史上典韋似乎是沒有字的,不過蕭一的到來使典韋也有了起個字的念頭,因為他扮過惡來神,所以就字惡來。\n\n曹操看看面前這位生的惡面惡相,不知所說是真是假。“你說你是逸山叫來的,可有憑證?”\n\n“沒有。”\n\n典韋回答的乾脆,曹操卻也應對的利落。“好,果然是逸山派來的,惡來兄見諒。不知道逸山除了遣你前來,可還有吩咐?”怎麼沒有憑證反而信了呢?其實很簡單,蕭一和曹操只是一面之交,如果典韋拿出了憑證,反而會讓曹操覺得他刻意為之,不可盡信。只有問心無愧才能如典韋般如此坦然。\n\n“二弟叫某帶來了四個錦囊,叫我交給曹將軍,叫你臨敵為難時可拆開來看。”說著從懷中掏出四個錦囊交於曹操。\n\n典韋進帳到現在都只是與曹操交談,將其他諸侯視若草芥,正眼都不看一下。這使某人不爽了,袁術冷言道,“為何要為難之時才能拆開,莫非怕自己言錯丟了面子?”\n\n典韋猛一轉頭,看著袁術,把袁術嚇了一跳。誰知典韋卻開口道,“這位將軍明見,我賢弟就是這麼說的。”\n\n在場諸侯一愣,不曾想世上居然有如此坦率之人。連與蕭一有過見面的曹操都感覺有點苦笑不得,沒想到逸山竟是如此妙人,來日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結交一下。逸山說為難之時開啟錦囊,這是合該一看。想罷拆開第一個錦囊,只見上面寫著,蕭某義兄可斬來將。\n\n這下曹操服了,人在千里卻能預知此間事,蕭一大才。心中歡喜,曹操問典韋,“今外面有賊將華雄,惡來可否願意出去一戰?”\n\n“可是門外那聒噪之徒?”在場的人一聽,好嘛,華雄連斬己方兩員大將無人敢戰。可在人家眼裡只是和村野潑婦一般,太狂妄了。連曹操都不禁皺眉,“惡來莫要輕敵。”\n\n誰知典韋道,“某家從未輕敵,諸位稍坐,三通鼓後,定提賊將首級獻於帳前。”說著也不理會他人,直接闖出帳去。\n\n在帳中有一人,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方才本欲出戰華雄,誰知典韋半路出現。大漢也不惱怒,依舊面沉如水退到自己大哥身後站立。\n\n營帳外喊殺陣陣,戰鼓隆隆。不是傳來士卒叫好之聲,戰馬咆哮之音。一通鼓,兩通鼓,就在三通鼓到一半時突然鴉雀無聲。帳內諸侯,特別是曹操都把心吊到嗓子眼了,戰果如何是勝是敗?是生是死?\n\n就在諸侯們著急時,一股惡風吹開了營帳門,典韋手提一顆人頭大踏步走了進來。隨手將人頭一扔,諸位上前,果然是華雄人頭。\n\n華雄的死訊傳到汜水關,李肅急忙飛報洛陽,董卓聞報起兵二十萬,分為兩路而來: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不要廝殺;卓自將十五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這關離洛陽五十裡。軍馬到關,董卓令呂布領三萬軍,去關前扎住大寨。自己在關上屯住。\n\n流星馬探聽到訊息,報入袁紹大寨裡來。袁紹聚眾商議。曹操道,“董卓屯兵虎牢,截諸侯中路,可勒兵一半迎敵。”袁紹乃分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孫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路諸侯,往虎牢關迎敵。曹操引軍往來救應。八路諸侯,各自起兵。河內太守王匡,引兵先到。呂布帶鐵騎三千,飛奔來迎。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王匡回頭問,“誰敢出戰?”後面一將,縱馬挺槍而出。王匡一看,乃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戰不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王匡軍大敗,四散奔走。布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幸得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n\n三路諸侯,各折了些人馬,退三十裡下寨。隨後五路軍馬都至,八路諸侯正商議應對呂布的對策時,小校報告,“呂布搦戰。”八路諸侯,一齊上馬。軍分八隊,於丘陵之上佈陣。遙望呂布領一簇軍馬,繡旗招颭,前來衝陣。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眾人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武安國手腕,武安國棄錘而走。八路軍兵齊出,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n\n曹操看著呂布,暗暗頭疼。此人不敗,董卓難誅呀。這時身邊一將持鑌鐵月牙短戟一對,飛馬大喊,“三姓家奴休走,典韋來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