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名匠最新章節列表 > 二三六 劉備三請諸葛亮,孔明三辭方出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三六 劉備三請諸葛亮,孔明三辭方出仕

劉備回到新野,縣裡的時忙的熱火朝天,一忙就是幾個月,劉備難道伸直腰桿在後院望向蒼天時值隆冬,天氣嚴寒,彤雲密布。不多時朔風驟起,瑞雪紛紛飄落。轉眼間已經是山如玉簇,林似銀妝。劉備一見心喜,急忙叫關張二將就要去隆中拜見孔明。

張飛不喜,“天寒地凍,尚不用兵,哥哥豈可遠行去見那無益之人?不如等雪停放晴再去。”

劉備臉色一變,“前者正好先生不在,今日正好大雪不宜遠行,先生若在家中必不會出門。此時登門也可讓先生知道備求賢之心急切,你若怕冷可在家中等候,省的到了那裡說錯話惹先生不樂。”

張飛見劉備不高興了,不敢再抱怨,“弟死且不怕,還怕天冷不成,只是擔心大哥又白跑一趟。”

“莫要多言,且一同前去。”

三兄弟行走在蒼茫大地,冒著漫天風雪往隆中而去,行至到草廬門口。又是馬謖前來應門,劉備恭敬問道,“先生今日可在家中?”馬謖見他一身的雪水,手已通紅但是態度依然謙恭,心中也是動容,“正在家中讀書,還請皇叔先進廳中避避風雪。”

劉備三人跟著馬謖走了進去,到了中門處,只見門上大書一聯,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一邁入廳中,卻聽到誦讀之聲,走到書房門口,只見一少年擁爐抱膝,朗聲做歌,“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聽起做歌能感覺到做歌之人的抱負雖然不是孔明只怕也是有才之人。劉備在門口靜待其歌罷,上草堂施禮道,“先生此歌甚妙,不知尊姓大名,孔明先生何在?備久慕臥龍先生,當初多得先生施救,又因徐元直稱薦,方知仙莊何處,前者前來無緣相見,今日特來在拜,希望有幸得見道貌。”

少年答禮道,“皇叔有禮,某乃臥龍之弟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在江東孫仲謀處為幕賓;孔明乃二家兄。皇叔來的不巧,家兄與崔州平昨日出遊未回,今日風雪只怕是不會歸家了。”

劉備感嘆,“劉備直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

諸葛均見劉備表情不似作假,施禮道,“皇叔還請少坐獻茶。”此時馬謖已經端來了茶水,關張也不客氣一屁股坐在那裡,劉備卻是施禮就坐,眼睛瞟到書案之上的書卷,“聞令兄臥龍先生熟諳韜略,日看兵書,可得聞乎?”

諸葛均臉色一黯,“均從未見家兄看過。”張飛在一旁不耐,“既然先生不在,風雪甚急,不如早歸。免得麻煩別人。”劉備喝止他,諸葛均忙打圓場道,“家兄不在家中,不敢久留皇叔,容日後再去回禮。”劉備連道不敢,“豈敢望先生枉駕。數日之後,備當再至。願借紙筆作一書,留達令兄,以表劉備殷勤之意。”遂借文房四寶寫信一封,備久慕高名,兩次晉謁,不遇空回,惆悵何似!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雖有匡濟之誠,實乏經綸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義,慨然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達,再容齋戒薰沐,特拜尊顏,面傾鄙悃。統希鑑原。

諸葛均小心收下,然後送劉備出門,劉備一走馬謖笑嘻嘻望著諸葛均,“二公子一番安排,可惜人家心裡只有臥龍,沒有你這個諸葛均呀。”

諸葛均一擺手,“去去,幼常少在這拿我打趣,我二哥還叫我不要跟劉備而去,誰知別人根本都不在意我,我故意做歌,又將兵書擺在案上。人家卻之問我二哥,我算是知道為何大哥要離開家去東吳為官了,有這麼天縱其才的兄弟,真不知是有幸還是不幸。”

“不管怎麼說,這個劉備倒是誠意滿滿,待先生回來我也可以交差了。”

光陰荏苒,又到新春。劉備令人卜了一卦,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拜見孔明。關張二將不高興了,關羽道,“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就算是當今陛下也不過如此。這諸葛亮一再避而不見,只怕是徒有虛名,不敢相見。兄長不必再為一庸人耽誤時日。”劉備搖頭,“二弟此言差矣,昔齊桓公欲見東郭野人,五次方得一面。況且愚兄所求見的是當世大賢。”張飛在一旁不然,“哥哥這話不對,他一個村夫,若真有大賢,何以無人舉薦,卻在家裡耕種。今番不須哥哥前去,待小弟前去叫他前來,若不來時,只用一根麻繩把他綁來就是。”劉備呵斥道,“住嘴,汝豈不聞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賢,汝何太無禮!今番汝休去,我自與雲長去。”張飛不敢造次,“既兩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後!到地方小弟不說話就是了。”

三人乘馬來到隆中,離草廬還有半里的時候正好遇到諸葛均,劉備急忙下馬詢問,“令兄今日可在莊中?”諸葛均答道,“昨日晚間才回,皇叔今日可在莊中相見。”說完飄然而去,張飛在一旁道, “此人無禮!便引我等到莊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劉他備轉頭瞪了他一眼,張飛脖子一縮不再說話,劉備道,“為表誠意,我等當步行前往。”說完,下馬步行。一路走到莊前,馬謖出來迎接,劉備道,“有勞仙童轉報,劉備特來拜見先生。”馬謖道,“今日先生雖在家,但因為昨日歸來甚晚,今在草堂上晝寢未醒。”

“既如此,且休通報,以免擾了先生清夢。”

劉備三人來到草堂門外,見一人仰臥於草堂几上,劉備不敢打擾拱立階下。轉眼時間過來半晌,孔明不見醒來。劉備依然恭敬侍立,張飛心中卻是無名火起,這個諸葛亮何其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安睡不起!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說幹就幹,張飛悄悄離開,劉備以為他是站著累了,要活動一下。他也懶得管,只要張飛不大聲吵吵就好。

可是他不明白一個道理,熊孩子靜悄悄,必定就要作妖。不一會兒,草堂的後窗濃煙滾滾,不久就看到火光衝天,劉備一見大驚,有心叫起孔明,有怕失了禮數。好在這時孔明翻了個身,伸了個懶腰,口中吟詩道,“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隨後轉向劉備,“有勞皇叔在此久候了,還請容亮更衣再見。”劉備急忙道不敢,“先生,三弟魯莽還請先生莫要怪罪。”諸葛亮大笑一聲,“亮屋後空地正要焚燒草木做肥,還要謝謝三將軍代勞,何來怪罪之說。”說完轉入後堂更衣。

張飛這時跑了回來,邀功一般的問道,“怎麼樣,諸葛亮醒了吧。”

劉備低聲呵斥,“剛才來時備跟你說過什麼,多虧先生不曾怪罪,否則回去有你好看。”

張飛狡辯,“小弟只是說出門後不說話,小弟做到了呀。”

旁邊關羽急忙打斷劉備繼續責怪,“三弟莫要多言,這孔明見火起而無絲毫變色,可見其膽色過人。大哥還未說時他已知三弟作為,機智不同常人。只怕真的有點門路。”

此時孔明已經整衣出迎,劉備再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姿。劉備急忙下拜,“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昨兩次晉謁,不得一見,今日前來一為感謝先生之前救命之恩,二來懇請先生助我。”

“南陽野人,疏懶性成,屢蒙皇叔光臨,不勝慚愧。還請入坐獻茶。”兩人分賓主落座。馬謖獻茶罷,孔明先開口道,“昨夜晚歸觀皇叔所留書信,足見皇叔憂民憂國之心,但問皇叔之志?”

劉備正襟危坐,“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時至如今未有半點成就。唯有先生開導備之愚蒙,拯救漢室之厄運,若得如此劉備萬幸,漢室萬幸。”

孔明笑道,“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談天下事?將軍奈何舍美玉而求頑石乎?”

“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開備愚魯而賜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孔明再辭,劉備再拜道,“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

孔明三辭,“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劉備跪地泣拜,“往先生不出,天下蒼生如之奈何。”孔明見其心意至誠,扶起劉備,“皇叔既然不棄,亮願為皇叔效犬馬之勞。”劉備大喜。孔明請劉備再入座,“今得主公看中,願為主公明說天下三分之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