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名匠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三步走許昌興商,建商會世家收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三步走許昌興商,建商會世家收心

“所謂商會嘛。”蕭一為剛到刺史府還不知道情況的荀攸講解著,“商會就是一個利益聯盟,買賣之事無外乎低買高賣。而商會的好處就在於可以利潤最大化。”\n\n“何為利潤最大化?”荀彧做了回好學生,不懂就問。\n\n“利潤最大化嘛,額,就是想方設法提高利潤。”蕭一是實在不知道怎麼解釋。“商會成員互通有無,低買低賣。比如說文若是商會成員,公達是商會以外的。文若要賣鹽買糧,自然可以將鹽低價賣給會員,然後從賣糧的會員手中低價收購糧食。而公達此時偌要買糧,文若大可以高價買給他,以得到更多的利潤。”\n\n“逸山所說確實可行,只是照逸山此策只怕是會員越多才越好,我等如何才能招來如此多的商人呢?”這回改荀攸發問了。\n\n“這個一已經想好了,只要分三步走,我保證世家們服服貼貼的。”\n\n“咳,逸山注意言辭。”荀彧好意提醒蕭一。\n\n“是是是,文若教訓的是,至少荀家還是沒有為難我等的,文若放心我可以把荀家預先算入商會中。”\n\n“不,偌是如此只怕世家們會以此為由提出不服。荀家應當避嫌才是。”\n\n“文若高義。”\n\n“逸山過譽了,一切都是為主公大業而已,逸山且說你的第一步吧。”\n\n“如此,一也不客氣了,第一步我們可以廢除貨物稅,吸引商賈來許昌交易。”原來在漢代,貨物進城是要收稅的,而且是按照貨物本身價值收稅。這就是貨物稅。\n\n“此事不可。”一聽蕭一要廢除貨物稅,那可是會給許昌稅收帶來極大地空洞,剛才還支援蕭一創新的荀彧第一次站起來反對。“偌少了貨物稅,許昌稅收將損失三成。此事萬萬不可。”\n\n“文若不要急嘛,一隻說廢除貨物稅又不說不收稅。我們可以改變抽稅方法,改收交易稅。既是說只有貨物交易成功我們方才收稅。這樣商人們都會來許昌尋找交易機會。而交易多了,稅收自然也就回來了。”\n\n荀彧狐疑的看著蕭一,“逸山莫要誆我。”\n\n見自己的人品被懷疑了,蕭一不爽“文若你且試想,許昌城農業不旺,手工不興。我等要如何才能讓它興旺起來?商業,唯有商業可以如此。一之構想就是引九州商賈入許昌,把許昌打造成天下的貨物中轉站。不管是買賣何種貨物的人都能在許昌買賣成功。”\n\n“逸山所說的就是把許昌打造成像集市一樣。”\n\n“對,就是集市。不過許昌不會是普通的集市而是全天下的集市。”\n\n蕭一的一番豪言壯語讓荀彧的血也沸騰了,全天下的集市。那是何等壯觀的場景,到時候商賈雲集,氣象萬千。不止稅收高於此時十倍百倍,帶來的其他好處也不勝枚舉。比如偌要買糧就不用四處奔波,只要坐於家中就可收糧。而且價格絕對划算。\n\n荀彧拍案而起,“就照逸山所說施行。”\n\n第二天,許昌官府頒佈命令。即日起,所有貨物出入城一律免稅。這一政令在商人圈中瞬間被傳開了,各位都奔走相告。一時間商人們都蜂擁進入許昌,有貨的自然是想省筆錢,找一個好的交易地點。而就算沒貨的也會到許昌來尋找商機,反正不交易就不用上稅。多看看總是好的。而對於這一政令許昌的世家也是大力支持的,因為免稅物件是所有商品,並沒有對世家區別對待。搞得家主們都在想自己以前是不是都錯怪蕭一了。\n\n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想錯了。免稅施行一個月後終於有人看到許昌的無限商機,決定在許昌建立商鋪。對於此蕭一自然是大力歡迎的,於是蕭一的第二步走出來了。他特意將城西騰出來。建立一個商業區,有了第一個人就會有第二個。越來越多的外地客商入駐許昌。商業區的建立讓世家開始緊張。外地商戶為了在許昌站穩腳,打出了各種優惠政策,人們開始更多的去商業區買東西,而不是去世家的商鋪。\n\n終於世家忍不住了,他們要求蕭一也在商業區給自己一塊地,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蕭一這回居然爽快的答應了。不過蕭一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那就是拿他們原有的地皮來換。是多大就換多大。世家們原本還有些猶豫,但看到日益減少的客流。至少現在等價交換,準確說是自己賺了。要知道自從商業區的出現,城西的地皮可是一天一個價。於是世家們極其自願的跳進了蕭一的圈套。因為外商的加入世家發現他們再想操縱市價變得沒那麼容易了。世家糧食漲價,卻只能自己管自己一家,卻有十家外地商鋪糧價持平。這下結果就不言而喻了。外商的引入就好像在許昌這一灘汙水中注入了一股清流,世家再想攪混這灘水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可是此時後悔已經沒用唯有打掉牙齒往肚裡吞,人家剛施行的時候你不反對。現在反對,誰理你呀。\n\n不過世家認栽卻不代表蕭一的計劃就此結束了。很快蕭一執行了他的第三步,以感謝外商入駐許昌為名在刺史府宴請了數百位商家。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沒這麼簡單,請客吃飯怎麼還派士兵守在門口還是那幫凶神惡煞的虎豹營。居然有三百之眾。當天參加的商家任誰問起,都說刺史府的雞不錯。不過這個關子並沒有賣多久。\n\n第二天,蕭一發布公告,由許昌官府領頭組建許昌商會,入會費二百千錢。然後一群“有識之士”響應號召加入商會。就在世家們還沒弄清這個商會是什麼東西時。世家們的噩夢開始了,首先就是降價。這次不同與先前的討好許昌百姓,而是實打實的降價。而且是全行業降價。世家為了生意不得不跟隨大流,可是奇怪的是不管他們降多少,商會的商人總是能比他們低一成。就似乎不要成本一樣。\n\n讓世家想不通的可不只低價這一件事。商會的第二大優勢就是互通訊息,這世上訊息最靈通的就是商人了。而商會的其中一條規則就是大家要訊息共享,於是乎如果北方缺糧,商會就會收購糧食。南方缺布,商會就把布運往南方。遍及天下的商人使商會擁有遍及天下的生意網,也就意味著做不完的生意。每天看著商會商家在許昌忙碌不停的卸貨裝貨,而不明其中細節的世家實在想不明白,他們哪來那麼多做不完的生意?\n\n終於在某次酒宴上商會的一個商家“酒醉”後吐出了生意興隆的秘密。世家家主們無法淡定了。一時間刺史府的門檻都被踩爛了。請荀彧吃飯的請柬堆滿了桌案。荀彧無耐只得推說商會的事由蕭一掌管的,有事可以找蕭一商議。這使不少家主臉色發苦,這幾位都是吃過蕭一的“長生不老藥”的。現在要自己去找蕭一實在是……。\n\n不過也有看的開的家主,生意要緊。自己丟點面子與家族利益比不算什麼。而找蕭一就不能去刺史府了。這位大人不同其他人最喜歡的就是去那些泥腿子那裡尋訪,問問生活什麼的。於是,有幾位家主結伴在城牆根下找到了蕭一。蕭一看到幾位家主笑嘻嘻道,“諸位來意,蕭某知道。你看這些百姓,多受僱於商會商家或卸貨,或掌櫃。他們可是為許昌民生做出了極大貢獻呀。”\n\n家主們一聽,蕭一的弦外之音就是商會會員的先決條件就是要對許昌有貢獻。可是這貢獻在哪呢?\n\n“諸位家主呀,你們看這城池是不是太小了?實不相瞞,自從各地商人趕來許昌後,一就覺的許昌有點小了。”說完還不忘給了家主們一個你懂得的眼神。\n\n各位即然能統領一個家族自然都是人中精怪,一聽便知道蕭一的意思,紛紛表態“鄙人願意出資擴建城池。”\n\n蕭一笑笑,“多謝諸位家主為許昌慷慨解囊,將來第二批商會成員名單中一定有諸位大名。”\n\n有了前車之鑑,世家們紛紛開始行動起來了。有的出錢有的幫忙翻修城牆,有的把許昌的道路翻修了一遍,光是路面就被他們翻修擴建了三遍。有的以官府的名義為百姓免費做了過冬棉衣。發米糧。翻修房子。下手慢的家主見沒什麼好事做了,乾脆一發狠給許昌官府捐了一大筆錢用於民生施政。\n\n一時間許昌的改造工作熱火朝天的幹起來。荀彧第一次忙得這麼開心,不用自己花錢的事做再多他也願意。而那些蕭一承諾加入商會的家主也得償所願。當他們知道了商會的作用後。頓時覺得自己花的錢值了,同時他們也摸清了蕭一的脾氣。蕭一隻希望世家單純是商人,而只要自己不做出干擾蕭一的事,他還是會對自己一視同仁的。以蕭一的智慧數次算計世家也只是剝奪了世家對許昌市場的影響。除了不能再左右許昌物價之外。自己賺的錢不減反多。如果蕭一想要整跨自己。家主們不敢想象。不少家主心中暗暗決定以後不再招惹蕭一,低調發財。\n\n蕭一能整跨許昌的世家嗎?至少說讓世家們安樂死是沒有一點問題的,只是現在蕭一沒空也不想如此。他現在還有一件近在眼前的事要辦,那就是組建虎豹營。\n\n\n\n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