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五代十國一儒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商人(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 商人(二)

抱歉,各位書友。這幾天士兵在北京,因水土不服得了溼疹,手指又癢又疼,腫得跟蘿蔔似的,這章愣是在這種情況下碼下來的。這幾天更新速度會放緩了,再次表示歉意。

不得不對北京人表示下感謝,真的很熱情,士兵去醫院看病時因為不懂程式排錯了隊,一位同是看病的大媽竟然主動幫我佔住位子等我回來,真是太感動了,贊一個。

*******

沉思了半晌,曹議金也覺得秦風說的對,於是便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此事便交由愛卿全權負責吧!”曹議金回道:“若是談論商道朕若許還知道一些,說起軍事朕便一竅不通了!”

“皇上!”這時秦風就順勢提道:“臣有一事……”

“愛卿旦說無妨!”

“是這樣的。”秦風拜道:“微臣思來想去,若要想最終解回鶻之困,則必須在野外能與回鶻一戰,而在野外能與回鶻一戰,則必須發展騎軍,是以……”

“愛卿是想為歸義軍買馬?”曹議金也是個聰明人,哪裡還會聽不出秦風這話裡的意思。

“正是!”秦風回答。

買馬這事可不是小事,首先是錢的問題秦風無法自己解決,其次是軍隊發展也要皇上同意,否則便有擁兵自重的嫌疑。

原本秦風還以為這事不容易解決,沒想到曹議金卻想也沒想就答應道:“自當如此,不過敦煌國財政困難,只待開通商路後賺些銀兩便與歸義軍買馬之用,愛卿以為如何?”

聞言秦風不由大喜,當下就拜道:“謝皇上!”

說實話,曹議金這反應還是讓秦風相當意外的,原本他還以為曹議金會推上一推,畢竟買馬這事並非燃眉之急……之所以說不是燃眉之急,那是因為回鶻現在暫時對敦煌還沒有威脅,且商路開通之後對敦煌的威脅還會大減,更何況敦煌軍只要會守城在某種程度上也能保障敦煌國的周全,是以發展騎兵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當然,秦風可不是這麼想的,因為騎兵這東西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發展起來的,而一旦需要的時候又沒有,那就後悔莫及了。

所以說是沒有燃眉之急也不全對,何況在秦風心裡的戰略意圖是統一河西重建長城,從這個戰略目的出發那發展騎軍就是迫在眉睫了。

另一方面,這購買戰馬所需的銀兩著實不在少數,以現今一匹戰馬的價格六十兩計算的話(注:《水滸》裡描寫的普通馬價格大約在三十五兩左右,戰馬大約在六十兩左右),那麼歸義軍七千餘人所需一萬匹戰馬就得六十萬兩白銀,這在這時期可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而曹議金卻能這麼乾脆的就答應下來,雖然這答應是要讓開通商路後賺的銀兩補上。

秦風不知道的是,曹議金之所以會這麼乾脆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其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曹議金覺得諸如蕭公敬甚至敦煌軍之流,在關鍵時刻都不能保護敦煌國周全,卻只有歸義軍能在危難時刻挽救敦煌國於水火之中。那麼很自然的,出於敦煌國的安全考慮同時也是為自己的小命著想……他不支援歸義軍還能支援誰?與其把銀子投給敦煌軍打水漂,還不如給歸義軍防範於未然。

這麼一來秦風自然也就有了動力,確切的說應該是有了更大的動力……以前開通商路賺來的錢還是要上繳國庫歸國家所有,這會兒被曹議金這麼一說,賺來的錢就可以先用於歸義軍買馬了。

於是當下秦風就開始動手運營商道。

然而,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商道雖說名義上開通了,但一支往來的商隊都沒有,而且這中間還要經過六穀部、嗢末、回鶻,這每一個對敦煌國來說都不是等閒之輩,誰也不敢保證帶著錢和貨去是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這一點便是連秦風自己都不敢保證,這只能靠各國為了“長遠利益”而自覺自律。所以一時竟無人對這條商道有反應。

秦風不知道的是,敦煌國之所以無人對商道有反應,除了現實的因難和危險之外,還有李易松等一干地主階級的暗中搗亂……正如之前所言,商路動了地主階級的利益,但地主階級卻又拿秦風這歸義軍統軍使沒辦法,於是就只能暗中放出各種謠言,比如回鶻的某某人、六穀部的某某人早就在商道的某個山頭上佈下了伏兵,只待商隊經過是便殺人越貨。

敦煌百姓都不傻,若是連性命都保不住那就毫無利益可談了,甚至還有可能人財兩空,於是大家對這商路都只是看看而不動手。

於是秦風就決定自己組織一支商隊。

這麼做一來是用事實來打破地主階級所說的謊言,並以巨大的商業利益來誘使還在觀望的商人“下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一方面,則是歸義軍能夠迅速積累起財富並達到購買戰馬的目的。

但是怎麼組織呢?

這事如果讓歸義軍軍士去……只怕不怎麼好,原因是這商路之前就說好的,用於“非軍事組織”經商使用,這在通關文牒裡要詳細的說明組成商隊的都是什麼人,如果一開始就讓歸義軍軍士扮成商人組織商隊的話,那很有可能會讓回鶻等誤會這是在搞什麼小動作。

所以這最好是能讓商人去幹,但頭疼的就是這些商人都因為之前說的原因僅限觀望。

這時秦風就想到了之前在陋名石室差點就將趙書蘭強搶了去而這時又在合作的李痞子……叫什麼來著?好像是李敬……智。

這傢伙卻是有些膽識也頗講信用,說不準能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想到這秦風就不再遲疑了,當下就使人去把這李敬智給找了來。

話說這李痞子被官兵傳喚說是樞密副使兼歸義軍統軍使要見他時,還是一頭的霧水……這樞密副使秦風在肅州甚至在敦煌國可都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不僅輕輕鬆鬆的就解了回鶻之圍,據說還打通了河西至中原的商道,這樣一個人物怎麼會要見自己呢?

李痞子也有想過傳喚自己或許跟商道有關,但是……自己在敦煌國成千上萬的商人中不過就是滄海一粟罷了,什麼時候才會輪到自己啊!

那麼,便是自己不小心得罪了什麼?

帶著這種忐忑的心理,李痞子就心驚膽戰的跟著一隊軍士來到了歸義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