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五代十國一儒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九章 相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九章 相親

感謝黑山有老妖、鐵小豬同學的打賞。

******

曹元寧倒是說幹就幹,次日便帶了一指揮(五百人)出去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相親活動。

當然,在帶出去時秦風與曹元寧等自然是要對這五百人培訓一番……秦風沒什麼泡妞手段,說的就是到女方家裡要勤快,比如主動擔水劈柴之類的。而曹元寧教的卻是如何好言好語討女方父母歡心。

所以說,有句話叫“什麼樣的將軍就帶什麼樣的兵”,這話還真不錯,如果是讓曹元寧來做將軍的話,只怕征服的不是敵人而是敦煌城的女人。

當然,秦風交代的那些又有另一番意圖,他這一方面是在告訴歸義軍的軍士要善待敦煌百姓,或者更直接點講,就是這些百姓很有可能就是軍士的岳父、岳母,想要結束光棍生活的話那平時在百姓那就得表現勤快些。

另一方面,這做法又正合當年紅軍與百姓之間“軍民魚水情”的宗旨。

感情這東西,總是你對我好一點,我便會對你好一點,如此時間一長便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現在這舉動便是讓歸義軍主動向百姓示好,就算相親不成也會在百姓中形成一個正面的宣傳。

原本秦風還以為頭一回相親不會有多大收穫,但是讓秦風感到意外的是當天就有一百多對定下了婚事,還有數十對雖是沒有明說但也是看對眼了。

這倒是讓秦風有些意外,秦風之所以意外一來是因為他以為這古代的女子都比較保守,便如趙書蘭那樣輕易是不拋頭露面的,這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會增加相親的難度。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古時軍士社會地位低下,甚至有些軍閥為了防止士兵逃亡還在軍士臉上刺字以標明其隸屬關係,並美名其曰刺面。

(注:刺面始於五代,公元906年幽州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為防軍士逃走,開始強迫在軍士臉上刺字,後各軍閥紛紛效仿,這種惡習甚至傳到了宋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好在回鶻人暫時還沒有這樣的習慣,所以歸義軍們才逃過了一劫。

在社會地位一低,自然就很難得到女方家庭的認同了,所以秦風對這相親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其實秦風卻是誤解了。

一來五代時因唐朝受胡風的影響,所以作風並沒有秦風想像的那樣保守,趙書蘭不過是受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典型而已。

二來當兵的社會地位低下是不錯,百姓也沒有什麼社會地位,何況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講的不是社會地位而是實力,百姓也想能在官兵中找個靠山才好不受人欺凌。

更為重要的還是……這媒人還是敦煌國的王爺,再加上歸義軍接連打敗了回鶻在敦煌國中聲譽極高,且還是正室,於是這還用說?看對眼後很快就把事情給定了下來。

這速度卻是讓秦風有些傻眼了:一天就成了一百多對,以這速度計算,不出兩、三個月這歸義軍軍士基本都是敦煌國百姓的女婿了。

當然,這成果當即便在歸義軍中掀起了一片不小的波瀾,歸義軍軍士便像是打了場勝仗似的人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秦風便乘此機會讓趙時行等人再到軍中加大了與百姓增進感情改善關係的宣傳,此時的歸義軍軍士為了能夠“脫光”,那自然是將這些宣傳謹記在心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在歸義營熱鬧非凡的時候,另一邊的蕭公敬卻是有些坐不住了。

原本他還以為在回鶻退兵之後秦風很快就會練兵整備並將矛頭對準自己……畢竟蕭公敬刺殺過秦風,這事別人不知但蕭公敬和秦風兩人卻是心知肚明。

秦風之前不予說明這一點蕭公敬可以理解,畢竟自己兵權在握而且回鶻外患未除,秦風自然不敢橫生枝節。

但是現在回鶻已經退兵了,按常理秦風就該磨刀霍霍與蕭公敬一較高下才對。

然而秦風卻並沒有這麼做,不僅沒有這麼做還弄起歸義軍軍士的親事來。

說實話,若是秦風真的明刀明槍的要跟蕭公敬一決生死蕭公敬倒還不怕,雖說這歸義軍戰力不俗,但沒有回鶻的圍城,蕭公敬手裡的數萬敦煌軍卻也未必會輸。何況敦煌軍還接地氣……敦煌軍與敦煌國內的各種勢力可以說是盤根錯結息息相關,敦煌軍的軍士在百姓中也有父母兄弟,到時很容易就會發展成整個敦煌國上下甚至連百姓也一道反抗歸義軍的局面。到時他蕭公敬消滅歸義軍那就是“肅反平亂”了。

但這一切卻都沒有發生,反而變成了歸義軍在敦煌百姓中氣勢日漲,而敦煌軍卻越來越不得民心。

見蕭公敬坐立不安,張氏便奇道:“夫君何以如此緊張?秦風近日所為不過是籠絡軍士罷了,歸義軍如此荒廢不振又如何能與敦煌軍一爭長短?”

由此張氏這話也可知她雖是擅長權術,但對民心、軍心卻是知之甚少。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要知張氏自宮中長大,又如何能知道軍心、民心這些道理。

“唉!”蕭公敬嘆道:“夫人有所不知,秦風這又哪裡是荒廢不振,他這是整頓軍紀並讓歸義軍爭取民心以便在敦煌國落地生根呢!”

“唔!”聞言張氏似乎有些理解了。

“古語有雲得民心者得天下。”蕭公敬說:“我還道敦煌國的民心是向著敦煌軍的,畢竟敦煌軍與敦煌百姓血脈相連,但若是任秦風如此整頓下去,那歸義軍很快便是人心所向而無我敦煌軍立足之地了!”

“夫君難道就不能似秦風一般整頓軍紀麼?”張氏問。

蕭公敬苦笑著搖了搖頭。

敦煌軍是從上到下都爛了,要像歸義軍一樣整頓軍紀又談何容易。

這也可以說是蕭公敬把持兵權的一個副作用,因為要把持兵權,所以只能任人唯親,親屬犯事後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親屬晉升後為了控制屬下也同樣對親信的作奸犯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於是時日一長這軍紀便形同虛設了。

現在若是要整頓,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蕭家勢力連根拔除以正法紀,而這對蕭公敬來說就跟自裁沒什麼兩樣。

然張氏卻是何許人也,想了想後便如此這般的在蕭公敬旁耳語了一番。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