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影視:從咱們結婚吧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章:註定失敗的謀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章:註定失敗的謀反

湯山衛

官道上,十幾匹快馬,打著大明旗號,呼嘯而來,前面兩人威武不凡,一個是本該去湯山溫泉養病的漢王,一個是來此調兵換防的趙王。

“老三!當年他李世民,不也就只是一個秦王嘛!當他拎著太子的腦袋,站在皇帝的面前,天下大變吶...”

“老三!你你手裡有錦衣衛、羽林軍,今晚你帶著湯山衛換防南城門,我帶著紫金山的兩個營過來,裡應外合...”

“老三!到時候我與你共天下...”

為了堅定趙王的信心,或者說為了給自己打氣,漢王這一路上就不斷的在暗示自己,一定可以成功。

為了防止守衛應天府的士卒被腐蝕,老爺子一向是定期更換守衛應天的士卒,這就給了漢王裡應外合的機會。

老三趙王朱高燧的換防摺子,之前已經遞上去了。

太子朱高熾監國的時候,老早也批閱了。

兵部也給湯山衛指揮使胡田,下發了調防文書。

所有手續,都符合流程了。

所以即使失敗,漢王和趙王也覺得,自己還可以在老爺子面前狡辯一下,留個心理安慰。

湯山衛大營。

“卑職見過趙王!”

湯山衛指揮使胡田見到趙王帶了一整支總旗過來一起調兵,有些奇怪。

倒是趙王朱高燧有些心虛,欲蓋彌彰,多嘴解釋了一句。

“路上不安全,本王孤身過來調兵,去應天換防,你們去準備吧!”

漢王穿著親衛的衣甲,挎著刀劍,藏在人堆裡。

說完,趙王朱高燧把兵部給的調兵虎符,丟給了湯山衛的指揮使胡田。

隨後偽裝好的漢王朱高煦,隨著趙王朱高燧選了換防的士卒,再讓老三安插了一些親信人手之後,一同偽裝,秘密返回了應天,直奔他提前駐紮在紫金山的兩個營而去。

老三安排好湯山衛在應天的換防,把心腹安排在城門位置之後,趁著還有時間,悄悄摸摸的去了一趟紫金山。

紫金山大帳中,漢王朱高煦已經全身負甲,趙王坐在一側,他的兩個心腹將領站在一側。

在大明,支援漢王朱高煦的勳貴有很多,但支援他造反的人,那可就不好說了。

主要是老爺子是個馬上皇帝,此時大明財政雖然緊張,但還有太子縫縫補補,可跟建文時候搞得天下怨聲載道不一樣。

反正退一步講,即使漢王朱高煦真成了李世民,他們手握軍權的勳貴造樣是榮華富貴,沒必要支援漢王再來一次靖難。

所以這次漢王朱高煦想學李世民,僅僅是學了個皮毛而已。

要知道當時的秦王李世民手下,大唐基本一大半兵力,都是聽從神策府的調遣。

即便李世民退一步輸了,也能自保。

“現在能動的兵,有多少?”

漢王開口,對著自己的兩個親信下屬問道。

其中一個千戶站了出來,鎧甲在身,行了個半禮。

“回稟王爺!紫金山一共駐紮了兩個營,騎兵弓兵各一千人,三百輜重,三百水軍,另有挑夫子一千五百人。”

算算下來,實際能用於作戰的就是兩千人而已,老三在一旁越聽越沒信心,有些後悔上了老二的賊船了。

“輜重、水軍、挑夫子我都不要,其他人弓兵和騎兵,隨我到應天駐防。”

老二雖然要反了,但還是不敢給手下打起旗號,萬一失敗了,也許還能...

只能說老二這有些瞻前顧後的樣子,基本都註定這事要失敗了。

但凡造反,哪個不是拎著腦袋,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蛇鼠兩端,畏首畏尾,最終只能為人所擊破。

看到老三猶豫,漢王開口不由得質問,同時也為了堅定自己的信心。

“你怕了?”

“不!不是!”趙王朱高燧有些猶豫,最終解釋了一下。“咱們這麼做,是不是急了點。”

“你知道嗎?昨天老爺子派朱瞻基那臭小子來給我探病,他就是個有了牙的小崽子,要幫著老大咬我了...”

王宇這個眼中釘,漢王朱高煦沒有明說,對於趙王朱高燧這個弟弟,他也並沒有那麼信任。

不過即使趙王朱高燧怕了,現在也來不及了,漢王朱高煦所有的佈置都做好了,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老三!我們與其現在放棄,讓老大手下的那些文官抓住把柄,不如放手一搏呢!”

和漢王朱高煦溝通好,三更時分,趙王朱高燧讓湯山衛中混入的心腹去開南城門。

老三帶人親自去炸皇宮附近的火藥庫,引起城中內亂,讓五城兵馬司的人自顧不暇。

最後...老三負責控制皇宮,老二負責去東宮太子府提老大的腦袋去見老爺子,告訴他,這天下變了。

當趙王朱高燧回到北鎮撫司,召集心腹錦衣衛今夜待命的時候,正好看到一臉笑意王宇,從南鎮撫司的門口走了出來。

南鎮撫司說白了,就是個錦衣衛自己的監察機構,還負責對自己人執行家法,所以南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前期是對立的。

“王爺!”

面對王宇的行禮,趙王朱高燧並不搭理他,大搖大擺的走了過去。

王宇在趙王朱高燧看來,雖然有些本事,但也只是太子手下,一個小小沒有世券的伯爵而已,不值得重視。

王宇看著在自己面前大搖大擺走過去,有些志得意滿樣子的趙王朱高燧,就是不知道過了今晚,他還笑得出來嗎?

現在就是趙王朱高燧,在劇中最後的風光時候了,御前司指揮使兼北鎮撫司指揮使,後面隨漢王造反之後,就被老爺子擼得只剩下一個北鎮撫司的空頭銜了,徹底淪為了漢王朱高煦的附庸。

從宮裡出來之後,王宇先是回了一趟太子府,給太子說清楚了老爺子這邊的情況。

太子妃張妍,倒是攔著王宇和朱瞻基,不想他們再參合到這些刀兵之事裡。

要知道刀箭無眼,可不會因為你是什麼伯爵或者太孫就避讓著你。

當初要不是原主撒潑打滾,絕食之類的事都弄出來,太子妃張妍,都還不一定同意他隨老爺子去北征呢。

不過,最後還是太子朱高熾勸住了她。“這是老爺子給兩個孩子的考驗,你我終究都會比他們先走的,你又能庇護他們到什麼時候呢?”

太子朱高熾的話,倒是讓太子妃張妍一陣沉默,最後倒是一股子破罐子破摔的氣勢。

“去吧!去吧!合著我們家瞻基和宇兒就該被老爺子考驗,那些個公啊!候啊!家裡的人哪個不是託關系走門路,你堂堂太子爺,連自己的兒子和內甥都照顧不了...”

最終,太子妃張妍對老爺子的怨氣,還是撒到了太子朱高熾身上。

沒毛病,父債子償嘛!

“還有你們兩個,出去記得小心點,瞻基你跟你二叔說話,客氣一些,咱們沒必要跟個快掉腦袋的人計較...還有宇兒,你...”

在太子妃的千叮嚀萬囑咐的嘮嘮叨叨之下,王宇和朱瞻基找了個藉口,這才逃出了太子府。

聽太子妃張妍叨叨,王宇簡直頭大,主要是對方是真的在關心自己,他還不能不領情,這就很幹。

王宇之後和朱瞻基分頭行動,他去找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瞭解一下趙王朱高燧的佈置。

雖然手裡有五城兵馬司的兵權,但太子朱高熾叮囑王宇不要四處派兵,免得又把事情鬧大。

看過原劇情,王宇知道趙王朱高燧會對皇宮附近的火藥庫房動手,但他還需要個消息來源,所以來見見這位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獲得一個消息來源。

這下王宇去皇宮附近的火藥庫房去蹲趙王朱高燧,就顯得很合理了。

再說王宇見了紀綱這位錦衣衛指揮使後,對方似乎不是那種史書中,因為皇帝寵信,行為極不檢點,魚肉鄉里,強買強賣之人。

想想對方作為錦衣衛指揮使,幫針對的大多是文官集團,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在史書上,是一個奸臣形象了。

大明文官的屁股,是坐在鄉紳這一邊的,哪裡會在史書裡,為紀綱這種皇帝的爪牙說話。

王宇之後要對外開戰,連徵十五國。無論是站在解放生產力,發展大明國力的角度,還是站在自己勳貴的圈層,偏向對內安穩的文官,都是必須要打壓的勢力。

夜半三更。

應天府南面,從紫金山方向,下來了一群打著火把行進的大軍。

他們騎兵在前,弓弩兵押後,完全擺出一副突襲的架勢在行軍。

雖然將士們也很奇怪,夜半三更的換什麼防,但出於對小旗百戶們的畏懼,他們把這些疑惑壓了下去,心裡祈禱著這只是一次正常的換防。

從這裡就看出來了,漢王朱高煦在軍中士卒的威信,還比不過老爺子。

漢王朱高煦身著黑色全甲,面色冷峻的走在最前面,眼看到了應天南城門下,上面一片火把,照亮了小半個城門上方的夜空,他才微微露出了笑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和老三的計劃,似乎一切順利。

應天府南城門之上,一群衣甲不整的士兵,直接被五花大綁,嘴裡堵了臭襪子,丟在城牆下的藏兵洞裡,細細望去,這些被綁著的士卒,赫然就是趙王塞到南城門湯山衛裡的心腹。

朱瞻基這次沒有孫若微的影響,則是沒有去錦衣衛詔獄演戲救人,自然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到漢王朱高煦。

而讓漢王朱高煦老老實實,一個人隨著朱瞻基進城的原因是,自己兩個營兩千士卒身後,亮起了無數火把。

五軍營和神機營合計三萬人,都被老爺子調到了應天附近,準備明日在郊外,來一場軍中大比。

“二叔!你讓將士們在此紮營等明天軍中大比吧,爺爺還等著呢,請吧!”

朱瞻基無視了漢王朱高煦搭在自己脖子上的劍,他已經篤定自己這位二叔,在還有一線生機的時候,不敢絕命一搏。

實際上,老爺子也沒把希望放在王宇、朱瞻基兩個毛頭小子身上,只是打算鍛鍊一下二人而已。

漢王朱高煦這邊,自然成國公朱能壓陣,兩千人對抗三萬人...

除非曹國公李景隆復生指揮對面的明軍,不然以漢王朱高煦的本事,壓根不可能打贏對面十五倍的兵力。

再說城中的趙王朱高燧,自然老爺子也有安排,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陳敬和南鎮撫司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都盯著呢。

只要王宇行動不利,他們就會出手。

再說王宇,由於看過原劇,自然知道趙王朱高燧的目標,把五城兵馬司借來的南城五支小旗,散出去巡街之後,自己就在火藥庫守“庫”待“朱”了。

皇宮附近的一處火藥庫,估摸著約定的時間到了,趙王朱高燧也帶著一個旗的錦衣衛過來了。

這趙王朱高燧倒是也雞賊,沒有提前動用御前司的御林軍,真要出事,他頂多就是出於安全巡查了一下火藥庫,不小心點著了庫房而已,算不了什麼大罪。

不得不說,朱家這三兄弟,各個心眼子都不少,放在歷朝歷代,也絕對不會是什麼平庸皇帝。

可惜大明的皇位只有一個,他們就只能在大明內耗了。

不過後面王宇對他們倒是有些廢物利用的想法,但明顯現在這兩人都還沒認清現實,等他們沒落了再說。

王宇帶著一個南城兵馬司的一個小旗,“借”了火藥庫對面一家商鋪的房子,等著趙王的出現。

“老趙啊!我告訴你,這油炸花生米啊!一定要用素油,另外在出鍋的時候,趁熱灑上少許白酒,攪拌均...”

王宇一邊嗑著花生米喝著跟小酒,一邊給人家賣米的掌櫃科普。

“大人高見,在下受教了,這小小心意,希望大人收下。”

王宇把對方遞過來銀票大致看了一眼,五百兩是有的,嘿嘿!

“懂事啊!我喜歡!”

“大人滿意就好,滿意就好!”

這掌櫃一張富態的大臉之上,大汗淋漓,拿著絲綢汗巾擦啊擦,希望早點把這大半夜來的瘟神送走。

一個負責觀察街面上情況的五城兵馬司士卒來報。“大人!趙王帶著一個小旗的錦衣衛,已經進了火藥庫。”

王宇起身,抓了一把花生米。

“兄弟們!走,咱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說完,在那米鋪掌櫃欲哭無淚的目光中,一行人踢開門,揚長而去。

出了門,王宇掏出五百兩銀子的銀票,叫過這支小旗的旗總。“五百兩銀票,事後你與今日聽我調遣的五隻小旗所有人分了。”

“多謝大人!”

這支五城兵馬司的南城小旗,人人都是喜笑顏開,平常他們幹的都是些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等事。

輪撈油水,震懾地痞流氓等江湖中人,給商家收茶水費,自然是不如錦衣衛。

之所以他們這麼高興,五城兵馬司南城五隻小旗,大致上就一百來人,算下來每個人大致上也有五兩銀子,相當於他們兩個月的工資。

現在銀子在大明的購買力還不錯,二兩銀子,便夠大明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生活一個月了。

當然了,王宇把錢交給小旗旗總分潤,他們肯定不會那麼老實的平分,但總歸不會違背了他的意思。

今天跟王宇做事的南城五支小旗,肯定各個士卒都會得到一些實惠。

“待會你們記著,在外圍,圍住趙王和錦衣衛就行,不需要你們動手,要是趙王反擊,你們只管去找五城兵馬司的陳指揮使彙報就行!”

王宇不對這群只有簡單警備職能的五城兵馬司士卒抱有希望,他們再超水平發揮,也絕對不是錦衣衛的對手。

再說了,王宇巴不得趙王朱高燧反擊,坐實他造反的名頭,給太子朱高熾除去一個對手。

“大人放心,我等自然會誓死守衛您的!”

王宇笑了笑了,默不作聲走在前面,他可不會對這種場面話認真。

五兩銀子,就想讓人為你賣命,拼死守護,你想屁吃呢?

比巴拉趙公公要加錢居士丁修這個江湖人士賣一次命,都至少還得要兩百兩銀子呢。

王宇就不對這群臨時借調的五城兵馬司小旗,抱有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