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故事最新章節列表 > 六十一、點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十一、點兵

許瑩一早就到垂花門處理公務。今天投軍的人太多,足有近二百人,排的隊從垂花門一直到了角門。許瑩拿著單子,讓這些人以十人一隊唱名,仔細地驗看登記,一直忙到餉午過了才弄完。正待回府吃午飯,卻見劉必顯帶著一個書辦急急地走了過來。

“夫人,兵部來令,要順義軍出戰……”劉必顯一見許瑩,來不及那些客套虛禮,面色凝重地說道。

許瑩一驚,接過劉必顯手中的公文,卻見紙上落著大明兵部的大印,遒勁的楷書寫著命令,內容正是調順義營軍受兵部侍郎劉之綸節制,刻日出戰。

“兵符已驗過。”劉必顯說道:“令、符、印三者俱全,沒有問題。”

他身邊的書辦也對許瑩點了點頭,表示確認。許瑩看了那書辦一眼,卻是以前範同舟託了自己才謀到書辦職位的王安佩。

上次孫承宗來宣旨的時候,給楊銘留了印信、關防和兵符。印信即是兵部大印的印模,關防即是順義遊擊將軍印,兵符是調兵的勘合銅牌。這關防和兵符就放在將軍府大堂,供對外聯絡之用。比如,對兵部行文,或對地方政府及友軍聯絡,即用關防印。關防印有兩枚,一枚稱為堂印,留存於將軍府大堂使用;一枚為行印,將軍出戰時隨身攜帶使用。兵符則是與兵部的調兵兵符相勘合檢驗之用。至於對內,仍使用許瑩的“風清月瑩”印和自己的一套兵符。

“劉先生請在此稍候,奴家即刻去請將軍出來。“許瑩用平靜的語氣說道。

楊銘正在房裡列印書籍,上次列印出來的《農田水利》一書給了皇太極,這次楊銘又列印了一本,另外還挑選列印了幾本其他的書籍和資料。他打算在新的一年裡,農、工、商多頭並舉,發展實業,壯大自身力量,為將來的宏偉藍圖打下堅定的基礎。

妤黛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楊銘忙碌,眼晴裡滿是崇敬之情。楊銘的電腦操作她幫不上手,等到紙張都列印出來了,妤黛纖纖素手拿起紙張,上下覆蓋上藍色a4紙作為封面,用手將一撂紙張來回地捻過幾次,在桌上跺得整整齊齊的,拿起長臂釘書機一釘,幾本漂亮的書籍就成形了。

楊銘看到妤黛雙手靈巧麻利地整著書,忍不住誇了起來。

“妤黛,你真聰明……”

妤黛臉上一紅,著嘴笑了笑,“將軍謬讚。奴婢不過是給將軍打打下手罷了……”

說罷就研了墨,將那羊毫筆蘸了,遞給楊銘題寫書名。

“妤黛,你來寫。”楊銘摟住妤黛的肩,微笑著說。

“奴婢不敢……”妤黛身子微微一顫,嬌柔地依偎在楊銘懷裡。

“有啥不敢的。來,我說,你寫。“楊銘聞到妤黛頭髮上一陣幽香,忍不住在她臉上輕輕吻了一下。

“嗯。”妤黛輕輕嗯了一聲,不知是在應答楊銘的話,還是應答楊銘的吻。

“這本,寫‘農田水利秘籍’”楊銘指示著妤黛。

妤黛懸著手腕,款款下筆,幾個娟秀飽滿的楷字落在書籍封面上。

“好字!”楊銘讚歎道。妤黛寫的字比自己的四流書法還是強很多的,楊銘只是在初中時上過二個月的書法班,寫毛筆字完全是業餘水準,跟這個時代真正寫過字的人比起來,那是沒得比的。

“將軍,這本寫什麼?”妤黛倚在楊銘懷裡輕輕地問他。

“這本,寫‘紡織機械寶典’”楊銘又在妤黛臉上親了一口。

“這本呢?”妤黛寫過字,又問道。

“這本嘛,寫‘火柴製作秘法‘“

幾本書寫完了封面,楊銘將妤黛摟在懷裡,輕輕吻著她的頭髮、臉龐,一直吻到嘴唇。

妤黛小鳥依人般地偎在楊銘懷裡,朱唇微啟,應承著楊銘的吻,她唇齒間的甜香讓楊銘一時意亂情迷起來,竟沒聽到許瑩進屋的動靜。

“將軍……”許瑩在裡間的門外咳嗽了一聲,叫著楊銘。

楊銘一驚,趕緊放開懷裡的妤黛。妤黛滿臉通紅地低下頭,垂手退於一旁。

“妤黛,你先出去,我有事跟將軍說。”許瑩跨進房門,微笑地說。

妤黛是許瑩給楊銘選派的通房丫頭,她跟楊銘之間發生點什麼,那都是意料之中的事,許瑩對此是不會怪罪的。

“許瑩,坐。”楊銘臉上也有點紅,“有什麼事嗎?“

許瑩將手中的兵部公文遞給楊銘,“將軍,兵部下令順義軍出戰……“

“哦……”楊銘一愣,接過公文看了。

“我靠,這糧餉還沒來,催命符就來了。”楊銘苦著臉嘟囔道。

“將軍,怎麼辦?”許瑩一雙桃花眼看著楊銘,聲音中帶著擔憂,“依奴家看,將軍最好是找個理由推託掉……”

“推託倒不必,要出戰就出戰唄。”楊銘大喇喇地說:“大不了一死……”

“人死有輕如鴻毛,有重如泰山。為了國家民族而死,是重於泰山的……”

楊銘一本正經地背誦起經典來。

“楊銘,奴家不許你這樣說……“許瑩眼圈一紅,淚水在眼裡打著轉,一把摟住了楊銘。

剛才跟妤黛一陣纏綿,弄得楊銘心癢癢的,現在許瑩送上門來,楊銘自然不會放過,他一把抱起許瑩就要往床上放。

“將軍,奴家跟你說正經的……”許瑩急了,在楊銘懷裡掙扎起來,“劉先生他們還在垂花門等著將軍商議……“

“好吧……”楊銘無可奈何地說:“那咱們出去商議商議。”

到垂花門跟劉必顯商議之後,楊銘決定初十出兵。一方面讓劉必顯給兵部迴文,另一方面,找來範同舟聯絡縣衙,徵調民和工匠隨軍。在此之前,楊銘決定將新軍制建立起來。明代的那種伍、什、隊、哨、營的編制讓楊銘指揮起來很不習慣,新軍制早已在醞釀,只是過年期間沒空整這個事,現在既然要出兵打仗了,乾脆借這個機會落實到位算了。

對於楊銘來講,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兵力不足,楊銘也沒指望這草創未久的一千來號人馬的隊伍能決勝沙場;也不是彈藥短缺,重卡上帶來的幾十噸彈藥打冷兵器軍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足夠的;而是汽車的燃料有限,卡車和悍馬車上的柴油都只剩下三分之二了,用完了車輛就成廢鐵了。雖說有研究表明某些植物油能代替柴油,但楊銘從未試過,現在這時候也不敢亂試,除非到了油料耗盡的那天,才打算死馬當活馬醫試一下。

而且悍馬車的油耗感人,每百公裡要耗費二三十升柴油,加滿一箱油95升,只能跑個四百公裡,因此楊銘也捨不得將卡車油箱的柴油抽取到悍馬車上使用。再說,就算有足夠的油料,開著悍馬出去隊伍也跟不上速度,走走停停的更麻煩。

他的m777榴彈炮也沒辦法拉出去作戰,因為沒有車輛牽引。雖說m777炮很輕,不到4噸的重量用幾匹馬拉也可以,拿破崙軍隊的四輪馬車,一匹馬就可以載重1.5噸,但是這樣拉炮機動性太差,而且時下的季節,路面冰雪泥濘,陷到坑窪裡靠馬力也不一定能拉得出來。

還有就是這m777炮跟明代的大炮不同,不宜放在戰線的前方,在前方直接面對敵軍的鋒芒,一旦對方集中重兵四面拼死來攻,僅僅一門炮不可能做到四面迎敵,那就只有棄炮而逃了,這門跨越時代的利器就會落到敵人手裡,這個險楊銘是不會去冒的。

最終的辦法只能是適應時代,楊銘決定騎馬出征,用大車載運輜重彈藥。他的計劃是帶上一挺m249班用輕機槍,也就是cs裡的b51,再帶上幾箱 m855a1 彈藥。這m249機槍和hk416步槍的彈藥是通用的,都是5.56毫米北約制式子彈,這樣子彈通用更省事。

m249班用輕機槍是以比利時 fabrique nationale(fn)製造的minimi 輕機槍的改良版本,發射5.56x45毫米口徑北約標準彈藥,是步兵班中最具持久連射火力的武器。m249的全槍質量僅為6.83公斤,槍長1.04米,可更換的槍管質量為1.6公斤,加上200發的彈鏈,整個m249武器系統質量不到10 公斤,便於單兵手持操作。

另外,作為重火力支援力量,楊銘還將帶上一挺 m252 式毫米迫擊炮。這種迫擊炮是在英國 l16 式 81mm 迫擊炮基礎上改進而成的,主要裝備美軍步兵營、空中突擊營、空降營、山炮營和海軍陸戰營,用於為快速岸部署部隊和其他快速機動部隊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

m252全重約41千克,由m253炮身(16公斤)、m177炮架(12公斤)、m3a1底座(13公斤)及m64a1瞄具(1.1公斤)組成,射程91~5935米,可使用m821、m889、m372等系列高爆彈,m819、m375系列信號彈,m853a1、m301系列照明彈等多種型號的彈藥。

此炮結構簡單,機械性能可靠,重量輕,便於人員攜行和機動。射程遠,發射速度快,最大射速每分鐘30發。81毫米口徑高爆彈重約4.5千克,填裝400~680克高爆炸藥,半徑35米內均屬於其致命殺傷半徑。另外,即使在沒有命中目標的情況下,一枚81毫米迫擊炮彈落在目標30米範圍內,亦可對目標形成完全壓制;落在目標75米範圍內時,目標受到壓制機率仍有約50%;落點超出目標125米,才會喪失壓制效果。

除了以上這些,楊銘還打算搞一項秘密武器,那就是裝備 m67 手雷的擲彈兵。

校場南邊的向陽巷口鄰街開著幾家鐵匠鋪和弓箭店,這些匠人平時主要是做駐軍的生意,為兵士們維修兵器和弓箭。鐵匠鋪的門口擺著熊熊的炭爐,赤著上身的鐵匠鉗起一塊燒得通紅的鐵錠,置到砧板上,揮起鐵錘,用力地砸下,發出一陣叮咚的聲音。砧板上的火星四散地濺射著,有幾顆濺到了鐵匠的身上,在汗水裡滋的一聲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老闆,幫我打製幾十個這玩意……“楊銘拿著一顆m67手雷對鐵匠說。

“這是什麼?”那鐵匠臉上帶著疑惑,伸出手想要接過手雷。

楊銘趕緊退了一步,將手雷牢牢抱在懷裡。這玩意可不能輕易予人,萬一這鐵匠老粗拿到手裡一陣鼓搗,把拉環一拉,自己就要跟著他一起報銷了。

m67式手雷彈徑63.5毫米,質量390克,內建180克高爆炸藥,有效殺傷半徑15米。此手雷由彈體和引信組成,其引信為m213式延時引信,延時為4至5秒。引信保險機構上增加一保險夾,可防止保險銷被意外拉出,保險夾呈s形,用彈簧鋼絲製成,一端套在引信體上,另一端夾住保險桿。使用時,卸掉保險夾後才能拔出保險銷。

“這玩意是在下祖傳的器物,不能給外人摸碰……“楊銘神神秘秘地說:”你照這形狀模樣打製就行了,錢好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完全打一樣?“鐵匠怪異的目光盯著楊銘,”這東西多重?“

“嗯,完全一樣,包括上面的夾子和拉桿……”楊銘語氣變得鄭重了,“重十兩半左右吧,先試著打了用秤稱,搞準了再照樣打五十個,錢好說。”

楊銘打製這玩意是準備給軍士們擲彈訓練用的,外形和重量同實物越一致越好。至於重量,明代的一兩大約是37克至39克,沒個準數,楊銘也不知道這鐵匠用的是啥秤,只能在實踐中試驗校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