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懾寰宇,不用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對明末問題的一些思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 對明末問題的一些思考

朱由簡見黃道周的疑惑表情,面孔一板,說道:

“黃先生可以不接受此任命,朕可以換人。不過若接受了任命,卻必須嚴守規矩,恪盡職守。你答應麼?”

黃道周沉吟片刻,心想朝廷既已決定這酒稅徵收,那無論自己同意與否,總歸要執行的。

自己接受任命,反而可以減少營私舞弊,避免商民因此遭受更多損失。

終於一咬牙,躬身道:

“臣領命。”

朱由簡滿意地點點頭。

他知道黃道周雖然迂腐僵化,但品行卻也是公認的剛正不阿,清廉至極。

在後世一些人想象中。

反對徵稅的官員,必定是所謂依附於江南腐敗的利益集團云云。

這是一種幼稚化簡單化的思維。

為地方和自己相關利益反對徵稅的官員,當然很多。

但也確實有不少官員就是出於為民請命,約束君權的儒家理念。

劉宗周、黃道周就是這樣的典型。

劉宗周明亡後是絕食而死。

黃道周是堅持抗清而死。

說這樣的人行為動機是為了依附腐敗的利益集團,撈取好處,總是說不過去的。

實際上明末的問題,恰恰是缺少純粹自私的利益集團。

如果官員足夠自私,他們不會反對加大朝廷權力,包括多徵稅。

擴大朝廷權力的過程,只會給官員撈取油水提供更多的機會。

而且若是真存在足夠自私而且強大的利益集團,那勢必要設法牢牢掌控一支有強大戰力的軍隊,鎮壓異己。

必然會設法維護軍隊的利益。

但問題是恰恰沒有這種集團。

或者說雖然有各種利益集團,但沒有哪一個利益集團能一家獨大,徹底掌控朝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朝廷裡什麼階層的利益代表都有,唯獨缺乏代表軍隊利益的集團。

朝廷被各種來自民間的力量來回拉扯,來回擺動,誰都不能說了算。

任何一方想要壟斷權力,都會被其他集團約束牽掣。

結果就是什麼事情都很難幹成。

這才導致了明末的亂象。

如果類似西方同時期,就是上層的大貴族,大資產階級為了自己的私利爭權奪利。

權力就是在少數上層利益集團之間爭奪。

那反而會讓這些集團為了私利設法建立控制自己的軍隊,維護軍隊利益,保證軍隊的強大戰鬥力。

後世許多人把明末的問題歸結成階層固化,自私的利益集團,腐敗,土地兼併、宗藩佔有土地等等。

朱由簡雖然也覺得不外乎如此,但偶爾也不免冒出一些疑惑。

這些理由似乎只是籠統看起來不錯,但仔細分析對照,也有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

要論階層固化,腐敗,土地兼併之類,誰能比得過後金?

就以腐敗一條而論,他發現明末的清官其實是相當多的,而且許多人都一路升遷到最頂層的高官。

溫體仁被《明史》打成奸臣。

東林系文人對其恨之入骨,但也不得不承認他很清廉。

同樣東林系裡清廉的官員也很多。劉宗周、黃道周、姜曰廣、瞿式耜、陳子壯等數不勝數。

歷史上崇禎末期擔任戶部尚書兼大學士的方嶽貢家貧如洗,清廉程度不比海瑞差多少。

在一個真正腐敗成風的官場裡,這是很難想象的。

反之,看後金方面的記錄,是真正各級官員都腐敗。

後金漢奸給皇太極的奏疏裡就說過收稅官吏,無不昔貪而今富。

一些明末清初的親歷者,比如葉夢珠的《閱世編》也明確把明末官場風氣和清朝統治時的官場風氣做過對比。

結論是明末官場更清廉,官員更受輿論約束,而清朝建立統治後是真正意義上的腐敗成風,賄賂公行。

當然朱由簡覺得自己的想法也未必一定對,究竟如何,還需要在這個時代看得更多。

一想就想遠了,朱由簡拉回自己的思緒。

黃道周在清軍入關下江南後,抗清而死。

氣節方面是沒話說的。

讓他去監督酒稅徵收,不必擔心有貪汙受賄之類的事情出現,遇到權勢反對,他也不會畏懼退縮。

而且徵收酒稅,觸犯許多既得利益者。

難免會有人造謠構陷負責徵收酒稅的茅元儀和下層執行人員貪墨不法

黃道周作為清流領袖,由他負責監察,結論更有公信力。

可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汙衊詆譭,減少徵稅阻力。

這比起讓親信太監來徵稅要好得多。

人各有作用,關鍵是要用對地方。

唇槍舌劍半天,總算辦成了一件事。

朱由簡長長出了一口氣。

但還有事情必須做。

朱由簡拿出遼東巡撫畢自肅的奏疏。

寧遠欠餉,軍情騷動,形勢危急。

朱由簡命戶部和兵部先湊出十萬兩銀子,急速解送至寧遠救濟。

另外積欠七十八萬兩銀子的餉銀,也需想辦法籌處。

另外催促內閣擬旨,內容是保留王之臣薊遼督師,讓其恪盡職守。

其實在上朝之前,朱由簡已經派錦衣衛快馬馳赴山海關,去見原薊遼督師王之臣。

通知他袁崇煥被抓入獄,讓王之臣繼續留任督師一職。

同時要王之臣帶上週文鬱,火速去寧遠與畢自肅會合,消弭可能的兵變。

錦衣衛攜帶了一份名單,上面寫著:

“楊正朝、張思順、伍應元、田汝棟、舒朝蘭、徐子明、羅勝、賈朝吹、劉朝奇、鄒滕、王顯用、彭世隆、宋守志、王明、宋仲義、李友仁、張文元。”

命王之臣將楊正朝、張思順斬首,將其他人押送至甘陝邊地衛所。

這些人裡楊正朝、張思順領導兵變,卻在事發後,被袁崇煥引誘出賣其他參與兵變的頭目以求自保。

真實的歷史裡,袁崇煥饒了楊正朝、張思順,把被兩人出賣的的其他兵變頭領斬首。

朱由簡卻反其道行之。

在他看來,能在兵變中被推舉出來的。

必然是士兵群體裡更有膽量,也是公認有能力和威信的人。

這些人放在合適的地方,未必不能起到好的作用。

把這些人全部殺了,是浪費人才。

楊正朝、張思順既引導叛亂兵變,又出賣同夥,沒有信義可言,應該殺。

而其餘人,乘他們沒有事發,調離寧遠軍隊。

不僅如此,朱由簡命令伍應元等十五人在甘陝等地衛所招募挑選兵卒。每人各自招募一隊人馬,每隊三百人。

在當地訓練半年。

半年後匯聚在一起比試。淘汰五隊,保留十隊。

被淘汰的領隊抽籤決定是流放海外極遠之地還是當場斬首。

朱由簡相信王之臣會按他的囑咐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