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龍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六章 佳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六章 佳話

“是你?”李丹青看清了對方的模樣,頓時眉頭一皺。

李世子雖然早年跟在自己父親的身邊,對於這朝堂之事耳濡目染,也算是有些見地。故而,能藉著長公主這座大山,遊弋與太子與二皇子的兩方勢力之間,鮮有吃虧。

但他並非全知全能,也不可能算到陸沉戟與項略文的每一步。

昨日,在大殿上,他雖然口氣狂妄,算是以一己之力,定下了這討伐遼人的戰略。

礙於這大義之名,就算太子與二皇子兩黨之間各有算計,但想來也不敢當面反駁,可明裡不行,並不代表他們暗裡就不會使詐。

為此李世子也囑咐過各方,要小心那兩黨勢力的動向。

伐遼之事事關重大,可容不得半點馬虎。

但李丹青怎麼也沒有想到,這項略文如此膽大妄為,竟然敢直接來這募兵處鬧事。

想到這裡的李丹青眉宇一沉,看向對方,沉聲道:“這裡是我抗遼大軍的募兵處,不知莽將軍來此是有何賜教呢?”

莽窟聞言,抬頭看了李丹青一眼,同樣神色不善。

“我不能來嗎?”他如此反問道。

李丹青眉頭一挑,言道:“莽將軍是朝廷的命官,負責王都的安全,除了那神御宮,這武陽城中任何地方,理論上而言,莽將軍當然都應該是來去自由。”

李丹青笑著說道,可話在這時卻忽然一頓,然後神情冷冽了下來:“但!抗擊遼人是事關武陽社稷存亡的大事,而募兵則是這件大事最重要的一環,若是莽將軍再這樣肆意阻撓的話……”

莽窟聞言眉頭也在這時皺起:“李丹青!你哪知眼睛看見我阻撓募兵了?”

李丹青面露冷笑,他瞟了一眼周遭的情形,只見莽窟站在那處,身後帶著大批身著神虎軍制式甲冑的官兵,將整個募兵處團團圍住,而周圍一大群明顯是來入伍的百姓,則被攔在其外,不得入內,這大抵也是柴鴻雲見了李丹青如此焦急的原因。

“莽將軍這一點可不像是個爺們,既然要阻撓,那就拿出膽氣來,別畏畏縮縮,敢做不敢當……”李丹青冷笑再道。

可這話才說道一般,身旁負責募兵的甲士卻趕忙在李丹青耳邊低語道:“世子,莽窟將軍當真不是來鬧事的,他是來入伍的……”

“入伍算什麼……”李丹青聞言依然準備用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好好羞辱一番對手,可這話才說道一半,李丹青便意識到了不對,他頓時瞪大了雙眼,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的莽窟:“什麼?入伍?”

莽窟顯然也知道李丹青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他的雙手環抱於胸前,在這時冷笑著看著李丹

青,眉頭一挑,問道:“怎麼?不行嗎?”

李丹青眉頭緊皺,神情古怪的打量著眼前的莽窟,他怎麼也沒有料到,莽窟會給他來上這麼一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身旁的甲士似乎看出了李丹青的疑惑,也在這時湊到了李丹青的耳畔言道:“小的確實拿捏不準這事,莽將軍的身份特殊,小的招也不是不招也不是,讓他先回去等等,他也不願意,就帶著一群人堵在了這裡,小的正要去軍中通報,恰巧世子就到了……”

李丹青點了點頭,倒也沒有用這事去苛責那甲士,莽窟的身份敏感,確實不是他能定奪的事情。

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李丹青倒也平復下了心頭方才湧出的驚駭,他再次轉頭看向莽窟,而莽窟也在這時直直的與他對視。

二人的目光交錯,在半空中對撞,誰也不曾相讓毫分。

“所以,李世子的答覆是什麼?”

“我和我手下這六千號弟兄已經等了足足一個時辰了。”

“世子口口聲聲說讓我不要像個娘們一樣畏畏縮縮,敢做不敢當,那世子也最好像個爺們一樣,不要猶猶豫豫,優柔寡斷!”而莽窟在這時出言打破了沉默。

“給我個理由。”李丹青看向對方問道。

莽窟卻言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世上不是只有你李丹青一個人有抗擊遼人的勇氣的。”

李丹青聞言上下打量了一番莽窟,眸中的光芒閃動,意味不明。

而莽窟面對李丹青的目光卻依然並不閃避,就這樣,李世子直直的看了對方十餘息的光景之後,方才忽然言道:“好。”

“給莽將軍以及他身後這些弟兄登記吧。”

李丹青的答應來得極為迅速與果決,以至於莽窟都在那時一愣,他略顯錯愕的看著李丹青,反倒自己有些詫異:“你倒是不怕我們此行別有目的?要是入了軍營,從中作梗鬧事,擾亂你軍心嗎?”

聽聞這話的李丹青卻言道:“軍中自有軍紀,我想莽將軍從戎多年,應該不會知法犯法。”

莽窟聳了聳肩膀:“也對,我們這六千號人,李世子完全可以把我們打散,重新編制,以此來監管。”

莽窟這樣的念頭倒並不是無稽之談,李丹青現在手中據他所知滿打滿算也不過二十萬大軍,他手上這六千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若是在軍中真的擰成了一股繩,想要從中作梗,也絕非難事,李丹青就算真的讓莽窟以及這六千人入了軍營,但若是沒有半點防範,在莽窟看來,也是不合常理的。

李丹青聞言卻言道:“時間緊急,我手下的二十萬大軍近來方才磨合得差不多,

要是再忽然編入新的人員,必然會讓方才做好的磨合,又出現紕漏。”

“這六千人都是莽將軍的舊部,一直都在莽將軍的麾下,由莽將軍統領自然是再合適不過,而且這六千人的編制少了些,待會募來的兵馬,莽將軍就從中挑選四千人,湊夠一萬之數,然後去營中報到,至於最後如何編制,等到募兵之事結束後,我們再做統一的排程,莽將軍覺得如何?”

李丹青這樣說著,臉上的笑意更甚。

莽窟一時間也無法確定李丹青所言之物到底是真心實意,還是有心捉弄,他沉聲問道:“你就當真不怕我此行是假意投誠,實則暗藏陰謀?”

“莽將軍方才說,讓我不要以為這天下只有我一人有這抗擊遼人的勇氣。”

“那我也還莽將軍一句,莽將軍也不要以為,這天下只有你一人有可以為了抵禦外敵,而放棄往昔仇怨的灑脫!”

李丹青這話出口,看向莽窟的眉宇間頓時盪開了層層笑意。

莽桓一愣,在那時似乎回過味來,也莫名的笑了起來。

所有的過往都在這時,隨著這相視一笑,一筆勾銷。

……

李丹青與莽窟之間的仇怨,對於武陽城的百姓而言可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二人卻能在這個關頭,一個拉下臉面,放下黨爭請求加入抗遼的大軍,一個可以不計前嫌,將之納入麾下,還委以重任。

這樣的戲碼像極了書上的故事。

當然同樣也讓人在心中暗暗欽佩身為當事者的李丹青,說他胸中藏錦繡,腹中有乾坤。

一時間前來報名入伍的百姓數量絡繹不絕,不過五日光景,不算上從應水郡趕來支援的幾萬人,光是募集來的軍隊就已經過了十萬之數,達到了十四萬之巨,其中單單是當初那些難民中報恩入伍的便有四萬之多,李丹青手下的人手總數也接近二十萬。

金流香承諾的一萬戰馬也盡數到來,如今他們手中騎兵數量雖然與理想中的五萬之數還有些差距,但也抵達了三萬之巨,加上龍象府還在幫忙籌集戰馬,要在出征前抵達四萬之數,問題應該不大。

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各方的捐助的物資也數量龐大,糧草軍資也到位,李丹青也不願意在拖延下去,遼人的大軍已經囤積在了陸屋郡,再等下去,對方就得殺到武陽城下了,那時,他們就愈發的被動。

出征之事已經被提上了日程,而在出征前,李世子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這天夜裡,華燈初上。

李世子孤身一人來到了天鑑司,推開了天鑑司大司命的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