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長命女最新章節列表 > 181、兵來將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1、兵來將擋

袁樵花了小半年的時候將五州仕人捏到了一塊兒, 內心未嘗沒有一些自得。他是本地長官, 新年聚集群僚士紳一賀天子二宣聖意,也是他的責職所在。起身環顧四周, 見人人都望向他,袁樵清清嗓子,道:“去歲豐稔, 有詔免租賦。”

都督府所連之在正在減免之列。群僚、士紳也都高興, 因為一旦收稅,也就涉及到了考核。免了,大家也都輕鬆。

袁樵接著宣佈了下一道訊息, 卻是配合著他之前允許的貢士, 乃是桓嶷又下旨,今歲要再開科舉。雖然每次就收個一、二十,架不住積少成多,每年都有, 人人心裡都有盼頭。

當時便有士紳大著膽子稍作打斷:“本地久失教化, 不知能有幾人可以取中。”

袁樵毫不猶豫地道:“天意從來不辜負用心的人。”

士紳們一齊歌頌聖人恩德。

袁樵宣佈的第三條比起這兩條就比較無趣了, 乃是“四夷賓服”, 瞅瞅塞外那一團糟亂的樣子, 這個四夷賓服未免有水份。袁樵不以為意,說了註腳, 乃是“六部可汗進表稱臣”。

等等!廳上重又響起一片“嗡嗡”之聲,沒聽錯吧?哪裡來的六部可汗呢?

袁樵輕笑。當然是朝廷冊封的!

政事堂裡都是老鬼,袁樵這裡收集的情報最多, 遞往京中經過政事堂核實之後,很快就有了對策。先是,朝廷斥責了左部可汗,而左部叩關未果,旋即遣使解釋,請冊封。朝廷知道左部可汗也沒有誠意,於是也很沒有誠意地派了使者去冊封左部可汗。與此同時,將左部可汗三子冊作小可汗。

派出去的使者還是陸文,閒情公子一回生二回熟,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給出了一個令左部可汗瞋目的理由——朝廷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封的你兒子,朝廷一貫的做法就是老子英雄兒好漢的,你是大可汗,你兒子不冊個小可汗,豈非說我們小氣嗎?一氣給左部可汗封了仨兒子,仨兒子還都不是一個媽生的。

連上另一個左部可汗的侄子,他爹死了,就把他給冊成了可汗。除此之外,又有一個先冊了的右部可汗。加起來正好六個了。

因為給右部可汗面子,沒有冊他的堂兄弟做可汗,卻也給了他堂兄弟一個官——都尉。都尉這個官單拎出來早就沒了,加個字首也都是勳官一類,也不是什麼實際的正經官兒。然而有一紙任狀,便是經朝廷認可的了。

有魚沒魚灑上一網,先攢出一道縫兒來,能不能彌補得上就看你們自己的本事了!

袁樵含笑而立,難得在外面顯出平易近人的模樣來,卻將座下所有人的表情收歸眼底。尤其是尚未徵入府內任官,又或者之前不曾赴府請見的人。若是有一臉迷惑的,便可以不用管他,這樣的人腦子不大好使。若有所思的、心領神會的,就可以記下名字來,以待日後任用。而自己幕府內的官員,也被他暗中考察,以定升降。

一場宴罷,袁樵已擬定了新的一年第一次調整的名單。作為方面大員,他在人事上的權利比別的地方官要大得多,一封奏疏上去批覆就完了的事兒。別的地方官上官參奏下屬是件不大好說得出的事兒,在都督府由於備戰的需要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

袁樵掐著日子,寫好了奏疏,只等假期一過就發往京城。

等待的日子裡,未出正月的一天,他在本地新闢的錄事薛從仁匆匆過來,帶著一臉的焦急之色:“都督,下官有要事稟報!”

“都督”正抱著女兒往空中拋,跟她練膽兒呢,聽林犀進來說:“薛錄事有急報。”遺憾地將女兒放了下來,問道:“他說什麼事了嗎?”

“不曾。”

“唔,走,看看去。”

~~~~~~~~

薛錄事正在廳裡打轉兒,一見袁樵來了,急撲上來道:“都督,不好了!”

“坐下來,慢慢講。”

薛錄事其實沒有那麼的急,卻將五分的焦急演成了十分,茶也不喝,匆匆就說:“下官世居此地,是以與一些往來兩國的商人有些接觸,就在剛才,聽他們來報,左部的別部有意奔襲榷場劫掠,以窺本府武備。若是防備不足,恐怕就要順手再來攻城了。請都督早做安排!”

袁樵絲毫不急,反而先誇獎薛錄事:“錄事真是忠心國事,唔,此事不宜聲張。”

“是。”

袁樵道:“報信的是什麼人?訊息可確切?”

“千真萬確,是某家奴。”

哦豁,奴婢放出去經商呀!袁樵會心一笑:“使百姓不受劫掠,錄事當記首功。”

薛錄事連稱不敢。

袁樵急召張遙,讓他詢問薛錄事,再準備應戰事宜。同時下令,調集武器、糧草、藥材,暗中將城中郎中的住處都摸清,只等戰事一起,他這裡萬事齊備,斷不會拖將士的後腿。袁樵已準備了一筆錢,是預備買棺材以及籌辦陣亡將士的後事的。

接著,袁樵到了後衙。

從他放下女兒到重新回來也不過一個半時辰,兩個孩子瘋玩一陣兒,將將覺得疲憊,見他回來了,又笑著撲了上來:“阿爹!”袁樵一邊一個掄起,舉著他們輕輕放到梁玉面前,道:“叔玉,事來了!”

果不其然,看到了梁玉發亮的雙眼。

梁玉問:“要我做什麼?安定人心?還是鬧事兒?”

“穩住。一旦有戰事起,還請你攜侍女探望一回傷者。待戰事平,你我再去拜訪本地薛家。”

“他們……告密了?”

袁樵笑道:“瞞不住你。”

“好。”

梁玉答應了袁樵之後便沒有閒著,轉頭就寫了幾張帖子,將袁昴、英華平日的小夥伴們都召了來——她從京城弄了好些新興的花燈式樣來,邀請這些小孩子們來玩耍,連辦三日的遊園會。反正都督府也夠大,她的錢也夠多、人手也夠多,小孩子們可以住進來。

蕭弗見狀,也有樣學樣,假意向袁樵申請,熱熱鬧鬧辦個文會。

兩人將附近士紳人家出色的子弟齊聚城中,引得他們的家人也跟著入城看鬧。

另一邊,張遙調了兵馬,做了一個口袋陣,以榷場為餌,只等偷襲的兵馬到來。

袁樵則別有想法——左部可汗的別部跑得可夠遠的!他不動聲色,也不與右部可汗聯絡,只寫了封戰報遞往京城。

~~~~~~~~~~~~

薛錄事的情報極準,前後只差了不到一天,襲擊的騎兵前鋒即趕到了城外榷場。張遙對第一仗極重視,親自率隊出擊。袁樵則侍鎮府內,也不換鎧甲,佇立城樓之上一襲官袍、按劍而立。

張遙四十上下的年紀,也曾隨他父親張軌征戰沙場,張軌回京,張遙也隨同還家。今番重回沙場,張遙的眼中充滿了懷念,對手下的兵……充滿了恨鐵不成鋼!【要是老子親手帶出來的兵,早打完這一仗了!】張遙憤憤地想。

他現在領的不是原來的兵,是到了都督府之後重配的,雖也經過幾個月的調-教,比起之前的百戰之餘還是有差距的。他設計得極好的口袋陣,居然讓人突圍了!那一隊突圍而出的騎兵大概是昏了頭,沒往回跑,一路奔著都督府去了!

張遙的冷汗也下來了!

咬咬牙,張遙道:“先殲敵!”正打著呢,就算想抽都抽不出兵力來,直要抽了,登時攻守易位。【若是都督追究下來,我一力扛著就是了。總不能叫這些兔崽子就這麼死了,那也未免太冤。】

張遙發了狠,親自督戰,全力攻打。那一邊突圍而出的騎兵跑了一陣也發現不對了,索性往前衝,如果能夠破城,那就賺大發了!

復設的都督府擂起了戰鼓,一聲聲,擊在人的心頭。戰鼓擂起之前,燈會還開著。白天不點燈的時候,“燈會”便有些名不符實,勝在造型都還在,人也齊全,佐以樂舞也很熱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鼓聲一起,玩笑的人都停住了,你看我、我看你。生活在邊地的人對這鼓聲並不陌生,臉上都有些變色,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家想得就更多。梁玉似無所覺,依舊舉盞:“請。”

座下薛錄事的母親於氏以年高,先說話:“夫人,恐怕是有戰事。”

梁玉知道是她兒子來報的信,這就是一個托兒,也鎮定地說:“不忙,我派人去探問探問。”

少頃,桂枝回來報:“是有一股流寇衝到了城外,已被擊退。”

梁玉笑對於氏道:“那你我是共患難過的了。我正有一事想求。”

於氏忙說不敢。

梁玉邀她們等這一場打勝了之後與自己一同探望傷員:“我還將孩子一同帶去,也好見一見血,開一開眼,知道自己的安樂日子是怎麼來的。”

自打薛錄事通風報信,不管他以前是幹什麼的,現在是站在袁樵一邊了,於氏自然與梁玉一路,慨然應允。梁玉下令:“告訴廚下,沒上的菜不用上了,統統帶上,咱們勞軍去!”

左手攜了於氏,右手精準地揪了另一位本地名士的妻子,一同登車。於氏坐在車上,嘆道:“萬想不到左部竟會突進至此。”

梁玉戲笑道:“想不到的事情太多啦,不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誰還怕誰麼?咱們賭一賭吧,右部一定會來人的。”

作者有話要說:  7.2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