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再不努力就要回家繼承億萬家產最新章節列表 > 第93章 大忽悠【求首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3章 大忽悠【求首訂】

李謹言讓員工們休息幾個小時,自己卻來到辦公室內準備開始工作。

他要做的就是將《月球》劇本進行拆解。

這裡的拆解是指拆解劇本描述裡面的關鍵詞跟內容,每一段文字裡面涉及到的角色、地點、場景、道具、特效以及服裝、動物等。

通常情況下這部分工作是由導演或者副導演來完成。

藉此讓他們對電影各部門所需工作進行充分瞭解跟準備。

之前《青春派》的籌備時間很短,直接就捨棄了拆解的過程,導致後面做日程表以及拍攝的時候手忙腳亂。

現在李謹言就是想按照完整過程做籌備。

沒有靠譜的副導演,他只能自己上。

以往導演們在做劇本拆解的時候通常會使用不同顏色的記號筆,在列印出來的劇本上面將這些要素通通勾勒出來。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拆解劇本直接就用軟體標註,更加快捷以及直觀。

《月球》的劇本是李謹言自己一點一滴在鍵盤上面敲打出來的,他對於裡面各個場景都瞭如指掌,只是這拆解需要足夠細心,速度並不能快到哪裡去。

繁瑣卻又不得不完成。

比如下面這句話“李飛看到他的同門師兄弟們都被屠殺了,屍體散落在房間四周”看起來文字並不多。

可是在拆解的時候就要有多個部門的準備工作。

同門師兄弟們到底有幾個?

他們死了需要用群演還是道具?

是怎麼死的,涉及到哪些武器以及傷口?

需要特效化妝跟血漿嗎?

被沾染上血漿跟特效妝的服裝還能再次使用嗎?

如果是仙俠奇幻劇的話,死亡特效需不需要。

李謹言現在心態平穩,並不著急在一天之內就拆解完整個劇本。

自己工作室出品,不存在一個時間限制,打磨得越精緻越好。

現在的很多劇本拆解軟體都是一鍵人工智慧AI幫忙,可關於電影藝術這些東西,拆解的正確率跟精準率就偏低。

最後還不是要導演自己人工來稽核錄入,很難直接就被識別出來。

不知不覺中李謹言就在房間內工作了兩個多小時。

他從椅子上站起身,來到窗戶旁邊放鬆一下脖頸跟眼睛。

小窗戶看出去正好是小區的花園。

沒有熊孩子們嬉戲,沒有廣場舞神曲,只有幾個散步的老年人。

當初選擇這套房子當工作室駐點的時候就是考慮到環境因素。

李謹言輕手輕腳開啟辦公室門,發現員工辦公室那邊靜悄悄地沒有一點聲音,他更是放低聲音朝洗手間走去。

他真沒有要求這些員工必須通宵熬夜看完《月球》的劇本。

……

或許是上午摸魚養足了精神,下午段彰、郭安冰、衛珊三人都恢復了狀態。

當李謹言用滑鼠標記劇本元素的時候,敲門聲響了起來。

“請進。”

他說完之後就趕緊儲存一下進度。

要是系統突然崩潰或者電腦重啟,那前面的工作可就白費。

郭安冰擰開門把手走進來,她開口說道:“老闆,我上午的時候就把劇本投出去了,可是目前只收到了一些自動回覆,暫時還沒有任何一個經紀人有正式回應。”

“他們應該有人專門看郵箱,可能現在郵件都沒開啟,更別說看完劇本。你先別急,把放鬆了劇本的名單給我看看。”

李謹言又不是什麼王牌大導演。

不存在那種郵件發過去,立馬就能讓對方受寵若驚。

好演員都不缺本子。

不好不壞的演員才缺本子。

郭安冰早有準備,她將自己準備好的名單遞過來。

李謹言接過來一看,果然幾乎都是頂級大咖、一線演員,最差都拿過了影帝提名。

“希望這麼多人裡面至少有3個人回覆吧。”

“應該可以。”

郭安冰開口說道:“只要他們認真看了劇本,肯定會被角色吸引。這種能充分展示他們演技的角色恐怕十年難遇!”

李謹言笑了笑,“前提是我們能拍好。你這裡有他們經紀人的電話嗎?我過兩天打電話親自向他們推薦推薦專案。”

經紀人的聯繫方式很好找,但是透過經紀人聯絡上演員才是最大的挑戰。

對於經紀人來說,他們日常的工作就是拒絕。

有太多太多專案跟商務合作找上門,幾乎每天都在拒絕,相當於是一個守門員的角色。

說服經紀人很困難。

這群人都是見多識廣的人,他們並不會因為一個劇本多優秀、一個角色多難得而激動興奮。

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將片酬放在第一位。

他們檢視一份角色邀請的時候,最先關注的就是這個專案能為演員提供多少工資。

因為他們的收入就跟演員片酬掛鉤。

大專案才能賺到錢,小專案忙活半天還沒錢。

只有極少數對藝人職業生涯有足夠規劃跟遠見的經紀人才會費盡心思為演員尋找合適的角色。

顯然,《月球》能為演員開出的片酬並不多,只有100萬華幣而已。

這個數字對於普通人來說挺多了,差不多能在三線城市買套房或者付首付。

可是對於一線男演員而言簡直微不足道。

影視行業的收入極高,動輒上千萬華幣片酬。

光靠郵件聯絡的話,可能會直接被扔到一邊。

所以李謹言才需要自己打電話過去,他要努力推銷自己的專案,努力讓對方覺得《月球》裡面這角色就是為對方量身打造的,能幫對方職業生涯更上一層樓之類的。

其實這就是忽悠。

導演要是不會忽悠人的話,那在行業裡面就很難混。

上到投資方製片人,下到發行商、幕後人員,都需要導演去盡力忽悠。

稍微美化一下就是要善於描繪美好前景。

電影成功了就是大導演,失敗了就是大騙子。

李謹言覺得自己這方面的能力還是欠缺了些,需要著重提升這方面的能力。

整個影視圈都充斥著忽悠的氛圍,就看誰腦袋更清醒一些。

比如李謹言現在就可以說他想邀請某某某來出演張偉一角。

外界人士肯定以為這事情妥了。

行業內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被拒絕了,要不然也不會用想邀請三個字,而是會用邀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很多影視項目前期都會各種遛演員。

外界乍一看是擬邀請、已邀請這影帝那影后的,以為是個多厲害的專案。

結果真正定妝照公佈,邀請的明星一個沒來,全是一些小咖。

現在李謹言可用不著這種手段來宣傳《月球》。

一方面會讓網友們心生厭倦,另外一方面又會讓最後真正出演角色的演員不滿,誰也不想成為最後的那個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