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權馭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九十八章 靜待其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九十八章 靜待其變

兩天後,第一批從沈陽城調來換防的明軍抵達了鐵嶺城,一共有五千人,領隊的是鎮遼總兵李如楨。

如果按照資和官階,李宏宇自然無法與李如楨相比,不過李宏宇在遼東的官職要高於李如楨,再加上他對李如柏和李志忠關照有加,又剛剛在鐵嶺打了一場大勝,故而李如楨自然不能再在他面前擺老資,對李宏宇的態度顯得比較客氣,這對李如楨而言已經非常難得。

實際上,在鐵嶺之戰尚未打響前,得知李如楨要來遼東擔任鎮遼總兵的訊息後李如柏已經給李如楨寫了一封信。

李如柏當然清楚自己這個三弟的性格,因此在信裡讓李如楨千萬不要輕視李宏宇,雖然李宏宇年輕但並非池中之物,不僅年紀輕輕就奪得了狀元而且又與皇家關係密切,他日成就不可估量,定當在朝堂之上身居高位。

況且,李宏宇替李如柏擋下了薩爾滸大戰時“不戰而逃”的罪責,對李如柏和李家有恩,故而應該值得李如楨敬重。

對於李宏宇,李如楨也覺得他是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人。

原本,李如楨認為鐵嶺城完了一定會被後金軍攻下,故而雖然汪可受和周永春再三催促他率軍前去救援,但他還是磨磨蹭蹭地找理由推脫,即便率軍上路一天也不過走了二三十裡。

在李如楨看來鐵嶺已經是一座死城,這個時候派軍前去救援的話不僅救不了鐵嶺城,而且還會被後金軍吃掉白白葬送了明軍的一支力量。

雖李如楨沒上過戰場,但再怎麼也是將門之後,戰場上的險峻形勢他還是能看出來的,心中認為汪可受和周永春等人根本沒顧忌將士們的死活只不過想要給朝廷一個交代而已,他可不希望自己就這麼白白死在了戰場上,自然不可能率軍與後金軍交戰。

不過,就在李如楨率軍行進到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忽然接到了李宏宇怕人傳來的命令,讓他帶領部隊返回沈陽城,準備好與鐵嶺駐軍換防的事宜。

對於這個命令李如楨驚得目瞪口呆,直到這時他才知道李宏宇原來沒有去鴉鵲關,而是指揮了鐵嶺一戰,在驚訝得同時暗中松了一口氣,李宏宇的這道軍令無形中給他解了圍。

史上,李如楨就是因為馳援鐵嶺不利被諸多言官彈劾,進而鋃鐺入獄。

可話又回來了,據史書記載努爾哈赤率五六萬大軍進攻鐵嶺,而遼東明軍剛剛經了薩爾滸大戰的失利士氣正低落,援兵也只抵達了一部分,以沈陽城當時的兵力前去馳援鐵嶺完全就是找死。

尤為重要的是,瀋陽的兵力一旦被後金消滅,那麼沈陽城也就陷入了險境,因此從戰略上來,棄鐵嶺保瀋陽是一個明智之舉,只不過由此一來無法向朝廷和萬皇帝交代。

故而,李如楨這個鎮遼總兵自然背黑鍋的最佳人選了,反正已經給李如楨下達了救援的命令而李如楨貽誤戰機導致鐵嶺丟失,不是李如楨的罪過是誰的罪。

再者了,京城的文官自然要袒護遼東的文官了,武將出身的李如楨正好成為了他們的靶子,雖李如楨有貪生怕死的念頭但絕對不會像那些彈劾他的文官所的那麼不堪。

而且,從李如楨到崇禎年間被釋放可以看出,無論是萬皇帝還是天啟皇帝、崇禎皇帝都沒有因為鐵嶺失守而遷怒於他、

畢竟以當時的情形而言鐵嶺是無論如何都守不住的,李如楨的入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開原和鐵嶺的失陷負責。

如果單單看結果的話,李如楨這個武官比楊鎬要幸運的多,楊鎬與李如楨的境況相似,為薩爾滸大戰的失敗背了黑鍋,雖然安全度過了天啟朝但在崇禎朝時被敵對的朝臣翻了舊賬,落得了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雖然李宏宇為兩榜正科出身,但由於他性格豪爽,有著勇於承擔責任的擔當和魄力,故而非常對李如楨的胃口。

故而,李如楨和李宏宇相處得非常愉快,一通酒喝下來醉醺醺的兩人就開始稱兄道弟,最後亂醉如泥的李如楨被人抬回了住處,他萬萬沒想到年紀輕輕的李宏宇酒量竟然如此之大。

在鐵嶺城,最不願意背井離鄉的人自然就是李家的子弟,他們的祖墳和產業都在鐵嶺,可李宏宇實在沒辦法守住鐵嶺,他們不得不離開。

李如楨此時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把李家宗族掌事的人聚在一起開了一個會,李家的子弟就開始手勢行囊加入到遷徙的大軍中去。

李宏宇在李如楨的陪同下去了李家的祖祠祭奠,還去拜祭了李成梁的衣冠墓,李成梁死時在京城,故而就葬在了京郊仰山之北,鐵嶺這邊的墓裡葬的是李成梁的衣冠,以陪伴李家的列祖列宗。

就在大家都認為李宏宇會在李如楨到來後離開鐵嶺去瀋陽時,李宏宇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打算留在鐵嶺,直至開原和鐵嶺的百姓全部遷走為止。

由於李宏宇是遼東明軍的統帥,故而他做出的決定無人能夠更改,周永春為此還特意來了鐵嶺一趟想要把他勸去瀋陽,畢竟鐵嶺的城防遠遠不及瀋陽高大堅固。

不僅周永春,汪可受等人也擔心努爾哈赤不甘心鐵嶺的失敗會捲土重來,那樣的話李宏宇可就危險了,因為遼東再也沒有兵力能去救李宏宇,而李宏宇一旦出事的話那麼他們可無法向萬皇帝交代,而且大明也將顏面盡失。

可惜,李宏宇表現得非常固執,他堂堂一個遼東巡撫豈會被努爾哈赤給嚇住,況且他在鐵嶺的話鐵嶺的駐軍就會安心,士氣也會高漲,否則的話肯定會人心惶惶。

畢竟士兵們都不是傻子,自然猜到了努爾哈赤可能報復,而他們當然不能棄城而逃了,唯有與鐵嶺城共存亡。

換句話來,鐵嶺城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死城,沒人敢輕易放棄鐵嶺否則勢必被軍法從事,因此駐守在鐵嶺的軍隊有士氣才怪。

鑑於李宏宇的堅持,周永春唯有無功而返,心中暗自祈禱李宏宇不要出事,否則的話那可就有大麻煩了。

雖汪可受和周永春等遼東高層官員因為李宏宇的堅持要在鐵嶺憂心忡忡,不過鐵嶺城的將士們為此士氣高漲,李宏宇在遼東明軍中的聲望也更上了一層樓,將士們很顯然更喜歡這種能與他們同生共死的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與此同時,赫圖阿拉,王宮。

“父汗,我等無能,在鐵嶺戰敗,請父汗責罰!”代善和皇太極並排跪在努爾哈赤的面前,以頭觸地,異口同聲地道。

“你們是,率軍偷襲你們的是大明的遼東巡撫?”努爾哈赤面色陰沉,皺著眉頭望著跪在那裡的代善和皇太極,目光陰冷地問道。

努爾哈赤此時自然已經從代善和皇太極那裡得知了鐵嶺城一戰的經過,可根據他掌握的情報李宏宇現在在鴉鵲關才對,怎麼可能忽然之間跑去了鐵嶺,而且還帶著葉赫部和內喀爾喀部的士兵。

不僅如此,連李志忠和柴時秀竟然都悄悄率領騎兵離開鴉鵲關去了鐵嶺,進而給了代善和皇太極致命一擊,實在是出乎了努爾哈赤的預料。

“回父汗,此事千真萬確,是葉赫的金臺石親口告訴我們的,大明的遼東巡撫親自率領葉赫部和喀爾喀部的人襲擊了我們。”

代善聞言抬起頭,頗為不甘心地道,“如果不是最後李家的鐵騎趕到,鹿死誰手還真的不好。”

“夠了!”努爾哈赤聞言頓時面色一沉,等著代善呵斥道,“勝就是勝,敗就是敗,不要找那麼多藉口,如果你們能早一擊敗葉赫人和喀爾喀人,那麼現在你們應該在鐵嶺慶功。”

“父汗教訓得是。”代善聞言頓時面露愧色,連忙低頭應道,努爾哈赤的沒錯。

他和皇太極根本就沒有取勝的絕對把握,雖然他在跟布楊古的交戰中佔得了上風,可皇太極那邊也已經快撐不住了,天知道那些內喀爾喀人竟然會變得如此兇悍勇勐,簡直像瘋了一樣。

“是金臺石在路上伏擊了你們?”見代善低下了頭,努爾哈赤知道鐵嶺城一戰比他想象的還要慘烈,否則一項孤傲的代善絕對不會不加辯解,隨後他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問道。

“回父汗,確實是金臺石,如果不是八弟在的話我可就要被他給殺了。”代善聞言抬起頭,鄭重其事地道,言語中顯得有些心有餘悸。

他和皇太極都沒有想到半路竟會有人設伏,當時兩人和部下都已經筋疲力盡,如果人多勢眾的金臺石發動進攻的話兩人必死無疑。

不過,也幸虧埋伏的人是金臺石,如果換做別人的話肯定不會顧念甥舅之情放過皇太極,兩人屆時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有意思!”努爾哈赤聞言眼前亮了一下,口中不由得喃喃自語了一句,覺得這件事情並沒有表面上看得那樣簡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