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權馭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九章 恩威並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四十九章 恩威並濟

金應河的長子金康在金應河戰死後受到了牽連,原本是中級軍官的他隨著金應河的戰被降職處置,成為了低階軍官。

然而,那些投降後金被放回來的朝鮮將領和軍官的仕途則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依舊原職留任,並且被李琿安撫有加。

很顯然,李琿對金應河為了大明而與後金死戰感到非常不滿,認為白白損失了朝鮮士兵,故而他用實際行動表明其並不鼓勵為大明死戰的行為。

這使得金康以及金家人這幾年來過得非常憋屈和鬱悶,明明金應河在戰場上英勇作戰,可到頭來的遭遇卻還不如那些投降後苟活的人,著實令一些同情金應河的人感到心寒。

讓金康感到欣慰的是,大明並沒有忘記在遼東深河戰死的金應河,不僅給了金家眾多的賞賜,而且還追封金應河忠武伯,進而開創了朝鮮王國的歷史,使得其心中對大明非常感激。

金康剛過而立之年,正是精力充沛的年齡,已經在軍中待了十餘年,作為朝鮮的兩班貴族子弟,他年輕時得以承蒙金應河的萌蔭而成為漢城的一名中級軍官,而不用經過武舉考試。

朝鮮武舉考試選拔出來的都是軍隊的低階軍官,中級和高階軍官的位子被兩班貴族子弟所把持。

襲封了忠武伯的爵位後,金康自然不能再在漢城的軍隊裡當低階軍官了,隨後就辭去了職務,身為伯爵他在朝鮮的地位僅次於王爵的李琿,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李宏宇已經給金康想好了職務,透過與金康的接觸李宏宇發現他有很高的軍事素養,而且對金家的遭遇耿耿於懷,對大明的態度也恭敬有加,故而準備讓金康到新組建的朝鮮軍團中擔任主帥。

按照李宏宇的構想,駐紮在鴨綠江戰線的五萬朝鮮軍團由朝鮮將領統帥,其各級軍官也有朝鮮武官擔任,這樣一來減少了不必要的矛盾和誤解,將使得朝鮮軍團爆發最大的戰鬥力。

不過,李宏宇並不是對朝鮮軍隊撒手不管,他會派一個教官團進入朝鮮軍團對其按照大明新軍體系進行整訓,所有的武官都要接受培訓,只有培訓合格的武官才能任職。

對於大明組建五萬朝鮮軍團的計劃,金康自然是大力支持了,一想到他將成為五萬朝鮮士兵的統帥就感到莫名的興奮,單就領兵數量而言已經超過父親金應河。

李倧沒想到大明會讓金康成為朝鮮軍團的主帥,不過這樣也好,意味著大明應該不會讓朝鮮軍團成為戰場上與後金軍火並的炮灰,否則的話主帥肯定由大明的將領來擔任。

與李琿不同的是,李倧支援協助大明與後金交戰,這既與朝鮮已經成為大明兩百多年藩屬國,深受大明文化薰陶有關,也跟個人對目前遼東戰局的見識密不可分。

作為李琿身邊的近臣,李倧自然清楚李琿不願意出兵幫大明攻打後金,並且暗地裡與後金勾結的原因。

隨著後金在遼東的舉崛起,李琿逐漸意識到大明的衰敗,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強大繁榮的天朝上過,要不然也不會讓後金在遼東呼風喚雨。

因此,李琿不願意介入到大明和後金的戰事裡,他是一個非常聰明同時非常務實的人,覺察到大明很可能會在遼東陷入與後金曠日持久的交戰,並且十有八九會守不住遼東。

故而為了儲存朝鮮的實力,李琿決定在大明和後金之間左右逢源,一旦後金在遼東戰局優勢的話朝鮮和大明之間的陸上聯絡可就要中斷了,朝鮮屆時將要獨立抗衡遼東的後金,這可不是李琿所願意看見的事情。

明軍在薩爾滸大戰的失利不僅印證了李琿的擔憂,還讓李琿發現明軍戰鬥力羸弱的事實,使得他暗自心驚。

雖然後來李宏宇力挽狂瀾扭轉了遼東戰局,但在鐵嶺打敗了後金八旗兵的主力隊伍是蒙古人而非明軍。

因此,李琿認為鐵嶺大捷並不是明軍擊敗了後金,而是蒙古人打敗了後金軍隊。

尤為重要的是,後金軍隊雖然在鐵嶺城下有兩個旗的兵力受到了重創,但後金軍隊的主力尚在,努爾哈赤當時之所以遷都是為了保存實力,所以李琿可不想跟後金軍隊的主力火併。

作為一國之主,李琿畏戰和避戰的行為其實可以理解,他不想出兵是想保存實力,不想讓手下的朝鮮兵去跟後金兵火並,與大明相比後金距離朝鮮更近。

因此,自從薩爾滸大戰後,朝鮮和後金暗中聯絡,相處得平安無事。

對於後金而言,朝鮮貧瘠的土地根本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要的是土地肥沃的遼東和遼西,故而自然也不想跟朝鮮糾纏,千方百計的挑撥和離間朝鮮和大明之間的關係。

努爾哈赤的戰略很簡單,拉攏朝鮮,打擊大明,他需要與朝鮮和平相處以穩固後方,避免雙線作戰。

而李宏宇豈會讓他如願,經營朝鮮不僅僅是為了支援遼西明軍,更是為了將來對後金的牽制,具有非常長遠的戰略目的。

李倧雖然也意識到大明的實力在削弱,不過有一句老話說的好,唇亡齒寒。

大明與朝鮮之間關係密切,是朝鮮可以依靠的宗主國,朝鮮國家安全的保障,如果不是大明的話朝鮮已經被倭國吞併。

雖然大明派去的使者顯得太過狂傲和目中無人,但大明並沒有壓榨和剝削朝鮮,反而每年都與朝鮮進行朝貢貿易,這使得朝鮮從中獲取了一大筆的金錢。

而從與後金的交往來看,後金處於尚未開化的狀態,貪婪野蠻,一旦得勢後肯定會大肆欺凌朝鮮。

另外,李倧與朝鮮的士大夫階層深受大明文化的薰陶,認為自己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把後金視為異族,看成是不折不扣的蠻人,故而自然要跟大明同仇敵愾了。

因此,李倧認為後金是朝鮮的敵人,與敵人交好無疑是與虎謀皮。

李宏宇從李倧的言行中能清晰地感覺到他對後金的敵意,而且也表露出了協助大明對抗後金的念頭,可惜他不是朝鮮王無法決定朝鮮的命運。

李倧在與李宏宇的相處中旁敲側擊地表示朝鮮國小民貧,無法承受新組建的朝鮮軍團的軍費,希望大明能體諒朝鮮的難處。

如果按照李琿的交待李倧本應向李宏宇和趙欣大倒苦水,希望大明能放棄組建朝鮮軍團的念頭。

可李倧卻沒有這樣做,這既跟他對後金的警惕有關,也與其敏銳地意識到大明想要構建鴨綠江防線密不可分,從大明任命金康為朝鮮軍團的舉動上發現大明好像並不是想要讓朝鮮兵去跟後金火併以消耗後金的兵力。

實際上,對於大明構建鴨綠江防線的戰略李倧非常贊同,這樣的話就可以保護朝鮮的安全,只不過如此一來耗費不少,朝鮮的財政很難支撐。

對於李倧的試探李宏宇自然要流露出一些口風,表示朝鮮軍團軍費的事情唯有大明的兩位正副使者能夠解決,兩位使者可是天啟皇帝身邊的重臣,只要兩人能首肯此事的話想必天啟皇帝會允准。

這使得李倧心中湧起不少希望,雖然對於朝鮮來說五萬朝鮮兵的軍費是一筆鉅款,可對大明而言則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要是能用大明的軍費來整編出一支精銳的朝鮮軍團,對保護朝鮮免受後金侵犯將大有裨益。

看望完了金應河的家人後,李宏宇和趙欣又去了漢城的義禁府去審問被抓的金景瑞等薩爾滸大戰時投降後金的將領。

義禁府是朝鮮王國的調查機構,結合了法院、監獄及檢察調查的職能,對於叛國篡位等要動搖國本的犯人加以施行拷問,並負責調查與國家叛亂有關的案。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王國官場上每次黨爭失敗的一方也送交義禁府。

義禁府隸屬朝鮮的兵曹,最高長官為判義禁府事,從二品,從職能上來看與大明的錦衣衛北鎮撫司有異曲同工之妙。

“帶大逆罪人!”

李宏宇和趙欣、李倧、金康坐在義禁府的大堂上,隨著一名義禁府官員的高喝,幾名穿著囚服、五花大綁的男子被帶了進來,老老實實地跪在了堂前。

這幾名囚犯就是薩爾滸大戰時投降後金後被釋放的降將,跪在最前面的人就是金景瑞。

由於罪證確鑿,故而金景瑞等人垂頭喪氣地跪在那裡,無顏抬頭看大堂上的李宏宇和趙欣等人。

“你們有何話說?”李宏宇瞅了一眼堂下跪著的人,面無表情地問道。

“稟大人,罪人無話可說,只求大人大發慈悲放我等家眷一條生路。”金景瑞的嘴角抽動了一下,然後以頭觸地向李宏宇祈求道,這是他現在唯一的希望。

按照慣例,像金景瑞這種降將的家眷也要跟著被處死,戰場上投降與叛國的性質是一樣的,最輕懲罰也是貶為奴僕。

“求大人放我等家眷一條生路。”跪在後面的幾個降將連忙齊聲哀求,他們可不想家人跟著他們一起沒命。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李宏宇聞言冷笑了一聲,望著金景瑞說道,“你們運氣好,皇帝陛下宅心仁厚不想看見朝鮮再發生流血事件,故而特意降下了恩旨赦免爾等家人的死罪,把他們流配到南方,否則難逃一死!”

“謝皇帝陛下天恩,謝皇帝陛下天恩。”金景瑞聞言頓時松了一口氣,隨即紛紛面露愧色,連忙磕頭謝恩。

“爾等戰場叛敵,罪大惡極,三天後執行絞刑!”李宏宇冷冷地環視了一眼金景瑞等人,面無表情地高聲宣佈。

隨後,他起身領著趙欣和李倧、金康等人快步離開,這次來義禁府的目的就是要公佈金景瑞等人所要受到的懲處。

金景瑞等人頓時面無血色,雖然他們早就想到了自己的結局,不過當這一刻真的來到時心中還是難以接受。

如果薩爾滸大戰時監軍的大明官員沒死的話,那麼李宏宇還可以考慮讓金景瑞等人戴罪立功。

可大明派去的監軍在得知朝鮮軍隊投降後為了避免受辱選擇自盡而亡,這就使得事情沒有了迴旋的餘地,金景瑞等人必死無疑,否則的話大明的威嚴何在,又如何向死去的大明監軍交待?(未完待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