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權馭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五章 眼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八十五章 眼線

“劉將軍,本官知道你為國效忠的心意,可如今官軍新敗短時間內無法向建奴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因為就算得到了海州四城恐怕也無法將其守住。”

李宏宇知道劉愛塔立功心切,因此沉吟了一下後鄭重其事地望著他說道: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依照目前的形勢,劉將軍與其獻出海州四城不如想辦法留在建奴的中樞,這樣一來朝廷就能得知建奴的動向。”

“劉將軍,你放心,本官回京後就把你的事情稟報皇上,皇上得知後一定龍顏大悅。”

說著,李宏宇的臉上流露出了笑容,給劉愛塔安排了一條退路以作安撫,讓其好安心留在後金傳遞情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罪人謝大人恩典。”

劉愛塔感到有些失望,不過李宏宇說的沒錯,明軍剛剛經歷了遼西的敗仗現在驚魂未定哪裡有能力去收復海州四城,故而躬身向李宏宇道謝。

無論如何李宏宇肯接納他,已經大出劉愛塔的意料,如果換作別人的話很可能把他作為奸細給抓起來。

“劉將軍,本官在建奴中的名聲如何?”李宏宇微微笑了笑,然後饒有興致地望著劉愛塔問道,他想知道努爾哈赤等人如何看待他。

“稟大人,女真人對當年的鐵嶺之戰心有餘悸,因此對大人是敬畏有加。”

劉愛塔沒有絲毫猶豫,向李宏宇沉聲說道,“努爾哈赤得知大人去了朝鮮後曾經問過女真的四大貝勒等人,結果他們寧願去打城高牆後的廣寧城,也無人願意去朝鮮與大人交戰。”

“沒想到本官在建奴那裡還有一些虛名。”

李宏宇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看來鐵嶺一役確實是把後金的將領給打怕了。

畢竟當時努爾哈赤派出了代善和皇太極兩個最能打的貝勒去圍攻鐵嶺,對鐵嶺勢在必得,誰成想被李宏宇聯合蒙古人和女真葉赫部給硬生生地擊敗,既成就了李宏宇的威名也使得後金的將領對李宏宇心生忌憚。

李宏宇之所以問劉愛塔自然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十三山的那些被困的大明軍民。

據史料記載,雖然王在晉派人去救十三山的十幾萬軍民,但最後只有數千人成功逃回山海關,其餘的人不是被殺就是被後金所抓。

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山海關的軍隊現在士氣全無,根本不適合奔襲四百裡去十三山救人,恐怕一路上風聲鶴唳,遇到後金軍隊還沒開打就已經有人想要逃走。

因此,李宏宇唯有使用從天津趕來的禁軍和水師的那八千人馬,雖然兵力不多但卻卻是一支訓練有素的勁旅,足以打上一場硬仗。

李宏宇與劉愛塔密談了有一刻多鍾,除了兩人外沒人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不過事後李宏宇步履輕鬆地汲取在難民營裡巡視,看樣子心情不錯。

對李宏宇而言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安排好難民營裡的事務,現在的難民營用“髒、亂、差”三個字形容最為貼切不過,烏煙瘴氣,臭味熏天,李宏宇強忍著那股令人作嘔的刺鼻氣味好不容易才沒有吐出來。

離京前,李宏宇和孫承宗特意去了戶部一趟,讓戶部以最快的時間調集糧食給山海關前難民營裡的難民,唯有讓難民們吃飽肚子才能安撫住他們的情緒,否則一旦難民們離開難民營的話那麼京畿地區將陷入一片混亂。

兩位天啟帝面前最紅的輔臣一同前來,戶部的那些官員自然不敢怠慢甚至連訴苦的話都沒敢說,要知道現在可是非常時期誰敢抱怨的話那麼就等著被查處吧,唯有想方設法地調集糧食。

為了便於難民營的管理,李宏宇以每五十戶人家為單位設立保甲制度,既負責治安事宜同時也方便發放救濟,維持難民營的秩序。

在李宏宇的督導下難民營在兩天內建立了一套管理體系,而且衛生狀況得以極大改善,變得乾淨了起來,再也聞不到那些刺鼻的異味兒。

見難民營裡那些繁亂無章的事務頃刻間就走上了正軌變得井井有條,孫承宗和王在晉等人不得對李宏宇是刮目相看,能在短短兩天時間裡安置好數十萬難民可不簡單,怪不得李宏宇年紀輕輕就能身居廟堂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劉愛塔太過重要因此李宏宇沒有把他的事情告訴孫承宗,他只打算向天啟帝稟報,像劉愛塔這樣的高階間諜可謂可遇不可求所以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與此同時,從天津趕來的八千禁軍和水師風塵僕僕地抵達了山海關,李宏宇隨即召集了孫承宗和王在晉等人,他準備親自率軍前往寧遠城,接應前往十三山救人的明軍。

原來,在李宏宇視察難民營的同時,王在晉和王象乾等人經過商議後派遣了駐守在八里鋪的四萬明軍前去十三山救援,務必要解救出十三山的十餘萬被困的軍民。

李宏宇其實並不贊同這樣做,憑八里鋪的那四萬風聲鶴唳的明軍與後金軍相遇後肯定一觸即潰,根本就不可能救出十三山的軍民。

不過,李宏宇並沒有阻止這件事,這是王在晉等遼東將帥一同做出的決定他不好強行否決。

畢竟此事事關十三山十幾萬軍民的安危,如今天啟帝已經派了李宏宇和孫承宗前來督導,遼東的將帥們自然要做出一些成績出來,否則可就是瀆職了,如何向天啟帝和朝廷交待?

萬一在他們猶豫不決的期間十三山的軍民被後金兵屠戮和擄走,那麼這可就是天大的罪責了,任由誰都無法承擔這個責任。

故而李宏宇並沒有阻止這件事情,誰也無法保證十三山何時被後金軍攻佔,他總不能說那八千禁軍和水師比四萬遼東明軍厲害更能對付後金軍,更不可能阻止王在晉等人去救人。

雖然無法阻止遼東明軍去十三山救人,但李宏宇為此也做出了應對之策,準備在距離十三山最近的寧遠城進行接應。

其實,李宏宇並不擔心那四萬前去十三山救援的明軍安危,雖然那些明軍不是後金兵的對手,但腿長在他們身上,一見苗頭不對肯定會拔腿而逃,而寧遠城就是那些明軍最佳的後路。

對於李宏宇的這個決定,包括孫承宗在內的所有人一致反對,像李宏宇這種位高權重的大明重臣根本不適合去身臨險境,一旦出什麼意外的話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不僅遼地徹底完了,而且大明海外貿易的事宜就要被迫中止,這對大明可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可李宏宇心意已決,如果但從官階上而言的話有著“太子太師”加銜的他是遼地的最高官員,故而孫承宗等人無法阻止,唯有從山海關守軍中調兵一萬護送李宏宇。

袁崇煥主動請纓雖李宏宇一同前往寧遠城,孫承宗原本也想跟著去但被李宏宇阻止,畢竟山海關也需要人坐鎮,需要留下一名輔臣來處理紛繁雜亂的事務。

況且,萬一寧遠城有變也不至於一下次困住兩名大明輔臣,如果只有李宏宇一個人的話也方便從後金軍的包圍中撤退。

孫承宗知道難以改變李宏宇的心意,故而臨行前對李宏宇是千叮呤萬囑咐,即便是不要十三山的軍民和寧遠城也要保證李宏宇的安全,否則將是得不償失之事。

得知李宏宇要親自率軍前往寧遠城後,山海關的守軍和難民們頓時感到歡欣鼓舞,士氣為之高漲,在他們看來李宏宇能夠擊敗後金奪回遼東和遼西。

李宏宇自然清楚那些士兵和難民的心思,心中是暗自苦笑,他這次頂多把十三山被困的軍民的救出來而已,現在後金軍勢大失去了廣寧城這種堅固的堡壘後他不得不採取避讓的策略暫避後金軍的鋒芒。

孫承宗、王在晉和王象乾等山海關的明軍高級官員悉數出關給李宏宇送行,一個個神色嚴肅,相對於十三山的難民他們更在意李宏宇的安危。

在浩浩蕩蕩地隨同李宏宇出征的明軍隊伍裡,誰也沒有注意到劉愛塔混在裡面,他們是李宏宇從難民中徵集的壯丁,現在正是缺兵少將的時候,雖然這些壯丁無法與後金軍作戰,但用來守城還是可以的。

除了劉愛塔外,幾名跟隨劉愛塔前來打探訊息的後金探子也混進了明軍的佇列裡,他們要在第一時間裡把李宏宇率軍前去寧遠城的重要情報告知努爾哈赤,這可是一條驚天的訊息,足以改變努爾哈赤的戰略部署。

行軍途中,劉愛塔領著那幾名探子在臨晨時分找機會脫離了露宿的營地,準備在夜色的掩護下前去廣寧城。

不過,他們在逃離被的時候巡夜的明軍發現,這使得劉愛塔等人不得不落荒而逃,為了躲避追擊的明軍可謂費盡了力氣,進而也耽誤了他們前往廣寧城的時間。

李宏宇可不想努爾哈赤過早地知道他出關的事情,免得其早做應對,因此故意上演了這麼一出追擊的好戲,這也將使得努爾哈赤不會懷疑劉愛塔所提供的情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