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遊戲開拓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血色五月(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 血色五月(下)

好生安慰了一番陳子珊,待她的情緒平復下來後,張樂行走到醫館外面,做了幾個深呼吸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後,拿出手機撥通了戴世華的電話:“戴部長,剛才的節目我看到了……”,說到這,張樂行覺得心中又湧起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他不得不停了下來。

電話裡忽然沒了聲音,戴世華不禁疑惑的喊了兩聲:“老闆……老闆,您沒事吧?”

“沒事。”張樂行深吸了一口氣,接著說道:“你們的節目做的不錯,不過這樣還不夠,要繼續跟進,把我們旗下所有能利用起來的媒體資源都動起來,從現在開始,要將印尼那邊發生的……,用最快的速度釋出出來。電視要連續跟蹤,只要一有最新的資訊就馬上播出來,報紙也是一樣,如果正刊來不及,就出號外,還有我們旗下的網站,搞個印尼暴行的專題,放到首頁上去……需要其他部門協作的,我會通知他們的。總之,我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印尼那幫東西是在幹什麼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闆,您放心,就算您不說,這事我們也會做的。”從戴世華的語氣中張樂行聽出了深深的恨意,對此他能理解,相信任何一個華人看到那些場景,都不可避免地將印尼從此打入另冊。

“老闆,為了加快資訊的處理速度,我們可能需要就近設一個技術支援中心,這樣就能利用我們租借的衛星通道將視頻信號更快的傳回來。”

“哦,那你準備設在什麼地方?”

“嗯,我打算設在新加坡,裝置什麼的在當地就能解決,不過需要從這邊派一部分人過去。”

“沒問題,行政部正在預定航空包機,如果時間來得及,可以乘包機過去。”

“那太好了,臨時預定飛機的話今天還不一定走得成。早點組建起來,也方便就近指揮,聯絡那幾支新聞採訪小組可能也會容易些。”

“好,這件事我會通知行政部那邊,讓他們配合你。先這樣吧,有什麼訊息再通知我!”

又給公司的其他幾個相關部門打過電話,囑咐他們配合此次的傳媒事業部的行動,張樂行掛了電話,重新往裡面走。剛到門口,一個怒氣衝衝的年輕人推門而出,張樂行一時收不住腳,眼看著就要撞個滿懷,沒想到那年輕人不知怎麼的一動,像陣風一樣閃到一旁。似乎身後有人一拉,張樂行前衝的勢頭被止住了,待他站穩腳跟,驚魂未定的抬頭看去時,只瞧見那年輕人早已遠去的背影。

走進醫館,張樂行看到唐靜宜已經處理好陳子珊的左腳,正在那收拾東西,於是走過去問道:“唐小姐,剛才出去的那年輕人是誰啊?怎麼怒氣衝衝的。”

“剛才那人啊,他是東南亞什麼明倫堂的總教習,武功很不錯,就是人冷了點。”唐靜宜一邊收拾著東西,一邊回答道。

“哦,居然是總教習,不過他還真年輕啊。”張樂行說著習慣性的往門外看了看,雖然此時早已看不到什麼。至於這年輕人為什麼會怒氣衝衝的,張樂行倒是能猜出幾分,既然是東南亞明倫堂,八成印尼也少不了,而現在印尼發生了這麼嚴重的暴亂,不生氣才怪呢。

就是不知道這年輕人一怒而走,接下來還會去做些什麼,張樂行有心想多探聽點訊息,可是唐靜宜再說過上面那些話之後,似乎就再不願多說了,他也只好無奈的放棄了,向唐靜宜道過謝之後,他抱起陳子珊,走出了醫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兩人都沒了去上班的心情,索性直接開車回家去休息了。

張樂行陪著陳子珊去休息了,東方實業集團卻已經開始全力行動起來,燕若飛領銜的行政部在談妥航空包機事宜後,首架飛機在當天中午就承載著傳媒事業部調集的人手飛往新加坡,準備在那裡臨時搭建一個技術支援中心,以便能更快更便捷的釋出有關印尼暴亂的訊息。與其同時集團手中的所有傳媒資源都開動起來,用最快的速度傳播著最新的新聞資料,新聞入口網站的首頁上,衛星訊號落地的有線電視網上,報紙加印的的號外上,甚至包括ICQ的廣告視窗上,都換上了有關印尼暴亂的報道。

周家升是一個很普通的香港市民,在一間不大不小的企業裡當著普通的小職員,拿著一份並不豐厚的薪水,和一家人住在並不大的政府公屋裡,每天的生活單調又乏味,他最大的消遣就是看看報紙,當然有時候也免不了順便看看馬報。今天離賽馬的日子還有兩、三天,按照往常的習慣,周家升會趁中午吃飯的時候順便買份馬報,好好研究兩天,到時候再去稍稍買點。

和往常一樣,周家升下樓之後,過街到對面拐角處的報攤去買,剛一拐過去,他就感覺到今天有點不同尋常。平日裡這家報攤很少有人光顧,這也是周家升願意過來的原因之一,可是今天報攤邊圍了很多人,不但買報紙的人多,有不少人拿到報紙後還迫不及待地站在路邊看了起來,他不禁好奇起來,莫非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周家升站在隊伍的末端,足足等了十多分鍾,才慢慢來到前面,守報攤的忠叔和他比較熟,所以他就直接問道:“忠叔,這麼多人圍著是買什麼報紙啊?”

“喏,就是這個。”忠叔將一份報紙遞了過來。

周家升接過來一看,頭版上配合著圖片的巨大標題“印尼華人遇難日”讓他一下子就愣住了,茫然的將手中的紙幣遞給忠叔,連找頭都沒拿,又茫然的邊看便往旁邊走。翻到二版,更多觸目驚心的照片出現在周家升的眼前,現在的他只會木然的一張張往下看,一頁頁慢慢地翻著報紙,吃午飯的事情早已忘得乾乾淨淨。

等周家升從渾渾噩噩中清醒過來,離上班都只差五分鐘了,他也顧不上再去買什麼午餐,拿著報紙拼命往公司跑,可奇怪的是他卻一點也不覺得肚子餓。

從下午開始,VisualSystem集團和環球娛樂集團也加入了進來,不但將自己手中掌握的傳媒資源利用起來,還將有業務往來的其他媒體也發動了起來,甚至還利用起平常的人脈關系往更高層傳遞著有關印尼暴亂的訊息。ICQ上不斷彈出最新的事態報道,入口網站掛上了印尼暴亂的新聞,搜索引擎更是將首頁Logo連結更換為印尼暴亂專題,不少喜歡熬夜上網的美國網民們成為了歐美地區第一批獲得訊息的人。

下午兩點,離暴亂地區最近的新加坡首先做出了反應,當地政府公開宣佈二十四小時開放章宜國際機場接收從雅加達及印尼其他地區逃難出來的華人華僑,而東方實業集團的幾架包機也開始冒險嘗試飛到雅加達,儘可能多的將華人轉運出來。

此時,國內的某些部門也漸漸的從愈來愈多的資訊中發現了不妙的趨勢,開始著手進行控制,而在此之前,不少國內媒體已經報道過印尼騷亂的訊息,甚至中央電視臺還在午間新聞中播報了相關的事件,國內少數的幾大網站上也出現過一些相關的帖子。

下午三點半的時候,張樂行接到了來自北京的一個陌生電話,按下接聽鍵後,從聽筒裡傳出來一個略微失真但又有些熟悉的聲音:“張先生,你好,我姓朱。”

張樂行馬上明白過來,給自己打電話的是何許人,他勉強笑了笑說道:“朱先生,您好,不知專程打電話來有何要事?”

“張先生,很感謝你為印尼華人所做的一切。”

“這沒什麼,我相信任何人聽說這些都會這樣做的,更不用說我了,畢竟大家都是一脈相承的華人。”

“因為一些原因,國內需要對此事進行冷處理,可能會牽涉到張先生你投資的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希望你能理解國家的苦衷。”

“我能明白,也能理解,不過除了國內這塊,其他地方我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希望您也能理解。”

“張先生請放心,你為國家和華人所作的一切,中央都不會忘記的。”

聊完了正題,雙方又稍稍寒暄了幾句,就各自掛上了電話。對於國家打算冷處理的事情,張樂行一點都不感到奇怪,畢竟印尼正好卡在馬六甲海峽,至少在此時幾乎可說是扼住了國內的能源大動脈,也許某些決定的做出就會受此影響而變得艱難起來。而正因為如此,張樂行更要在海外將印尼的暴行宣傳的盡人皆知,沒有國家作為後盾,那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世界輿論的壓力了。

到當天下午五點半,經過緊急安裝除錯,星空傳媒位於新加坡的臨時技術支援中心啟用了,經過新加坡中轉而來的不再僅限於照片和文字,開始有一些不算太清晰的影片資料傳回了香港,在電視屏幕上播放了出來。

大量翔實、鮮血淋漓的新聞稿吸引了不少國際媒體關注的目光,他們紛紛聞風而動,努力的從中挖掘著有價值的素材,而且中實力較強的媒體集團甚至還第一時間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干將趕到了雅加達,試圖拿到第一手的資料。天色漸漸暗了下去,也許是有了夜幕的掩護,暴行開始變得更加肆無忌憚與血腥,不少剛剛趕到的媒體記者在趕往酒店的路上就親眼目睹了什麼叫做人間地獄,一幕幕血淋淋、充滿了野獸氣息的人間慘劇就發生在他們的眼皮底下、車窗外面,在沖天大火的映照下,他們看到了暴徒們猙獰的笑容,看到了痛苦掙扎的受害者,看到了如林般高舉的兇器,看到了如溪流般流淌著的暗紅色液體。

美國東部時間13日上午(也就是北京時間13日深夜),更多的第一手資料經過新加坡,輾轉流傳出來,一些歐美地區更加主流的媒體開始關注起印尼這個東南亞小國。首先出面的是《紐約時報》,他們用了一整版來刊登出有關印尼排華暴行的新聞,隨後《芝加哥論壇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華盛頓郵報》等美國知名報紙紛紛加入了對此事件的報道。而此時,國內的中國媒體卻對此變得鴉雀無聲,就連登載過相關新聞的網站也已經全部刪除了,只有極少數動作比較快的網友,看到了一點端倪。

到第二天,反應稍微遲鈍一點的歐洲媒體也開始跟進報道,鋪天蓋地而來強大的國際輿論壓力終於讓印尼官方頂不住了,開始裝模作樣的行動起來,雅加達及印尼其他地區的警方此時彷彿像才接到報警似的,派出了姍姍來遲的警員,包括雅加達在內的不少城市街頭局勢開始漸漸平靜下來,但即便如此在城市的陰暗角落裡和偏遠地區,依舊在肆無忌憚的對華人實施著暴行。

大規模的排華暴行整整施行了三十多個小時,雖然比曾經發生的印尼排華大騷亂縮短了一半的時間,但是依舊還是有數千的印尼華人陷入猶如噩夢般的悽慘境地。此時的印尼政府也陡然想起需要遮羞布來掩蓋他們的醜陋面目,開始逐步限制新聞渠道與網際網路,街上遊蕩的警員表面上是在維持著次序,但實際上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那些手持攝像機和照相機的外國人身上,藉口管制的需要,巧妙的限制著這些外國人的行動範圍,儘可能的使印尼看起來已經恢復了平靜,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

可是讓印尼官員們怎麼也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總有些好像不要命的記者,居然敢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闖到某些依舊還在發生著暴行的地方偷偷拍攝,如果不是一些隱藏在暴徒中的士兵及時發現,立即出手消滅了這些隱患,說不定印尼政府已經完全沒臉面再撐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