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遊戲開拓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章 雲計算啟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章 雲計算啟動

切斷影片連線之後,張樂行再次回到了海灘邊,繼續之間未盡的工作,在陳子珊的身上努力揉揉拍拍起來。又曬了一會太陽,在沙灘椅上吃過簡單的午餐後,因為太陽過於強烈,兩人回到了夢幻島中心地帶的白色大宅,陳子珊打算去睡個午間美容覺,張樂行則準備去完成自己的承諾,將試玩那臺作為結婚禮物的彩屏掌機之後所想起來的一些遊戲創意寫下來。

其實張樂行想起來並不算多,而且有一些因為版權關係或其他原因並不太合適,所以他在Word文件中寫下來的也就是有限的一部分,包括一些諸如《口袋妖怪》系列需要繼續發揚光大的,一些諸如《勇者鬥惡龍》、《火焰之紋章》之類可以開續作的,一些諸如《龍珠》之類可以繼續改編的,一些諸如《GB方塊》、《挖金子》之類可以翻新的老遊戲(俗稱炒冷飯),一些諸如《鑽石迷情》之類的小遊戲。

不過張樂行玩起彩屏掌機第一個想起的倒不是這些遊戲,而是另外一款更適合掌機娛樂的《瓦裡奧製造》,俗稱“五秒王”。《瓦裡奧製造》原本應該是任天堂以一個樣貌猥瑣的大叔瓦裡奧(Wario)為主角,所打造出來的一個以簡單輕鬆為目的的迷你遊戲集合。遊戲中使用掌機的方向鍵和有限幾個按鍵,來應付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法,包括吃香蕉、切肉、跳繩、滑板等等。每次迷你遊戲開始的時候玩家必須以最快的速度來理解並找到如何完成目標的關鍵點,並在5秒倒計時結束之前成功完成迷你遊戲規定的任務。透過每小關的所有迷你遊戲之後,還會有一個BOSS級別的遊戲在等著玩家。雖然都是一些5秒之內完成的迷你遊戲,但真正玩起來卻不可小視,因為有些遊戲還是相當考驗玩家大腦反應速度和想象力的。

張樂行要是搞掌機的話,第一個想做的就是這款《瓦裡奧製造》,因為他覺得這種簡單輕鬆、快速遊戲的風格可能更適合便攜掌機的遊戲環境,畢竟大多數拿著便攜掌機把玩都是在上下班、學的時候,或者是外出旅行的途中,顯然並不適合玩一些需要花時間去琢磨系統、研究升級方向的遊戲。當然因為版權的緣故,張樂行不可能直接把《瓦裡奧製造》這個名字搬過來用,就算山內溥點頭答應,他也沒興趣替別人作嫁衣,而且他現在也有一個很好的選擇,前段時間集團旗下集英社所屬的《週刊少年JUMP》在《浪客劍心》迎來大結局的同時,開始了一部新漫畫的連載,講敘的是一個名為Naruto的世界,在那裡忍者是每個少年心中的夢想,比如身體中被封印了九尾妖狐的鳴人,他就一直夢想著成為火影,世上最強的五位忍者之一的封號,也是木葉忍者村的首領。

這部漫畫名為《火影忍者》,雖然剛剛才開始連載,暫時還看不出能有什麼成績,但是張樂行卻記得《火影忍者》未來的表現,不但在日本、中國等亞洲地區大受歡迎,而且還漂洋過海征服了歐美的漫畫迷們,可以說是一套影響力遍及全球的漫畫。如果以《火影忍者》的框架,再套上《瓦裡奧製造》的迷你遊戲模式,把其中一些迷你遊戲改成忍者訓練什麼的,張樂行相信一定能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肯定會超過《瓦裡奧製造》初代上市的70萬套,甚至如果搞個限定版掌機,再來個捆綁銷售,說不定還能帶動便攜掌機的銷量。更完美的是,《火影忍者》剛剛才開始連載,張樂行的便攜掌機也還在繼續研究中,等《火影忍者》開始發揮影響力的時候,正好便攜掌機也可以上市了,兩者之間完全可以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當然《瓦裡奧製造》是以迷你遊戲眾多而聞名,號稱數量超過200,現在張樂行想用《火影製造》來取而代之,那迷你遊戲數量上就算湊不夠200,也不能相差太遠,可惜他絞盡腦汁想了好幾天也不過想出來十二、三種,剩下的看來只有丟給未來的遊戲主創人員去傷腦筋了,反正他已經將遊戲簡潔明快的設計要點都寫了下來。

說起《瓦裡奧製造》,張樂行還想起另外一款同類作品《節奏天國》,同樣是一款迷你遊戲大集合,但是考驗的不再是玩家對畫面的判斷和反應,而變成了對音樂節奏的把握上面。遊戲中玩家需要做得很簡單,就是跟著音樂的節奏,透過長按、短按健來進行遊戲,根據變速節拍、不平均節拍、切分音、休止符等眾多變化,選擇合適的按鍵時機。

《節奏天國》講究的是掌握音樂節奏,所以熟練以後甚至可以閉著眼睛進行遊戲,比如象下班乘公車回家的路上,就可以一面閉著眼睛休息,一面體驗節奏的魅力,如果不怕坐過站的話。據說在遊戲十分風靡的時候,常常有人會在公車上看到這樣的怪人,手裡拿著便攜掌機,頭戴著耳機一臉的傻笑,腦袋象小雞啄米般的點著,手腳如抽風般抽搐著,像這樣的人九成都是在玩《節奏天國》。

張樂行要是想做這樣的遊戲,倒是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手底下有一個規模不小的環球唱片公司,也有一大票給電視電影以及遊戲編寫音樂的高手,想弄出來點原創或者是變奏過的音樂相信不會有太大問題,再弄點緊跟著節奏的小遊戲進來,同樣可以做出一款似模似樣的《節奏天國》出來。

其是張樂行還想過那款經典的RPG遊戲《黃金太陽》,可是這不比《瓦裡奧製造》,遊戲指令碼和系統的複雜性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他也不可能時隔這麼多年以後還能回想起太多細節來,如果僅憑著一個遊戲名字和已經幾乎想不起來的遊戲劇情是不可能還原出一款經典的,所以他只好無奈的放棄了。反正真到了需要開拓便攜掌機的遊戲市場的時候,自然有人會去做這方面的工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花了幾天時間完成了有關便攜掌機遊戲創意的Word文件,又將其全部轉錄到年初啟用的“遊戲開管理系統”之中,後續的時候自然就有相關人員來跟進處理了,然後張樂行又將這段時間以來那臺彩屏掌機的使用感覺寫了下來,並提出了一些自己對按鍵佈局、掌機外形等方面的想法,一起發給遊戲研究所的相關部門,供他們作為參考。希望一段時間之後,他們能做出更加完美的便攜掌機來,以便能在與任天堂和索尼競爭掌機市場的時候佔得一定的先機。

……

時間慢慢來到了4月份,張樂行和陳子珊度完蜜月之後,終於回到了香港。沒想到剛一下飛機,馬上就接到了一個好消息,雲計算平臺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建設工作已經在香港和美國同時開始了。

雲計算平臺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是高性能計算機叢集,以前因為單臺伺服器的效能不足,又不能為追求效能而不顧單臺伺服器的成本,所以只能用大量伺服器來組建計算叢集,比如像東方神韻在替詹姆斯·卡梅隆渲染《泰坦尼克號》冰海沉船的場景就用了多達500臺伺服器來共同工作,為了加快研究工作的速度,那些研究園區地下計算叢集的規模也是相當的龐大,每年為此而支出的電費就是相當巨大的一筆,計算叢集所佔用的空間也是很大的一筆開銷,而且導致了計算叢集的規模擴張受到了限制,不過這些問題都隨著刀片式伺服器的研究成功迎刃而解。

刀片式伺服器的正式研究開始於大約五年以前,張樂行每年為此砸下去都不少於1億美元,幾乎趕上的研究超級計算機的消耗了,可惜前幾年一直是連個水響都沒聽到,好在刀片式伺服器的某些成果倒是在其他專案上開花結果了。不過又投入終究還是會有回報的,將近五年以後,陳世卿領導的研究團隊終於拿出了成品,已經可以投入商業化的刀片式伺服器。

研發成功的刀片式伺服器採用基於MIPS技術架構的雙64位中央處理器,以及可以在時鐘訊號的上升沿與下降沿均可進行數據處理的記憶體系統,可以使系統資料傳輸率達到傳統記憶體的2倍以上,再加上特製多層PCB,在一塊主機板上整合了包括處理器、主控晶片、顯示卡、網絡卡、內存條等所有必要的部件。高性能的處理器在高性能的架構體系支援下,使得一張刀片式的板卡達到了以往單臺伺服器十倍以上的效能,也就是說只需要一個機櫃的刀片式伺服器就能取代東方神韻那500臺規模的渲染矩陣,電費和佔用面積的問題從此就有了相當完美的解決方案,搭建更高性能的計算叢集也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雲計算平臺僅僅有了高性能伺服器還是不行的,就像人空有軀殼而沒有靈魂,所以另一個核心部分“雲作業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雲作業系統”其實開始的更早,87年股災之後,錢多燒包的張樂行到處砸錢開專案,其中就有一個邁克爾·馬洪參與的並行作業系統研究專案,也就是現在“雲作業系統”的雛形。在歷盡十多年的發展,專案研發組也從加州聖何塞搬遷到香港,直到95年的時候,研究才有了初步成果——執行在普通聯網計算機上的實驗性“雲作業系統”,在經過多年測試和不斷完善,尤其是97年的實戰檢驗之後,“雲作業系統”終於接近於完善,於是也就有了現在代號“Warthog”的正式版“雲作業系統”。

高性能刀片式伺服器加上趨近於完善的“Warthog”作業系統,已經正在構建中的企業通訊網路,雲計算所需要的一切已經初具規模,所以東方實業集團在香港、VisualSystem集團在美國,先後開始了雲計算平臺的建設工作,準備從互聯網服務、企業計算開始,將集團的業務逐步都搬遷到雲計算平臺上面,而各大研究園區在得到高性能刀片伺服器之後,用於研究工作的計算能力必將再次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將為研究工作插上一雙更快的翅膀。

東方實業集團的動作先是從位於大浦的研究園區和東方神韻的電影渲染叢集開始的,至於淘汰下來的舊電腦,也大都想辦法儘可能的透過內部消化了。VisualSystem集團的動作先是從網際網路業務開始的,比如集團旗下發展多年、於去年實現股票上市的EBay公司,就因為快速膨脹的交易量而即將成為建設中的雲計算平臺的受益者。

此外,VisualSystem集團還打算將包括暴雪公司的戰網、運營網絡遊戲的藍龍網路、雪樂山的網絡遊戲平臺等在內的提供網絡遊戲服務的公司整合起來,利用雲計算平臺強大的支撐能力,並融合ICQ平臺的便利通訊,打造一個集遊戲出版、網上對戰、玩家互動、遊戲內容組織和更新以及網絡遊戲運營為一體的超級網絡平臺,為玩家提供包括免費和收費在內的多種網絡遊戲服務,目前在集團內部,對這個平臺暫定名為“Steam”,甚至連和包含了Steam在內的一系列域名都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只待雲計算平臺正式啟用,Steam平臺正式上線的日子。

Steam平臺的誕生有來自於雪樂山網路的原始建議,當然也少不了張樂行根據自己的經驗所作的修正和完善,而且他對Steam平臺未來的期望還很高,不但希望隨著網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能將電腦遊戲的發行轉移到Steam平臺上,而且還希望等DreamBox128主機正式上市之後,也能在Steam平臺上擁有屬於自己的頻道,為DreamBox128主機的遊戲提供一個更便利的發行平臺,尤其是那些個有創意的小遊戲,他甚至還希望能有配套的快速支付系統,讓玩家試玩過一款遊戲後可以很方便的以較低價格買下完整版,這樣說不定還能為國內某些有創意的遊戲工作室提供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當然啟用雲計算平臺最重要的還是用在研究工作方面,無論是陳子珊的生物研究所,還是微電子研究所的PCB模擬,亦或是資料庫視覺化虛擬檢索等等,都能發揮很大的作用。更重要是的是,在高性能雲計算平臺輔助下能不斷保持研究工作中的領先位置,甚至還可以利用其研究更為先進的高性能計算平臺來加快發展的速度。以研發和分析為先導,以專利技術為屏障,這才是張樂行構想中公司未來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