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遊戲開拓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六章 WCG的後續影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六章 WCG的後續影響

隨著最後一個專案《FIF2000》的獎項頒出,持續了一個星期的首屆WCG也落下了帷幕,不過大賽的後續影響卻還在持續當中,無論是對眾多媒體還是民眾們,短期內這都是一個相當熱門的話題。

某傳統媒體用“遊戲奧運拉開序幕,各國選手北京激戰”為標題報道了這次WCG大賽:“……規模空前的世界電子遊戲挑戰賽(WolrdCyberGame)於8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遊戲博物館拉開帷幕,由WCG賽事組委會發起,據稱此次賽事總獎金高達50萬美元。……在一個星期的時間裡,來自世界各地的遊戲高手同場競技,在《星際爭霸》、《三國風雲3》、《特戰群英》和《FIFA2000》等專案上一爭高下……

經過一週的激烈爭奪,我國選手初次出征就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由胡賓國、周家科等人組成的縱橫天下戰隊斬獲了《三國風雲3》的金牌,馬天元在《星際爭霸》專案上努力拼搏得到了一塊銀牌……

賽事組委會副會長陳總表示,從此次WCG的過程來看,總體是成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今後WCG將每年舉辦一次,並且計劃和更多的國家展開合作,將WCG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遊戲奧運會……”

某遊戲專業媒體則用“WCG選手訪談錄”為標題做了一篇專題報道:“……在WCG舉辦地北京時代風尚大廈記者採訪了參加《三國風雲3》的選手胡賓國等人,以下是選手的現場問答。

記:首先恭喜你們獲得了《三國風雲3》的冠軍!

胡:謝謝。

記:你們是怎樣看待這個冠軍的?

胡:算是對大家努力的一種認可吧。

記:你們是什麼時候聚到一起成立戰隊的?

胡:那還是去年年初的時候,其中有兩個是在網咖一塊打過聯機,屬於比較熟悉的,準備參加WCG預選賽的時候就走到了一起,另外幾位都是網上認識的,也打過幾回交道,對《三國風雲3》都比較熟悉,之間互相也算有些瞭解,最終就有了現在這個縱橫天下戰隊。

……

記:從比賽中來看,你們的配合相當默契,來北京之前你們是不是經常在一起訓練?

胡:有過短暫的集訓,其實也就是一個星期而已,之前互相已經有一定瞭解,再到一起訓練一段時間配合就比較默契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記:你們今後有什麼打算?

胡:暫時還沒想好,也許會走職業戰隊的道路,但是現在還沒最後確定,畢竟看看其他人的意見。

……

結束採訪之後記者在想,以前很多人都認為玩遊戲沒什麼前途,可是這次的電子競技大賽似乎讓人看到了另外一條道路,那就是職業玩家之路,對於很多喜歡遊戲、願意鑽研遊戲的玩家來說,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新選擇……”

另一份遊戲媒體則充滿喜悅的在版面上宣佈“首屆WCG開幕,觀眾超千萬”,當然這裡面的超千萬是指的透過電視、網路收看WCG現場的估計人數,實際上這個數字還比較保守,因為開幕和閉幕的時候剛好是週末,唯一提前的決賽也是放在星期五的晚上,所以透過電視觀看和趕到現場的國內觀眾非常多。

WCG的成功舉辦同樣引起很多海外媒體的注意,比如美國著名遊戲雜誌《PCGamer》就專程採訪了不少遊戲界人士對WCG的看法。

“……我認為WCG是一個很棒的聚會,玩家們可以從中找到很多樂趣……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雷神之錘》的專案……”idSoftware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程式設計師約翰·卡馬克面對記者提問如是回答道。

“……我認為舉辦這種遊戲大賽是個很棒的主意……我們的《FIFA2000》是很受歡迎的……”EA公司總裁拉里·普羅伯斯特對記者的提問這樣回答道。

為了製造更多的噱頭,媒體還找到了CPL(CyberathleteProfessionalLeague,職業電子競技聯盟,成立於1997年)主席安吉爾·穆諾茲,丟擲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穆諾茲先生,您認為WCG在中國北京的舉辦是否會給CPL帶來影響?”

或許是安吉爾·穆諾茲不願意被媒體牽著鼻子走,或許是他剛好心情很差,對於記者的提問他什麼也沒有回答就離開了。可是記者總是有辦法的,雖然沒從安吉爾·穆諾茲口中問到什麼有價值的訊息,但是他們還可以從CPL其他工作人員那裡打聽打聽,反正文章的標題已經有了“面對WCG競爭的問題,穆諾茲無言以對”。

在《星際爭霸》專案上拿下了冠軍的韓國人,一方面在媒體上大肆宣揚著所謂的輝煌勝利,另一方面卻酸溜溜的說道:“其實韓國開展電子競技大賽的時間更早……1999年10月的PKO(ProgamerKoreaOpen)國際邀請賽是世界上最早的全球範圍的正規賽事,同時也是現在的電子競技職業聯賽的起點……”

按照韓國媒體的說法,電子競技是由他們提出的,電子競技全球大賽是他們第一個舉辦的,如果不是暴雪公司從建立起就一直在美國,而且從來沒有過韓國僱員,他們甚至會一不小心將《星際爭霸》列為韓國產的遊戲。可惜他們在這樣說的時候,渾然忘記了CPL(職業電子競技聯盟)和PGL(職業玩家聯盟,成立時間稍晚於CPL)組織電子競技大賽的時間要更早一些,也忘記了所謂的PKO國際邀請賽參加者僅僅只有16個人,或許是因為CPL和PGL暫時沒在韓國舉行過比賽的緣故,當然更有可能韓國人天性使然。

另外一份韓國媒體在恭喜過樸泰珉奪冠之後,亦透露了一個振奮韓國民心的訊息:“韓國最高級別遊戲賽事組織機構、韓國職業遊戲聯賽KIGL的組織者BT將於三星電子集團共同發起一項新的賽事遊戲世界盃(GameWorldCup,簡稱GWC),計劃在明年10月中旬在韓國漢城愛寶樂園(隸屬於三星集團)舉辦,目標是建立一個國際遊戲比賽的盛會,並將其打造成真正的國際遊戲奧運會……”

在歐洲,WCG同樣吸引了眾多觀眾透過衛星電視收看了轉播。受此影響,法國著名競技營銷公司Ligarena在WCG結束之後不久,公開宣佈將已經舉辦了四屆的地區性賽事“LanArena”重新包裝為更加專業範圍更大的賽事,或許是九八年法蘭西大球場高盧雄雞的勝利讓人念念不忘,新的賽事被稱之為電子競技世界盃(ElectronicSportWorldCup),簡稱ESWC,Ligarena公司同樣是打算面向全球推廣。

這樣一來剛起步的WCG大賽很快就要面臨兩個新的競爭對手GWC和ESWC,而且前面還有兩個歷史更為悠久、組織經驗更豐富的CPL和PGL,WCG大賽全球發展之路想一帆風順看來是不可能了。

……

報紙、雜誌還有網路上有關WCG的報道尚未冷卻下來,忽然南方某份文摘類報刊上出現了一篇不太協調的文章“斬斷伸向孩子們的黑手——WCG”。

“……應該象焚燒鴉片一樣銷燬某些電腦遊戲,應該像清除毒品一樣抵制某些賽事……

8月下旬,打著為國爭光的旗號,一場所謂的遊戲比賽拉開了序幕,為了一探究竟,筆者毅然決定親身前往觀看。等到所謂的遊戲比賽一開始,筆者很快看出了端倪,所謂的遊戲比賽就是在毒害青少年……”

張樂行此時已經回到香港,這篇文章是國內的人發現後,透過郵件發到他這裡的,當然事情的處理已經有人去負責了,報到他這裡只是工作流程的需要。不過看到這篇文章,張樂行的心情肯定好不了哪去,畢竟是自己操辦的遊戲賽事,居然被人說成了什麼“黑手”,如何能忍得下去。

“……比賽現場並不算大,但是卻塞進去數百臺電腦,在其中參加比賽大都是些孩子,在如此惡劣的環境比賽,對孩子帶來的肯定只有傷害……

……所謂比賽的遊戲是些什麼呢?筆者特意用心調查了一番,《星際爭霸》中孩子們操作著醜陋、噁心的怪物(指蟲族)互相攻擊,充滿了暴力的氛圍……《三國風雲3》披著三國文化的外套,實質上卻是宣揚戰爭和屠殺,在遊戲中甚至可以縱火(指的是遊戲中的火計)……《特戰群英》名字很好聽,但是遊戲內容卻只有兩個,殺人或者被殺,帶給孩子們的只有暴力的意識……

筆者不經意間想起前幾年某個著名作家寫的文章《誰毀滅誰》,一次作家不經意看侄子在玩電子遊戲,是那麼如醉如痴,才知道一款叫《毀滅戰士》的遊戲,電鋸殺人,火光衝天,孩子覺得特帶勁,特有成就感!

‘你用電鋸把他們殺死,可他們究竟是誰?’作家問小侄。

‘他們到底是誰,那要看我玩遊戲時的心情了。……要是哪天老師批評了我,我用電鋸殺人時想的對面就是老師。要是同學跟我吵架,我想殺的就是同學……”。

‘就因為這麼丁點小事,你就起了用電鋸殺人的心嗎?’

小侄子愣了一下突然笑起來說:‘這個遊戲就叫《毀滅戰士》,它的規矩就是看到什麼就毀滅什麼,毀滅就是一切,不需要什麼理由啊。’

……

多麼可怕的事實啊,事後筆者做了一番調查,發現現在的孩子十個中有七、八個在玩遊戲,有些地方甚至整個班上都在玩遊戲。祖國的未來沉浸於暴力、兇殺的遊戲中,那麼將來他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可想而知。

在最後我想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作為結尾,‘救救孩子’!”

文章很長,而且看起來尋根據典、有根有據的樣子,但是張樂行看完了直想笑。沒想到現在還有這樣的人,竟然對遊戲會有這樣的偏見,《特戰群英》這種講究小團隊配合的遊戲在這種人的口中就成了“殺人或被殺”,《三國風雲》成了殺人放火,《星際爭霸》成了醜陋怪物的暴力遊戲,偏偏挑不出刺的足球遊戲卻被他忽略了。幸虧足球很多人都知道是什麼,要不然在這種人的片面目光下,或許足球也可以稱之為“色情暴力大集合”。

氣憤不已的張樂行拿起了電話,既然文章是和WCG有關的,他就先撥通了陳靜儀的電話:“陳總,你看到那篇文章了嗎?”

“看到了。老闆,我派人調查過,這篇文章最早是登在一份小報上的,後來被南方那份文摘報選中了,作者是個姓陶的海龜,據說在威斯康星國際大學讀過博士……”電話裡傳來陳靜儀平靜的聲音。

“陳總,這傢伙可對WCG非常不友好,你們打算怎麼處理,我可不希望因為這種人破壞了現在的大好局面。”

“老闆您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會在短期內把這件事處理好的。”

“那好,我靜待你的佳音。”

……

陶博士現在的心情很好,儘管稿費還沒到手,可是報紙引發的反響還是讓他很滿意的,雖然現在還只有南方一份文摘報登了他的文章(小報什麼的不算),但是其他報紙上也沒有出現反對的文章,這讓他覺得自己的觀點應該是被接受了,要不然怎麼會這麼安靜。

為了出國混個文憑,陶博士已經花光了家裡的積蓄,沒想到回來以後工作依舊不好找,苦惱之餘他偶然發現了一個好機會,如果輿論能被他成功引導,接下來他的計劃就能順利實施了。想到這,陶博士決定再加把火,丟擲他寫的第二篇文章《新形態的精神疾病——遊戲癮》,力爭能引起更多媒體的注意。

可是讓陶博士氣憤的是,還沒等他的文章刊登出來,山東那邊又跳出來一個姓楊的自稱教授的傢伙,居然搶先提出“遊戲癮”的概念,甚至還宣稱能治療“遊戲癮”。在陶博士看來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強盜行為,明明是他辛辛苦苦做的“研究”,有關“遊戲癮”的戒斷他也做好了準備,眼看著文章發表之後就能全面鋪開,沒想到卻被姓楊的這個傢伙給摘了果子,這簡直就是叔叔能忍嬸嬸不能忍。

不過很快又傳來了個好消息,全國知名電視臺的一個著名欄目向陶博士發出了邀請,雖然沒說明原因,但是在他看來,這肯定是請他去宣揚自己的觀點。據欄目組的人在電話裡透露,那個姓楊的教授也在邀請之列,陶博士的戰鬥值立刻上升了十倍,他準備好好準備一番,現場將那個搗亂的楊教授批駁倒,讓大家瞧瞧誰才是正宗的“遊戲癮”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