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成王敗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狀元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一章 狀元坊

五月初一,吳帆徽連中會元和狀元的訊息,透過朝廷的邸報傳到了米脂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吳氏家族族長吳緬清有些不敢肯定,畢竟這個訊息太過於驚豔,他準備專程到縣衙去看邸報,親自核實,不過上任時間不長的知縣朱天麟專程到府上來拜訪,帶來的就是朝廷的邸報,這上面除開吳帆徽連中會元和狀元,還有劉氏家族的劉士階連中貢士和三甲進士。

吳緬清欣喜若狂,有史以來米脂縣還沒有出現過狀元,更不用說六元及第了,這是吳氏家族巨大的榮耀,大明三百餘年以來,陝西也就出現過兩個狀元,一個是弘治十五年的康海,一個是正德三年的呂柟,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吳帆徽是陝西出的第三個狀元,而且其小三元和******的榮耀,絕非陝西前兩個狀元可以比擬的。

吳氏家族出了狀元,那就必定要修建狀元坊,家族要籌劃這件事情,縣衙也是鼎力支持的,畢竟這也是米脂縣的榮耀,想不到讓朝廷頭疼的陝西,居然還出了狀元。

地方很快就選好了,就在吳氏祠堂的前面,修建狀元坊大約需要耗費二百兩銀子,新任知縣朱天麟代表縣衙送來了一百兩銀子,剩下的一百兩銀子,則是由吳氏家族拿出來。

必須在吳帆徽回到家鄉之前修好狀元坊,到時候吳帆徽拜祭祖宗的時候,走過狀元坊,那是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的。

吳慶超與王和翠也不敢相信這件事情是真的,狀元是什麼啊,那就是天下讀書人的第一名啊,吳帆徽自小跟著他們長大,究竟有些什麼樣的能力,兩人還是清楚的,自從三年多以前失蹤接近兩天時間之後,就徹底變了樣子了。

吳慶超無法解釋其中的原因,他只能夠認為這是老天的眷顧,吳帆徽得到了天上神仙的指點,當真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

狀元坊定於五月初五動工,五月份之內必須要完工。

吳緬清和吳慶超親自監督,縣城內手藝高的匠人全部都請來了,延安府知府馬懋才還從延安府城派遣來了匠人,幫助修建狀元坊。

動工的那一天,知縣朱天麟親自前來,還拿起了泥鏟,挖起了第一捧的土。

私下裡,吳慶超忍不住也和族長吳緬清說到了吳帆徽******和小三元的事宜,說是自己根本就不敢相信,吳緬清則是略微的責怪了吳慶超,說是吳帆徽現如今是吳氏家族的驕傲,更是米脂縣、延安府和陝西的驕傲,作為吳帆徽的父母,應該是高興才對。

自從吳帆徽高中狀元和會元的訊息被核實之後,吳緬清對吳慶超的態度也略微的改變了,以前他算是吳慶超的恩人,在其面前自然是有些上位者的味道,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吳慶超的兒子吳帆徽,三元及遞,殿試狀元,已經是翰林修撰的身份,將來要出將入相的,父憑子貴、母憑子貴,這都是很正常的,繼續在吳慶超的面前擺出上位者的姿態,肯定不合適。

修建狀元坊的過程之中,吳緬清再次做出了決定,為吳慶超更換了府邸,將縣城內一座三進深的院落買過來,讓吳慶超和家人搬進去居住,原來的府邸也保留下來,作為吳慶超家裡的資產,這間府邸是絕不能夠賣掉的,要知道這裡面出了狀元。

吳明麗和吳明芳的感觸也不一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知縣大人親自到家裡來拜訪,還送來了錢財,族長更是幾次到家裡來,而且不長時間之後,所有的家人都搬家了,到更大的府邸去居住了,兩人的房間都變成了套間,更加讓兩個姑娘想不到的是,五月中旬,兩個小姑娘來到了家中,分別成為兩人的丫鬟,十二歲的春燕成為了吳明麗的貼身丫鬟,九歲的秋菊成為了吳明芳的貼身丫鬟,這兩個丫鬟都是族長親自選中的。

貼身丫鬟可不是一般的下人,她們會一輩子跟隨在小姐的身邊,小姐出嫁的時候,貼身丫鬟同樣跟著出嫁,會成為老爺的小妾,幫助小姐管理家中的一切事宜,按照大明的諸多規定,尋常人家的姑娘是不能夠隨意的有貼身丫鬟的,除非是士大夫家族或者鄉紳家族。

李佳翠和李靖飛的態度又不一樣,得知吳帆徽高中狀元的時候,李佳翠的臉居然紅了,不過十三歲的女孩子,怕是想到了今後的事情,李靖飛則是開始拼命的讀書,少爺都是狀元了,他要是不努力讀書,今後就不要想著能夠跟隨在少爺身邊了。

想的最多的還是王和翠。

母子連心,吳帆徽已經是狀元,可婚事還沒有定下來,這肯定是不行的,要知道吳帆徽現在已經是朝廷的人了,一旦入朝為官,那就難有機會回到家鄉,所謂成家立業,吳帆徽立業方面沒有了任何的問題,但成家這件事情,還沒有著落。

王和翠眼看著李佳翠出落的越來越漂亮,內心也是高興的,既然是貼身丫鬟,將來就一定是跟隨在吳帆徽身邊的,近一年的時間以來,王和翠手把手的教授李佳翠,該如何的做事情,需要注意哪些規矩等等,李佳翠倒也是聰明,一學就會。

不過李佳翠是吳帆徽的丫鬟,不可能成為正室。

吳帆徽已經是殿試狀元,這婚姻的事情,就不能夠隨便處理了,尋常人家的姑娘肯定是不行的,門當戶對是基本的要求,不過想要在米脂縣內找到這樣的姑娘,幾乎沒有什麼可能性,現如今米脂縣內倒是有兩個士大夫家族了,一個是吳氏家族,另外一個就是劉氏家族,可劉氏家族根本就沒有合適的姑娘。

再說王和翠也不願意,她對劉氏家族的情況是清楚的。

王和翠想來想去,幾乎是沒轍,她和吳慶超也說到了此事,吳慶超同樣一籌莫展,他怎麼可能知道士大夫家族的情況。

王和翠想到傷心的地方,竟然抹眼淚,要是不能夠給吳帆徽找尋一門好的親事,她這個母親肯定是不安心的。

吳氏家族修建狀元坊,在米脂縣同樣引發了巨大的轟動,每天都有不少人前來圍觀,狀元坊的修建速度是很快的,除開工匠,其餘打下手的都是從馬鞍山村來的,力氣大、做事情踏實,只要吳緬清和吳慶超提出什麼要求,他們都是老老實實按照要求做,絕不惜力。

吳明坤、吳明波、吳明富、陳華渠和吳明峰等五人,在修建狀元坊的時候,不僅幫忙,還拿出了存下的碎銀子,交給了吳氏家族族長吳緬清,他們和吳帆徽是結拜的兄弟,當然是要出錢出力的。

狀元坊修建的速度很快,五月初五動工,五月十五牌樓的格局就全部都出來了。

五月二十日,狀元坊完工。

狀元坊左右寬二十米,高五米,進深一米五,由八根渾圓的木柱子支撐,上面有三層屋簷,分為左中右三個大門,中間的大門寬八米,左右兩邊的大門寬四米,地上鋪設的青石板,今後吳氏家族的人進入到吳氏祠堂,必須經過狀元坊,中間的大門其他人是不準走的,唯有吳帆徽可以從這裡走,左邊的門供吳氏家族的男人行走,右邊的門供女眷行走。

若是知縣大人,或者是縣衙有品階的縣丞和主薄到吳氏祠堂來,是可以從中間的門走的,每逢吳氏家族有重大的慶賀事宜,需要在祠堂進行的時候,吳氏家族的族長與長輩也是可以從中間的正門走過的。

這就是規矩,狀元坊可不是隨便修建的。

狀元坊完工的時候,放了很多的炮仗。

笑的合不攏嘴的吳緬清,眼角竟然出現了淚花。

吳帆徽的信函送到家裡的時候,吳緬清到家裡來了。

吳帆徽的信函上面說的很清楚,傳臚大典和恩榮宴結束之後,朝廷敕封他為翰林院修撰,因為他尚未婚娶,故而准假六個月,回家操辦婚禮事宜,這六個月的時間,不包括在路上的行程,吳帆徽準備五月中旬從京城出發,估計月底就要回到家鄉了。

吳帆徽的信函,讓吳緬清都有些頭疼了,關鍵還是吳帆徽的親事,米脂縣城之內是不可能找到合適的姑娘了,看看延安府城如何,吳帆徽成為殿試一甲狀元之後,尋常的媒婆根本就不敢上門了,還沒有哪個媒婆給狀元郎說過媒的,這也怪吳帆徽的年紀太小了,十六歲就成為了殿試狀元,還沒有來得及說親。

王和翠急的掉眼淚,吳緬清只能夠好言勸慰,這件事的確有疏忽的地方,當初吳緬清也是囑託了吳慶超與王和翠,不要著急給吳帆徽料理親事,可誰知道吳帆徽居然連中會元和狀元,身份一下子變得無比尊貴了,在米脂縣找不到合適的姑娘了。

吳帆徽已經是翰林修撰,是朝廷的人了,曾經在山西做過縣丞的吳緬清是知道的,吳帆徽之所以能夠回家這麼長的時間,就是因為要解決成家的問題,這是孝道,不能夠違背的,要是六個月的時間過去,依舊沒有能夠訂親,那吳帆徽是要遭受朝廷責罰的。

當然只要能夠訂親就可以了,至於說迎娶的事宜,可以稍微延後一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