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成王敗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憂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三章 憂心

吳帆徽回程的速度是很快的,在京城幾個月的時間沒有騎馬,他都感覺到生疏了,此番返回米脂縣,也就是李勇、王寶福、馬繼剛和孫凱林等人,沒有任何的拖累,要嚴格說起來,從騎術上面來說,他吳帆徽反而是眾人的拖累,就連王寶福和馬三立等人,因為長時間嚴格的訓練,比他的騎術都要好一些。

回來的路程是固定的,離開京城,經過順天府轄下的良鄉、涿州,進入保定府所轄的定興,過安肅、清苑、慶都,進入真定府,再過定州、新樂、真定、井脛,進入山西。

山西境內則要經過陽泉、壽陽、榆次、太原、交城、汾州和永寧州等地,進入陝西延安府所轄的吳堡,再經過綏德,就到米脂縣了。

離開京城,剛剛進入到良鄉所轄抵禦,一股蕭條的氛圍撲面而來。

儘管京城異常的繁華富庶,可是距離京城不遠的良鄉,遠沒有富庶的感覺,後金韃子侵襲的痕跡依舊存在,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恢復的。

進入保定府境內,官道兩邊已經可以看見斷壁殘垣,這些都是後金韃子燒殺劫掠留下的印跡,四周的景象變得更加的荒涼,後金韃子入侵這些地方的時候,劫掠了大量的人口,甚至出現千里無人煙的局面。

吳帆徽的心情再次變得沉重,這裡是京畿,遭遇如此的重創,難道各級的官府不知道安撫百姓,以為後金韃子撤離了,就萬事大吉了,要知道隨後的時間之內,後金韃子將不斷的侵襲北直隸、山東和山西等地,其所過之處,幾乎是寸草不生。

後金韃子入關劫掠,不管是尋常的百姓,還是士大夫家族,都是不能夠倖免的,那些想著逃走的士大夫家族之人,根本就沒有機會,後金騎兵速度飛快,這些士大夫的家人要是離開城池,怕是死的更快。

進入真定府之後,吳帆徽已經不怎麼關注官道周圍的情形,這些事情暫時不是他能夠操心的,還是趕快回到米脂縣去,好好的歇息,好好的思考。

北直隸各地雖然有著荒涼的味道,不過治安情況還算是勉強,至少官道上沒有看見土匪,也沒有看見多少的流民。

從井脛進入山西所轄的陽泉,感覺來到了另外一片天地。

官道上幾乎看不見什麼人,吳帆徽一行的人馬特別的顯眼。

吳帆徽隱隱記得,此刻的山西,應該是陷入到流寇的侵擾之中,不過流寇大都集中在平陽府,可為什麼一路上幾乎都看不見什麼人,難不成是他的記憶出現了問題。

抵達文水縣,就要進入到汾州的時候,吳帆徽果斷的做出決定,暫時停止趕路。

文水縣知縣謝宗萬萬沒有想到,新科狀元會前來拜訪。

謝宗親自在縣衙的寅賓館做好安排,接待新科狀元吳帆徽一行。

謝宗是要巴結這位新科狀元的,人家被敕封為翰林修撰,敕書都到文水縣了,不要多少年的時間,就能夠飛黃騰達,要是攀上這個關係,一輩子肯定就不是在地方上轉悠了,肯定是有機會到京城去的。

謝宗是崇禎元年三甲進士,陝西環縣人,沒有什麼關係,被吏部派遣到山西太原府所轄的文水縣擔任知縣,一晃就是四個年頭、三年時間了,儘管年底就要考核地方官員,不過沒有任何關係的謝宗,要麼繼續留在文水縣,要麼就輪到其他縣去擔任知縣。

新科狀元吳帆徽前來拜訪,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再說吳帆徽也是陝西人,延安府和慶陽府緊挨著,他們完全算是老鄉了。

謝宗拋卻縣衙的一切事情,專門陪著吳帆徽,而且吳帆徽帶著的五十名隨從,也全部都是縣衙招待的。

謝宗可是煞費苦心,新科狀元吳帆徽只有十六歲,這個年紀就連中六元,在深諳科舉考試之苦的謝宗眼裡,那簡直就是神仙級別的讀書人了。不過這位新科狀元年輕,還沒有正式踏入官場,留給其一個最好的印象,將來也好再次見面。

謝宗的熱情和心思,吳帆徽是明白的,他也正好有事情詢問,離開陝西接近半年時間,全部的心思都在會試和殿試方面,幾乎就沒有關心外界的事情,難怪會有十年寒窗無人問之說,要知道對外界的情況一點都不清楚,那就等同於是瞎子,有著再高的學識也無用。

酒過三巡,說完了諸多的客套話之後,吳帆徽進入正題了。

“謝大人,本官前來叨擾,實屬無奈,本想著儘快回到家鄉去的,可一路上發現官道都很是蕭條,幾乎見不到什麼人,不知道這官道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還想請教謝大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大人能夠到縣衙來,這是下官的榮幸,哪裡有叨擾之說法,大人萬勿再說此話了,至於說大人提出的問題,說來話長啊。。。”

謝宗沒有任何的隱瞞,在他看來吳帆徽的這個要求是非常正常的,人家是殿試狀元,回鄉省親,預防路上遇見危險,打探一下沿路的情況,很有必要,也是必須的,狀元就是狀元,從官道上面的異常,就察覺到了問題,就是不一樣。

謝宗說的很仔細,吳帆徽聽的更加認真。

原來山西境內還真的是有大事情發生。

崇禎三年三月,流寇從陝西神木進入到山西境內,自此山西就開始變得不安寧了,山西這些年同樣遭遇到災荒,貧瘠的土地上面,難以有多少的收成,大量的流民開始出現,而流寇的到來,讓這些流民找到了出路,紛紛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讓其隊伍迅速的壯大。

三年末,流寇號稱已經達到二十萬人。

後金韃子從北直隸撤軍之後,三邊總督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流寇的身上,鑑於山西流寇隊伍的不斷壯大,他啟奏朝廷之後,派遣延綏副總兵曹文詔,率領三千關寧鐵騎進入到山西剿滅流寇。

曹文詔在陝西剿滅流寇的名氣已經非常大了,他數次擊敗流寇,令流寇的首領和掌盤子聞之色變,而曹文詔進入山西,也讓山西巡撫耿如杞和總兵張鴻功大大的舒了一口氣。

崇禎四年二月,曹文詔正式進入山西剿滅流寇。

滯留山西的流寇,以王嘉胤的力量最為強大。

王嘉胤盤踞在平安符和澤州一帶,麾下的軍士超過了三萬人,而曹文詔率領的關寧鐵騎只有三千人,儘管曹文詔的名氣很大,可王嘉胤不在乎,他曾經率領大軍打敗過洪承疇的主力,有著足夠驕傲的資本。

可惜這一次王嘉胤失算了,曹文詔硬是用三千人,打的他一敗塗地,崇禎四年四月,在逃命的過程之中,王嘉胤被內部人殺死。

王嘉胤被殺之後,其弟弟王自用被推舉為掌盤子,帶著流寇繼續作亂。

曹文詔因為擊敗王嘉胤有功,被升遷為臨洮總兵官,繼續率領關寧鐵騎在山西剿滅流寇。

謝宗說到這裡的時候,吳帆徽的神情已經很專注了,要知道王嘉胤算是明初農民起義軍真正的領袖,後來的農民起義軍領袖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和王自用等人,都是出自於他的麾下,王嘉胤曾經是邊軍,有著不錯的作戰能力。

至於說曹文詔,更是不用說,其驍勇善戰,在明末將領之中首屈一指。

難怪官道上面人不多,山西流寇眾多,僅僅憑著曹文詔及其麾下的三千人,是剿不過來的,而大量的流民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讓流寇隊伍遭受打擊之後又壯大起來,人家總是有著取之不盡的兵源。

“謝大人,這一路前往米脂縣,路上可否安全。”

“依照下官知曉的情況,汾州和永寧州都是安全的,只是有一些零星的土匪,那都不成氣候,不過大人也要多家防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不下官派遣軍士,跟隨大人前往汾州。”

“不用,謝大人的好意,本官心領了。”

“哪裡,這是下官應該做的,大人乃是殿試狀元,為我陝西爭光,下官身為陝西人,自然應該為大人效勞的。”

吳帆徽看了看謝宗,微笑著點頭,這樣攀附過來的關係,他還是要維繫的,畢竟今後做任何的事情,都是需要幫手的,兩榜進士就是最佳人選了。

夜間歇息之前,吳帆徽將知曉的情況告知了李勇等人。

李勇等人的神色也變得嚴肅起來,若是一路上真的遇見流寇,那就危險了。

吳帆徽倒不是特別擔心,他知道謝宗說的情況肯定是真實的,流寇還沒有那麼大的能耐,將整個的山西都攪得一團糟,頂多也就是在平陽府和澤州一帶活動,而且王嘉胤四月份被殺,對流寇的打擊是不小的,現在是五月底,流寇應該還在集聚力量,等待下一次的爆發。

這段時間應該是最安全的,必須要抓住機會,趕快離開山西,進入到陝西去。

仔細思索之後,吳帆徽做出決定,翌日出發,以最快速度前往陝西延安府,早日回到米脂縣,至於說接下來做什麼事情,回去之後思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