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成王敗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四章 原來是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四章 原來是他

接下來兩天的時間,吳帆徽沒有留在客棧之中,他有不少東西需要購買,此番一併帶回去,出門之前,吳帆徽專門叮囑了客棧掌櫃,若是有人前來拜訪,就說他已經出門去辦事,不能夠接待,還請對方諒解。

吳帆徽本計劃讓李佳翠留在客棧,不過得知吳帆徽要買的東西之後,李佳翠也堅持要跟隨一道去集市,畢竟她是小姑娘,買東西的時候能夠提出意見建議。

時間轉眼到了九月二十二日。

氣候完全轉涼,吳帆徽等人已經穿上厚棉衣,這一天吳帆徽要去拜訪學道大人,也算是前去拜見恩師,迄今為止,他不知道陝西學道大人是誰,也沒有地方去打聽,院試案首肯定是這位學道大人親自確定下來的。

經歷了縣試、府試和院試之後,吳帆徽已經有了很不錯的心得,考試的文章很重要,但是瞭解主考官的秉性和認知同樣重要,在文章不錯的基礎之上,投其所好,就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績,畢竟這文章的好壞,沒有絕對的標準。

資訊的封閉讓吳帆徽有些頭疼,除開腦子裡的歷史知道,他對現如今大明王朝發生的大事情一無所知,也不知道腦子裡的歷史究竟是不是完全準確的,會不會發生什麼偏差,特別是他這個穿越者加入其中,已經小小的扇動了蝴蝶的翅膀。

想要在封閉的大明王朝獲取到資訊,那是需要資源的,吳帆徽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還不可能獲取到足夠多的資訊。

前往布政使司衙門,是馬繼剛和孫凱林陪同,李佳翠和李靖飛則留在了客棧。

辰時,吳帆徽出現在布政使司衙門前面。

布政使司衙門與府州縣的衙門格局不一樣,一般都是大三進的院落,第一進院落也設定有大堂,但使用的時候不多,畢竟審理案件不是布政使司的主要職責,自有提刑按察使司負責,布政使司的大堂主要用來商議大事,或者是做出決定部署的地方。牽涉到陝西地方上的大事情,全部都是巡撫衙門直接負責,所以布政使司大堂使用的時候更是不多。

學道的辦公地點,就在第一進的院落。

第二進的院落,主要是禮房、吏房、戶房、刑房、兵房和工房辦事地點,這裡還是比較忙碌,譬如說刑房,就要時刻與提刑按察使司衙門聯絡,瞭解案件審理的情況,兵房要與都指揮使司聯絡,吏房和戶房更是忙碌,全省官吏的考核,以及賦稅的徵收等等,都需要操勞,禮房則與第一進院落的學道大人聯絡頗多,協助管轄府州縣的府學、州縣和縣學等等,唯一比較清閒的是工房,陝西本就是貧瘠之地,不可能拿出多少的銀子來維修溝渠道路等等。

第三進院落就是布政使大人辦公的地點和住宿的地方了。

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為各省的三司,分別掌管民生、刑律和軍事三個方面的事宜,以承宣布政使司為首,相互之間沒有直接的統轄關係,同時向皇上和朝廷負責,這就導致了地方上諸多事情不能夠統一,扯皮推諉,導致很多事情推不開,於是明朝中期開始,各省逐漸開始派遣巡撫,到了中後期,巡撫實際上成為封疆大吏和地方上的最高官員,節制地方上的三司,擁有實際的決定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吳帆徽遞上了給學道大人的信函之後,在門口等候。

一刻鍾時間之後,出來一名吏員,帶著吳帆徽進入了布政使司衙門。

進入衙門,看見的還是一座照壁,繞過照壁,就是忠義廉明的牌坊,走過不長的甬道,透過了左邊的儀門,就來到了第一進院落。

迎面是一個品字形規格的院落,中間一個寬闊的院落,左右和前方都是看上去很威嚴的房屋,正前方就是布政使司衙門的大堂,左右兩邊則是公房了。

學道大人的公房在大堂的左邊。

吏員帶著吳帆徽來到左邊第一件公房的前面,要求吳帆徽在這裡等候。

吳帆徽仔細看了看,一些公房的門是開啟的,但也有一些公房的門是關著的,院落裡面很是安靜,幾乎聽不見什麼聲音,此刻官吏應該正在公房裡面署理政務,能夠保持如此安靜的狀態,也是不簡單了。

這一次等候的時間不長。

先前帶路的吏員,從公房走出來,示意吳帆徽跟著他進入到公房裡面去。

吳帆徽稍稍整理了衣服,跟著進入了公房。

這是一個套件,最外面是會客室,靠近會客室的右邊有一個門,門是關著的,靠近會客室左邊也有一個木門,門是虛掩著的。

吳帆徽暗自揣度,左邊房間應該是學道大人署理公務的地方,右邊則有可能是書房,且署理公務的房間裡面,應該還有一間房子,那是學道大人偶爾小憩的房間。

吏員小聲囑託兩句話,提醒吳帆徽不要高聲喧譁,就退出了房間,畢竟人家是院試案首,吏員可不會多嘴。

左邊的公房裡面傳出了輕微的腳步聲,虛掩的門被開啟,沒有任何的聲響。

吳帆徽內心嘀咕,這個做房子的木匠手藝真的是到家了,在他的印象裡面,幾百年之後的木門,開啟和關上的時候,都會發出吱吱的響聲。

“米脂縣廩膳生員吳帆徽,表字謙珏,拜見學道大人。”

吳帆徽稽首彎腰行禮,動作還蠻規範。

走出來的方逢年,看見了眼前的少年郎,竟然愣住了,他根本沒有想到,本屆院試案首如此的年輕,臉上竟然還帶有一絲稚嫩。

院試張榜之後,方逢年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包括簽署諸多的文書,畢竟本屆院試的廩膳生員、增生和附生,都是要傳遞專門公文到下面的府州縣衙門的,廩膳生員從下月起就要開始領取祿米,各級官府需要做出安排等等。

方逢年還沒有來得及看諸多生員的詳細資料,實際上他也不喜歡看這些資料,院試之前他是絕對不看的,免得惹上嫌疑,院試之後諸多的生員自然會來拜訪,也不需要看。

本屆院試案首,也是米脂縣縣試案首和延安府府試案首,這倒是讓方逢年有些吃驚,他本來打算讓禮房的吏員送來吳帆徽的基本情況看看的,也就在剛才,吏員稟報院試案首吳帆徽前來拜訪了,他才叫吏員送來吳帆徽的相關情況,尚未來得及仔細看,人家就來了。

方逢年的手裡還拿著吳帆徽的相關資料。

“哦,本官方逢年,本省學道。”

吳帆徽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穿越一年多的時間,終於見到了明末歷史上第一個有些名氣的牛人了。

“本官要祝賀你,成為院試案首,不過本官沒有料到你如此的年輕,剛剛本官看了你的情況,不過十四歲的年紀,第一次參加考試,就成為縣試案首、府試案首和院試案首,本官都是自愧不如。”

這個方逢年,還真的是迂腐,官話都不知道說幾句,面對這樣的恩師,吳帆徽說話同樣需要注意,那就是實話實說,絕對不要表現的過於的老成。

“學生不敢和恩師比較,學生能夠獲得如此成績,得益於諸多恩師的青睞,也有機緣巧合的原因。”

“哦,什麼機緣巧合,說來聽聽。”

“學生自幼在米脂縣馬鞍山村長大,條件困苦,幼年時候想到的就是吃飽飯,讀書進學之後,想到的是如何能夠吃飽飯,故而在參加縣試和府試的時候,都是根據所思所想,借鑑古今聖賢,寫出的文章,學生參加院試,已經是童生的身份,若是總想著如何的吃飽飯,未免格次不足,故而學生想到了吃飽飯之後應該做些什麼,秉持忠厚仁義之品行,不斷錘鍊鑄造自身之修養,乃是首要的任務了,院試之時,學生同樣將所思所想融入到文章之中。。。”

方逢年連連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

“好一個所思所想融入到文章之中,怕是南北考生,能夠有你這等認識的不多,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此番的見識,你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能夠從筆下寫出來,若不是今日親眼所見,我真的不敢相信。”

方逢年的話語明顯出現變化,稱呼也改變了,顯然對吳帆徽這番話很是滿意。

“謙珏,你是陝西小三元,昨日我查詢了過去的文書,陝西尚未出現過小三元,你是陝西第一人,我希望你能夠繼續努力,在明年的鄉試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爭取早日為朝廷效力,有志不在年高,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很看好你。”

。。。

不到十分鐘後的時間,吳帆徽告辭,他知道方逢年的事情很多。

方逢年也沒有挽留,欣然收下了吳帆徽奉上的十兩白銀。

走出布政使司衙門,吳帆徽的臉上露出了微笑,他才知道陝西學道大人原來是方逢年,此人的確有些迂腐,一生都帶有書生氣,特別是在後來詐降清兵、準備通報訊息給明軍的時候,想法過於幼稚,結果被發現,最終被清兵斬殺。

不過這樣的人,你只要留下了好印象,那麼他會時刻記得,在關鍵時刻幫助你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