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倒爺1853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挾知府以令百姓(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 挾知府以令百姓(上)

經過了三天的時間,在張飛揚的一聲令下,乞活公社的百姓都逐步遷移到了鎮江府這裡。而乞活公社的百姓並沒有被打散進入不同的縣城,因為這些乞活公社的百姓是張飛揚的根基,也是對張飛揚最忠誠的人。既然這樣,那就不能夠讓他們隨意分散出去,然後被當地的百姓同化。必須要把最強大的力量集中起來,也就是把最忠誠的力量集合起來,成為一個拳頭。現在張飛揚其實是在蛇吞象,吞掉了鎮江府。現在自己手下的人口還不足,所以不能夠輕易分散,一旦分散那就由被別人同化的可能。必須要等自己實力強大了,才能夠去吞噬別的地盤啊!

而鎮江府的那些文職的官吏,都被扣押起來了。而那些當地的衙役士兵也都被遣散了,之後就任由他們自生自滅。鎮江府的治安,完全由乞活軍來負責。而當時乞活公社裡面那些稍微識文斷字的,也都被安排到了不同的縣衙還有知府衙門,擔任新的小吏。而現在,整個知府衙門也都初步能夠運轉起來。至於接下來,也就由張飛揚開始給整個鎮江府下達自己的命令,而張飛揚的意志也將會成為整個鎮江府的意志。

“令,鎮江府因長毛進攻,糧食食物緊缺,全部實行配給制。全部百姓都要服從官府指揮,全部糧食都要統一分配,首先從大戶開始!”

張飛揚在這份鎮江府的公文上面使用了鎮江知府的印章,表明這份命令是鎮江府知府蕭峰下達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謂配給制,也就是國家在戰爭時期,或者是物資匱乏的時候實行的一種經濟制度。而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掌握一切的經濟活動,大到經濟發展規劃,小到日常生活品的分配,都是由政府來進行分配。這個是為了能夠讓物資最有效的利用,而且讓有限的物資產生最大的效益。可是最大的缺點就是不靈活,市場經濟的特色無法發揮出來。而且,在配給制的經濟體制之下,經濟很難發展。所以一般都是在戰爭時期,或者是物資匱乏時期,才不得不實行的一種經濟制度。

而現在張飛揚以鎮江知府的名義下令,在整個鎮江府實行配給制,至於理由就是太平天國攻擊鎮江府。而一旦實行了配給制,整個鎮江府都要按照乞活公社的模式進行工作生活。乞活公社其實也就是一群流民,然後由張飛揚實行配給制。而這種配給制,其實也就是一種計劃經濟。不過他們能夠把所有資源都集中起來,用來集中力量做大事。

張飛揚之所以實行這種策略,也是經過了下面對那些百姓的調查研究的。在這個亂世,百姓無心種田,所以糧食產量越來越低。而且,大戶人家在這個時候,往往不但不會開倉放糧,反而會把糧食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其實,按照張飛揚在後世跟妹妹的瞭解,妹妹張靜跟張飛揚提到過,古代所謂災荒還有很多亂世,其實並不是沒有糧食,只是普通百姓沒有糧食而已。其實,很多時候,荒年時期還是有不少糧食的。可是這些糧食都在哪?其實都是在那些大戶手裡面。越是災荒,大戶人家對於糧食控制得越是嚴格。就好比某樣東西越是緊缺,結果大家都越是收藏,反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現象級缺乏。

如果從古代那些起義的百姓攻擊大戶人家,然後開倉放糧吸引百姓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其實災荒年間,大戶人家也是有很多糧食的,只不過他們不願意拿出來而已。至於這些大戶人家為什麼不願意拿出來救濟百姓,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現在張飛揚實行配給制,其實也就是讓那些大戶人家把糧食拿出來,進行統一分配,這樣可以讓張飛揚控制糧食。在亂世裡面,控制了糧食,那就意味著控制了一切。

“社長大人,為什麼我們要實行配給制,卻要以鎮江知府蕭峰的名義來實行呢?”趙明東問道。

趙明東知道,張飛揚恐怕是所圖不小,不過他作為張飛揚的第一批手下,也只能夠選擇支援。而且,在滿清時期,百姓對於滿清有多少忠誠,很值得懷疑。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這個就是滿清最真實的寫照。趙明東知道張飛揚野心不小,可是不但沒有害怕,反而會支援。他們也都希望能夠搏出一個富貴,這樣才能放過光宗耀祖。可是現在張飛揚不但不豎立自己的旗號,反而就連行政命令都是以滿清的名義釋出,這個就有些令人詭異了。

“呵呵,你知道嗎?我自有我的深意。當年明太祖都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我們現在雖然看起來實力不錯,可是實際上實力還不足。我們還要好好種田發展,不然根本不是太平天國和滿清的對手。我們現在並沒有資格豎立自己的旗幟,不然我們還怎麼發展實力啊!”張飛揚說道。

之所以不豎立自己的旗幟,這個是張飛揚和妹妹張靜經過了商討決定的。妹妹在後世經過了網路查詢,知道了滿清時期,太平天國才是滿清的首要敵人。而滿清對於那些普通的山賊,盜匪,甚至是割據一方的軍閥,都可以容忍。只要不造反,那滿清都可以拉攏,甚至不惜官位和權利。而也正是因為這個情況,才讓滿清雖然平定了太平天國,可是地主士紳階級也都起來了,擁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

“我們現在實力還不足,所以不適合直接豎立旗號。如果我們豎立旗號了,那我們投靠哪一方?是投靠滿清,還是太平天國?如果投靠了這兩方面,那恐怕他們都會過來摻沙子。太平天國不用說,我們剛剛得罪了他們,不可能投靠了。可是滿清他們也會趁機過來摻沙子,這個也不是好的選擇。可是如果我們自立,那也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一旦自立,也許太平天國和滿清都會把我們當做敵人,這樣我們恐怕要受到雙方的夾擊。所以,我們只要維持這種不公開活動,可是卻藉著鎮江知府的這個‘殼’來行動,那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這樣,在滿清眼裡,我們是心向他們的人。可是在太平天國眼裡,我們卻又不能夠算是滿清的人,應該是一起反清的‘同志’。這樣我們就可以左右逢源,慢慢積累實力了。”張飛揚說道。

趙明東立馬說:“大人英明,在下不及也!”

趙明東對於張飛揚,也算是心服口服了。張飛揚別看他年紀輕輕,可是居然如此明白政治。這種兩面左右逢源的想法,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到的。而趙明東很快也都想到了,實行這個配給制,其實非常得罪人的。尤其是那些大戶人家,對於這個剝奪他們糧食的配給制,可想而知是非常痛恨的。因為,在亂世裡面,誰掌握了糧食誰就掌握了一切。他們可以透過有很多富裕的糧食,來招收家丁護院,甚至組建自己的民團部隊。可是現在如果被剝奪了糧食,那他們就好比是沒有牙齒的老虎,任人宰割。

張飛揚就是要趁著他們勢力還沒有擴充的時候,剝奪他們擴充實力的基礎,也就是糧食。只要能夠把糧食統一分配,這樣百姓為了能夠生存,都會自覺不自覺地主動配合張飛揚的命令。而張飛揚接下來就會下令只有擁有工分票的人,才能夠兌換糧食。這樣更是把整個鎮江府的百姓都給綁上了戰車,他們不得不主動服從張飛揚的分配。至於這個配給制,恐怕要長時間實行,這樣才能夠在張飛揚的領導下,逐步恢復生產,然後源源不斷的征戰。

既然這個配給制非常得罪人,那就不要以自己的名義釋出。張飛揚不但要爭取百姓的民心,一定程度上也要爭取那些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的人心。在這個沒有義務教育的時代,大多數的知識分子都是出身於大戶人家。如果得罪了地主階級,那恐怕就是把自己的人才來源斷絕了。所以,這種事情還是不要由自己的名義來實行,還是由滿清的鎮江知府來背黑鍋,這樣自己可以不用明著得罪那些地主。當然,明白事理的人都會知道是張飛揚的意思,可是多了這麼一層皮,那以後可以互相好見面,等於是這層皮成為了張飛揚和地主階級的緩衝!到時候,糧食不再是那麼緊缺的物資的時候,張飛揚也就可以順勢取消配給制。

“好了,傳令下去,讓乞活軍去收繳那些大戶的糧食。普通百姓的糧食,就不要收繳了。大戶人家的糧食,必須要拿出來由官府統一分配。如果不從,那就按照通匪處理。”張飛揚說道。

而趙明東馬上接著問:“那‘通匪’應該怎麼處理?”

“亂世當用重典,你明白了嗎?”張飛揚說道。

趙明東深吸一口氣,顯然他知道張飛揚可不是什麼心慈手軟的人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