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生於1871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 換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六章 換裝

金黃是皇室的顏,自古以來只能是皇上可以用,除了皇上之外,算是親王,也只能使用杏黃。這一次小皇帝為了樹立軍人的榮譽感,可以說是下了血本。

本來是要賞穿黃馬褂的,但是這現在好幾百人了,將來說不定好幾百萬人,都穿黃馬褂,那哪行。再說了,這新軍服和馬褂它也不配啊。於是載湉做了一些變通,將軍銜的等級和顏相結合,運用在領章上。

“這是用於新兵的,也是最基礎的普通士兵,”載湉拿起其中的一套領章說道:“底是金黃,上面繡有一道綠的布條,意味著他是最基本的列兵。如果繡兩道,那麼是二等兵,三道是上等兵。這三個等級依次對應原來的守兵、戰兵和馬兵。”

放下手中的列兵軍銜,載湉又指了指另外兩排軍官的領章。“軍官的基本官銜是尉官,分為少尉、中尉和上尉;尉官之上則是校官,分為少校、中校和上校。你在安南和法國人接觸的比較多,應該對此並不陌生。

歐洲諸國,甚至美洲各國在軍銜上基本都是這樣一個體系,載湉想要改變的只是現有的武將體制,卻並不想特立獨行的在整出一套完全不同的體制出來,所以在軍銜方面直接採用了歐美的軍銜體系,只不過樣式稍有不同。

“尉官和校官領章的底同樣為金,區別在於尉官是在金底面上綴三角星,而校官則是綴四角星。將來還會設將官,綴的是五角星了。不過現在京營整訓才剛剛開始,新軍還未設立,所以暫時不授將軍。而且將來將軍一銜也不會輕授。”

這樣算來士兵是一級三等,而軍官則是三級九等。簡單的介紹完自己設計的軍銜等級,載湉看了看劉少卿問道:“你還有什麼疑問或者建議麼?”

劉少卿這段時間其實思考的也很多,不過有些事情是不能自下而上的去推動的,像這種體制性的變化,只能是上位者來提出改變,否則要是劉少卿提出來,那是謀逆的大罪了。現在既然皇上已經做出了第一步,劉少卿自然可以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補充進去加以完善,這是一個臣子應該做的了。

“回皇上,臣在練兵時發現,絕大多數士兵雖然訓練刻苦,但是在讀書識字方面則像榆木疙瘩一樣,完全不開竅。這樣一來,因為缺乏系統性的知識,他們可能一輩子也無法成為軍官。可是一名士兵從參軍到退役,可能會有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在軍營中渡過,這麼長的週期,如果給士兵的等級只設一等,可能會造成他們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無法得到晉升,這有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士氣,所以臣建議,在增加兩等士兵的等級。讓那些因為缺乏系統性知識而無法成為軍官的老兵也能有不斷向上的空間,比如說設立士官。”

清朝目前實行的還是募兵制,在這一體制下,一名男性青年可能十六歲甚至更小的時候進入軍營了,而如果沒有什麼變化的話,他可能會一直在軍中直到成為一個老頭。這中間的時間跨度甚至不止二十年,而是三十、四十年。比如現在的綠營或者旗營,四、五十歲的老卒大有人在,雖然幾乎什麼也幹不了,但是照樣領餉。

載湉也知道現在清軍的這一弊端,隨即道:“首先這種弊端必須得到改變。尤其是新軍,將來必須設定士兵服役的年齡上限。三十歲,最多不能超過三十五歲,一旦到了這個年齡,必須退役。不過你的提議倒是也可以採用。畢竟即使是服役到三十歲,也有十幾二十年的漫長時間。說說你的想法。”

“嗻!”

劉少卿道:“臣以為,士官可以分成兩等,每等同樣設為三級,即一級士官、二級士官、三級士官和一級士官長、二級士官長、三級士官長。士官和士官長可以由在軍中長期服役,具備充足的訓練和戰鬥經驗的士兵擔任,同樣需要經過考核方可授予或晉升。至於考核年限,士官可以兩年一考核,士官長則是三年一考核。另外軍官的考核也可以定為三年一考核。”

載湉想了想,“這麼說士兵是一年一考核了?”

劉少卿點頭道:“臣以為可以這樣安排。”

“好,這些由你來完善。”

“臣遵旨!”

載湉接著道:“另外,軍服上既然用上了明黃,這代表了皇家的尊嚴,等同於黃馬褂。那麼將來的新軍官兵有了見官不拜的特權了,朕的意思是應該專門給將來的新軍設定一種軍禮,以區別於其他人,你有什麼建議?”

劉少卿想了想道:“法國人和德國人行的都是舉手禮,臣聽說是源於英吉利國的,是用手接觸帽簷敬禮。臣以為可以以此為基礎稍加變化,比如同樣是手掌五指併攏緊貼帽簷,但手心向下,掌緣外翻,同時兩腿併攏呈立正姿勢,以顯示其軍人的氣魄。”

一邊說著,劉少卿一邊做了一個大概的樣子。

載湉看了看,比較滿意,於是道:“可以,這樣定了。”

劉少卿又拍馬屁道:“另外,士兵在站崗的時候可能會手持武器,臣以為還可以增加一種持槍禮。敬禮時必須呈立正姿勢站好,一手持槍緊貼身側,另一只手平舉在胸前,同樣是掌心向下,以表示忠心耿耿。”

“嗯,甚好。”

小皇帝對這種馬屁倒是甘之若飴。

“與眾不同的裝扮和代表皇家威嚴的明黃的運用,可以讓人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傲氣。這樣一來,更容易讓士兵們感受到什麼是榮譽感,在配合軍中不斷地教育,久而久之,詳細距離你所設想的強軍不遠了?”

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尤其是中國人最為好面子,當新軍的官兵獲得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殊榮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的會自動捍衛這一榮耀,這時候所謂的集體榮譽感也應運而生了。光緒帝推出新式軍服的這一動作看似簡單,卻恰到好處的擊中了中國人的軟肋。

載湉繼續道:“另外關於第二點,是解除軍人的後顧之憂方面,你有什麼建議啊?”

關於這一點劉少卿也早有思考,此時皇上動問,便道:“臣以為,除了保證軍餉足額到位之外,最好還能有一些針對官兵家屬的優待政策。比如現在的整訓營,每個月在伙食上需要大量的雞蛋、蔬菜和肉類,那麼我們可以單獨設立一個農場,將那些無依靠的軍屬聚集起來,讓他們負責給士兵們養雞、種菜、養豬甚至洗衣做飯。這樣既加深了士兵和家庭之間的聯絡,又能解決軍屬的溫飽問題,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即使是有士兵在戰場上犧牲了,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親人有一份工作不至於餓死,能夠得到朝廷的照顧。臣以為這樣能解決官兵們一部分的後顧之憂。”

載湉點點頭,道:“嗯,這個倒不難辦,可以立刻做起來。不過為了避免在操作中發生變化,最好還是由軍中的人來牽頭做這件事。另外將來新軍的物資、軍費都要**出來。”

小皇帝是實在沒法相信當下的官僚體系。這樣的事兒要是交給兵部那些官員去做,最終不一定會搞成什麼樣子,說不定適得其反。

劉少卿應了下來,隨後繼續道:“臣以為朝廷還應該設立一項制度,規定士兵如果在戰場上受傷、殘疾或者死亡,應該享受什麼樣的治療和撫卹。這樣,可以讓士兵們在作戰時更加無所畏懼。”

載湉點點頭:“準!另外,朕還可以給你一個優待,士兵和軍官在服役期間,其家庭的賦稅可以適當減免。具體的辦法你回去後擬一個條陳遞上來,今天不細說了。”

劉少卿連忙道:“謝主隆恩!”

“好了,朕現在跟你說另外一件事。”

“請皇上吩咐。”

載湉對劉少卿揮了揮手,“你轉過身去。”

“這個,君前失儀……”

按照禮制,大臣在覲見皇帝的時候是不允許背朝皇帝的,這樣做是君前失儀,是大不敬之罪。哪怕是離開的時候,都要倒退著出門,出了門之後才允許轉身。

載湉不耐煩的道:“朕讓你轉身,你怕什麼?”

有了皇上的這句話,劉少卿這才轉過身去,將後背對著載湉。隨後,一名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小太監呈上一把剪刀,載湉拿起剪刀,親自下手,咔嚓咔嚓幾下,將劉少卿腦袋後面的辮子齊根兒減掉。

劉少卿撲通一聲跪下了,“皇上饒命啊,臣對皇上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大清律規定,留頭不留發、留髮不留頭,載湉突然剪了自己的辮子,猝不及防之下,劉少卿還以為自己今天要交代在這兒了。雖然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到底那句話說錯了,但是伴君如伴虎,他那知道皇上說翻臉翻臉?

看著臉煞白的劉少卿,載湉安撫道:“慌什麼,朕又沒說要治你的罪。”

劉少卿一臉的苦相,“可是大清律例……這剪了辮子,臣哪裡還有活路?”

“誰說的,朕可以赦你不死。”

“可是,這個樣子臣也沒法出去見人啊!”

“這對了!”載湉正道:“這是朕要和你說的另一件事凡是新軍官兵,都要剪掉辮子!”...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