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生於1871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九章 換裝(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九章 換裝(四)

看著書桌上放著的兩本小冊子和兩套新軍服,榮祿知道,現在是該站隊的時候了。

皇上年少,積極進取、銳意改革,並得到了大多數洋務派的支援。但是,頑固勢力依然分外強大。大清朝八個鐵帽子爺,只有恭親王、醇親王和肅親王是明確站在皇上這邊的,而禮親王、睿親王、怡親王、莊親王、鄭親王,卻對改革持保守態度。

但是,今天來的溫都蘇也剪了辮子。溫都蘇是僧格林沁的親孫子,他父親不但是蒙古當前最顯貴的王爺,還同時是正白旗的旗主。他的選擇,是否代表了伯彥納饃鈷?那麼,作為正白旗的自己,該怎麼選?

一旁蔭昌輕聲道:“大人……”

榮祿一抬手,打斷了蔭昌的話,他知道蔭昌想說什麼,“這個事兒,自己決斷,你先回去,本官想靜靜。”

蔭昌沒有好奇的問靜靜是誰?默默地走到桌前,拿起一身新軍服,轉身出門。

榮祿知道,這行動本身已經代表了蔭昌的選擇,蔭昌是留過洋的,能做出這個選擇,榮祿不奇怪。

該自己選了。榮祿笑笑,下意識的伸手摸了摸跟了自己四十年的辮子。

另一側,整訓營中剪辮子的事情卻沒有這麼複雜,一方面整訓營的士兵們四個月來都已經習慣了服從命令,長官一聲令下刀山火海也的闖,何況剪個辮子?另一方面,按照長官的說法,好日子眼看在眼前,難道為了一根屁用不頂的辮子放棄了?

“戴上那個黃牌牌,等於是皇上的親軍侍衛了啊,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兒啊!”

“要是說見官不跪的話,那不相當於舉人老爺了?”

“減免稅賦,免除徭役,這不是舉人老爺才有的麼。”

“只要成了新軍,俺娘可以進集體農莊,不但今後吃喝不愁,還有人照應,這樣的好事兒,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無數看得見的好處和一根礙事兒的辮子,如何取捨,還用多想麼?

整訓營七百多新兵加上劉少卿的一百多人集體剪辮子的事情果不其然的在京師引起軒然大波。言官大臣們紛紛上書參奏此事,朝野上下,沸沸揚揚,甚至有滿洲頑固分子和部分監生闖入軍營,要將膽敢違抗祖制的新兵們全部揪出來砍頭示眾。

開玩笑,軍營如果能被他們衝進來,那這兵還練個什麼勁?劉少卿一聲令下,整訓營緊急集合,隨後,強闖軍營的頑固分子被丘八們一頓亂棍打倒,捆得跟個粽子似得送交步軍統領衙門。

新任九門提督是年僅二十二歲的三等奉國將軍毓朗。毓朗出生時恰逢英法聯軍進攻bj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所以從小對洋人懷有敵意,加之從小習武,**不羈,有傳聞說,他曾空手奪取過洋流氓的手槍。

對於新式軍校,年輕的毓朗還是持贊成的態度的,他也認為,朝廷必須改善軍隊,才能抵禦洋人,而僅僅依靠現有的八旗、綠營或者練軍,是遠遠不夠的。若不是領了步軍都統的差事,他甚至想要親自和皇上要個名額,進軍校學習學習。

對於剪辮子一事,雖然毓朗並不十分支援,但是本來生性不羈的他也不覺得這有什麼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怎麼?這幾百號人辮子一剪,大清國國將不國了?

洋人燒了圓明園的時候,也沒見這些個人出來哭一場,反倒是剪個辮子,都個個哭的向死了親爹似得。

出於這種心思,毓朗對押送過來的頑固分子們都沒什麼好臉,往大牢一丟,等著家屬那銀子來撈人。

在朝野鬧得不可開交時,朝廷的最高層卻反常的沒有任何動靜。皇上之前針對部分頑固勳貴揮起的屠刀狠狠地震懾了一些人,而且關於剪辮子這件事兒,雖然大家都覺得的確有違祖制,但是換個角度想,把他當成皇上控制新軍的一種手段也不是不能接受。君不見宋朝的時候當兵的還要在面頰上刺字麼,這剪辮子在某些人看來也和宋朝的刺字、明朝的戶籍差不多個意思,沒必要為這樣的小事兒和皇上頂牛。

果然,這邊硬闖軍校的人前腳被關進大牢,後腳皇宮裡便傳出旨意,凡是衝撞軍校的,一律發配苦寒之地。理由是軍服上的明黃領章代表皇家尊嚴,不容侵犯!

聖旨一下,京城裡叫喚的頑固分子們頓時偃旗息鼓,尤其是家裡有被抓進大牢的,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的想著怎麼撈人減刑,那還有心思考慮別人的小辮子?

在野的反對聲音被壓了下來,在朝的還在據理力爭。言官們的摺子已經連續遞了好幾天了,皇上卻毫無反應。終於,坐不住的言官們串聯起來,集體到**外跪著,要向皇上申訴,請皇上收回成命,並將蠱惑皇上的劉少卿等人治罪。

光緒十一年三月十二,穀雨,這一天,幾十名保守派言官齊聚**,手捧奏摺,長跪不起。直到下午申時,從宮裡出來上百的侍衛,不由分說,將這些人摘去頂戴,扒掉官服。隨後,聖旨下,以詹事府左庶子盛旻等四十三人,以妄議之名、行逼宮之實,欺君罔上,著革去功名,發配xj永不得回京。

同日,軍機大臣孫毓汶被控貪汙受賄,著開去軍機大臣,在家候審,直隸總督李鴻章入軍機。

兩份聖旨一下,朝中諸大臣立刻轉了風向。次日,朝會上光緒再次發怒:“英國人吞併緬甸,兵鋒威逼雲貴,你們不管;黃河連年決口,士民哀鴻遍野你們不管;華人在美利堅被燒死、打死幾十人你們不管;卻抱著所謂的祖宗法制去揪自己人的小辮子。像這樣的臣子,於國何用?於民何利?”

滿朝文武噤若寒蟬,無一人敢言。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奕訢奏道,將竭盡全力,和美利堅國交涉。隨後,下旨以軍機大臣許庚身為兵部尚書,督促各地整頓在冊士兵。務必保證實兵在冊,四十五歲以上、十六歲以下不得從軍,均需遣散。

總理衙門繼續和英、美兩國吵個不休。許庚身新官上任三把火,開始大力整頓綠營。光緒利用內外兩件大事轉移了朝野的視線,原本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整訓營和軍校終於可以清靜清靜了。

春季考核已經完成,一百多名軍校生除了少數因為家庭對剪辮子一事顧慮頗多而退學外,其他絕大部分學員都順利透過並留了下來。只不過留下來的人中,願意剪掉辮子的並不多,也是二三十個的樣子。畢竟,能夠在第一期進入軍校學習的人家裡多少都有些背景,沒有必要冒這個險。

隨著夏日的來臨,軍校的課程開始進入第二階段,學員們將根據自身的情況選修課程。根據之前制定的課程規劃,術科中步、炮兩科為必修課,騎、工程、後勤三科為選修科。學科中外語、算術、地理為必修課,測繪、化學等科則為選修。另外國學仍安排在每天晚飯後進行教授。

榮祿自從剪了辮子,對軍校的工作迸發出了強大的激情。作為一個有野心、有思想、有追求的滿清大臣,榮祿清楚的知道在剪掉辮子的那一刻起,軍校的成敗是自己政治生涯的基礎,只有將軍校辦好了,自己才有更進一步的可能,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有了榮祿和蔭昌分擔壓力,劉少卿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使他終於有時間可以做一件自己早想做的事情研究槍支的改良。

四年前,當年少的劉少卿第一次接觸洋槍的時候,對這種可以再幾百米外殺死對手的奇妙武器產生了無與倫比的熱情。在北圻的時候,劉少卿一直夢想著能夠親自設計一支步槍,而和法國人的戰爭使他能夠接觸到清廷提供的購自德國、英國的毛瑟步槍和亨利步槍,再加上繳獲自法國人的878式和873式步槍,給劉少卿的夢想注入了諸多的養分。

在去年的三場比試中,第一次見識到了無煙火藥的劉少卿立刻對這種必將改變戰爭模式的火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加上原本有親自設計一支步槍的夢想,所以劉少卿向光緒皇帝申請,對現有槍支進行改造,以便更加適合新型火藥的運用。

手持光緒欽賜的金牌,劉少卿得以走進戒備森嚴的神機營機器局。自從小皇帝開始無煙火藥的試製後,這裡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進入的了。

現在的神機營機器局,基層管理人員基本都是留洋回來的學生擔任,並且彙集了大清能夠找到的製造火藥、洋槍的能工巧匠。

“這兩套裝置是從德國運來的,現在生產的無煙藥,是靠這兩套裝置。年產子藥約十二萬。”

陪同講解的年輕官員叫侯久滿,一邊講解,一邊用羨慕的眼神看著劉少卿光鮮的行頭。

劉少卿問道:“對於槍械這方面,生產情況怎麼樣?”

“槍械方面,可以仿造西洋後膛快槍如雷明登、夏奈利、快裝毛瑟,大概一年能生產五千支。”

“這方面最好的技師是誰?”

“哦,是李師傅,大人要見他麼?”

劉少卿點點頭,“請他過來。”

“是,大人。”隨即轉身走開,不多時,帶著一個約莫五十歲左右的人回來。

“大人,這位是李老能李師傅,是我們這裡最好的工匠,經他手做出來的槍,幾乎沒有炸膛的現象。”

那老年工匠看到面前這位穿的稀奇古怪的少年,知道是侯大人所說要見自己的那位大人,趕忙上前磕頭:“李老實參見大人。”

劉少卿連忙扶起他來,“老人家無須多禮。本官叫老師傅來,是想瞭解一下老師傅在槍械製作上的經驗如何。本官受皇上委託,有一項工作要交給老師傅。”

李老實一聽是皇上委派的,更加戰戰兢兢,“回大人,草民對皇上忠心耿耿,不管有什麼差遣,草民是拼去這條老命不要,也一定完成大人的囑託。”

劉少卿笑道:“老師傅不用這麼緊張,對皇上的忠心當然是好的,不過這件事,還要看你的技術能不能達到。這樣,既然侯大人說你是這裡最好的工匠,我這裡有一份圖紙,你先看一看。”

說著,劉少卿自懷中取出一份圖紙,正是他幾年來積累靈感設想的新式洋槍的分解圖。...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