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生於1871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論戰(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九章 論戰(上)

李鴻章這廝很鬱悶。

十一月,法國公使寶海致電總理衙門,詢問清軍在越南的調派一事,並對此表示擔憂。雖然總理衙門以追剿叛匪答覆,但寶海明顯不信。隨即,光緒帝電令李鴻章赴天津和寶海越南事宜進行洽談。

但談判卻進行的十分的不順利。

天津北洋大臣官邸。在座的都是李鴻章的鐵桿兒親信。比如盛宣懷,比如周馥,比如重新迴歸的薛福成。所以,大家說話也不用太顧忌,畢竟,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大人之前發給皇上的電報,可有回信?”

這裡能被稱之為大人的,自然只有李鴻章一人。

“回了。但也等於沒回。荇蓀,你拿給他們看看。”說著,李鴻章從袖中取出一張電報來,遞給盛宣懷。

盛宣懷接過,看了一下,只見上面寫著一句話:“如果你認為這樣能使法國人偃旗息鼓,使越南安定,可以便宜行事。”

看過電文,盛宣懷一言未發,轉而將電文交給了對面的周馥,周馥看過,同樣一言不發,又交給了薛福辰等人。

等到大家都看過了電文,李鴻章才問道:“你們怎麼說?”

知道李鴻章必然會問,盛宣懷、鄭觀應和薛福辰等人都看向周馥。作為李鴻章幕府的第一干將,也是李鴻章心腹中的心腹,北洋名臣,這時候當然是第一個發言。

“從字面上看,皇上的意思應該是準了,但是,這字裡行間的背後,卻好像恰恰相反。”周馥語速比較慢,以便顯得他是深思熟慮過的。

“為什麼這麼說?”

“大人請想。若是聖上真的同意,只要回覆照準兩字即可,但偏偏是回了這麼一句話,尤其是裡面若能使法國人偃旗息鼓,這法國人到底怎麼想的,誰也摸不準,若是真能偃旗息鼓,哪怕只是安生幾年,這一關,咱們也算渡過去了。”

李鴻章點點頭,又轉向盛宣懷等問道:“你們的意見呢?”

盛宣懷道:“屬下所想,和玉山兄相同,這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法國人的態度。”

一旁薛福辰也道:“是啊。不過在之前的協定中,法國人已經在我大清獲得了充分地利益,此時再以越南一事大費周章,豈不是畫蛇添足?以屬下看,法國人應該志在越南,而不在我。”

“哦,是麼?杏蓀也這麼認為麼?”

盛宣懷道:“屬下想,法國人行事乖張,貪得無厭,或許不排除得隴望蜀的可能,但即便如此,他吞下越南,想必也不會是一時半會兒能消化的,而且,大人莫非忘了,在越南,我們還有一招暗棋。”

周馥聽了心中一動,“杏蓀所說莫非是?”

盛宣懷連忙接上:“不錯,是那劉永福的黑旗軍。法國人不是第一次企圖傾吞越南,但是因為這個黑旗軍,不但沒能得逞,反而損兵折將。依屬下看,這黑旗軍是法國人的剋星,只要有他們在,這法國人算是拿下越南,也是個消化不良,而要借越南而進我西南,恐怕不是短時間能實現的。只要能給我們幾年時間,到時候北洋水師成軍,算要戰,咱們也多少有了底氣。”

“嗯,杏蓀說的不錯。本身這份協定,我大清和法國也是以紅河為界,那黑旗軍駐地在紅河東岸,扼守西進咽喉,法國人若是不把黑旗軍消滅,想要沿紅河進犯雲貴,根本不可能。只是希望這黑旗軍能多拖延一些時候。回頭看看他們還有什麼需要,再支援他們一批軍火。”

盛宣懷立刻點頭應諾。

“杏蓀吶,我知道你對洋人在我大清橫行早有不滿,但是你要知道,大清朝現在是一間四處破洞的老屋,我們竭盡所能,也只是在修修補補,這根基卻要慢慢養著才行。而這西洋諸國,像一個蠻不講理的野漢,戰事一開,若是被他們闖進屋來,恐怕這好不容易補好的屋子,一下子有要塌了。咸豐爺北狩的事兒,荇蓀莫非忘記了?”

李鴻章說的咸豐爺北狩,指的是英法聯軍入侵北京,逼迫咸豐皇帝逃亡熱河的事兒。那一次,英法兩國不但攻入北京,搶劫、焚燒了圓明園,連咸豐皇帝也是因此在熱河辭世。自此之後,國人越發的畏懼洋人,為避免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幾乎到了對洋人有求必應的地步。也是由此,朝廷中逐漸有一些所謂的清流強硬派出現,而且因為此次朝鮮事件的成功,主戰派勢力大有抬頭之勢。

但盛宣懷卻知道,李鴻章不主張戰爭,主要是擔心自己辛苦攢下的淮軍和北洋水師家底兒被拼光,以至於在朝堂之上失勢而已。但這話只能心裡想想,說是萬萬不能說的。畢竟大家都在一條船上,李鴻章失勢,對他們任何人也沒有好處。所以此時也只能附和著說:“大人說的是,這大清基業,已經搖搖欲墜,還不是全憑著大人在這兒支撐著。這些洋人船堅炮利,又有那一個是好惹的。”

李鴻章點點頭道:“嗯,你明白好。那這樣把,你們再商議一下,擬個條約,把法國人的條件整理出來,這幾日,把約籤了。”

三人聽了,一同起身應諾,隨即告退辦差去了。

目送著三人離去,李鴻章下意識的拿起那張電報,看著上面的話,本來舒展的眉頭卻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那個身影,那個趴在地上哭泣著的,看似無助、卻又給自己帶來莫大壓力的幼小身影。

188年十二月,李鴻章受朝廷委託,在天津和法國公使寶海簽訂《越事協定》。協定規定,中法兩國以紅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區,分別由中法兩國保護;中**隊撤離駐越南北圻之兵,法國保證不侵佔中國領土;中法陸路通商等條款。

條約內容傳到京城,朝野大譁。支持者有之,聲討者亦有之。

聲討者自然是抨擊李鴻章喪權辱國,法國未發一槍一彈,而越南全境已失。而支持者則說,法國號稱世界第二強國,咸豐之敗尤前車之鑑,如今能夠不傷人命,不費錢銀而成合約,而越南尤在,仍為我屬國,實在是難能可貴。更何況法人承諾,不侵佔領土,只求通商。

不過相對於支持者,聲討者的聲音明顯更響亮、有力一些。

“皇上,深州地震,正是因為李鴻章喪權辱國之條約,惹得天怒人怨,上天這才示警。所以,此條約萬萬不能同意。”

前日,河北深州地震,數萬人受災,翁同龢與李鴻章素來不和,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參他的機會,趁機將天災和**連在一起,參李鴻章一個大逆不道,天怒人怨。

對中法協定不滿的不止翁同龢一人,左宗棠也是憤聲抗議,只是不同於翁同龢,左宗棠是因為條約而抗議,翁同龢卻是因為條約是李鴻章籤的而抗議。但此時兩人是同一戰線,都不希望條約能順利簽署,此時翁同龢彈劾李鴻章,左宗棠在一旁自然附和。

這兩人在軍機會議上提此事也不是第一次了,不但是他倆,是奕訢,也因為此事而彈劾李鴻章。不過奕訢為的,卻是能牢牢把握住總理衙門的外事權利而已。如今大清首要重務無不牽扯洋務,而洋務又歸口總理衙門辦理,但近年來李鴻章的北洋系統辦理洋務越來越多,所以奕訢心中非常不爽,想要趁機落井下石,搞他一下。

六個輔政大臣,如今三個明確反對和法國人簽約,奕譞不表態,是因為要等小皇帝的意思,而禮親王則是主和派,支援李鴻章的。

這兩日朝中主和、主戰的吵翻了天,小皇帝始終沒有明確態度。今日翁同龢再次發炮,左宗棠、奕訢在一旁附和,又借深州地震說事兒,大有今天不給個明確的說法誓不甘休的架勢。

看翁、左、奕訢三人猶如鬥架的公雞,載恬心中暗暗有些好笑。不過今日的確要給他們一個答覆了,否則每天都糾纏這事兒,別的活兒都幹不了了。

“中法條約,既然已經擬定,李鴻章作為朝廷全權大臣,自然有權代表朝廷簽約。李中堂的意思,是朝廷的意思,也是朕的意思。”

納尼?前段時間還信心滿滿的支援劉永福和法國人開片,為此還專門調整了廣西巡撫和雲貴總督等要職,這才幾天哪,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玩兒了?

皇上,這樣不好?

見皇帝明確表示支援李鴻章,同意簽訂中法條約,左宗棠大急,立刻上前兩步跪倒:“皇上,不可啊。”

載恬見左宗棠跪下,連忙示意太監上前扶起,口中道:“左卿家不要著急,聽朕把話說完。”

止住了心急如焚的左中堂,光緒這才道:“朕也知道,這紙條約一簽,則越南恐怕要落入法國人的手裡。但是,若我國不籤此約,能保得住法國麼?那法蘭西號稱世界第二強國,船堅炮利,據稱光五千噸以上的鐵甲艦有數十艘,再看我軍,北洋水師僅有快船兩艘,排水量不過千餘,而南洋水師甚至連鐵甲快船尚且沒有。若是不能遂法國人所請,戰事一開,我國拿什麼抵擋?而且陸軍皆以淮軍為主,雖裝備不斷更新,但士卒缺乏訓練,鬥志全無,如何能保證守住國門?到時候,恐怕不但越南保不住,連廣西、雲南都要丟了。若法國人再索以兵費,對我豈不更是雪上加霜?此時只憑一紙條約,能消弭戰亂,不傷人命,更節省了大批銀兩,何樂而不為?”

小皇帝一席話,說的左宗棠無言以對。

的確,主戰派之所以參劾李鴻章,僅僅是為了此條約喪權辱國,這純粹是基於義憤,真要說到和法國人開戰,又有幾人能夠保證能打贏?而且,算越南一戰能打贏又如何?法國人若傾國來攻,大清如何抵擋?更何況英、法兩國狼狽為奸,北面又有俄國虎視眈眈,東洋人新敗,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趁火打劫?若真這樣,那大清豈不是要遭受滅頂之災?

更何況,打仗不光會死人,還要花銀子。可現在戶部的銀庫裡乾淨的能踢足球,上哪兒找銀子?

想到此處,左宗棠不由得感嘆國事艱難,竟然悲從中來,老淚縱橫。

載恬看的心中實在不忍,暗嘆一口氣。他知道這位老臣子是真正的為國事擔憂,對大清忠心耿耿,若是自己再不將自己的真實打算說出來,實在是對不起這位老臣。

取出袖袋中自己的手帕,小皇帝示意身邊的太監拿去給老大人擦擦眼淚,等到左宗棠情緒穩定一下,這才說道:“卿憂心國事,朕甚感欣慰。其實有一番話朕早想說,但一直沒找到機會,今日正好,幾位卿都是朕的弘股之臣,朕也不瞞大家,把心裡的想法和眾卿說一說。”

五位輔政大臣互視一眼,均有些摸不著頭腦,連忙集中精神,看看皇帝要說什麼。

“跟法國人的這份協定,我們要籤。”...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