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元山港外,這個時候正是月明星稀,海浪一**的拍在岩石上面,濺出了雪白的浪花。一條小船,正在波峰浪谷之間穿梭。船頭站著人,極力的向前看去,想找到約定的訊號。
不知道過了多久,看見一處灘塗上面亮起了燈號。透過濛濛海霧,若隱若現的投射過來。船上幾個水手精神大振,趕緊撥槳搖櫓,朝著燈號亮起地地方行去。不過多一會兒,小船已經抵近,岸上跳下十幾個矮小精壯的漢子,默不作聲的踏水將小船一直拖上灘塗。看他們動作整齊地模樣兒,像是都從正規軍隊當中出來的。
船上載著的兩個人,早給剛才的波浪顛暈了,在水手們半扶半架下,才弄下船來。兩盞馬燈亮起,看見一個穿著洋裝的中年人,還有兩個穿著朝鮮式樣便服的男子迎接了上來:“金大人!樸大人!”
船上兩人,原來是坐日本報國丸號漁船抵達朝鮮海岸,然後轉小船偷偷上陸的金玉均和樸泳孝兩人。
而迎接他們的,是日本駐漢城領事杉村睿。另外兩個朝鮮人則是在甲申政變後被閔妃保護下來的開化黨大臣。一個是敦寧府府判官金植一,一個是忠翔府府正郎方化山。
看到金玉均、樸泳孝兩人臉青白,腳步虛浮的下來,金植一和方化山都是喉頭哽咽,忙不迭的拜了下去:“兩位大人,可算是把你們給盼來了!”
金玉均還掌得住一些兒,樸泳孝沉浮日本八年,當年組建開化黨政府,一舉誅殺東學派大臣數十人的豪氣早消磨乾淨,扶著他們已經說不出話來。
杉村睿臉陰沉的看著這幅迎接場面。只是輕輕冷哼了一聲。金玉均朝杉村睿行了一個禮,隨後道:“杉村先生,我們雖然回來。但是開化黨已經再無甲申時候的力量,今後的一切。都要多多仰仗日本朋友了。”
杉村睿擠出一絲笑容,微微鞠躬:“在朝鮮,我們還是要互相提攜的。大日本帝國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現在我們只需要一點朝鮮動盪的由頭!屆時,日本帝國的大軍將跨過海洋,將我們共同的敵人趕出這片土地。**的清政府已經搖搖欲墜,只要我們在門口踹上一腳,整個房屋都會倒塌……金君,樸君,朝鮮萬世難逢地機會,在眼前,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呀!”
金玉均不住的點頭。日本這幾年來,國勢的蒸蒸日上,軍隊的拼命訓練,還有整個國家的叫囂的帝國未來的利益,將在大陸之上地呼聲,已經將這個後起國度凝聚成一頭兇獸。只等待出籠的機會。而那個遲緩沉重的宗主國,能應對這樣地變化麼?
一方面是賭上國運,整個國家為此努力了二三十年的日本,而另一方面,則是腐朽老鈍的大清。相信任何人都知道該如何選擇。金玉均已經在心中下定了決心,他的朝鮮母國,決不能和那個宗主國一起沉淪下去!
金玉均慨然抬頭,看著遠處:“泳孝君,我們去漢城,等候……,”金玉均頓了一下隨即用一種輕緩但是堅定的語氣道:“等候一個能救咱們國家的機會!”
朝鮮景福宮。
作為一個小國的王宮,實在比不上大清故宮的氣派,單論大小,差得天差地遠。刻薄點兒說,不過是清宮一殿那麼大的規模。連守備王宮的衛士。自從壬午之前練的西洋式別技營、奇兵營被袁世凱解散之後,也恢復了舊貌。一群帶著斗笠,穿著舊巴巴地藍衣地傢伙,懶洋洋地守備在王宮門口。手裡的傢伙,都是老掉牙的前膛單發洋槍,因為疏於保養,有的都上了鏽了。
本來朝鮮的武備,已經鬆弛到了極點。這漢城的安全,還是大清和日本共同保障的。他們這些守備,也是聊勝於無而已啦。
事實上,不管是大清還是日本,都有把握十天之內將朝鮮全國解除武裝。
景福宮的格局還是純東方式的。正中進去,一路過去是勤政殿。兩邊則分別是交泰殿和慈慶殿。勤政殿本來是朝會百官的地方,不過近些年來,基本也成了擺設。朝鮮政局地中樞,一是集中在高宗父親大院君這個議政大臣的私邸。還有一個,是集中在交泰殿,高宗的正妃閔妃的居所了。
這位閔妃,後世被棒子們恭奉為明成皇后,還拍了老長的電視劇紀念著她,彷彿英明神武,高瞻遠矚,悲情千秋無比。其實論起來,現在的她,不過是一個四十二歲,在甲申之後已經喪失了大部分權力的中年婦女。
在交泰殿昏暗的光線當中,閔妃在坐墊之上端正的坐著。式樣古怪的高高髮髻端端正正地,小小的眼睛底下,已經有了深深的眼袋。那種疲倦,是再厚的宮粉也掩飾不住的了。
交泰殿外,閔妃的貼身宮女們正緊張地注視著周圍的動靜,一有風吹草動,要趕緊回報。雖然宗主國的那位鐵腕兒大臣已經回國,但是清軍卻並沒有撤走。而今晚閔妃要會見的人又絕不能被中國人知道,所以不得不加倍小心。
金玉均正跪坐在閔妃對面,如泣如訴的在娓娓勸說著這位王妃。
“王妃殿下,朝鮮要自存,再也指望不得清人!他們現在列強環逼,自己已經衰弱無比,但是還在咱們的國土上面作威作福!而現在日本奮發圖強,罪臣是所親見。這生機勃勃的勢頭,清人如何能比?只要日韓一體,可以在東亞洋麵上面,成為英吉利式的強國。日本制海,而我們制陸。算奪取東北故土,也是反掌般容易。清人現在已經不堪一擊,而且日本帝國也會全力幫助我們,現在,只要您同意,我們會立刻發起行動。臣相信,最多只要三個月,能還朝鮮一片廣闊無比的天空!”
閔妃認真的聽著,連頭上的飾物也不稍動。當日本公使杉村帶來這個心腹秘密潛回漢城的訊息時,閔妃巴不得早點見著他。今日在杉村掩護下,金玉均秘密地潛入交泰殿,兩人見面,當真是悲喜交集。若是不知道的,恐怕真的會懷疑李熙的帽子上是不是長了青苔。
閔妃和金玉均等人為骨幹的開化黨。在過去的年月裡,不管說他們是為了和大院君爭權也好還是什麼,的確也算是在殫精竭慮的在為朝鮮這個夾縫當中的小國尋找一條出路。大院君全面倒向清國,而他們卻總覺著大清越來越靠不住。
作為小國,多抱一條大腿總好過少抱一條。朝鮮地瘠民貧,算論起地緣態勢,也只是在屏障清國東北有點用處。洋人除了想不凍港想瘋了的俄國人,都對這裡不屑一顧。他們要進入中國,有的是跳板,而選擇朝鮮還要冒著俄國挑釁的危險。而同樣,俄國人現在也不想因為朝鮮過早的觸怒英國。至少在西伯利亞鐵路建成之前,俄國還沒有做好和英國在遠東作戰的準備。
所以,朝鮮能選擇的依靠其實很少,之前只有大清,而現在則多了個日本。既然大院君一派已經選擇了中國,閔妃他們地開化黨自然只能選擇靠攏日本。
對於小國內部來說,他們地抉擇,無所謂對錯。
但如果說以前開化黨求的還是在中日兩國之間的平衡,但是這次金玉均歸來,閔妃卻覺著金玉均已經完全的倒向日本了!
閔妃沒有去過日本,也沒有去過大清,至少近幾年沒有。所以她不知道金玉均所描述的日本是不是真得那麼強大,也不知道大清是不是真的像他所說的那樣一推倒。不過她清楚的知道,現在在朝鮮還有一支大清的軍隊,還有袁世凱這個欽差大臣在漢城。而日本在朝鮮,現在不過是公使署的幾百衛隊,還有一些日本浪人而已!所以閔妃這個時候兒,對於金玉均大動感情的傾訴,只是一言不發。
金玉均能看出來閔妃的猶豫,但是該說的他已經都說了,現在,也只是靜靜的等待著。
“大清還有兵在這兒啊……”。憋了半響,閔妃終於說出了心中所擔心的最大的問題。
“什麼大清的兵!”金玉均突然憤怒起來,臉一下漲得通紅。“弱清不過兩千餘慶軍的浮浪之士,而日本的強軍集於海邊,只要漢城一旦有事,立刻能渡海而來。而遠在千里之外的弱清之軍,還來不及趕到漢城!只要日軍大隊趕到,漢城中樞大局底定!我們一定會輔佐王妃殿下誅除奸邪大院君,鼎革國政,強國開化!只要日韓一體,我朝鮮未來不可限量!殿下,這是我朝鮮最後一個機會了啊!這個時候把握住主動,我們還有自立的機會,而時間再拖延下去。這命運不再掌握在我們手上了!”
關於日本集結陸軍的事情,金玉均並沒有說謊。事實上,在金玉均秘密回朝鮮之前,陸奧宗光為了堅定他的心,還專門安排他參觀了以演習為藉口集結起來的第三師團。
當然,金玉均也不知道,他當時看到的包括之前幾年他所看到的,只是日本人想讓他看到的。
然而閔妃還是默然。半晌,才艱難地擠出了一句話:“日本的兵來了,和清國的兵在這兒,又有什麼區別麼?”
金玉均莫名激動了:“日本和我韓國才是同宗同源!臣考證過,日本天皇是我韓人後裔寫這句話的時候,作者真的是忍得很辛苦!瀕海民族和島嶼民族才是同氣連枝。反觀大陸的漢人,幾千年來,除了攻伐我們,奴役我們,還有什麼其他的好事了?算當年明朝的時候援朝和日本作戰,也是為了繼續控制我們!而日本,當時是準備聯合我們,一起佔據明朝四百州,重振我韓人威風的!那次錯了,這次不能再錯!”
感受到金玉均莫名的情緒,閔妃越發的猶豫,於是僵坐那裡,一言不發。交泰殿內,空氣慢慢繃緊。
正無語的時候兒,外面宮女突然急步走進來輕聲稟報:“殿下,宮外來了一個清國的官員說有事要見大王。大王請王妃殿下……”
閔妃慢慢兒的伸出一支手,讓宮女扶她起來。她神黯淡,顯然已經是心力交瘁了。“金君,現在風雨飄搖,我們還是要謹慎一些……,朝鮮,實在經不起再一次的動盪啊。你先回去,有機會。咱們再見……”。
金玉均慢慢地,慢慢的,跪伏下了身子。將頭在木頭地板上面輕輕一碰。...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