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生於1871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一戰而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 一戰而下

看了看遠處殘破的陣地,楊勇感到索然無味。

這可真有點兒大材小用。楊勇不知道這是不是近衛軍裝甲機動部隊的首戰,反正在他這條線路上,這是第一次使用這種精貴的裝甲騎兵。

裝甲騎兵的概念同樣是劉少卿提出的。當時在第一次俄、華戰爭中的呼倫貝爾戰役上,近衛軍因為在騎兵序列上比較薄弱,以至於貽誤了許多的戰機,甚至在區域性戰場或者一段時間內,被俄國的哥薩克騎兵壓著打,只能防禦,無法反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少卿提出了這麼一個概念,用機械工業,來彌補騎兵的不足。

訓練一個合格的騎兵不是一兩天,甚至不是一兩年的事兒。但是訓練一個會駕駛汽車的士兵,有三、五個月差不多了。

經過三年多的試驗,推翻了一個個的設計方案,近衛軍最終確定了三種火力突擊車。並於06年開始批量生產。

“驃騎”一型輕裝甲火力突擊車,戰鬥全重3.7噸,最大時速55公里,可以說是快逾奔馬。乘員4人,車上裝備有一挺7.毫米04式重機槍。裝備有毫米的前裝甲和7毫米的側裝甲。

“驃騎”二型輕裝甲火力突擊車,戰鬥全重噸,最大時速35公里,成員五人,裝備一門37毫米短管火炮;一挺7.毫米重機槍。裝甲同樣為毫米的前裝甲和7毫米的側裝甲。

“驃騎”三型裝甲火力突擊車,這是一款比較特殊的戰鬥突擊裝備,它的出現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和前面兩型的戰鬥作用也截然不同,在楊勇看來,這一款火力突擊車完全是為了突破敵人的陣地而設計的,根本不是為了應對騎兵。

因為“驃騎”三型火力突擊車裝備的是57毫米火炮,而且他的裝甲厚達毫米。這使“驃騎”三型的戰鬥全重達到了17噸。除了一門主炮之外,“驃騎”三型也裝備了一挺重機槍。

為了讓這個大家夥跑起來,據說機械動力研究院可沒少下工夫,連皇上都驚動了,甚至抽調了海軍的動力研究工程人員來共同公關。最終他們利用海軍潛艇的一款發動機設計方案,研製出了這種直列4缸、水冷柴油機發動機。這一動力裝置最大功率能達到60馬力,裝備兩臺這種發動機可以讓使用履帶的“驃騎”三型的最大時速達到15公里,最大行程也有100公里,這才勉強達到了劉少卿的要求。

不過,這些火力突擊車現在的產量還不足,因此,只有幾個前線部隊裝備了一些。楊勇這個集團軍,僅有一個團,還是直屬於軍部的。

現在,一輛輛火力突擊車正在以連為單位展開,撲向敵軍陣地。

最前面的自然是皮糙肉厚、裝備有37毫米火炮的二型。之後則是裝備有4倍徑短管57毫米炮的三型,剩下的一型則四散在外圍。在這些車輛的掩護下,五個營的步兵穿插其間。

“這是什麼東西?”

俄軍陣地上,包括烏丁諾夫在內的所有官兵都被眼前出現的奇怪裝備震撼了。不過還好,至少士兵們還知道,這些東西從敵人的陣地方向出來,那麼一定是敵人。

“射擊!”

敵人的炮擊仍在繼續,基地內剩餘的火炮還在儘量的還擊,暫時無法兼顧前沿陣地,所以烏丁諾夫的命令,是下給馬克沁重機槍的。

然而讓所有人心中一冷的情況出現了。

當子彈擊中這些鋼鐵怪獸的時候,沒有任何效果!

“用戰防炮!”

烏丁諾夫一咬牙,決定動用自己手中最後的重火力。如果這樣對這些鋼鐵怪獸還沒有效果的話,他相信,自己的士兵必將不戰而潰。

因為任何人也無法面對根本戰勝不了的未知!

轟!

一輛鋼鐵怪物被戰防炮擊中,烏丁諾夫急切的盼望著銷煙快些散去,還讓他知道自己最後的賭注是不是有效。

隨著清晨的微風吹過,銷煙後面的景象漸漸清晰。

“噓~”

烏丁諾夫長出了一口氣。

還好,戰防炮能夠對付這種東西。

“見鬼,他們打中了二號車!”伴隨著刺耳的轟鳴,熊希齡從炮塔上看到自己這個排的一輛戰車被敵人的戰防炮擊中。炮彈擊穿了毫米的裝甲打進車內。可以想象,車裡的戰友基本沒有存活的可能了。

“媽的,快點兒給老子把那狗娘養的找出來!”

在視野中,一個低矮的小土坡後面伸出一根長長的炮管,炮口的煙霧表明這門火炮剛剛射擊過。不過熊希齡還沒來得及轉動炮塔,這門剛剛立了一功的戰防炮被兄弟部隊送上了天。

“被別人搶了。”

熊希齡有些鬱悶的說道。這裡面有對未能為戰友親手報仇的愧疚,也有為沒能首開紀錄而鬱悶。

烏丁諾夫的心沉到了谷底。

因為之前的炮擊,現在自己手裡只有十幾門戰防炮了。而敵人的鋼鐵怪物則至少有三十輛。這樣一比一的換,自己還是毫無勝算。

跟何況,對方還有步兵伴隨!

肖明老老實實的的按照戰前規定跟在一輛火力突擊車的後面。像他們這樣的步兵,在伴隨火力突擊車進攻時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掩護。比如如果對方的戰壕中有不怕死的抱著**包衝上來,他們這些步兵要負責用步槍幹掉這些人。

不過對方好向被完全嚇傻了。或者他們還沒有想到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對付自己的火力突擊車。所以直到距離俄軍陣地00多米的時候,自己居然還是無所事事。

肖明想著,要是一直這樣的話,那麼後面的大部隊很快能跟上來,這樣一來,我們能輕易的佔領敵人的陣地了。

俄軍陣地的反擊稀稀落落,異常脆弱,有組織的抵抗根本沒有。一開始還有幾門戰防炮幹掉了幾輛突擊車,但是在瞬間被蕩平之後,這樣的反擊也消失了。

突擊車上的機槍配合著步兵如同麥田中的收割機一般掃蕩著俄軍的防線,近衛軍迅速的突進到了俄軍的塹壕前。少數紅著眼睛的俄軍士兵端著步槍準備拼刺刀,但轉瞬間被射殺。更多的俄軍士兵是在崩潰後被射殺在逃跑的陸上。

在裝甲突擊車用機槍清理了地標陣地後,第三師主力隨即掩殺了上來。

步兵以班為單位深入塹壕之中掃蕩著殘敵。突破外圍陣地後,戰場部隊並沒有停歇,開始向陣地稍微靠後的遮蔽所前進,這些遮蔽所一般作為出發陣地和居住的場所。其中還有少量沒有衝出的俄軍官兵以及指揮人員。

伴隨著一陣陣沉悶的爆炸聲,一個個掩體的開口處噴出一股股腥辣的煙霧。其中還夾雜著一些血腥的味道。間或還會有幾個地堡被劇烈的爆炸炸的四分五裂,這些地方應該是彈藥庫或者殘存的重火力點。伴隨著後續步兵的跟進,整個陣地最終易手。

從裝甲部隊發起進攻到最後一個抵抗的俄軍被擊斃,整個過程不過70多分鍾的時間!

在輕易的突破了外圍陣地後,裝甲部隊分成三支,一支繼續前進偵察,而另外兩支則向兩翼進剿,擴大突破口,以便後續步兵可以跟上,同時可以等待隨後的補給。

“報告!”

作戰參謀跑到劉陽身旁,“敵人在第二道防線前有雷區,並且配有一些小口徑火炮,還有大量機槍和環形工事群,守軍也多了不少。在我們的正面應該有三個團。裝甲部隊請求支援。”

俄軍會在主要進攻通道上佈置地雷這一點,近衛軍早料到了。現在的防禦戰術,基本上是鐵絲加塹壕,再加上地雷。如果沒有裝甲突擊車的話,僅僅前兩項可以讓進攻方把血流盡。不過,現在三板斧已經有兩下不好使了,最後這一項,近衛軍自然也早準備了對付的法子。

“命令各團、營,集中小口徑步兵炮和迫擊炮,採用彈幕戰術掃雷。咱們給老毛子上一課,讓他們認識認識怎麼使用炮兵!”

彈幕徐進戰術是近衛軍在成立初期已經開始演練的火炮伴隨步兵進攻戰術。即在我方進攻部隊正前方的一個地區或同時在兩個地區上構成炮火覆蓋,並隨著進攻部隊的前進逐次向敵防禦縱深延伸的綿密彈幕。

這一戰術是在突破敵預有準備的防禦時採用的,主要是在敵防禦構成塹壕體系的情況下使用徐進彈幕射擊。不過,這種戰術需要消耗極多的彈藥,一般近衛軍只在對付有價值目標時才會用到。

很明顯,舍利霍夫很有價值。

烏丁諾夫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寄予厚望的地雷陣地也被突破了。現在他手裡能用的,只剩下士兵的血肉之軀了!

一小隊俄國士兵突然從一段戰壕中衝出,快速接近一輛離他們只有30多米的戰車。然而,後方的戰車馬上用37毫米炮打出一個點射。炮彈在進攻者的佇列中散開,將衝在前面的七八名俄軍炸的血肉橫飛。隨後,戰車後面伴隨的步兵馬上補了上來。

利用這點兒時間,第一輛戰車隨著轉向,炮塔上的機槍發出一陣噠噠聲,射速奇快的槍彈形成一個漏斗形彈幕將最後幾個試圖從側翼接近的敵人打倒。

隨後,大量的俄國步兵一**的衝出戰壕,試圖使用手榴彈或者**包來摧毀這些隆隆作響的鋼鐵怪物。這時候側翼的一型“驃騎”發揮了作用,它上面搭載的機槍配合二型、三型陣列裡的伴隨步兵,用速射武器在俄軍面前築起了一道鋼鐵的圍牆。

剛剛發起衝鋒的俄軍被彈雨所擊退,一個個彈坑和被肢解的屍體將整個戰場變成了修羅場。000多人的集團衝鋒在不到10分鐘內被瓦解。剩下的俄國士兵將身體死死的伏在戰壕裡任由指揮官踢打絕不動彈一下,甚至還有直接逃跑的,整個場面一下變得混亂了。

“伊爾庫茨克派出援兵了!”

在兩翼完成對敵包抄後,新的一份戰場情報被送到了楊勇的手中。有了飛艇,敵軍在戰場上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偵察兵的眼鏡。

“真搞不懂少爺,為什麼不多弄些飛艇呢?”楊勇一邊嘟囔著,一邊向沙盤走去。

從沙盤上看下去,代表向赤塔、上烏丁斯克和伊爾庫茨克守軍進攻的三個紅箭頭一字排開。其中上烏丁斯克由於地理環境平坦,易攻難守,所以俄國人只在這裡放了不到十萬人的守軍。楊勇推算,這應該對董福祥的第十二集團軍構成不了什麼威脅。

關鍵的硬骨頭,是伊爾庫茨克和赤塔這一左一右兩隻拳頭了。

尤其是伊爾庫茨克。

總參在赤塔東面佈置了第六和第七兩個集團軍,近十萬人。

施行新的兵役制度後,近衛軍將全國的武裝力量分成了野戰軍和駐防師兩種不同的編制。

集團軍走的是野戰軍的編制路線,即軍旅編組方式。一個集團軍通常下轄5個基本編制旅,然後會根據作戰需要增減騎兵旅和炮兵旅。例如第六集團軍的編制是三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一個炮兵旅和一個後勤保障旅;而第七集團軍則有兩個騎兵旅,但沒有炮兵旅。

旅下面的層級均為31形式編組,例如一個旅包括三個步兵團和一個旅直屬部隊,約8500人左右。

而駐防師則採用兩旅制編制。它的作用一是和平時期維護地方治安、警備,同時在戰時負責為野戰軍供應受過訓練的兵源。

這種編制上的區別一是為了在作戰時保持靈活機動、指揮便利,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軍費開支駐防師因為駐地都在內地,生活條件較好,又沒有作戰任務,所以軍費消耗僅有野戰軍的六成。

駐防師的士兵只有在接到作戰任務開赴前線時,才會調整每名官兵的薪餉。這時候他們變成了補充師專門用來補充野戰軍的戰損。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野戰軍也有比較特殊的存在,為了防禦或者進攻一個主要戰略方向,會對個別部隊進行加強,比如楊勇這個軍,除了保障部隊之外,還有八個旅的編制在。

楊勇估計,第十二集團軍主力部隊應該能在預定時間內拿下了防禦力量相對薄弱的上烏丁斯克。按照計劃,第七集團軍的兩個騎兵旅估計此刻已經挺進到了尼布楚,或許段祺瑞和張錫鑾已經在外貝加爾斯克將赤塔的俄軍包了餃子。如果自己不能在段祺瑞拿下赤塔之前佔領伊爾庫茨克,這人可丟大了。...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