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盛唐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六章出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六章出宮

:今ri第二更,求推薦票雖然我很清楚以現在那榜單上的狀況,不可能上得去,但求票是一種態度請大家不吝支援一票,謝謝

在君前紋絲不動一站兩刻鐘,對於尋常人來說興許並非什麼難事,但對於年事不小的盧鴻而言,卻已經幾乎到了極限。此時此刻,見高力士送上那一卷奏疏,天子的表情恍惚有些變化,他不禁輕輕吸了一口氣。

他已經老了,與其利yu燻心踏入官場漩渦,還不如繼續在山野之間過自己怡然自得的ri子若他真的想周遊於權貴中間,小心翼翼地琢磨別人的心意往上爬,他何必早早就斷了仕途之心

御座上的李隆基緩緩將手中那張白麻紙再次捲成了紙卷,隨即端詳了盧鴻好一會兒,這才聲音緩慢地說道:盧卿此前說見朕以忠信,今朕已深悟也。不過,盧卿隱於山林多年,傳道授業解惑,莫非將來授業弟子也要如盧卿這般,獨善其身,終身不仕

聽到這個問題,就連此刻侍立在御座旁邊的高力士也忍不住替盧鴻捏了一把汗。而盧鴻在沉默了片刻之後,便深深一揖道:山臣去歲接到徵書之後,便曾經對諸弟子說過,治國平天下,非山臣所能,但ri後若弟子之中能出幾個經天緯地之才,能夠輔佐天子,為政一方,那山臣為人師長,便能心滿意足。山臣本無治國輔政,匡扶君王之能,只一隱逸山林老叟而已,更無濟世之志,然則弟子之中若有賢才美玉能為陛下所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山臣只會覺得多年教導終有建樹。

聽到這話,李隆基方才面sè稍霽。想到玉真公主適才字條上的建議,他雖仍然心中不悅,此刻便勉強微微頷首道:既然盧卿心意已決,朕雖天子,不能強也,你退下吧。

一直僵持到現在,盧鴻亦身心俱疲。然而,面對這一句彷彿是解脫的話,他忍不住心頭巨震,立時抬起了頭。見李隆基已經緩緩站起身來,他方才再次鄭重其事地深深一揖道:謹遵陛下此命。

力士,你引盧卿退下吧。

眼看著高力士滿臉堆笑地上前引了盧鴻退出大殿,李隆基方才揉著眉心低頭長長籲了一口氣。誅殺韋后安樂,殺了太平公主,前年太上皇亦是駕崩,他這個君臨天下的天子不知不覺已經大權獨攬好些年了,縱使姚宋這樣的元老之臣,現如今他也已經完全能夠運用裕如,卻不想今ri在一個小小的山野隱士面前碰了釘子。看來,這世上除卻有那些視隱居為終南捷徑的庸夫俗子,也不乏心志堅毅的高潔之士。可倘若高潔之士不能為己所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閃念間,他便想到了幼時所讀韓非子上的那一席話。

阿兄的氣可消了

聽到這一個熟悉的聲音,李隆基抬頭看到那個熟悉的道裝女子緩步從外頭進來,不禁笑道:本來真的是一腔無名火,可看了元元你送來的那張字條,我哪裡還會和一個山野老叟慪氣

阿兄心中早已有了定計,我那一策,不過是正中阿兄下懷而已。玉真公主若無其事地挑了挑眉,見李隆基果然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卻不知道是預設,還是另有打算,她方才輕笑道,剛剛力士提起時,連我也幾乎不敢相信,竟有這等面君不拜,堅辭官封的人,更不用提阿兄了。就是世上眾人,相比也必然大多覺得,但凡賢士,待以高官厚祿,誠心信賴,總會留下來。不想那盧鴻卻是異類,生生辭了這旁人求之不得的殊榮。

罷了,強扭的瓜不甜,不說此人

李隆基意興闌珊地擺了擺手,旋即開口說道:待會兒我還要在同明殿召見宋璟蘇珽,你去見過阿王,不妨去陶光園中賞玩賞玩。今ri天氣絕好,正是遊園時節,九洲池上亦早已解凍,恰好泛舟。我見完人之後,也會去陶光園一賞這早chun光景。

玉真公主明白兄長是讓自己給宮中后妃一個暗示,屆時便可一覽絕sè爭奇鬥豔,她當即含笑答應了下來。待到退出宣政殿下了臺階,見崔九娘心不在焉地等在臺階下,她方才想起此前竟是將其給忘了,上前吩咐其跟著從光範門出去,這才笑著問道:怎麼,是等急了

我還是第一次到這宣政殿下頭,看著就肅穆得讓人望而生畏,畢竟是阿爺他們上常朝的地方。崔九娘說著便東張西望了一眼,隨即悄聲說道,不過,剛剛我總算是見到那位嵩山懸練峰盧公了。怪不得我阿兄那樣散漫不羈,嘴又刻薄的人,到了其面前也是大氣不敢吭一聲。分明乍一看不過是一個山野老叟,走路都有些步履蹣跚,可

真正從身旁走過的時候,卻能感覺到一種說不出的氣勢。

你也感覺到了玉真公主想起自己在廊柱後頭目送盧鴻離去時的情景,忍不住贊同地點了點頭,如此傲骨之士,怪不得司馬先生引之為友。阿兄既是不能徵其出仕,應該會賜官放其還山才是。唉,聽說司馬先生此前駐留嵩山嵩陽觀,可阿兄命人去禮請的時候,人卻早已經不知道去哪兒雲遊見友人了當初我還是隨著阿爺見過他一面,這一晃又是好些年了,難道真的是仙蹤飄渺,緣慳一面

乍一聽盧鴻竟是會被放回山,崔九娘頓時放下了心中那塊沉甸甸的大石頭。待聽得玉真公主說起那位司馬先生,她少不得笑著勸說道:無上真師不要灰心,有道是jg誠所至,金石為開,說不定不知道哪一天,司馬先生便會飄然而至啊,無上真師這一說,我突然想起來了

她突然雙掌一合,眉開眼笑地說道:說到司馬先生,我倒是曾經聽我家阿兄說過一個訊息。當初他和杜十九一塊去嵩山懸練峰拜訪盧公的時候,兩人實則都是拿著薦書去的,只不過最初都沒拿出來。阿兄持的是普寂大師的薦書,而杜十九拿的,正是司馬先生的薦書

竟有此事玉真公主一下子停住了步子,秀目中綻放出了非同一般的神采。見崔九娘連連點頭表示確有此事,她忍不住嗔怪地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直都在訪求司馬先生的下落,卻也不早說

本以為只是小事,一時沒放在心上,無上真師不要生氣嘛。見玉真公主無可奈何地伸指點了點自己的鼻尖,崔九娘方才展顏笑道,不管如何,總是有個線索。能夠讓司馬先生給他寫薦書,那杜十九總該和司馬先生有些關聯,回頭召他相問也就是了。就是那位盧公,相傳不是也和司馬先生頗有交情

玉真公主想到盧鴻在天子面前都是那麼一副樣子,情知從其嘴中問出司馬承禎下落恐是惘然,當即招手喚了一個道裝侍婢過來,沉吟片刻便囑咐道:回去之後,記得令主簿擬一張帖子,送去那嵩山隱士盧鴻所居旅舍,邀其弟子杜十九二月初八到城外別館,請其務必光臨。

見玉真公主毫不猶豫地便下帖邀了杜士儀,崔九娘不禁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讓那家夥居然在祖母面前一口一個指她年少無知,須知玉真公主所開盛會哪一次不是匯聚諸多風流名士,若沒有真才實學,必然引人嘲笑,她倒要看看崔儉玄贊口不絕的人有多了不起

崔九娘順利請得玉真公主替盧鴻解圍,卻又轉眼間給自己下了一個套子,身在積善坊北門旁那家胡姬酒肆二樓的杜士儀自然一無所知。他和崔儉玄相對無言地喝了不知道多久的悶酒,幾樣佐酒小菜和湯餅等等點心,也只是象徵xg稍稍沾唇,直到耐xg原本就不好的崔儉玄已經熱得拉開了領子,急得在完全開啟的窗前來來回回踱步,杜士儀方才看見右掖門處依稀又有一行人出來。

崔十一,快看,彷彿是盧師出來了

聽到這一聲,崔儉玄立時趴到視窗,眯著眼睛分辨了好一會兒,隨即方才驚喜地叫道:沒錯,真是盧師快,我們迎上去

崔儉玄甚至連結賬都顧不得,對酒保徑直撂下一句回頭到永豐裡崔家結賬,旋即一馬當先衝在了前頭。落後一步的杜士儀跟著他出了酒肆,兩人俱是解下馬匹上馬便走。眼看快到星津橋時,兩人突然只見定鼎門大街上一人策馬疾馳過來,堪堪快要到了星津橋前值守軍士身前三四步遠處,方才猛然勒馬停住了。只瞅了一眼,他們就同時認出了那身穿白衣的人。

三師兄

裴寧正盯著從右掖門出來的那一行人,聽到這異口同聲的叫喚,他才詫異地扭過了頭。認出是杜士儀和崔儉玄,他面上流露出了一絲少有的驚喜,但隨即就又恢復了那一張冷臉,淡淡地點了點頭就又死死盯著那邊廂的盧鴻。不多時,那邊廂一個身穿甲冑的軍官帶著三五軍士護送了盧鴻出來。

盧師

裴寧橋前勒馬,杜士儀和崔儉玄匆匆騎馬過來與其會合,縱使盧鴻的眼睛行過金針撥障術,如今復明仍然不能明辨遠物,但他仍然憑著多年的熟悉認出了人來。此時此刻沿天津三橋出來,又請那送行的軍官一行人去預備車馬,見裴寧下馬之後快步上前,上下打量了他許久方才長長舒了一口氣,旋即張了張口彷彿想要說什麼,他便笑著迎了上前。

三郎這麼火燒火燎地趕過來,莫非打算在我回山之前,請大家一頓餞行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