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何人?報上名來,爺爺從不殺無名之輩!"
措次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用眼角瞄著宋成。
"你爺爺我是大明的悍虎將軍,西寧侯宋成,今天特意來送你這個孫子回姥姥家的······"
宋成一邊說著,一邊掄起手中的嘯龍棍,迎面就是一棍。
措次將手中的三叉平舉過頭頂,硬生生地接下了宋成這破風而至的一棍,而且面不改色。
宋成心中暗暗佩服此人的確不簡單,如果換成是其他人,這麼硬接下自己這一棍,輕者虎口震裂,重者人仰馬翻。
佩服歸佩服,這打仗還得盡全力,宋成掄起嘯龍棍又是一棍噼下,措次依然橫叉平舉過頭頂去擋。
宋成心想:"你既然這麼能扛,我就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一直敲你,看你能扛到幾時?"
旁觀者都一目瞭然,宋成和措次明顯是槓上了,一個舞動著手中的嘯龍棍不斷地噼下,一個橫叉舉過頭頂,就這麼硬扛著。其他的都可以不說,僅僅是這震耳欲聾的金屬撞擊聲,和四處飛濺的火花,已經讓人心驚膽戰。
其實措次早已經被震得虎口發麻,幾乎都快握不住手中的兵器了,他心裡也知道,再這樣扛下去,就算人扛得住,戰馬始終會被壓趴下。
沒有機會還手的措次,百般無奈之下,只能尋找個機會脫身,心裡暗歎倒黴,真不該讓宋成這個瘋子佔了先機。
宋成自從出來打仗至今,很難得這麼全力以赴地去擊敗一個對手,他清楚眼前的兇險,一旦讓對方有了還手的機會,自己的麻煩可能就會更大。
由於用盡全力的多次勐擊,汗如雨下的宋成,已經感覺到雙手的虎口發麻,而且嘯龍棍也開始發燙。但是,他相信自己,只要堅持下去,就會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雙方的將士都能看出來,眼前這兩員大將真的是旗鼓相當,難分伯仲,誰先洩氣,誰就會命喪當場。
就在震耳欲聾的金屬撞擊聲中,突然聽見宋成大聲喝道:"一······二······下······"
就在宋成喊道下的時候,措次曾舉過頭頂的三叉,被宋成手中的嘯龍棍噼斷,嘯龍棍硬生生地砸在了措次的頭盔上。
頭盔裂開的同時,措次的天靈蓋也被擊碎,腦漿四濺,胯下的戰馬也吐著白沫,倒地不起。
幾乎是精疲力盡的宋成,氣喘吁吁地趴在天龍駒背上,手中的嘯龍棍也哐當一聲掉在地上。
永世傑,張輔,沐成等將士見狀,急忙策馬衝出,撿起了地上的嘯龍棍,保護著宋成回到了陣營裡。
大寧城一日之間連損兩員虎將,從此之後城門緊閉,不再應戰。
尹天豪派出大將,每日到城下叫戰,對方都不理會,只能悻悻作罷。
尹天豪知道,如果強攻也能拿下大寧城,但是會付出很慘重的代價。
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將,下政攻城······"
作為一名統領三軍的元帥,如果動不動就選擇強行攻城這種下下之策,久而久之將士們都會棄他而去,或戰死,或逃離。
尹天豪沒有兵不血刃的上上之策,但是,卻想到了一個伐其將的妙計。
左右先鋒營在宋成和永世傑的帶領下,兵臨大寧城下,輪番地大聲叫罵,只是始終不肯攻城。
大寧城主將那瓦兀,見城下明軍的陣營中將少兵多,立即叫來大將巴特爾,小聲地交代著。
巴特爾雖然長得粗狂,其實心細如麻,是鬼力赤的親信大將之一。
巴特早就看出了明軍的陣營中有異常,心中正在盤算如何應對,突然聽見那瓦兀叫自己,於是快步走到了那瓦兀身邊。
那瓦兀小聲的說道:"明軍是在故意耍詐,觀其陣營中將少兵多,必然是將大將埋伏在險要之地,只要我們出城迎戰,他們必然會潰敗,只等我們去追擊,然後中他們的埋伏······"
巴特爾會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我若只管出城迎戰,不去追擊,他們又能奈我何!"
那瓦兀問道:"將軍欲帶領多少兵馬出城迎戰?"
"觀敵人陣營中,大將不過兩員,偏將副將加起來共計不超過十員,兵不過五萬,我只需要三萬精兵便可!"
巴特爾說話的時候,目光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城下的敵人。
一直在城下叫陣的宋成,見敵軍出城應戰,急忙將手中的令旗一揮,頃刻間戰鼓齊鳴,全軍將士同時發起衝鋒,殺喊聲震耳欲聾,響徹天際。
在城樓上觀戰的那瓦兀,見兩軍將士打成一片,按理說自己派出的三萬精兵,應該是越戰越少。可眼下卻是明軍的將士越來越少,自己的將士卻突然越來越多,而且還有無數的傷兵退回城中。
正在城外酣戰的巴特爾,突然聽到城內傳出殺喊聲,回頭一看,城樓上的那瓦兀已經不見了蹤影。
巴特爾知道城內出了事,無心戀戰,帶領著自己的將士,殺出一條血路,落荒而逃······
這一戰,尹天豪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命令三軍將士,全部打扮成士兵裝束,跟著宋成和永世傑在城外列陣待戰。
一旦敵人出城迎戰,立即展開混戰,目的就是要一部分將士,在混戰的時候脫去外面的明軍衣甲。因為這一部分將士裡面穿的是韃靼士兵的服裝,隨後跟著韃靼的傷兵退入城內,控制住城門與吊橋,確保埋伏在四周的大軍,一鼓作氣衝入城內。
唯一令尹天豪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那瓦兀居然會逃得這麼快。
雖然說巧取大寧城還算順利,但是一向行事小心謹慎的尹天豪,卻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尹天豪為了防止敵人的反撲圍城,命令左右先鋒營出北門,在距離大寧以北的十里處紮營。同時又下令讓後軍不進大寧城,就在城外五里處紮營。
北征大軍在大寧城一帶休整三日後,拔寨向北而去,一路上再也沒有遇到韃靼的一兵一卒······
看著前方黑壓壓遮天蓋地的沙塵暴,夾雜著雷電迎面而來,置身於大漠中的尹隨玉等人,躲也沒處躲,藏也沒處藏,頓時慌亂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