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由奢入儉難
彭姐姐沒有足夠的時間,畢文謙有——在黎華準備出國時,萬鵬把中唱的錄音師協調了過來。或許是上一次錄歌時畢文謙的言行讓他多了一些躍躍,也或許是這一次請他來的報酬是分成的形式,雖然分成之後他還得和中唱對半分,這一次,他投入了完全不同的勁頭。
雖然只是短短兩天,傳說中的棚蟲,畢文謙也算是見識了一回。當這位仁兄宣佈“還成”時,畢文謙、呂思清以及鼓手都明顯一愣,反而是一直沉默寡語的艾靜,最先高舉雙手跳了起來。
“耶!終於過了!”
帶上一點兒期待,畢文謙聽了母帶。雖然是大致相同的編曲,自己演唱的版本的伴奏效果,明顯比彭姐姐的版本好。可自己唱得……
還有差距。
畢文謙只能這麼安慰自己了。
和外國不同,80年代的大陸還沒有單曲發行磁帶的普遍概念。雖然母帶有了,隨時可以批量生產,但如何去銷售,還需要商量。何況,青歌賽的磁帶還能半個月賣幾百萬盤,犯不著自己和自己打擂臺。
當天晚上,黎華回來得有些晚,沒趕上一起吃飯。
“明天的飛機。”
黎華放慢速度,和畢文謙並肩跑完的三公里。
“多準備一些錢。RB大城市裡的花銷,和中國的差距或許很大。”
雖然黎華和自己在一起時沒有奢侈的跡象,但他們也沒有過過真正艱苦的日子。
“去了再說吧……我本想順便做做社會調查的。”
微微有些悵然的口吻。
“那很正確。但我們現在不具備那樣的條件。”
艾靜打了熱水,進了自己的房間;蔣衛國帶著鑰匙,去四合院附近轉悠了。兩個臉盆,一個暖壺,大槐樹下,畢文謙和黎華洗著臉。
“我讓萬鵬給四合院安一部電話,號碼已經有了,過幾天會安裝好。到了RB如果有什麼我判斷不了的,我會問你。”
“你知道,我一般都在錄音室……不要在禮拜天就好,我做直播。”
“希望沒有必要打長途吧……你幹什麼?”
畢文謙今天的動作很迅速,當黎華最後一次搓洗毛巾時,畢文謙走到她的臉盆前,和她面對面,蹲著。
“今天,我給你洗腳。”
“笨蛋!說了別放在心上。”
“可你明天就要去RB去RB是考察,又不是不回來了。你當我是有些人嗎?”
黎華樂了,咯咯地笑,一邊笑,一邊伸手攔著畢文謙解自己第二只鞋帶兒。
“就當是給你餞行了。”
“噗……有你這麼餞行的嗎?”
畢文謙撥開了黎華的手,她也沒有再攔了。
“這雙腳,跑了很多地方吧……才讓我能宅在一個地方安心學習。”
往臉盆里加了些開水,伸手試試溫度,再握著黎華的腳後跟兒,輕輕放進水裡。這次,畢文謙沒有流鼻血了。哪怕,這雙腳很好看。
瞧著他小心翼翼的動作,黎華無奈地搖了搖頭,抬頭望著雲間的月暈。
“黎華。”
畢文謙的動作很輕柔,因為這是他未曾做過的事情,他生怕用力過猛了。
“嗯?”
“最近,除了公司的事情之外,萬鵬有和你提過什麼嗎?”
黎華沉默了一會兒。
“他和我提過了。”
“你的意見呢?”
“你的錢本就是你的錢,只要不犯法,怎麼花,是你的事情。”
“那不見得是不犯法的事兒啊!”
“沒犯中國的法,就是不犯法。”黎華微微哼了一聲,半隻手臂橫放在石棋盤上,中指輕輕敲著,“剛到京城的時候,你就提過去蘇聯當倒爺,想不到你到現在還惦記著。”
“我知道,你討厭倒爺。”
“我討厭的是在國內倒騰的傢伙。”
“我本以為你會有興趣。”
“你把錢給萬鵬了,我的錢,自然得留著準備用在RB了。”
“我們之間,需要分那麼細嗎?”
“我需要萬鵬知道,這是你的錢。”
“什麼意思?”
畢文謙沒聽明白,抬頭望著黎華,她察覺了他的目光,只笑了笑,伸手摸摸他的頭頂。
“萬鵬虧了你的錢,會過意不去。虧了國家的錢,會自責。我卻擔心,他一定不會虧我的錢。他要去的可是蘇聯啊!”
“……你擔心他?”
“他也是我的好朋友。”
畢文謙覺得這個“也”字很刺耳。原本輕鬆的心情,也漸漸沉了下去。默默洗完腳,穿上拖鞋,黎華自己端起了臉盆,讓畢文謙自己洗腳。“文謙,以後別這麼任性了。”
“什麼?”
“我是說,以後別再說給我洗腳了。”
“為什麼?”
“由奢入儉難啊!”
畢文謙偷偷地笑了。
當晚,他睡了一個好覺。
第二天上午,黎華帶著行李箱走了,帶著畢文謙的期許。
那是一個默默的眼神,他不確定她是否明白。
昨晚已經說了不少,沒有必要臨別的時候再叮囑。
艾靜在他身後,也揮手道別著。萬鵬在門外,默不作聲,看著黎華,也看著畢文謙,眼裡有些擔心。
“你安心準備直播。我走啦!”
生氣勃勃的聲音,很快在四合院裡消去,連同黎華的背影。
無論如何,畢文謙只把黎華送出了四合院,讓萬鵬親自送她上的飛機。
“RB啊……”
感慨了一聲,畢文謙看向了艾靜,她正想回自己的房間。
“靜靜。”
“啊?”
“你有事兒嗎?”
“培訓中心上午還有一節課,我在想,要不要趕過去。”
“今天就不用去了……”
“錄歌這兩天,我都是曠著課的……”艾靜反駁的聲音越來越小。
“下節課補起來就是了。”
“黎副經理讓我旁聽,學費算下來是10塊錢一節課。”反駁的聲音不禁大了一些。
“哦……”過了幾秒,畢文謙才反應過來,“靜靜,你是覺得,學費那麼貴,不能浪費了?”
艾靜咬著嘴唇,默默點頭。
畢文謙努力回憶了一下:“……不對啊!谷老太婆那兒,學費這個貴?”
“我和同學打聽過了!谷老師他們不收學費的,還給學生一個月45塊伙食補貼……”
“所以黎華會出10塊一節的旁聽價?”
“啊?不是,那天黎副經理帶我去試音,她本來提的是20塊一節課。谷老師反而不同意……”
艾靜雖然回答了問題,卻似乎沒明白畢文謙問題裡的邏輯,看著她一邊說一邊迷茫的眼睛,畢文謙慢慢笑了起來。
“看來,徒弟自作主張了。不過也好,就當結個善緣。”畢文謙幾乎能夠腦補出黎華一臉堅持的形象,“靜靜,在培訓中心裡,好好學習。今天幫黎華收拾,耽擱了,趕過去多半也聽不全了。這兩天你也參與了錄歌,有什麼感想?”
畢文謙的思維跳躍起來。
“感覺……錄歌不容易。配合起來不容易。明明每個人都做得不錯。”
“需要磨合,需要培養默契啊……”話是這麼嘆,畢文謙卻明白,像呂思清、宋菲這樣的人,如果侷限在一個普通的樂隊,那是一種浪費。何況,一般的樂隊也用不著小提琴和二胡。而如果是要組建一個樂團……自己公司的規模,還離得太遠,“靜靜,你去錄音室。錄好的母帶已經送去中唱了。那些沒透過的版本,你都認真聽一下。特別是對比一下,我和彭姐姐的差別……啊,是差別,不是差距,我肯定沒彭姐姐唱得好。”瞧著艾靜欲笑不笑的表情,畢文謙湊過去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引得她一下捂了起來,“你得認真分析,從立意出發,我們演唱中的情感,重點分別是什麼,每一句的唱法有什麼不同,這種不同可能是各自出於什麼目的?唱出來之後又有什麼不同的體現?”
一連串問題之後,畢文謙忽然感慨起來。
“這樣的題目,我在去年就對黎華提過一個。這半年多了,為了我,她太忙了,都還沒有交作業。而你……不是我徒弟,我也不會等你交什麼作業,只希望,你能好好思考。”
“畢經理……”
艾靜放下手,才說個開頭,就被畢文謙又刮了一下鼻子。
“說了別叫我經理,又不是開會!中午你去學校找夏林,叫她下午放學了也過來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