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歸離如風
帶著畢文謙的話,劉三劍興沖沖地走了。
畢文謙伸了一個懶腰,回頭望了望窗外的大槐樹,也慢慢往錄音室去了。
為了大曉琳的事情,耽擱了不少天了……得補起來。
兩天之後,黎華突兀地回來了——孑然一身,沒有當初走時帶的行李箱。手裡,只有送進錄音室的幾提盒飯。
“大家慢慢吃!文謙,你出來,我們說點兒事兒。”
沒有一點點防備,畢文謙有些發呆地跟了出去。黎華給自己剩了兩個盒飯,一手一個,領著畢文謙回了自己正房的臥室。
“關門。”
嘴上吩咐著,黎華把盒飯先放在光淨的書桌上,然後拖來倆椅子,拼在一起:“來,坐,邊吃邊說。”
畢文謙卻先把黎華的臥室觀察了一圈兒,才小心地拿去飯盒:“你這次回來,不正常。”
“我這次回來,也可以說不算回來。”黎華輕笑著點了點頭,揭開蓋子,分開一次性筷子,低頭嗅了嗅飯菜香,“我是回來述職的。今晚,我就要走。”
畢文謙看著她,抿著嘴:“好嘛,和大禹治水差不太多了……怎麼,你那什麼調查報告,還沒寫完?”
“什麼大禹治水!又在說胡話!”黎華笑罵了一句,臉上的微笑,讓畢文謙想到了王京雲那娃娃臉上常見的表情,“……至於報告嘛,寫完了啊!也上交了。所以,我不再當廊坊的調研員兼團委書記了。這次走,我就是蓬萊的副巡視員兼縣·委副書記了。”
畢文謙彷彿聽到了驚雷,手裡的一次性筷子幾乎被捏斷:“你這是幾個意思?”
黎華靜靜看著他動容的模樣,忽地咯咯地笑起來。
“文謙,你從來都很聰明!這的確不只一個意思。但大都不是我的意思。蓬萊離京城不太遠。它離濱城很近,隔海相望。王京雲和劉三劍都是軍人家庭出身,他們做事情,雖然不比很多軍人常見的那麼簡單粗暴,但還是不夠……潤物細無聲。摸著石頭過河不能畏首畏尾是沒錯,但也不能一個比一個激進吧,劉三劍從小向她姐姐看齊,也許是看著姐姐在香港幹得風生水起,說話做事的步子,不免有些大了。現在有很多人支援我們,但也不免有些人逐漸有被站到我們對立面的跡象。雖然那些人為人做事本來就有許多問題,但對於首長來說,國家的穩定,是首要的。這次十三大閉幕了,很有走入分水嶺的味道。首長們原則上不希望眼看著內部起對抗,我是文華公司的第一副經理,在大方向上,萬鵬、王京雲、劉三劍的原則,本來就是我們的原則,我不可能隨便妥協,但我也需要在乎首長們的期望……”
畢文謙漸漸有些跟不上黎華的思路了:“等等,黎華,你到底想說什麼?那些……首長,他們到底想要你做什麼?”
“你別只聽,我也不能只說,都吃起來啊!”黎華彎彎眉毛,筷子朝畢文謙指了指,帶頭開吃,吃了一會兒,才慢慢地說,“……大約,有的首長是希望我能夠良好處理和比我們年長的幹部的工作關係吧……至少,他們希望大多數人看到這一點。可是,那些年長的幹部,在首長眼裡,不也是年輕人嗎?他們,有真的打心底裡願意繼承首長們各自的道路嗎?師父,你真的很聰明。這些事情總是不能不去做,但分心得多了,就很難堅持藝術的道路了。我現在,每天花在音樂上的時間,頂多也就三個小時了。”
“黎華……”
“你放心,哪怕是為了你,我也會把這些事情處理好。”
黎華埋著頭,扒著飯,畢文謙看著她額前頗長的劉海,無言以對。
或許,他很希望黎華的話裡沒有那什麼“哪怕”,但這大約暫時只能是埋在心裡的希望罷了。
過了一陣,黎華又起了另一個話題。
“文謙,你關於大熊貓的建議,我聽說了,很多人都有興趣,覺得是一個路子。”
“那不是理所當然嗎?一機越洋舉國笑,只緣熊貓滾滾來。”
聽著畢文謙隨口胡謅的詩句,黎華哈哈地笑,笑過之後,不禁感嘆:“也只有師父你,才會這麼底氣地開口就是一隻熊貓一年100萬美元。雖然事情還只是你的提議,已經有人感嘆人不如貓了……”
“畢竟是國寶嘛!還有,別看熊貓看上去溫順可愛,人家終歸是熊啊!”
一頓飯漸漸吃得歡愉,但吃過之後,黎華就要走了。
畢文謙沒有矯情地叫她多留一會兒,只把她送出門,並肩往衚衕外面走。
“對了,劉三劍沒有告訴你嗎?RB那邊邀請你去主持紅白歌會。”
“是啊!所以我請了中央電視臺的老師陪我一起去蓬萊,人家已經動身去了。”黎華點點頭,“這樣的機會,我不可能拒絕。不過,RB那邊尋常的主持風格,和我們中國是有區別的。我得自己衡量,不能只是學習。”
“你總不可能像RB人那樣總喜歡語氣大驚小怪,外加點頭哈腰的吧?”
“所以我才要琢磨該怎麼當主持人啊!”
黎華撅了撅嘴,頗有些煩惱。
瞧瞧看著黎華的側臉,直到眼看著要走出衚衕了,畢文謙才忍不住問了一句:“黎華……你這樣在外面當調研員,要當到什麼時候?”
黎華突然停了腳步,沉默了一會兒,又忽然轉身,右手壓著畢文謙肩頭。
“剛才吃飯的時候,我說過了,我已經不是調研員了,是副巡視員。”
就像調研這個詞畢文謙上輩子常聽到,而對調研員這個職務沒多少明確的概念一樣,他上輩子倒是一度在新聞裡看到巡視組的字眼兒,但對巡視員的職務卻說不清楚。
大約是看懂了畢文謙眼裡的疑惑,黎華搖頭笑了笑,繼續解釋道:“首長們希望我儘快熟悉縣委的工作,我卻的確想真正巡視一下。不過,這些都只是過渡了。他們沒有明說,但明顯是想我儘快把那個副字去掉,把工作地點從蓬萊換到更上一級的煙·臺,從縣委轉進到市·委。”
畢文謙沒有從黎華的聲音裡感覺到高興的跡象,她彷彿在說別人的人事安排。
“黎華,是不是再過一段時間,又要……轉進?”
“那……一定程度上,恐怕取決於我能不能和當地的領導班子良好共事了。”黎華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又回頭望了望空空的衚衕,“我在RB的時候,萬鵬和王京雲打下了基礎,而劉三劍畢竟是我的下屬,文華公司在我和她的管理下,涉及的領域已經越來越多了。她在你面前總像一個乖學生,但在外面,卻從來是旗幟鮮明而且要強的。我不可能拆她的臺,何況她本就沒有做錯。非要怪的話,那得怪你告訴了她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告訴了她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中國,頂破天也只能讓人民擁有美國人五分之一的物質條件。”
聽話聽音,畢文謙很清楚,黎華並沒有怪自己,倒更像是無奈的解嘲。他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伸手蓋住了她壓在自己肩上的手,“……真的要這樣?”
“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更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是你告訴我的。現在,沒有人走這樣的路。你又沒有精力親自去走,那就由我來走了。”
衚衕外面,停著黎華喜歡的那款紅旗車,她回頭朝畢文謙頷首微笑,便利落地開門上了車。
很快,車子啟動,歸離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