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腦洞大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腦洞大開

第四十五章腦洞大開

“長者?”來人愣了一瞬間,旋即爽朗地笑,“你倒有趣。不過也是,你叫我長者,我多少還是當得起的嘛!”

他沒有完全走進來,但開了大半的門外面,隱約還是有一些人。

面對著長者的笑容,畢文謙努力把心思活起來……很快,他開了口,招著手,伴隨著一臉興奮。

“快進來,快進來,我剛好有一個想法……嗯,就你一個人進來,新想法得保密。”

畢文謙的話果然引起了長者身後隱約的騷動,但這位長者只揚了揚手,止得身後安靜:“小朋友靈感難得,你們就遷就一下哈!”

轉身交代幾句,長者便進了錄音室,關上門,雙手插在兜裡,大步地走到畢文謙身邊。

“小朋友,聊聊你的想法?”

“嗯!”畢文謙也故意暫時不去問別的,雙手比劃著講起了故事,“事情得從頭說。一開始,是我媽媽想參加青歌賽,但她什麼歌也唱不出彩,我就死馬當活馬醫了一回,拿聽來的媽媽和爸爸的過往,寫了一首情歌。這首歌,媽媽唱得不錯,但我自己覺得不滿意,畢竟感覺有些虛。所以,我厚著臉皮,和高中裡的一個女同學,談了一場只有一個禮拜的早戀,為此寫了一首歌。這首歌,我和她都覺得不錯,我已經計劃著在青歌賽決賽裡當著全國觀眾唱了。”

鋪墊過後,畢文謙望著長者等待的微笑,繼續說著:“不過呢,我又覺得,情歌也不一定非得寫實,非得只是愛情。情字,細細想來,可大可小,實在寬泛。古人不是經常一語雙關嗎?我就在想,我可不可以寫一首歌,即唱小情,也頌大愛呢?”

見長者隱隱來了興趣,畢文謙便大膽地開起了腦洞。

“我覺得,我們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已經二、三十年了,這個長度,大約就是一個人一生最寶貴的時間,那麼,什麼愛是偉大的?我想,將這最寶貴的時間默默奉獻,相互扶助的愛,一定是的。就像我媽媽放棄了自己成為歌唱家的希望,而努力拉扯我長大,卻從來沒有對我提過這些。當這樣的愛,由雙方相互付出時,它一定是值得歌頌的。這種愛,可以是一個人針對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針對一群人,更可以是很多人針對很多人。”

說到這裡,畢文謙站了起來,從尹喜蘭給自己準備的小書包裡找出紙和筆,招呼著長者:“這邊,來這邊。我看你是長者,一定對以前的事情,我出生之前的事情更瞭解,雖然我努力想過我聽聞過的一切,但還是你來幫我把把關比較好。”

這要求,讓長者的興趣更濃了幾分。他跟在畢文謙身後,看著畢文謙現場寫詞。

“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深深地愛著這個國家,這首歌,可以是他們唱給這個國家的。”

——因為愛著你的愛。

“我們中國人最渴望的是什麼?我記得**說過,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您覺得一片金色麥洋一望無際的景象能夠體現這份愛嗎?”

“嗯。”長者輕聲應了一聲,但更多的,是在等待畢文謙的下文。

——因為夢著你的夢。

“我記得在學校裡學過一篇文章,叫《桃花源記》,裡面說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大約就是我們中國人樸素的夢想中的生活。您覺得城郊嫋嫋炊煙,稚童驅犬而嬉的景象,能夠體現這份憧憬嗎?”

“嗯。”

——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

“我們有樸素的渴望,但別人不一定讓我們平安地實現,在我所學的歷史書上,我們中國經歷了百年屈辱。要給這些悲傷的事情取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您覺得哪個合適?紀錄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照片可以嗎?”

“……嗯。”

——幸福著你的幸福。

“但抗日戰爭,我們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那歡慶的場面,可以代表幸福嗎?”

“嗯。”

——因為路過你的路。

“作為屈辱歷史的總結。您覺得,風雨之間的一條崎嶇蜿蜒的小道,可以象徵這段歷史嗎?”

“嗯。”

——因為苦過你的苦。

“記述苦楚……您覺得透過地圖而體現的一次次不平等條約被割讓領土的過程可以體現嗎?”

“嗯。”

——所以快樂著你的快樂。

“但是,屈辱史最終成為了歷史,新中國成立了。您覺得開國大典的歷史錄象可以作為快樂的標誌嗎?”

“嗯。”

——追逐著你的追逐。

“新中國建立了,最值得追逐的事情就是建設國家了。您覺得,基層工人辛勞建設的場景如何?”

“嗯。”

“這些歌詞足夠唱成一段了,接下來一段,我想對比一下。”畢文謙微微偏頭,看向長者,卻見他的眼裡生著期待。

“哦?繼續吧。”

——因為誓言不敢聽。

“發誓賭咒的人總是很多。我們就拿袁世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的照片來體現吧!”

“嗯……”

——因為承諾不敢信。

“嘴裡說得漂亮的可不只北洋政府,我們必須提提常凱申宣讀《抗戰勝利告全國同胞書》的樣子。”

“嗯……”長者似乎有些忍俊不禁。

——所以放心著你的沉默。

“真正愛著這片土地這個國家的人……您覺得用南泥灣時的幹部帶頭勞動生產的照片能夠代表嗎?”

“……值得考慮。”長者也思索了起來。

——去說服明天的命運。

“最可愛的人為了這個國家敢於犧牲,我覺得志願軍戰士跨過鴨綠江的歷史圖片挺不錯。”

“……有道理。”

——沒有風雨躲得過。

“發展的道路有外在的困難。抗美援朝之後,我們就遭遇了蘇聯撤走援華專家的困難。”

“……可以斟酌。”

——沒有坎坷不必走。

“發展的探索有內在的曲折。蘇聯撤援之後,我們發生了大煉鋼鐵和************的曲折。”

“……”長者喟然一嘆。

——所以安心地牽你的手。

“但是,熱愛著國家的人沒有因此而退縮和迷茫。我們的第一代領導人召開了七千人大會,所有人依然為了復興祖國而奮鬥著。”

“……是的。”

——不去想該不該回頭。

“為國奉獻是一種赤誠,是沒有雜念的事情。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什麼呢?從一脈相承的時間線來想……您覺得……參與兩彈實驗的科學家和戰士可以成為代表嗎?”

“當然可以。”

這是長者第一次毫不含糊的回答,畢文謙又偏頭看去,卻見他眼睛裡有些熱切。

“從歌詞的結構來說,應該進入副歌部分了。”

——也許牽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

“我心裡想的,所謂前生,是新中國成立之前。而這個時間段,我們用長征的路線示意圖來概括如何?”

“嗯!”

——也許有了伴的路,今生還要更忙碌。

“所謂今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代領導人帶領大家的時期。這個時間段,我們用BJ市民自發參與建設人民大會堂的場景來提煉如何?”“可以!”

——所以牽了手的手,來生還要一起走。

“所謂來生,就是改革開放之後的現在了。這個時間段,我們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照片來體現好不好?”

“嗯!”

——所以有了伴的路,沒有歲月可回頭。

“歌寫到這裡,就結束了。作為默默為祖國奉獻一生的人的濃縮,您覺得……用白髮蒼蒼的老一輩紅軍戰士們的合影照來述說好不好?”

聽畢文謙說歌寫完了,長者反而沒有立即應聲。他細細審視著起畢文謙寫在紙上的一句句歌詞,一遍,又一遍。

“好倒是好。小朋友,你的歌詞寫得好,可你對我說的這麼多內容,歌詞裡並沒有直接體現啊!”

“我不是一開始就說了嗎?我要寫一首既大又小的歌。您如果拋開我對您說的那些內容,重新看待這首歌詞,您不覺得這完全可以作為一對相濡以沫的夫妻一生的記述嗎?雖然我爸爸在我出生時就去世了,但這卻是我從小到大,看在眼裡的一對對夫妻平凡而平淡的歲月給我的感觸。”

長者有了那麼一瞬間的失神,旋即,他哈哈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小朋友,畢文謙小朋友,你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孩子!”

“啊?你知道我?我都不認識你!”畢文謙開始裝傻了。

這不樂意的模樣,倒讓長者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約莫是溺愛的味道:“其實呢,我是……”

畢文謙卻打斷了他的話:“我不管你是誰,我看著你面善,有些歲數了,卻還有點兒雄姿英發的味道,所以我叫你長者,以後,我都叫你長者了!”說著,他又怯怯地追問一句,“好不好?”

“好……好。你叫我一聲長者,我一定當好這個長者!”長者很快便遷就了畢文謙的任性,然後繼續了他的疑問,“不過,畢文謙啊,你那麼豐富的想法,如果不表現出來,是不是有些可惜?”

“為什麼不表現出來呢?”畢文謙一臉無辜地反問道,“我小時候看電影《上甘嶺》的時候,裡面唱那首《我的祖國》的時候,不也配了很多內容豐富的圖嗎?”

“那可是電影……”

“解放一下思路嘛!既然可以為電影劇情配一首歌,為什麼不能為一首歌配一個劇情,拍一段電影呢?”

這個想法,讓長者眼睛一亮。

“你的想法有道理。這個思路的確值得嘗試……這樣,一會兒我和立功說說,讓他和電影製片廠溝通溝通,這事兒,單靠唱片公司是做不好的……”

“長者,我可以參與嗎?”

“為什麼不?你是主創啊!”

直到此刻,畢文謙都還“不知道”這位長者究竟是誰,他也刻意地沒有去問,只是原原本本地將自己的惡搞般的腦洞和他分享。

錄音室裡,談笑風生。

(大家都懂的,這位長者……以後在文中就稱長者了。)

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