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105、人間冷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5、人間冷暖

洪武帝頒佈的《御製孝慈錄》改變了“國無二尊、家無二斬”的老規矩, 提倡“父母同尊”, 皇室則實行帝后合葬, 皇帝和元後同廟, 一同享受祭祀的制度。

故馬皇後去世, 朝中大臣服斬衰二十七日除服,百日內穿素服, 官員百日內禁止音樂祭祀, 停嫁娶, 民間一個月內,葬禮規格高於以往歷朝歷代的皇后。

八月。

凡在京的文武百官穿素服入朝,行奉慰禮。

武官五品以上, 武官三品以上的誥命夫人穿著麻布衫、麻布裙、麻布蓋頭、麻布鞋, 不準施脂粉和金銀首飾, 依次去坤寧宮行禮。

洪武帝擬定了馬皇後的諡號——孝慈,故馬皇後以後皆被稱為孝慈皇后。

洪武帝召已經就藩的藩王們回京城參加孝慈皇后葬禮。連在圈禁在鳳陽鄉下種地的廢秦王爺召回京城。

九月。

孝慈皇后神位已成,梓宮即將發葬, 告太廟, 祭鐘山之神,祈禱神靈保佑皇后地下安寧。

一切準備妥當, 各地藩王們也都趕到京城哭靈送殯。太子朱標帶著親王公主們送孝慈皇后梓宮入鐘山孝陵,在鍾山腳下時, 原本晴好的天氣突然風雨大作,道路難行,眼看著要誤了入葬地宮的吉時。

悲傷的洪武帝暴怒, 正要斬殺算日子的欽天監,幸虧送葬隊伍裡的高僧宗泐靈機一動,說了四句偈語:“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齊送馬如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意思是孝慈皇后之死,引得天地同悲,感動諸佛來送皇后。

洪武帝聽了,方放過倒黴的欽天監。這時宗泐帶領手下高僧道衍禪師等一起唸經祈福,也是神了,一通經書過後,雨止雲開,送葬隊伍繼續前行。

洪武帝堅信這是神蹟出現,對唸經的幾位高僧另眼相看,悲傷不已的洪武帝順手將幾位高僧一一指給幾位藩王,“高僧跟著你們回到藩地,你們要為高僧建寺廟,時常去為孝慈皇后祈福,不得有誤。”

藩王們和高僧應下,道衍禪師指給了四皇子燕王朱棣。

九月底,藩王們陸續帶著洪武帝指給的高僧回到藩地,建立寺廟寄託對孝慈皇后的哀思。

由於秦王在葬禮上幾次哭暈過去,表示痛改前非,加上大明忙著南征,沐英等名將齊聚雲貴之地,防守空虛,北元又開始屢屢擾關。鑑於此,洪武帝命魏國公徐達去了東北守邊,並且決定再給兒子一次機會,恢復了他的親王爵位,命令他回藩地,守護西北邊關。

第二個訊息對於正在孝陵裡喂鹿的胡善圍而言,著實是個壞消息。

鹿是吉祥之物,洪武帝大手一揮,在孝陵一次性放養了兩千頭……

洪武帝覺得鹿是吉祥物,根本沒有考慮如何養活,陵區的那些樹木花草,根本不夠養活兩千頭鹿,何況十月都霜降了,萬物凋零,能吃的東西更少,兩千頭鹿的配給和軍馬一樣,吃著草料豆餅等物。

除了喂兩千頭鹿,胡善圍還要養明德夫人進貢的那對綠孔雀,每天忙於伺候飛禽走獸,幾乎沒有時間悲傷。

自打八月初十孝慈皇后去世,胡善圍就被毛驤依照孝慈皇后的遺言送到孝陵來了,她要守孝陵三年,不得出陵區半步,形同軟禁,也是一種保護,畢竟依照洪武帝的脾氣,誰敢在孝陵搞事情,基本和求死差不多了。

孝慈皇后用這種果斷的方式切斷了胡善圍和宮廷的關係,就像初入宮廷時在藏裡,幾乎與世隔絕。藏至少在宮廷,孝陵在郊區鐘山。以前宮廷相好的女官也很難來這裡。

給她帶來秦王恢復爵位訊息的正是同樣關注秦王一舉一動的馬三保。當年秦王被前行擄奪殘害的童男童女只有馬三保還活著,秦王妃王氏帶髮修行,被封為清淨仙師,閹童馬三保一直在庵堂伺候王氏,和胡善圍偶有來往。

三年過去了,閹童長成身量未足的少年,馬三保氣惱的將一個豆餅投給梅花鹿,“這樣禽獸般的人,流了幾滴鱷魚眼淚,居然也有再來一次的機會!那些慘死的人呢?被割了舌頭的劉司言呢?誰給她們機會?”

胡善圍也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我要困在這裡三年。三年之後,秦王估計成了浪子回頭的賢王,這種陰險小人肯定會來報復我們的。”

馬三保說道:“我不能坐以待斃,我這次來,除了告訴你秦王的訊息,還是來向你辭行的——承蒙清淨仙師的舉薦,我這三年一直跟著道衍禪師學習佛學,這次孝慈皇后出殯,道衍禪師參與誦經止了風雨,皇上將禪師指給了燕王,要道衍禪師在燕地北平建立寺廟,為孝慈皇后祈福,我將隨道衍禪師一起奔赴燕地。三年之後,你出孝陵,倘若秦王找你麻煩,你就去燕地找我。”

馬三保已經找了燕王這個強大的保護傘。

胡善圍笑了笑,繼續往鹿群裡投喂豆餅,“多謝好意,不過三年之後,我應該會想法子回到宮廷,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發誓一定要做完。”

馬皇後臨死都用遺言保護她,她若不能為馬皇後復仇,找到真兇,她死不瞑目。

且說馬三保跟隨道衍禪師追隨燕王一行,奔赴燕地北平。道衍禪師頗有詩才,出發時寫了一首《十月一日金陵發船之北平》:

石頭城下水茫茫,獨上官船去遠方。食宿自憐同衛士,衣缽誰笑雜軍裝

夜深多櫓聲搖月,曉冷孤桅影帶霜。歷盡風波難苦際,無愁應只為賓王。

馬三保知道胡善圍是道衍禪師忠實的讀者,喜歡收集他的詩歌文章,便將此詩抄錄下來,寄給孝陵喂鹿的胡善圍。

整日被“禽獸”環繞的胡善圍精神食糧極其匱乏,得到道衍禪師新詩,如獲珍寶,抄錄在詩集上,反覆誦讀欣賞。

從詩句上來看,道衍禪師和燕王關係還不錯,因成為燕王座上賓,什麼“夜深多櫓聲搖月,曉冷孤桅影帶霜”都無所謂了。

胡善圍風光三年,一朝落魄,困於孝陵,以禽獸為伴,孤獨寂寞,以前得罪過的人想要踩她,報復她,也被孝陵周圍的護陵軍層層阻隔,鞭長莫及。

孝慈皇后果然算無遺策。

胡善圍從六品女官跌落成孝陵守陵人,就是個打雜的,一應俸祿分例全都斷了,日子過得甚是清苦。

患難時刻見真心。

自打胡善圍來孝陵養鹿,小宮女海棠也自請來孝陵添燈油,清掃配殿,陪在胡善圍身邊。

紀綱時常來孝陵看她,幫她喂鹿。毛驤偶爾也來,有了錦衣衛當後臺,護陵軍對胡善圍還算客氣,不敢剋扣她的東西。

後宮裡,陳二妹經常託人給她送吃的解饞,範宮正託人帶話,要她“稍安勿躁”,好好守著孝慈皇后的神位,“三年後自有她的造化”云云。

沈瓊蓮送了一些書,紙筆等物,說“書中自有青雲路”,要她喂鹿伺候鳳凰的空隙,不要忘記讀書,有了知識,就有東山再起的那天。

每天喂兩千頭鹿,累得要命,晚上胡善圍倒頭就能睡著,不過看到書架上堆得滿滿當當的書籍,她還是掙扎著起來,看半本書後再睡。

成穆貴妃孫氏附葬孝陵附近,懷慶公主每次來看生母,都會來孝陵順便看胡善圍,賞賜給她不少東西,不知這裡是否有前任未婚夫王寧的原因,反正懷慶公主的理由是“我母妃得以風光大葬,多虧了你建議父母同尊,改變喪制,我必不虧待你”。

懷慶公主出手大方,而且隔三差五就往孝陵送吃的,大大改善了胡善圍和海棠的生活,兩人冬天能用得上宮裡上好的銀霜炭,每頓飯都有一碗肉。

茹司藥還惦記著胡善圍容易發作的凍瘡手,以前在宮裡凍不著,現在聽說她白天要出去喂鹿,風吹日曬,配好了防凍的膏藥,要談太醫捎給胡善圍,要她注意保養。

塗上膏藥,胡善圍拿著雞毛撣子清理孝慈皇后神位上的浮灰,似自言自語的說道:“娘娘說我三年結了不少仇,強迫我避世躲風頭。可這三年我也結了不少善緣,娘娘九泉下也能看見,我如今落魄了,也沒有到牆倒眾人推的地步,可見出頭也有出頭的好處,我並不後悔以前拼命的付出。付出總有回報,若碌碌無為,一旦退出宮廷,還有誰記得我呢?”

喂鹿也沒有挫敗胡善圍的鬥志。

當然,也有令胡善圍失望的人。

徒弟黃惟德和江全年紀長,閱歷豐富,她們兩個似乎嗅到了什麼不尋常之處,很是警覺,沒有送東西,也沒有隻字片語,彷彿胡善圍這個人從來沒有出現在她們人生裡。

對此,胡善圍表面淡淡的,心下還是挺難受,尤其是黃惟德,她手把手教黃惟德讀書考試,求孝慈皇后為她賜名,自覺盡了為師之道,可是她落魄了,黃惟德就當沒這個老師。

還有飛揚跋扈的曹尚宮,在孝慈皇后百日祭隨同李貴妃來過孝陵,當眾奚落過胡善圍,一副落井下石的嘴臉。

胡善圍知道曹尚宮是因秦王東山再起了,她卻虎落平陽,為劉司言復仇成了空談。曹尚宮對胡善圍很失望,胡善圍也知道自己食言了,無論曹尚宮如何奚落嘲諷,她都忍著,沒有吱聲。

南徵軍方面,木府歸附大明,沐英帶兵救被圍困的昆明城,和守城的大舅子馮誠裡應外合,二十萬叛軍潰退,昆明城得救,雲南局勢得以扭轉。

這時孝慈皇后的死訊傳到雲貴之地,全軍縞素,沐英和沐春一人在昆明,一人在貴州,皆大哭,穿粗麻孝服,設了祭壇,朝著京城方向跪拜。

但悲傷歸悲傷,沒有洪武帝的命令,父子兩個都不敢擅離職守,忍著悲痛,南征依然在繼續,繼續平息叛亂。

鎮守貴州的沐春從紀綱那裡得知胡善圍出宮守孝陵去了,便時常給胡善圍寫信,不提孝慈皇后,語言俏皮輕鬆,有時候還用慘不忍睹的畫畫技法,描繪他最近遇到了什麼,比如他帶兵穿越一個沼澤,出來後身上爬滿了螞蟥,兼任大夫的彝人巫師往他身上噴某種藥酒,逼一隻只螞蟥從身體裡鑽出來。

沐春畫了個人形,蝌蚪般的墨點子佈滿全身,嚇得胡善圍當即有些不好了,把可怖的畫紙扔進火盆。

胡善圍寫了回信,畫了一封松鹿圖送給沐春。她如今以鹿為伴,畫鹿的技巧日漸嫻熟。

出宮也有出宮的好處,一入宮門深似海,對外聯絡不便,否則有通敵之嫌。但是在孝陵,書信是不禁的,胡善圍和沐春雖不能見面,但聯絡更為密切了。

沐春看到胡善圍的回信和畫,知道她落魄但不消沉,這才是他的善圍姐姐嘛,無論在那裡都會發著光和熱,那麼鮮活的靈魂。

元后去世,大明宮廷風起雲湧。

起初協理六宮的李淑妃因在孝慈皇后的生日和葬禮上表現的中規中矩,得到洪武帝的欣賞,加上李淑妃在忙碌的同時也很用心的照顧小公主,故,在孝慈皇后喪百日後,洪武帝封了李淑妃為貴妃。

李貴妃提了名分,成為了後宮之首,六局一司繼續襄助李貴妃,料理後宮,接見內外命婦,代理皇后之職。

洪武帝才五十出頭,很是年輕,朝野內外猜測,李貴妃很有可能成為繼後,李貴妃也無子,連公主都是收養的,但馬皇後無嫡子,只有兩個公主。反正已經有了太子,皇后生不生兒子都無所謂。

因孝慈皇后的國喪,無論中秋節、重陽節,甚至冬至、春節這等重大節慶都簡單的過,宮中一片縞素,沒有任何喜慶的意思。

洪武十六年,又是一年春,三月時,胡善圍喂鹿,聽聞孝陵外面、成穆貴妃孫氏的陵墓方向傳來哭聲和哀樂。

正納悶時,海棠匆忙跑過來,說道:“李貴妃薨,皇上賜葬鐘山,寢陵就在成穆貴妃孫氏的陵墓旁邊。”

這才一年不到,李貴妃就死了?孝慈皇后預言太準確了,後宮必生亂象。

胡善圍問:“李貴妃死了,現在誰協理六宮?”

海棠說道:“郭寧妃。”

作者有話要說:  今晚是除夕,祝各位春節快樂,萬事如意。

今晚送200個紅包哦,大家快來留言領紅包嘛~~~

恭喜讀者“晉江文學城”喜提100點大紅包。

№7 網友:晉江文學城 評論:《胡善圍》 打分:2 發表時間:2019-02-03 22:18:41  所評章節:104

我猜個王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