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151、五部門聯合釣魚執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1、五部門聯合釣魚執法

面對權力, 有人曉得權力是雙刃劍, 沉迷久了之後, 很難掌控自己的私慾, 被權力腐蝕內心, 而對自己的雙手設了鐐銬,自我設限, 比如孝慈皇后, 就設下六局一司來牽制自己, 是幫助,也是一種制約。

而有人恨不得牢牢把權力掌握在一人手中,任憑個人喜好, 對他人生殺予奪,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比如太子妃,靠著這套邏輯在東宮混得風生水起, 達到了目的, 別人的生命在她眼裡如螻蟻般,沒有是非多錯, 只有是否順著她的心意,不符合她利益的, 就要除掉。

尚宮局、尚食局、尚儀局還有宮正司展開聯合行動,偽造抱琴的書信和記錄,胡善圍這個尚宮之位當初是眾望所歸當上的, 一呼百應,她一下令,眾女官雖曉得這其中有風險,但還是配合胡善圍,製造出抱琴真的留有後招的假象。

此外,三局一司還聯合了錦衣衛搞起了聯合釣魚執法,太子妃不出意外的上鉤了。

一直以來,太子妃在“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的行為模式上嘗到了甜頭,她也曉得這其中有風險,但她還是決定斬草除根。

太子妃當即派了心腹太監出宮,收買江湖亡命之徒,日夜兼程,趕到抱琴的無錫老家,打算搶在錦衣衛到來之前,找到抱琴的書信,銷燬證據,為以防萬一,還將抱琴全家滅口。

錦衣衛在無錫設了天羅地網,將刺客一網打盡,毛驤親自審問——有人把他一手提拔的紀綱給算計了,他豈能放過?那太監熬不過酷刑,招出了太子妃。

毛驤把太監的口供呈給洪武帝,洪武帝看了,面無表情的說道:“宣皇太孫。”

皇太孫正在詹事府處理堆積如山的公務,聞言洪武帝要見他,不禁心想今日那條政令處理有誤?

俗話說抱孫不抱子,以前懿文太子稍微做錯事,總是被洪武帝一頓臭罵或者乾脆用鞭子抽。對於其他正當壯年的兒子們,洪武帝則都有疑心,擔心有一天皇權旁落,他成了柔弱無力的太上皇,於是乾脆把所有藩王府的世子都扣在京城,名義上是替藩王們盡孝道,其實是人質,以防藩王造反。

但洪武帝從未打罵過皇太孫,對於這個寄予厚望的大孫子,洪武帝總是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耐心,手把手的叫他如何處理政事。

洪武帝越是如此,皇太孫的壓力就越大,謹小慎微,就怕做錯了,皇爺爺會失望。

皇太孫每走一步,都看洪武帝的臉色,希望不辜負皇爺爺的期許,這種被需要、被依靠的感覺讓年邁的洪武帝覺得很安全,很溫暖,而一想到兒子們,洪武帝會不安,會懷疑。兩者相比較,洪武帝更覺得選擇大孫子當繼承人,是再適合不過的決定。

皇太孫惴惴不安的來到乾清宮,門口護衛依然是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毛驤向他行了禮,讓出路來,皇太孫點頭回禮,和毛驤擦肩而過時,他隱隱聞到一股血腥味,以及交雜著一種莫名的焦糊味,這種味道無端讓人心生恐懼,皇太孫頓時有種不好的預感,隱藏在袖子裡的手下意識的蜷成拳頭,做出防禦的姿態。

皇太孫行了禮,洪武帝賜座,要他看案几上的口供。

皇太孫翻開一瞧,霎時臉都變白了!

洪武帝觀察著大孫子的神色,心中暗歎:還是不夠有定力啊,不會隱藏自己的內心。

洪武帝年輕時是鵝蛋臉,額頭飽滿,相貌端正,算是個帥哥,否則也不會被郭子興看中,充當儀仗隊,現在老了,稍有些發福,鵝蛋臉成了圓臉,面如滿月。

洪武帝的基因很強大,類似英王室的禿頭基因,無論誰給他生孩子,兒子們幾乎都是大頭娃娃似的鵝蛋臉,懿文太子也是如此。

但是到了孫子輩,就各有特色了,皇太孫相貌氣質都隨了母親太子妃呂氏,秀氣俊逸的瓜子臉,氣

質溫柔沉靜,此時縱使臉都變白了,還努力剋制著自己,一張張的看下去。

皇太孫完了太監的口供,正要跪地為母親請罪求情,洪武帝卻把手一抬,示意他坐著聽話,心平氣

和的說道:“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齊家,朕有時候覺得比平天下都難。朕當年從淮左布衣白手起家,滅陳友諒、張士誠,進而北伐滅元朝,殺伐決斷,每天睡覺只有兩個更次,有時候徹夜不眠,可是平天下雖然很辛苦,但是論勞心,還是不如齊家給朕帶來的磋磨,朕此生最大的打擊,不是敵人,而是家人。”

想起往事,原配孝慈皇后拒絕治療一心求死、達定妃背叛給他戴綠帽、親手養大的兩個兒子齊王和潭王攻打孝陵失敗後攜手跳牆自殺,臨死前大呼“寧見閻王,不見賊王”、精心培養的懿文毒死親弟弟魯荒王、原本打算要扶正為繼後的端敬貴妃郭氏毒死懿文太子報仇……

一樁樁一件件,給洪武帝帶來的打擊不亞於一次失敗的戰爭。

洪武帝看著稍顯稚嫩的皇太孫,目光充滿了憐憫,“朕是皇上,也是父親,丈夫,祖父和外祖父,皇室現在開枝散葉,孫子外孫加在一起,人數已經過百,等選秀結束,朕的重孫們也會一個個來到人世。”

“朕和民間百姓一樣,都有一個樸素的願望,就是家和萬事興,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但朕通讀史書,看見一代代皇朝皆逃不過自相殘殺、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兄弟之爭、禍起蕭牆的命運,朕覺得,或許我們朱家可以不用重蹈覆轍,可是——”

洪武帝自嘲一笑,“事實證明,朕想的太天真了,皇權至高無上,皇位只有一個,皇后的位置也只有一個,粥少僧多,免不了爭搶,總是一家骨肉,血溶於水,也免不了以命相搏。”

“所以朕在晚年大肆屠殺老臣,朝中大清洗,是為了確保你能順利繼承皇位,不會重複歷代王朝權臣們各為其主,支援各個皇子爭奪皇位,自相殘殺的情況發生。所有的隱患朕都替你摘乾淨了,各個藩王府的世子在京城為人質,也翻不起什麼水花來,只要你登上帝位,掌控了權柄,名正言順,

萬民臣服,你那些皇叔們只能接受事實,將來縱有些風波,也是無礙的 。”

如今皇太孫儲位鞏固,洪武帝和他說話比較直接,並不遮掩其的真實意圖,把屠殺功臣的原因三言兩語說清楚了。

洪武帝說道:“等你登基當皇帝,你就是朱家的領頭人,你也要面臨和朕同樣的問題,皇室紛爭不斷,你小小年紀,就要當家做主,上面壓著那麼多長輩,只會比朕更難。到時候,你就會發現,你今天遇到的母親造謠宮廷女官和錦衣衛,以及逼死宮女的問題,簡直小事一樁,不值一提。”

洪武帝指著書案上的口供,“這件事如何處置,朕全權交給你,無論你做出什麼決定,朕都支援,就當是一場歷練。不過,你要想清楚,一旦做出決定,你就要預備承擔隨之而來的後果。你自己權衡利弊,再告訴朕你的決定。”

對洪武帝而言是一樁小事,但是對皇太孫而言,是一件令人震驚的大事。

無疑,母親這樣做是一錯再錯,又不是爭什麼了不得的東西,只是覺得面子過不去,就要造謠斷送胡尚宮和紀大人的前途和性命,逼死宮女,這樣的行為,可以稱之為暴戾了。

何況,手段也不高明,反而激怒了胡尚宮,號令手下女官們設了個圈套,把母親給引上鉤了。

可是,母親是我的生母,又在選妃的節骨眼上,倘若醜聞傳出去,東宮和皇太孫的名聲都會受到影響。

但是,若一味偏袒母親,把這件事遮掩過去,恐怕會傷了胡尚宮等女官的心,畢竟名譽對於女官而言,如同生命。

怎麼辦?

皇太孫左右為難,冥思苦想。

看到大孫子的掙扎,洪武帝心中暗歎:孫子還是有些優柔寡斷啊。

其實要是洪武帝處理這件事,他會秘密處死給皇太孫拖後腿的太子妃——這種又蠢又毒的女人,將來必定是禍患。洪武帝對自己兒女尚且有情,對兒媳婦們則辣手無情,否則也不會作出剝了藍玉的皮送給親爹蜀王妃,逼蜀王妃自盡的事情。

但是,皇太孫即將大婚,倘若太子妃一死,又要守近三年的孝期,到時候洪武帝都七十一歲了,還不知道能否活到那個年紀呢。

皇太孫順利大婚生個兒子,成家立業,形象上趨於成熟,有助於儲位鞏固。

洪武帝覺得為打老鼠,傷了玉瓶,不值得,對大局不利。縱然要弄死太子妃,也要等皇太孫結婚生了孩子,再秘密處死不遲。

皇太孫終於做出了決定,告訴了洪武帝。

洪武帝點點頭,“朕說話算話,你去辦吧。”

皇太孫拿著口供去了東宮。

太子妃還在因抱琴自戕而驚嚇傷心“病”著呢,聽說兒子在百忙之中過來看她,連忙拖著“病軀”起來

了,“皇太孫公務繁忙,還掛念著我,我過幾日就好了,你不用擔心。”

過幾日等抱琴的家人都死絕了,燒了家書,錦衣衛撲個空,她就沒有心事,可以正式“病癒”了。

誰知皇太孫卻對老母親說道:“母妃因思戀懿文太子,抑鬱成疾,從即日起,東宮閉門謝客,不再舉行宴會,母妃在東宮好好靜養吧。”

“什麼?”太子妃難以置信的看著引以為傲的長子。

皇長孫將太監的口供遞給母親,“收手吧,母親已經是太子妃了,以後您的前程,由我來給您掙。

您在東宮好好養病,不要把手伸到後宮其他地方,後宮無論是胡尚宮還是崔淑妃,都是厲害的人物,您的心思她們一眼看透,您鑽入她們的圈套都不自知,皇上要我處置此事,來考驗我的能力。可是您是我的母親,我總要給您留一點臉面,以養病的名義禁足東宮,已經我能做出最寬容的決定。”

“養病?我沒病!”太子妃氣得當場病癒,將太監的口供隨手一撕,“馬上要選秀,你要大婚,難道我要養病錯過你的婚禮?東宮的臉面何在!更何況,錦衣衛刑訊逼供我手下的太監,一個閹人忍不住痛苦,信口雌黃,把髒水往我身上潑,皇上也信不成?別人也就罷了,為何連你也不信我?僅僅憑著老太監一面之詞,你就將親孃禁足? ”

皇太孫看著飄到滿地的碎紙片,依然保持著平靜,“別人信不信,我信不信,證據是否充足,其實都沒有關係——只要皇上相信,這事就是母親指使的,翻不了案。皇上的脾氣和手段想必母親很清楚,兒子做錯事,尚可原諒。兒媳婦做錯事,皇上會下狠手,毫不留情。”

“以前秦王和鄧側妃在西安藩王府作惡多端,皇上原諒了秦王,命毛驤秘密勒死鄧側妃,做出自殺的假象。母親,前車之鑑,您一定要保持警醒啊,不要以為當了太子妃,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別說是您,就連皇上也不能凡事都順著自己的意思去做,都有無奈和拘束。所以,我將母親禁足東宮,其實是保護母親,都是為了母親好。母親在東宮好好思過,現在外頭的情況不一樣了,您不能像以前那樣行事,這宮裡做主的畢竟還是皇上。”

冷靜的說服比激烈的吵鬧有用,皇太孫就是這種性格,看起來有些溫吞水,一切都聽洪武帝的,乖順無比,其實他內心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

雖然母親犯了錯,扯了他的後退,但是若沒有母親在東宮那些年的手段,憑他的出身,是絕對無緣儲位的。母親和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原來兒子還是站在我這邊的!

太子妃心中狂喜,面上卻流淚了,“這三年來,我們母子之間漸漸生分了,我不放心你啊,所以一時糊塗,把抱琴當成了耳目,你就是我的命,我一生的依靠,我一時惱怒胡善圍利用區區小事大做文章,害得我們母子變得疏離,就造了謠言,想要給她略施懲戒,沒想到一步錯,步步錯,母親沒本事,反而被胡善圍給算計了去,捅到皇上那裡,逼你罰我。”

言罷,太子妃嗚嗚直哭,她曉得事已至此,否認是沒有用的,皇上也會因此厭惡她,她現在唯一能夠抓住的,就是兒子的心。

所以乾脆坦白是她做的——但是一切都是出自一個母親對兒子最淳樸的愛,而非自己的私慾。

皇上已經老了,兒子是儲君,只要熬到兒子登基,她就贏了!

見母親落淚,皇太孫遞過帕子,安慰母親,“母親好好在東宮思過,越是緊要關頭,母親就越要警醒,這事若被有心人利用,會對兒子的儲位不利,兒子若不能順利繼承皇位,母親就沒有機會從東宮出來,母親就當是為了兒子和您的前途,在東宮耐心些,做出悔過的態度,或許皇上會心軟,提前放您出來也未可知。”

皇太孫溫言相勸,句句在理,而且放出修復母子關係的姿態,太子妃終於答應以養病的名義禁足了。

太子妃“病了”,之前接連舉辦桃花會等宴會的熱鬧一下子煙消雲散,皇太孫每天無論有多忙,都會抽時間來東宮給太子妃請安,朝野內外都說皇太孫孝順。

搞定了母親,皇太孫在自己宮中擺了酒,請胡善圍和紀綱入席,替母親賠罪,賠不是。

皇太孫拱手一拜,“請胡尚宮和紀大人原諒太子妃的過錯,我已經將太子妃禁足思過,太子妃已經知錯了,身為人子,我保證以後不會再出現類似事件。”

儲君如此放低姿態,兩人相視一眼,紀綱忙過去扶起皇太孫,“殿下折殺我們了,我們擔不起殿下這一拜,起碼折壽十年啊。微臣一個大男人,其實傳出風流韻事也沒什麼,頂多被人說風流。但是胡尚宮是女官,穢亂宮廷這種事情,胡尚宮全家性命不保,微臣也要砍頭。人固有一死,微臣不怕死,若戰死沙場,是微臣的榮耀,但是無辜被冤,還要扯上胡尚宮,微臣實在意難平。”

胡善圍說道:“名譽對女官而言意味著什麼,想必皇太孫很清楚。皇太孫身為人子,替人道歉,微臣能夠領會皇太孫真摯的歉意,只是太子妃那邊……請恕微臣現在無法原諒太子妃所作所為,不過,佛祖也有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倘若以後太子妃確實真心悔過,身體力行,剋制私慾,做各種善事彌補,微臣自會原諒太子妃。”

皇太孫少不得指天發誓,“我一定會好好和母親交代,不會再有下次,請兩人相信我。”

都到了這個地步,總要讓皇太孫下臺。胡善圍和紀綱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算是接受了道歉,齊齊說道:“我們相信皇太孫。”

太子妃禁足東宮沒幾天,各地去藩王府參與選秀的女官紛紛帶著各府的佼佼者到了京城,安置在儲秀宮等空閒的宮殿裡,選秀開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作者有話要說:  昨晚看評論,很多讀者說沒評論是因為更新的晚,看完就睡了。

最近是更新晚,但是字數多,一般在5000左右。以前更新早,一般在4000左右。我想多寫一點,讓大家看過癮。

我會努力改一改拖延症,看以後是否能在保證目前的量的前提下,儘量在晚上十點更新,方便大家留評論。

晚安,寶貝們!明天開始選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