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154、無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4、無悔

洪武帝去了趟孝陵, 次日方回。回來時悶悶不樂, 剛來的三位新寵相伴過去邀寵, 洪武帝只是賜給她們首飾, 哄小孩似的打發走了, 連續幾日都是獨眠,沒有召任何人侍寢。

胡善圍這才放下心, 看來老妖精看在亡妻的面子上終於消停了。

複選面試, 代掌六宮大權的崔淑妃坐在主位, 東西六宮各宮主位的嬪妃皆有投票權,簇擁著崔淑妃坐在兩側。

其實東宮太子妃也應該受邀前來,給秀女們的面試淘汰賽當一個頗有分量的評委, 可惜她自己把投票權給作沒了, 至今還在東宮裡“養病”。

一百八十名秀女每十人一組, 先是向崔淑妃等娘娘們行禮問候,然後逐一自我介紹,崔淑妃等嬪妃向感興趣的秀女提一個問題, 或者某物某景, 要求秀女以詩文或者書畫作答,考驗臨場應變能力。

輪到打蛇少女張秀春時, 崔淑妃隨手將一朵插瓶的牡丹花賜給她,要她此花為題, 即興作詩詞。那張秀春出身微寒,覺得自己沒啥希望,一路選上來, 淘汰了無數優秀的女子,越戰越勇,因而十分放得開,聞言指著花瓶裡的竹枝笑道:

“淑妃娘娘,民女在詩詞上著實平庸,怕寫出來侮了諸位娘娘的耳朵,不如民女以牡丹為題,以竹葉為樂器,吹奏一首民間俚曲如何?”

崔淑妃覺得有趣,便依了她。

張秀春折了一片竹葉,剛一上嘴,吹破了。

眾人皆笑,張秀春也不慌,又折了一片,拿帕子沾了沾水,擦去嘴唇上的口脂,這一次成功了,小小的一片竹葉,被她吹得花團錦簇,牡丹迎春而開。

崔淑妃很是滿意,向她招手,“你過來。”

崔淑妃親自將大紅牡丹花簪在張秀春髮髻上,張秀春長相大氣,眉目清朗開闊,額頭豐滿,雖是小戶出身,但此刻憑著年輕無畏,硬生生將牡丹的貴氣俗豔給壓下去了。

看著崔淑妃滿意的神情,胡善圍知道這個張秀春留定了。

輪到本次選秀出身最高貴的郭二姑娘時,眾嬪妃見她徐步走開,輪廓和曾經的後宮之主——端敬貴妃有些相似,頓時心中唏噓不已,紛紛念起了郭貴妃生前的好處,無人為難她,都不敢提問。

其實她靠著親姑母端敬貴妃的福利,在座的嬪妃都不會沒有眼色的去把她淘汰——即使要刷下去,也是到最後一輪洪武帝親自把關時才會由皇帝劃去姓名。

故,郭二姑娘來面試只是走過場而已,崔淑妃都不敢怠慢她。

但,無人提問,場面有些尷尬。

胡善圍眼看著要冷場,便問道:“你擅長丹青,你觀這位張姑娘,她的相貌可堪入畫?”

郭二姑娘打量著插戴牡丹花的張秀春,讚道:“張姑娘國色天香。”

胡善圍說道:“既如此,你便將張姑娘畫下來,畫一副簪花仕女圖如何?”

“是,胡尚宮。”郭二姑娘走去旁邊的畫案,揮毫作畫。

畫不會一時就能得的,胡善圍命後面十個秀女繼續進來面試。

約五隊過後,郭二姑娘的簪花仕女即成,諸位嬪妃皆交口稱讚,場面又熱鬧起來。

輪到孝慈皇后的同族馬姑娘時,崔淑妃要她以詠春為題,做詩詞一首,馬姑娘填了一曲《減字木蘭花·詠春》: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池邊垂柳。風吹輾轉入佛堂。

曲終人散。多似潯陽江上淚。萬里東風。看遍山河落照紅。

馬姑娘頗有才情,也入圍了最後的複選。

不過,即使馬姑娘發揮失常,因洪武帝看中的原因,她也會被胡善圍留名。只是胡善圍看著馬姑娘這首《減字木蘭花》的內容,總覺得有些淒涼,有種不好的預感,可是轉念一想,馬姑娘還小,沒見識過真正的絕望是什麼,少年不知愁滋味,有這種為賦新詩強說愁的習慣也實屬正常。

反倒是胡善圍這種歷經滄桑的,看透生活本質,依然熱愛生活,想要擁抱幸福,到了這個年紀反而喜歡輕鬆吉利的東西。

這一次面試,淘汰一半,只留下九十人。其實被淘汰的也是極好的姑娘了,她們本身沒有問題,只是缺乏娘娘們的眼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故,九十個姑娘淘汰,被父母接出宮後,立馬有京城的官宦人家派遣官媒去說親,就連懷慶公主也看中了一個小官之女,為長子王貞亮求聘。

作為首個主動和平民階層結親的公主,懷慶公主此舉深得帝心,洪武帝大贊女兒,特封了外孫王貞亮為鎮國將軍,還開了內庫,為未來的外孫媳婦置辦嫁妝,厚賜了皇莊田地。

懷慶公主摒棄了與豪門聯姻的慣例,京城附庸者慎重,紛紛效仿,洪武帝大手一揮,都賜了價值不等的嫁妝,鼓勵豪門與小門小戶之女通婚。

如此一來,除了少數一門心思想把女人帶回原籍嫁人的,大部分淘汰的秀女都在京城找到了歸宿,成為高門貴婦,因一起在儲秀宮集訓的過往,成為手帕交,以後在京城彼此來往,也不寂寞,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最後一輪,九十個秀女中選出二十七個,相當於三選一,由洪武帝親自選出孫兒媳。

胡善圍把一摞摞厚厚的秀女名冊交給洪武帝,上面記錄了秀女們從初選到現在的各種表現、女官們的評價、性格特點等等,足足有三個箱子裝著。

洪武帝隨手一擺,“放到一旁去,朕有空再看,朕還要批閱奏摺。”

胡善圍說道:“皇上,九妃和十八個側妃關於大明未來百年國運,需慎重挑選啊。”

洪武帝聽了,一嘆,“好吧,你拿過來。”

洪武帝一個個的看,首先就將孝慈皇后的族人馬姑娘的名冊留下來,吩咐毛驤:“要山西的探子們起底馬家,家族五代之類的親戚、恩怨、有無作奸犯科、雞鳴狗盜等等都報上來。”

胡善圍聽了,心道:若是馬家家世清白,老實可靠,估摸這位馬姑娘去定了皇太孫宮,只是不知是正妃還是側妃。

洪武帝看得很快,一頁頁的飛速翻閱,在翻到郭二姑娘的名冊時頓住,他親手秘密賜死了郭二姑娘的親姑姑,差一點點,就封了郭貴妃為皇后。

想起端敬貴妃,自然又聯想到疼愛的十兒子魯荒王,洪武帝閉上眼睛,眼皮顫抖著,過了一會才睜開,嘆道:

“郭家和以前一樣,習慣把自家的女兒獻給皇族,以示忠誠,朕、郢王(郢王妃是郭大姑娘)、現在又是皇孫,真是朱家三代人都有郭家的女人,郭家一片忠心,朕不能置之不理,郭二姑娘要留下。”

胡善圍為郭家的女人們嘆息,郭家嘗到了獻美的甜頭,只要皇室需要女人,郭家都會把女兒們推出來,至於女兒們自身是什麼想法、是否想嫁入帝王家,根本不重要。

當年端敬貴妃就是如此,她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不當妾,堂堂正正的當正妻,為此付出所有努力……但最後為了給兒子復仇,還是放棄了。

想起端敬貴妃,胡善圍就覺得心酸。這些大明最優秀的姑娘們努力去爭取的東西,難道真是她們自己想要的嗎?

並不是,恐怕除了郭二姑娘,她們大多數其實並不知道嫁入皇室意味著什麼,富貴和風險如孿生兄弟般存在,有時侯皇權碾壓下來,無論她們多麼有本事,多麼優秀,都難逃一劫。

她們大多數只是為了家族、為了父母兄弟有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機會……

洪武帝一氣看完了所有秀女名冊,心裡大概有了底,第二天最後一輪選秀,每兩個姑娘為一組,覲見洪武帝,洪武帝當場做出決定,淘汰的賜給金銀綢緞,由女官領出宮去,交給父母。

留下來的,當場賜給一套金嵌寶石的頭面首飾,回到儲秀宮,等候聖旨。

以前五人一個房間的儲秀宮擁擠不堪,隔壁說夢話都能聽見,現在只剩下二十七個秀女,立刻顯得空蕩孤寂了。

胡善圍重新抄錄二十七人名單,遞給洪武帝親自做主分配給孫子們,這種事情胡善圍可做不了主——她也不想做主,實在責任太重了,區區一個尚宮是無法擔當責任的。

洪武帝也沒有為難她,說道:“把崔淑妃請來,朕和她商量一下。”

論信任,胡善圍還是比不上從吳王潛邸就開始的效忠洪武帝的崔淑妃。

胡善圍巴不得脫開干係,連忙去延禧宮請來崔淑妃。

做完這一切,胡善圍一身輕鬆,去了御花園散步,“偶遇”皇太孫朱允炆。

到底年輕,對愛情和婚姻尚有期待。胡善圍曉得皇太孫想說些啥,笑道:“皇太孫莫要心急,估摸日落之前就有結果了,皇上著急抱重孫呢。”

皇太孫臉頰微紅,“我沒有、我不急、我不曉得胡尚宮在說什麼。”

胡善圍道:“既然如此,微臣告退。”

“胡尚宮請留步。”皇太孫追了上去,“那個……那人……可是當初我和胡尚宮說的那樣?”

胡善圍吟道:“‘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池邊垂柳。風吹輾轉入佛堂。曲終人散。多似潯陽江上淚。萬里東風。看遍山河落照紅。’這是那個人即興填的一曲《減字木蘭花》,皇太孫可喜歡?”

皇太孫大贊,興奮之色溢於言表,說道:“好曲,還是即興填詞,她一定是個內心細膩,有才情的姑娘。胡尚宮的眼光,我是相信的。”

胡善圍說道:“既是好姑娘,將來好好對待她,方不負她千里迢迢來京參選、過五關斬六將的一路衝殺,才能來到皇太孫面前,這一定是修了好幾世的緣分。”

胡善圍對馬姑娘有好感——無他,完全是因那天馬姑娘在水榭垂釣,直接將年老但色心不死的洪武帝給震懾住了,無形中保護了其他秀女不被洪武帝這個磨人的老妖精給叼走。

洪武帝若鐵了心要帶人走,胡善圍是攔不住的。

皇太孫應下,“這是自然,我與……她,夫妻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她好,就是對我自己好,胡尚宮放心,我一定會對她好的,我發誓,若有違誓,我願拱手河山——”

胡善圍忙打斷了皇太孫的毒誓:“殿下不要說了,微臣相信殿下。”

反正賜婚聖旨一下,我就要離宮了,你們以後過的如何,我也不知道。

皇太孫回到詹事府,無心處理堆積如山的公務,他天資聰明,胡善圍吟了一遍的《減字木蘭花》,他就牢牢記住了。

皇太孫將這首曲寫在紙張,自己也嘗試添了一曲《減字木蘭花》,但怎麼填都不滿意,覺得差很遠,一團團搓成球的紙團在廢紙簍裡堆成小山……

次日,賜婚聖旨下來了。

馬姑娘為皇太孫妃,另有趙氏,王氏為側妃。

打蛇少女張秀春封燕王世子妃,郭二姑娘封了燕王世子的側妃。

對於皇太孫妃的位置,胡善圍覺得並無懸念。但是郭二姑娘如此顯赫的出身,都只是封了燕王世子的側妃,不僅僅是胡善圍,幾乎所有人都意想不到。

不過,後來隨著一道道聖旨的頒出,不僅僅燕王世子妃是出身名不見經傳的低階小軍官,其他世子妃也皆是如此,倒是側妃的出身比正妃要高。

這一下無論百姓還是當官的都明白了君子一言九鼎意味著什麼了,原來洪武帝說“聯姻民間,選秀畎畝”不是做做樣子而已,搞出一副親民的架勢來,為了藍玉案之後殘暴的名聲好聽罷了。

洪武帝說要選平民皇太孫妃、世子妃,那就是來真的。

聖旨一下,那些送女兒選秀的勳貴人家傻了眼,幾乎要忘記磕頭謝恩,尤其是郭家,堂堂一門兩侯,祖宗還追封了國公,出了駙馬、王妃、本以為皇太孫妃若當不上,至少能夠撈一個藩國世子妃的,結果居然是個側妃?

若不是金光閃閃的聖旨,郭家人幾乎覺得全家在做一個集體的噩夢。

然而,聖旨都下了,斷然沒有抗旨的道理,再派家丁出去打聽,曉得其他七個世子妃也皆是出身寒微人家,心裡的不平少了些,強打精神,準備辦婚禮。

聖旨頒發之日,就是胡善圍請辭之時。

乾清宮,胡善圍找老皇帝要求兌現承諾,“皇上,如此選秀已經圓滿結束,微臣盡力為皇孫們選出了合格了平民皇太孫妃和世子妃,如今他們的婚禮將至,到了微臣功成退隱的時候。”

九個皇孫要結婚,洪武帝垂老的臉上也不禁有些喜氣,“你就這麼著急離開,不喝杯喜酒再走?”

前車之鑑,夜長夢多,胡善圍說什麼也不敢拖延了,“皇孫們的喜酒微臣心領了,微臣已經當面祝福各位皇孫百年好合,以後和妻子好好過日子,孝順皇上。”

胡善圍越是著急,洪武帝就越和她不緊不慢的回憶往事拉家常,“朕以前聽孝慈皇后說,你進宮的第一天,是光著腳走進宮的,襪子都磨破了,是沐春從孝慈皇后那裡討了一雙鞋送給你穿的?”

想起往事,一股熱淚湧上眼眶,胡善圍盡力剋制住淚水別流下來,“是的陛下,沐春送了微臣一雙鞋,微臣方不至於進宮的第一天就出大醜。”

洪武帝指著胡善圍的雙足,“就是這雙羊皮小靴子嗎?”

胡善圍點頭,“是的,微臣一直好好的收著保養,一年就過年的時候穿一回,不敢狠穿,怕穿壞了,今日要離開宮廷,微臣是穿著這雙鞋走進來的,也要穿這雙鞋走出宮。”

洪武帝嘆道:“看來你去意已決啊。不過,你辭官出宮,去雲南找沐春,你們有三年多沒見面,只靠書信聯絡,三年會發生很多事情,萬一沐春耐不住寂寞,有了別的女人怎麼辦?你不會後悔嗎?”

胡善圍把眼淚忍了回去,目光堅定,說道:“微臣進宮當女官無悔、今日辭官出宮也無悔、喜歡沐春十三年無悔、想與他度過餘生也無悔、將來他若變心微臣也無悔,與他合離了斷便是,不會糾纏。微臣三十五歲了,微臣可以獨立選擇自己的路,也能自信的承擔所有可能的後果。”

“很好,孝慈皇后沒有看錯你們兩個,都是心志堅定之人。”洪武帝拍了拍手,對屏風後面的人說道:“出來吧。”

沐春激動得都不會走彎路,直接走直線推翻了屏風,朝著胡善圍狂奔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晚安摸摸噠,今晚送100個紅包喲

恭喜讀者斷么九喜提100點大紅包~

№18 網友:斷么九 評論:《胡善圍》 打分:2 發表時間:2019-03-24 23:41:00  所評章節:153

人德能夠弘揚道德,不是道德弘揚人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