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172、我們十分想念先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2、我們十分想念先帝

一天之內多了個女婿還有外孫女是什麼感受?

胡榮:激動!還有一點想哭!

然而, 等胡榮冷靜下來, 忙問:“我女兒呢?還有, 你是誰?家中幾口人?幾畝地?你父母是做什麼的?這房子是買的還是租的?你和善圍什麼時候成的親?”

“來不及解釋了。”沐春將時千戶一推, “你來說, 我要出發了。”

胡榮不認識沐春,但是他認識時千戶, 是時千戶把他們胡家接出京城, 安頓在昆明, 他一直以為時千戶是女兒的心腹,沒想到這個人居然是女婿的人。

沐春對著女兒肥嫩的腿子狠狠親了一口,騎馬狂奔, 剛剛跑過房子前頭的菊花田, 他似乎幻聽到了阿雷打雷般的哭聲, 父親的本能,他立刻調轉馬頭往回奔。

透過垂下竹簾的縫隙,沐春看見阿雷已經醒了, 老丈人胡榮一手抱著她, 一手拿著勺子給她一勺勺的喂水喝。

胡榮仔細打量著外孫女,面部輪廓很像他這個外祖父, 生得濃眉虎眼,尤其是那雙眼睛, 就像圓規畫成的,眼珠子就是個晶亮的墨葡萄。

或許是血緣親近的關係,阿雷對這個陌生人沒有排斥, 還好奇的扯著外祖父的鬍子,阿雷力氣大,小拳頭拽到什麼就不肯放手了,生生扯出了兩根鬍鬚,咯咯直笑,露出一顆小米粒牙齒。

胡榮顧不上疼,反而大讚外孫女,脫口而出,“我家善圍好厲害,人小力氣大。”

看樣子,胡善圍小時候沒少扯過父親的頭髮。

看到溫暖的一幕,沐春確認了岳父大人會好好養著女兒,畢竟胡善圍也被養的很好——至少在十七歲以前,胡榮真的是個好父親,有養女孩兒的經驗。

沒有後顧之憂,沐春狠狠心,再次離家。

且說胡榮話音一落,曉得自己順口說錯了,把外孫女叫成了女兒的名字,他遂問時千戶,“小寶貝叫什麼名字?”

“這個……”時千戶有些說不出口,“小姐出生那晚,電閃雷鳴,我家大人差點被地滾雷劈中,所以小名就叫阿雷。”

胡榮當場表示反對,“孩子的名字豈能兒戲,名字要叫一輩子的,現在她不懂事,叫什麼貓兒狗兒的都無所謂,當她稍大些,會被其他小孩子取笑的。”

時千戶也有同感,“胡員外說的是,我有三個閨女,叫淑珍,淑琴和淑芬,一聽就是閨秀,可是小姐的名字是大人和夫人定的,我說不上話。”

時千戶江西土匪出身,越是草莽,越想要附庸風雅。

胡榮畢竟是書香門第出身,女兒胡善圍的名字就取的清新脫俗,很是講究,幾經斟酌才定下來的。看著雪糰子般可愛的外孫女,阿雷這種名字實在有些說不出口,覺得委屈外孫女了。

胡榮想了想,說道:“既然是天降祥瑞,小名就叫阿祥。”

時千戶拍手叫好:“胡員外高才,這才是個正經女孩子的名字。”

一旁喝水的阿祥見時千戶拍手,她也學著拍手,胡榮眼睛都笑彎了,“你看,她很喜歡這個新名字。”

剛剛跟著紀綱一起出昆明城的沐春並不知道,他閨女響噹噹的小名被老丈人改了。

千里之外,南京城。

宗人府審理周王夥同周王世子謀反案,曹國公李景隆從河南的周王府搜出了龍袍等鐵證。

沒等宗人府正式開審,周王就痛快寫了認罪書,聲稱自己一時糊塗,想要染指帝位,世子苦勸無果,迫於孝道,只得隱瞞,現在人贓並獲,他無話可說,只希望皇上看在血脈相連的份上,饒他們父子一命。

周王幾乎字字泣血,懷慶大長公主也四處奔走,建文帝對皇叔下此不入流的狠手,公主們皆有兔死狐悲之感,紛紛為哥哥周王求情,甚至連皇室輩分最高的慶陽公主也被懷慶大長公主請到宗人府為周王求情。

慶陽公主是高祖皇帝的侄女,原本按照皇室規矩,皇帝的侄女應該封郡主,侄女婿封郡馬。但是高祖皇帝說道:“當年家窮,沒有吃的,是哥哥忍飢挨餓,把糧食讓給朕,哥哥生生餓死了。朕把哥哥的女兒當成親生的,就封公主,待遇和朕的女兒們一樣。侄女婿封駙馬都尉,只是要駙馬領郡馬的俸祿。”

慶陽公主的駙馬叫做黃琛,一直守護中都鳳陽,可見高祖皇帝對他的重視和信任,畢竟高祖皇帝還有過把都城遷到鳳陽的瘋狂想法。

如今大明皇室,慶陽公主輩分年齡最高,把曹國公李景隆一通教訓,尤覺得不夠,還進宮勸諫建文帝,“皇上,殺人不過頭點地,周王已經寫了認罪書,皇上就饒他父子一命。”

姑姑們都來勸,就連馬皇後也吹枕頭風,把胡善圍的話換湯不換藥的說出來,說丈夫剛剛登基,要恩威並施,威風已經擺出來,現在是施恩的時候。

又道:“既然削周王是敲山震虎,目的是削燕王。那就留周王一命,給諸位皇叔們一個臺階下,只要放棄兵權,削減藩王府權力,皇叔還是皇叔,若非要置於死地,逼得極了,皇叔們串通一氣,狗急跳牆怎麼辦?活都活不成了,豈不是什麼事都做的出來?”

建文帝覺得妻子說的挺有道理,果然當了皇后就是不一樣,格局比以前高了,反正削藩的目的已經

達成,周王不過是個廢人了,皇室幾乎一邊倒的要保住周王性命,那就做個順水人情。

建文帝說道:“皇叔知錯能改,只是大錯已經鑄成,覆水難收,周王府要撤藩,貶為庶人,除了大義滅親的汝南王以外,全家圈禁中都鳳陽。”

眾公主聽了,皆贊建文帝仁慈。

慶陽公主自持身份,且在洪武朝時被厚待慣了,對現在的皇帝認識不清,她對侄兒一上臺就對皇室大刀闊斧的動手有些不滿,一時有些感嘆,要是高祖皇帝還在,周王這個老實孩子豈能淪落到這個地步,不禁說了一句,“如此,高祖皇帝也能含笑九泉了。”

一聽這話,懷慶大長公主覺得要糟,根據胡善圍的提醒,在建文帝面前千萬不要提高祖皇帝如何如何好,連忙偷偷觀察建文帝臉色,見皇上不動聲色,沒有發怒或者收回成命,這才放心下來,心想皇上還是估計一些顏面的。

這是馬皇後身邊的司言海棠來了,說皇后娘娘在坤寧宮設了宴,請各位公主們過去喝茶。

建文帝巴不得趕緊把這群長輩姑姑們打發走,心想皇后真是朕的賢內助,曉得朕最不喜歡應付長輩。

眾公主告辭,改道坤寧宮,建文帝終於清靜了,趕緊召集各位顧命大臣,商議削下一個藩王。

坤寧宮的宴會散去,公主們打道回府,不管怎麼樣,周王父子的性命總算保下來了。

慶陽公主剛剛回到公主府,建文帝的聖旨就來了,說皇室規矩不可廢,王女應該封郡主,現在改封她為慶成郡主,丈夫黃琛也改封郡馬。

萬萬沒有想到,一句“高祖皇帝也能含笑九泉”把自己和丈夫的爵位都降了一等!

慶陽公主當時都懵了:老孃是高祖皇帝破例封的公主啊!高祖皇帝才走了兩個月,他老人家的話就不管用了?

然而,縱有不滿,慶陽……不,是慶成郡主還是領旨,進宮謝恩。

建文帝還是那副溫文爾雅的樣子接見了這位長輩,說道:“郡馬黃琛一直鎮守中都鳳陽,郡主和郡馬夫妻長期兩地分居,如今郡馬年事已高,也該回京和郡主一起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了。”

“高祖皇帝也能含笑九泉”這句話觸動了龍鱗,建文帝表面不好發作,後來就不客氣了。何況周王一家子圈禁鳳陽,黃琛鎮守在此,建文帝不放心啊。

慶成郡主回府,這才真正明白啥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再不敢擺出長輩的譜了,現在要夾起尾巴做人。建文帝話裡有話,表面噓寒問暖,其實暗藏機鋒。

慶成郡主回府之後,連忙給丈夫寫信,派人連夜送到鳳陽。一下子降為郡馬的黃琛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當即上書皇上,說自己老了,退位讓賢,請求辭官。

建文帝虛拒絕了兩次,直到黃琛第三次上書,同意了,派了心腹接替黃琛鎮守中都鳳陽,監視周王一家。

建文帝此舉,大半個皇室都寒了心,因為公主又不能當皇帝,無論政權如何更迭,都影響不了公主們的利益,所以歷朝歷代對公主還是很寬容的。

公主府一夜之間變成郡主府,這還是高祖皇帝格外開恩給的,何況慶成郡主夫妻從不仗著身份生事,和藹可親,愛護晚輩,在皇室中頗有威望,沒有犯什麼錯誤,現在落得如此下場,這讓公主們怎麼想?

大明公主們:我們十分想念父皇!哪怕父皇把我們一半人都變成了寡婦!但至少我們還是公主,還有公主的尊嚴!

慶陽公主變慶成郡主這些日子,曹國公李景隆又去了山西大同的代王府,把代王朱桂全家也以謀反罪名抓到京城,貶為庶人,然後和周王全家一樣圈禁在鳳陽。

代王妃徐氏是燕王妃的二妹、魏國公徐達之女,代王和燕王是連襟,故被建文帝第二個給削了。

同月,在雲南昆明就藩的岷王朱楩被鎮守在雲南的西平侯沐晟指控私採銀礦,與民爭利等罪名,建文帝真是瞌睡遇到枕頭,立刻將岷王朱楩廢為庶人,圈禁福建漳州。

同月,湘王朱柏被指控私印寶鈔,即將被押回京城受審問時,天性高傲的朱柏不想走哥哥們老路,被圈禁在鳳陽當囚徒,乾脆將全家都反鎖在王府,點燃了一把火。

朱柏臨死前大聲笑道:“我親眼看到很多在太/祖手下獲罪的大臣都不願受辱,自殺而死,我是高皇帝的兒子,怎麼能夠為了求一條活路而被獄吏侮辱!我願意自焚以證清白!”

八月,齊王朱博被控謀反,廢為庶人,全家圈禁鳳陽。

就這樣,建文帝繼位三個月,就一口氣削了六個皇叔,還將一個公主降級為郡主。

一切都那麼的順利,沒有一個藩王敢出兵反抗——湘王只是自焚抗議,也不敢明刀明槍的對抗朝廷軍隊,藩地也沒有出大的亂子,而且在將慶陽公主降為慶成郡主之後,皇室成員無人敢再拿出“高祖皇帝”、或者輩分來壓建文帝了。

這個世界終於清靜了。

建文帝嘗到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帶來的快感,簡直欲罷不能,是的,有了皇權在手,做什麼都不成問題。

這就是天子,近乎於神靈,能心想事成,難怪都想當皇帝。建文帝揮舞著皇權這炳四十米的大刀,所向披靡,一時有些飄。

當皇帝其實不像皇爺爺說的那麼難嘛……

建文帝並不知道、別人也不敢提醒他:剛剛上臺就逼死皇叔一家人、圈禁五個皇叔、把好好的公主姑媽降級為郡主,這幾乎讓所有的皇族對建文帝心生畏懼,人人自危。

這個乳臭未乾的侄兒太可怕了——先帝無論在前朝和後宮進行多麼殘酷的大清洗,幾乎把一半公主們變成了寡婦,但是沒有動過有老朱家血脈的人啊!

你這小子刀子不對著外人,只往自家人身上亂戳,是不是傻?是不是覺得我們都必須服你,只能接受任你宰割這個現狀?

你以為我們就沒有其他選擇了?

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從慶成郡主開始,皇室那些被迫選擇沉默的成員們陸續收到了來自燕王的橄欖枝——自然是紀綱透過昔日錦衣衛暗探們送出去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還是不接?皇室成員們各有選擇,但是都很默契的沒有把燕王暗地的小動作捅出去。

建文帝削藩有了成果,胡善圍在宮中也略有小成。海棠給她捎來追隨範尚宮上吊自盡的王典正的遺書,從字面上看,遺書毫無破綻,但是胡善圍太瞭解範尚宮為人了,同為受範尚宮知遇之恩,一手提拔點撥的女官,王典正和胡善圍有些相似。

但是,範尚宮這個人習慣甩鍋,把別人推出頂缸,她培養人才,絕對不是無私奉獻。她施加的恩,背後其實有條件的,她是個再尋常不過的官員,為了保住地位而使出各種手段。

遇到這種上司,有出頭的機會,也會遇到危險,危險和機會並存。就像胡善圍在範尚宮手下做事時,無論是修書、印書、賜書、還是出差去西安秦王/府調查劉司言之死,都是範尚宮明知危險,也毫不手軟推她去做。

所以,範尚宮的手下會感恩給自己機會,但是為她而自盡殉葬,這幾乎不可能。

所以,這份悲傷淒涼、宣稱要追隨舊上司範尚宮而去的遺書就很可疑了。

但是海棠信誓旦旦的說,“我對比過王典正平時的字跡和遺書,確認是她親筆所寫,不是仿造。”

胡善圍不以為然,“自己動手寫,也未必出自自願,如果有人用刀架在脖子上,你寫還是不寫?”

海棠說道:“可是王典正懸樑自盡那夜,周圍鄰居都沒有聽見有爭吵或者鬥毆的動靜,風平浪靜的。”

胡善圍想著最近的線索,突然腦子一亮,“你覺不覺得王典正之死和三年前某個宮人特別相似?”

自戕是重罪,最近幾年自戕的也就是那麼幾個人,海棠想了想,立刻說道:“以前東宮的抱琴?散佈胡尚宮和當時錦衣衛副指揮使紀綱有染的那個宮女?”

胡善圍點頭,“是她,同樣神不知鬼不覺的上吊、留下遺書,解釋來龍去脈,這一切不可能只是巧合。”

當年抱琴是皇太孫宮的宮女,也是東宮太子妃呂氏的眼線,由於她把皇太孫和胡善圍的話洩露給太子妃,被皇太孫打發到東宮去了。

之後,太子妃怨恨胡善圍離間他們母子關係,借抱琴的嘴巴造謠胡善圍和紀綱的緋聞,被範宮正和毛驤順藤摸瓜、嚴刑拷打後,查到了東宮。

太子妃忙逼抱琴寫遺書自盡,把罪責全部推到抱琴身上,但是最終被胡善圍聯合了五部門聯合釣魚執法,揪出了狐狸尾巴,太子妃因而被高祖皇帝明為養病,實則圈禁在東宮。

海棠聰明,當年她也是親歷此事的人,立刻明白胡善圍的意思:“你覺得王典正之死和現在的呂太後有關?”

胡善圍點頭,“一個人做事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逼死王典正和抱琴的手法一模一樣,呂太後有前科,心狠手黑。我懷疑範尚宮和王典正一定是對呂太後某種利益造成了威脅,相繼被呂太後所害。”

作者有話要說:  不是舟為了劇情瞎j8寫,本章建文帝種種令人瞠目結舌的昏招,都是真實歷史,沒有杜撰。一上臺就立刻對整個皇族開刀,尤其是慶陽公主那段,我覺得他就是飄了,你爺爺特例封的公主,人家沒犯錯你就削成郡主,簡直把皇族往燕王那邊推嘛,逼得人家另起爐灶。

恭喜 讀者喜提100點大紅包

№20 網友:鷋 評論:《胡善圍》 打分:2 發表時間:2019-04-12 00:03:47  所評章節:171

無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