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175、白蓮花和食人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5、白蓮花和食人花

呂太後有置於死地而後生的魄力, 沒有什麼可以摧毀她對權力的嚮往, 如果不是今日她急於將胡善圍收服, 胡善圍根本預料不到看似膚淺的呂太後居然有類似武則天的青雲之志。

太后此舉, 看似莽撞, 其實思維縝密,這個秘密是一個把胡善圍綁到自己這邊的枷鎖, 呂太後藉此從被動變成了主動——如果胡善圍不從, 太后將胡善圍知道這個秘密的訊息告訴建文帝, 那麼胡善圍必死無疑。

呂太後充滿的期待的看著胡善圍,她向來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安靜的時候是個純潔無辜的白蓮花, 一旦行動就是個大胃王食人花。

要麼不動, 要麼就賭個大的。

胡善圍沒想到呂太後挖了這個大坑,誘惑她跳進去,如今進退不得, 還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怎麼辦?

胡善圍思量著對策, 決定先用緩兵之計,說道:“微臣感謝太后的賞識, 微臣也十分佩服太后的宏圖之志。可是,從太后以前的信譽來看, 您的話似乎並沒有那麼可信。微臣需要時間驗證。”

呂太後笑道:“胡尚宮謹慎,哀家可以等,不過, 唯一知道此事的王典正也被皇上逼著懸樑自盡,那份遺書也是王典正被逼寫的,胡尚宮是不是覺得和三年前抱琴之死相似?哀家可以舉天發誓,王典正不是哀家動手,當年東宮是哀家的天下,哀家可以逼死抱琴,但是如今的後宮……哀家沒那個本事,都是哀家生的好兒子學著哀家的手法做下的,哀家這輩子為他做的事情夠多了,哀家不想為他揹著這個黑鍋。”

看著呂太後信誓旦旦的樣子,要麼是個謊言大師,要麼就是她說的都是真相。

胡善圍決定試試太后的深淺,說道:“微臣問太后一件事,希望太后能夠給微臣答疑解惑。”

呂太後說道:“胡尚宮但說無妨。”

胡善圍問道:“當年東宮抱琴之死,太后是如何做到讓明知自戕要滅滿門的抱琴上吊自盡的?從她以往和家人的通訊來看,她是個孝順顧家的女孩。王典正是官奴出身,無家無口,逼她自戕容易,逼抱琴自戕太難了。這個疑惑一直困擾著微臣,不知微臣今日是否有幸知道答案。”

呂太後猶豫片刻,她曉得如果不說實話,她的信譽就更低了,反正抱琴都死了三年,胡善圍也不敢說出去,不如拿這個當投誠的條件。

呂太後說道:“每個人都有弱點,這個弱點,就是她最想要什麼、最想保護什麼。哀家以此為誘餌,哄騙了抱琴……”

抱琴的弱點就是當時的皇太孫。

抱琴和呂太後一樣,是個有“志向”的女人,也和呂太後一樣,把自己的前途和男人捆綁在一起。當時皇太孫是天才少年,斯文俊秀,性格溫和,抱琴打小伺候皇太孫,到了年紀,情竇初開,眼中只有皇太孫,希望將來成為妃嬪。

呂太後抓住抱琴的弱點,以將來為她做主當皇太孫的房裡人為誘餌,要抱琴當眼睛和耳朵,關於皇太孫的一切,事無巨細,都告訴太后。

胡善圍無意間戳破了抱琴和呂太後的默契,皇太孫大怒,將抱琴送到東宮,要她去伺候母親。

抱琴夢碎,悲痛不已,呂太後要她造謠胡善圍和紀綱的緋聞,並在事洩後誘惑抱琴:“……你跟皇太孫這麼多年,情分是有的,皇太孫只是氣頭上。你也曉得,皇太孫是個心軟的,本宮給你出個主意,你寫一份遺書,把事情攬在身上,就說對皇太孫求而不得的愛,讓你步入歧途,然後你佯裝上吊。”

“你上吊之前,哀家派人去請皇太孫,然後找個藉口讓他來找你,你站在凳子上,聽外頭的人咳嗽為號,就立刻踢掉凳子,做出上吊的樣子。”

“皇太孫是個憐香惜玉的人,一定會被你的痴心打動……”

抱琴相信了,寫下遺書,攬下造謠的責任,訴說芳心,在房梁上扔過一條白綾,搬起一個繡墩,登上去,將白綾打了個死結,掛著脖子上。

隱隱聽到外頭有腳步聲,門口蹲守的人一聲咳嗽,抱琴懷著對愛情的憧憬,踢掉了繡墩。

然而,她等的人沒有來,推門進來的只有呂太後一個人!

“吼……呵……”

脖子被吊住,抱琴說不出話來,徒勞的揮舞著雙手,抓撓著空氣,乞求的看著呂太後,求她救命。

呂太後憐惜的看著在白綾上掙扎的抱琴,“愛情讓人變得愚蠢。本宮知道,你一直暗中學本宮如何對付先太子妃、如何與太子舉案齊眉,玩一些真愛遊戲,如何獨寵東宮,從一個妾爬到太子妃的位置。”

“但你並不知道,愛情對本宮而言,只是手段,本宮從未被愛情衝昏頭腦。我們不一樣。”

”所有的人,包括太子和皇太孫,在本宮眼裡,都是棋子。而你……你連棋子都不是,只是本宮的替死鬼。”

等到抱琴停止掙扎,呂太後還等待了一會,待抱琴的屍身開始變涼了,呂太後才尖叫、大哭,“來人啦!救命啊!”

呂太後緩緩說著往事,輕鬆自在,好像說的不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只是閒聊今天的天氣而已,”……後來的事情,就不用哀家多言了。抱琴有遺書,屋內沒有打鬥的痕跡、抱琴的屍身也沒有任何被打、強迫的傷痕,一切證據都指向她是自戕。”

“哀家自以為天衣無縫,沒有想到胡尚宮立刻聯合尚儀局、尚食局還有錦衣衛等等一起給本宮設了所謂家書的圈套,本宮上了你的當,派人殺抱琴的家人搶奪根本不存在的家書,被錦衣衛抓了個現行,從此圈禁東宮,一應心腹全部被範尚宮清洗出宮,從此成為了沒爪的老虎。”

“哀家本以為熬到皇上登基,爪子能重新長回來,然而,哀家畢生心血培養的長子居然是個白眼狼,別說爪子了,就連臉面都不給哀家。”

饒是胡善圍見識多廣,也被呂太後的陰狠算計給嚇出冷汗,呂太後對人性的慾望把握猶如大夫診脈一樣精準,“對症下藥”,抱琴居然是這樣“自戕”的。

呂太後見胡善圍被震撼到了,很是得意,“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連出身高貴的孝康皇後都是哀家的手下敗將,抱琴這種螻蟻般的人物,不值一提。胡尚宮,做哀家的盟友,還是做哀家的對手,你要儘快給出選擇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呂太後靠近胡善圍身邊耳語道:“要是哀家不小心說漏了嘴,讓皇上知道了,他不會弄死哀家,但會弄死你。”

連拉帶打,呂太後要收復胡善圍,利誘威逼一起上。

“哀家乏了。”呂太後放大的聲音,“胡尚宮還有事,就不用送哀家回慈寧宮——到了明日若得空,就來慈寧宮陪哀家說說話、散散步,就像今日一樣,哀家甚是痛快。”

胡善圍應下,“微臣恭送太后。”

呂太後帶著龐大的儀仗浩浩蕩蕩回宮,胡善圍在水榭略坐了一會,回到尚宮局,把沈瓊蓮和黃惟德這兩個親歷高祖皇帝駕崩那天的女官召集在一起。

胡善圍說道:“你們兩個好好回憶一下,範尚宮那天有沒有離開乾清宮?”

賜死後宮嬪妃的詔書都是沈瓊蓮起草、黃惟德請出的玉璽蓋章,兩人對那天的場景記憶猶新。

沈瓊蓮搖頭,“高祖皇帝很信任範尚宮,下令嬪妃殉葬後,只說乏了,把我們都趕了出去,只留範尚宮在病榻邊,也不知說了些什麼。”

黃惟德說道,“雖不知後來高祖皇帝再有何吩咐,但是範尚宮沒有要我拿出玉璽蓋印,嬪妃殉葬的聖旨是洪武朝倒數第二個聖旨,蓋的是敕命之寶——倒數第一個聖旨是命皇太孫繼位的詔書,蓋的是制誥之寶。”

黃惟德是司寶女官,負責保管玉璽,通俗一點說,就是個管印章的。皇帝一共有二十四個玉璽,用途不一樣,按照頒發的檔案內容,而蓋上相應的圖章。

比如同樣是皇帝欣賞書畫蓋章,如果欣賞完畢要賜給臣子,就蓋上“廣運之寶”,表示恩典,得到賞賜的臣子拿出去顯擺,倍有面子。如果是皇帝自我欣賞收藏,就蓋上“欽文之璽”。

所以當好司寶女官是相當不容易的,需要細心、以及對朝廷各種公文的深度把握,絕對不可以出錯。

沈瓊蓮補上一句,“在這兩個聖旨中間,範尚宮曾經出來過一次,吩咐了宮正司王典正一些事,王典正出去大概兩炷香的時間,然後又回來了,範尚宮要她進了寢宮不知說什麼,反正很快範尚宮又出來,宣皇太孫和幾位顧命大臣去寢宮,說了最後的繼位遺詔。”

沈瓊蓮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黃惟德對頒佈的公文都爛熟於心,這兩人的記憶最為靠譜。

胡善圍問:“皇太孫是什麼時候來的?”

沈瓊蓮想了想,“當時乾清宮守衛森嚴,無召不得入,皇太孫也是一樣的。我記得差不多和王典正前後腳吧。”

胡善圍捕捉著兩人話裡的碎片資訊,就像拼圖似的,漸漸拼出了高祖皇帝彌留之際的最後場景:

嬪妃殉葬、對範尚宮發出賜死太子妃的口諭——必須是口諭,因為口諭不需要蓋印、範宮正要心腹王典正執行、王典正半路被皇太孫攔住,並欺騙了範尚宮和洪武帝,說已經賜死太子妃——如果沒有確定太子妃已死,除掉這個最大隱患,洪武帝說什麼也不會下要皇太孫繼位的詔書的。

所以現在可以肯定皇太孫為了救母,抗旨不尊。範尚宮和王典正是證人。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更的少,舟感冒了,鼻涕飛流直下三千尺,奔流到海不復還,把鍵盤都糊住了,實在敲不動鳥。

恭喜讀者流逝時光喜提100點大紅包~

№12 網友:流逝時光 評論:《胡善圍》 打分:2 發表時間:2019-04-14 23:53:33  所評章節:17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