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185、龍捲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5、龍捲風

以李景隆為首的跑男團疲於奔命, 最終找到了濟南這個古城, 得了片刻喘息之機, 召集殘部, 這時南方大批的糧草終於到了, 也有了棉衣,李景隆重振旗鼓, 數了數手下的士兵, 他來的時候是帶著五十萬南軍來的, 加上前任耿炳文留下十萬軍隊,一共六十萬。

現在還剩多少?四十多萬。

前任丟了十萬,李景隆丟了十幾萬, 人數是前任的兩倍, 丟人不止前任的兩倍, 李景隆連耿炳文這個老將都不如。

怎麼辦?出征之前李景隆寫了軍令狀,誇下海口,秋天結束戰鬥, 班師凱旋, 現在都入冬了,南軍一次勝仗都打過, 六十萬南軍被十萬燕軍追著打,丟人啊!

李景隆心想, 不管怎麼樣,都得掰回一局,否則戰報不好看。

於是李景隆下令堅守濟南, 寫了摺子,說北方十月就下雪結冰,南軍因不適應這裡寒冷的天氣,病倒凍死一大片,燕王這個賊王乘人之危,偷襲我軍大後方,導致我軍損失慘重。

曾經有個機會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如果皇上願意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願意付出生命的代價取得勝利。

目前我軍在濟南糧草充足,我軍正在守護濟南,以防止燕軍乘勝追擊,南下滋擾百姓。所以,再次求皇上再給我一次機會,等到春暖花開,天氣轉暖,北平城的冰牆融化了,我就立刻帶著南軍討伐燕王……

南軍再次慘敗,三十萬打十萬輸了,六十萬打十萬也輸了。

訊息傳到京城,朝野譁然,準備好的慶功宴遲遲不能開始,眼看著變得遙遙無期了。

眾人取笑李景隆,六十萬軍隊被十萬軍隊追著打,如喪家之犬到處跑說他應該改名叫做“李跑跑”才對。

大朝會上,黃子澄,方孝孺等彈劾李景隆,要建文帝解除其北伐大元帥之職——這兩位顧命大臣假裝忘記當初是自己極力舉薦的李景隆。

但也有大臣們上書,為李景隆求情,說李景隆是皇親國戚,又是將門之後,削藩的大功臣,應該再給他機會。

建文帝心想,倘若連續兩次臨陣換帥,豈不是動搖軍心?何況目前也找不到比李景隆更適合的人當主帥了。

更何況,有李景隆守在濟南,阻攔燕軍南下,把“禍水”始終都困在北方,這也是功勞一件,否則燕軍直搗中原,就更麻煩了。

所以,建文帝力排眾議,讓李景隆戴罪立功,堅守濟南,並且送了一大批補給過去,要李景隆務必守好門戶,待春暖花開,立刻發動第二次攻擊。

李景隆接到聖旨,放下心來,跪地說道:“罪臣李景隆必肝腦塗地,以謝皇恩!”

且說燕軍追到濟南,濟南這個城市易守難攻,燕軍沒有戀戰,轉而去收拾燕地腹部的東北駐軍。

駐軍的首領是吳高,將門之後,膽子小但做事縝密,簡稱有謀無勇。副統領叫楊壽,膽子大但頭腦簡單,簡稱有勇無謀,兩人正好互補,配合默契,和燕軍幾次交鋒,燕軍都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道衍禪師獻上反間計。首先要燕王寫信給留守北平城的燕王世子,說吳高是個將才,有心將吳高勸說到燕軍陣營,目前已經有進展了云云。然後,要探子送秘信的時候,故意被南軍發現,捉住探子,搜到信件。

李景隆看到燕王所書,高興壞了,沒有打勝仗,揪出一個叛逃的大奸細也是好的,蚊子腿也是肉嘛。

於是,李景隆添油加醋上書建文帝,說吳高要投降燕王,獻出遼東。

建文帝一看,怒氣攻心,中了燕王的反間計,當即下令解除吳高統領之職,貶斥到千里之外的廣西當個小軍官了,命楊壽接任統領之職。

吳高接到任免書,簡直比岳飛還冤,當即痛罵李景隆是秦檜在世,冤枉忠臣。

但是前面也說過了,吳高謀略有餘,膽量不足,他不敢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抗旨,於是吳高含淚離開。

守門的牧羊犬吳高一走,燕王這頭狡猾的狼來了,立刻攻遼東,揚壽以前都聽上司吳高的話行事,指哪打哪,沒有領兵的能力,燕軍一來,遼東軍立刻兵敗如山。燕王這頭狼就這樣叼走了遼東。

遼東從此歸於燕地,再也不用擔心腹部受敵。

所以,燕王得遼東,第一功臣是李景隆,建文帝居功第二……

李景隆得知遼東失手的訊息,頓時傻眼了:怎麼辦?本以為蚊子腿也是肉,卻沒有想到燕王老奸巨猾,連蚊子腿這點肉都藏著迷/魂藥!

現在好了,一次勝仗都沒有打贏,反而丟了遼東。

怎麼辦?建文帝上一次聽信了他南軍不善冬季作戰的理由,原諒了他,給他再來一次的機會,現在丟了遼東,找什麼藉口呢?

李景隆不愧為是個“千古一帥”的傳奇人物,他想到了一個騷操作:圍魏救趙。

燕軍攻下遼東之後,立刻攻軍事重地大同,大同是挺近中原的重要門戶,其軍事價值不亞於濟南。

李景隆決定出兵救援大同,如果成功保護大同,這也是大功一件,可以抵消失去遼東的罪過。

此時已經是建文二年,一月份,南方柳樹已經有了綠意,但是北方寒冷依然□□,經過一個寒冬的淬鍊,加上補給足夠,南軍已經勉強適應了北方的寒冷。

李景隆飽暖思戰功,決定帶著手下四十多萬軍隊開撥,頂著冰天雪地的氣候,去支援大同。

這一次,李景隆吸取教訓,帶足了糧食,讓戰士們吃飽穿暖,士氣高揚,浩浩蕩蕩直奔大同,準備襲擊燕軍大後方,一雪前恥。

然而,李景隆四十多萬援軍在雪地裡辛苦跋涉半個月,爬雪山,過冰河,到達大同,別說燕軍了,連根毛都沒有!

燕軍去哪兒?

大同守軍告訴李景隆,燕軍退兵了。

原來,就在李景隆出紫荊關的時候,燕軍已經從居庸關返還北平城。

兩軍完美錯過了。

四十多萬南軍無功而返,等於在冬天野外來了一場四十多萬人的奔跑吧兄弟。

奇恥大辱。

李景隆灰溜溜的回到濟南,召開會議:“我們中間出了叛徒,否則燕軍怎麼那麼巧,和我軍錯開?”

南軍互相扯皮推諉,互相舉報對方是奸細,李景隆需要一個替罪羊為這次開玩笑似的野外拉練負責。

於是,李景隆將那個總是頂撞他的耿炳文舊部下推了出去,偽造和燕王來往的文書栽贓與他,命人綁到京城問罪。

李景隆泣血上書建文帝:不是我軍無能,而是出現了叛徒,洩露我軍行軍路線,導致兩軍交錯而過,錯失戰機。叛徒已經找到了,押送京城,請皇上嚴懲。

不過,燕軍既然聽聞我軍支援大同,就立刻撤離,這說明燕軍害怕我軍啊,所以聞風喪膽而逃。

北方的天氣還很冷,冰河尚未融化,但是冬天已經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請皇上相信微臣,再給微臣一些兵馬,等到了四月,微臣立刻率兵出發,平定北平。

李景隆的上書一如既往的給建文帝畫大餅,而建文帝也一如既往的吃這一套,相信了李景隆,還又給他補充了十幾萬軍隊,湊成剛開始的六十萬人。

這一次你一定要勝啊!

乘著李景隆要錢要糧食要人的功夫,燕王也沒閒著,他帶兵去圍保定府,保定府不戰而降,歸順了

燕王府。

終於,到了四月,暖和天氣,萬物復甦,天氣不冷不熱,李景隆瞧著六十萬軍隊操練的差不多了,下令再次攻打北平城。

而這一次,燕王已經解決了西北、東北、還有前線的所有敵人,都歸於燕王府,燕王不容許南軍再對北平城造成任何威脅,沒有在城中迎敵,而是帶著十萬燕王以及蒙古歸順的騎兵們主動迎戰南軍。

兩軍在河北會戰。燕軍勇猛,且熟悉地形。南軍人多,裝備精良,甚至出現了□□廠最新研發出來的地雷,兩軍各有勝負。

直到最後決戰,不可思議的一幕來了。

雙方交戰到高/潮,都殺紅了眼,突然,平地起了一陣類似龍捲風似的旋渦狀怪風。

而且,這風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居然捲起了南軍主帥李景隆的旗幟,怪風不僅驕傲放縱,而且力量驚人,居然將旗杆都吹倒了,咔嚓一聲,象徵主帥的旗杆轟然倒下。

燕軍乘機大呼:“李景隆死了!速速投降!”

南軍起初不相信,但是他們回頭找李景隆,然而不僅沒有找到李景隆,就連主帥的旗幟也沒有再次樹立起來,或者立一個備用的旗幟。

要知道古代打仗,沒有什麼手機或者衛星定位,一切都靠鼓聲,鑼聲,還有旗幟的語言來指揮作戰。

主帥旗幟猶如定海神針,帥旗一倒,表示主帥出事了,所以在戰場上,搶奪一面旗幟比一個人頭能夠得到更多的戰功。

帥旗不見了,定海神針倒下,南軍頓時大亂,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燕軍乘勝追擊。

這一仗,十幾萬南軍投降——投降的人數居然比對手燕軍的總人數都多。

南軍所攜帶的糧草等物也全部被燕王繳獲,李景隆簡直就是燕王府的軍隊和物資運輸大隊隊長。

李景隆死了?

當然沒有,作為大型戶外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的常駐代表,李景隆只是正在做他的強項:逃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錯,主帥旗幟一倒,龍捲風捲到飛沙走石,李景隆還以為是燕軍殺到了中軍陣營,砍斷了主帥旗幟,哦,變故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離不開暴風圈,來不及逃,李景隆心想我不能再想,我還是趕緊跑吧!

於是李景隆嚇破了膽子,都沒有來得及去確認真假,想都沒想,立馬拔腿就跑!

這一跑,本來有勝算的南軍集體崩潰,無心戰鬥,都跑了。

李景隆就近跑到德州,連口扒雞都沒吃上呢,燕軍已經追過來了,李景隆要南軍嚴防死守德州——然後自己從後門跑了。

南軍見主帥如此不負責任,一絲戰意也無,心灰意冷,象徵性的抵抗了一會就投降了。

燕軍佔領了德州。

李景隆跑啊跑,跑到了濟南。濟南易守難攻,糧草充足,但是李景隆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把六十萬大軍給敗光了,龜縮在濟南不出。

訊息傳到京城,朝野內外已經不能震驚來形容了:六十萬都打不過十萬?

震驚到了極點,反而是一片詭異的平靜。

皇室成員屁股都在京城,但是心已經偏向燕王,這個在朝廷北伐之前就已經確定。

出現最大心理變化的是朝廷官員,由於建文帝是正統繼位,在北伐之前,官員基本都覺得燕王是逆賊,是造反,是欺負侄兒。但是在北伐連遭大敗之後,朝廷官員意識到:

一個無能的君王敗起家當來是多麼可怕,幸虧高祖皇帝先前數次北伐打到北元沒有還手之力,否則大明危矣!

北伐屢次失敗,朝廷的風向暗中起了變化,不少官員暗自改變了立場,傾向於大明需要一個雄主,而不是把打仗當兒戲,不到一年就砸出去六十萬大軍的幼稚小皇帝。

否則,高祖皇帝辛辛苦苦積攢了三十一年的家當,還能敗幾年?

人就是那麼奇怪,以前洪武朝,官員們都暗地裡埋怨高祖皇帝太過苛刻,動不動就喊打喊殺,可是現在新君上位,連出昏招,敗起家來眉頭都不眨一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強勢的帝王總比昏聵的帝王要好!

而燕王朱棣所作所為,真的和高祖皇帝太相似了,一樣的積極進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聰明,勇氣,還有不可思議的運氣,身邊善戰的年輕一輩將軍尤其多……

當然,官員們都不敢明說,只得用思戀高祖皇帝的幌子來掩蓋內心的轉變。

建文帝也曉得自己讓朝廷失望了,為了挽回尊嚴。建文帝不再聽信李景隆的藉口,下令立刻撤職查辦,召回李景隆,派出了武將盛庸為平燕大元帥,接替李景隆。

盛庸帶了二十萬南軍,又一路收編散落的的殘軍,決心與燕王一戰,挽回建文帝的尊嚴。

李景隆灰溜溜的回京,大朝會上,不少人吵著要建文帝殺了李景隆,建文帝沒有點頭,但是也解除了他所有職位,就連曹國公的爵位都削了,不準他再上朝了,命他在家裡閉門思過。

李景隆在家裡終日飲酒消愁,喝醉了耍酒瘋,將酒壇子亂砸一氣,“思過思過思個鳥過!都說老子是廢物!你行你上啊!”

話音剛落,一個聲音響起,“曹國公說的對,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曹國公才華橫溢,然而昏君有眼不識金鑲玉,導致明珠蒙塵,黯淡無光,只要曹國公找對了明主,必定明珠生輝。”

“是你!你果然跑去投靠了燕王!難怪都抓不到你。”看到此人,李景隆猶如白日見鬼,“老子已經不是什麼曹國公了。”

紀綱嫣然一笑,“等你作為內應,幫助燕王登基,立刻恢復你曹國公的爵位。”

作者有話要說:  繼續搞統戰工作,估摸週末能夠寫完靖難之役,畢竟李景隆跑得再快,也沒有建文帝敗家敗的快。

另外,將來會接檔《胡善圍》的古言《沐府風雲》今天已經定下了文案,現在帖出來給大家瞧瞧,還沒有收藏的同學趕緊去支援一下啊,給舟一些信心。

這一次故事背景設定在明朝中期,最繁華最狗血的那一段時期。男主沐朝夕是沐家第八代,女主白朮是談太醫和茹司藥的孫女談永賢的學生,黃惟德的侄孫梁儲也會作為重要配角出現。

大明宮廷六品女醫白朮偷人了——偷走了正德皇帝年輕俊美還算新鮮的遺體,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一種特殊的“狂犬病”悄然滋生,患者畏光,見人就咬。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錦衣衛千戶沐朝夕奉旨調查白朮,然而他發現這一切居然與自家沐府有關。

白朮:看我抓一把中藥,調個偏方,專治你被咬的傷。

沐朝夕:老子信了你的邪——明明昨晚是你咬的我。

不純潔的吃瓜群眾:哦?哦!

近視眼摘下眼鏡就六親不認的女醫vs當了十年錦衣衛都沒有升官的官八代

一句話簡介:塑膠夫妻解決大明喪屍危機

八年前承諾要開的文,終於要挖坑+填坑了,無縫隙接檔《胡善圍》小夥伴們快到坑裡來呀

內容標籤: 宮廷侯爵 豪門世家 宅鬥 宮鬥

搜尋關鍵字:主角:白朮,沐朝夕 ┃ 配角:談永賢,梁儲,正德帝,嘉靖帝,沐朝弼, ┃ 其它:宅鬥,宮鬥,朝鬥,大明生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