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216、卡戴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16、卡戴珊

徐皇后去世, 諡號為“仁孝”, 以後文中皆稱“仁孝皇后”。

永樂帝效仿當年嫡母孝慈皇后的葬禮規制, 給予風光大葬。

當月, 本朝第一次軍事行動安南之役的主帥新城侯張輔終於班師回朝, 原本五月就取得大捷,活捉了胡季氂父子, 但是因路途遙遠, 攜帶大量俘虜, 又有大象火炮等戰利品,一路還有胡季氂的舊部下企圖襲營救主,耽誤行程, 走了兩月才到京城。

大部隊接到徐皇后去世的訊息, 三軍皆縞素, 為徐皇后舉哀。

一邊是皇后的去世的沉重打擊,一邊是南徵軍凱旋而歸的好消息。

登基以來第一次大勝,是大明的國運和士氣的轉折點。

經歷了四年靖難之役的內戰, 大明元氣大傷, 就連安南國這種藩國也敢欺瞞永樂帝這個宗主國君王,騙了永樂帝的冊封國書, 簡直是當面打臉,奇恥大辱。

大明繼需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來重新團結、融合大明的軍隊, 振奮民心,揚我國威。

故,永樂帝強忍住喪妻的悲痛, 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和封賞大典,論功行賞,其□□勞最大的當然是張淑妃的親哥哥、新城侯張輔了。

張輔被封為了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英國公,歲祿三千石,給予世襲誥券;另賜冠服,金銀彩帛,寶鈔等物。

張家由此得到了世襲罔替英國公公爵的爵位,一躍而成為京城最有權勢的新貴家族。

一場大勝,有人像張輔這樣揚名立萬,一躍成為京城頂級勳貴家族,也有人默默無聞,不求回報,打完仗只想回家看老婆孩子。

胡宅。

仁孝皇后去世,宮中辦喪事,胡善圍初來乍到,剛剛接手,故有些忙亂,隔個三五天才匆匆回家住一晚,陪阿雷吃頓晚飯,睡覺,次日四更就起床進宮,天沒亮就在西安門外等候宮門開啟,整整一個月都沒有歇過半天。

國喪期間,京城四品以上的命婦按照尚儀局派出的日期,進宮舉哀,七月天氣惡劣,要麼曬得能夠把人們活活熬出油來,要麼突降暴雨,把人淋成落湯雞,簡直就是冰與火的交替。

國母去世,就連在佛堂避世的黔國公太夫人耿氏也披麻戴孝,前往後宮舉哀痛哭。

這是胡善圍時隔五年第一次見到耿氏,曾經京城最風光的太夫人,孃家和夫家都是京城頂級豪門,再見耿氏,胡善圍差點沒有認出眼前白髮蒼蒼、將行就木的老婦人是誰,誰能相信這個從西安門一路走來的仁孝皇后停靈的梓宮差點踹不過氣來的女人六十歲都不到呢?

黔國公沐晟也是這次南征的大功臣,得把人家老孃照顧好。胡善圍使了個眼色,要負責引導命婦的女官把耿氏先扶到偏殿裡歇著,等恢復精神來再哭。

為了防止這些身嬌體貴的誥命夫人們中暑暈倒,胡善圍命尚食局敞開供應冰鎮的綠豆湯和酸梅湯。

誥命夫人們連上廁所都要憋著,誰敢喝啊!前面一撥人哭人,後一撥人還等著哭呢,每個節奏是都有安排的,破壞了節奏就是失禮丟臉。

胡善圍便要小宮女端著綠豆湯勸食,對這些誥命夫人說道:“舉哀不在形式,在於心誠。仁孝皇后生前一直以百姓生計為念,體恤民力,諸位夫人進宮舉哀,悼念仁孝皇后。仁孝皇后泉下有知,估計也不希望各位盯著烈日、冒著中暑的危險在這裡哭泣。

“尚食局為各位準備了驅暑的湯水,也是秉承仁孝皇后生前的善念而為之。偏殿也有宮女伺候更衣,夫人們不用擔心麻煩。”

意思是說,你們放心的開懷暢飲,反正馬桶管夠。

胡尚宮都開口了,眾誥命夫人放下矜持,喝了小宮女送來的冰鎮湯水再哭嚎舉哀。

畢竟是三朝尚宮,胡尚宮說的話比較有權威,比誰都好使,她說沒事就沒事,放心大膽的喝吧。

天氣雖然惡劣,好在胡善圍做的細緻,又比較人性化,每天眾誥命夫人魚貫而入,排隊舉哀,梓宮(停放棺槨的宮殿)終日哭聲震天,都沒有一個誥命夫人中暑暈倒。

仁孝皇后的喪事忙而不亂的進行中。

誥命夫人哭到第三輪時,黔國公太夫人耿氏終於恢復了力氣,掙扎著去哭仁孝皇后。

縱使仁孝皇后的丈夫永樂帝將耿氏孃家滿門抄斬,耿氏哭得依然很傷心。

胡善圍看著頭髮全白的耿氏,很是感慨,心生憐憫,遂去找張淑妃,問是否能賜給耿氏一副肩與,待耿氏舉哀完畢,抬著她出宮,就不要在毒日頭下一直走到西南門了,怕耿氏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撐不住。

仁孝皇后去世,後宮無主,需要要嬪妃代掌大權,代領皇后之職。

剛到雙十年華的張淑妃雖然年紀小,但是她在宮中位份最高,而且有個好哥哥張輔,家裡剛剛得了英國公的爵位,永樂帝有意嘉獎張家,因而不出意外的要張淑妃執掌後宮大權。

胡善圍作為尚宮,若有不能自主決斷之事,都要請示張淑妃拍板。

張淑妃住在東六宮的延禧宮。

張淑妃出身將門世家,而且不是普通靠軍功一步步升上來的,張家原本是元朝貴族,官n代,父親張玉是北元樞密院知院,類似現在的美國cia(中央情報局)局長。

諸位看官記性好的話,應該還記得胡善圍的未婚夫王寧就曾經供職在北元樞密院,潛伏在情報機構裡搞情報……

大明洪武朝第三、四次北伐勝利,就是靠王寧的情報確定敵軍位置,一舉得勝的。當時張玉就是王寧的大老闆,王寧專挖張玉的牆角。

由於北元黃金家族自相殘殺、爭奪皇位、導致嫡系滅絕,北元滅國,各大部落開會,誰都不服誰當皇帝,乾脆散夥,重新分裂成平等的遊牧民族部落,退步到了蠻荒時代,誰都拳頭硬就去揍誰、搶誰的地盤和女人。

黃金家族的祖先成吉思汗用畢生的力量帶領部落走出草原,最終問鼎中原。然而黃金家族的後代五十幾年就把家產敗乾淨了,重新回到族人崛起的地方,從此陷入分裂和內訌,再無“光復中原”的鬥志。

面對一盤散沙的局面,原中央情報局局長張玉心灰意冷,投入了當時大明實力最強燕王的懷抱,並在靖難之役時屢立大功,最終因為了救燕王,身中十幾支箭陣亡。

張氏還在閨中時,李景隆五十萬大軍圍攻北平城,城中守軍只有一萬,燕王妃號召城中婦女行動起來,搬石頭燒開水支援守軍。

張氏將門虎女,帶著家丁,穿著戎裝登城殺敵,她箭法極好,一箭不失,得到過燕王妃的嘉獎。

為了感謝張玉的救命之恩,燕王抬了張氏入燕王府,並重用其子張輔,張輔從小就受著正統武將教育,不負眾望,屢立奇功,永樂帝登基之後,封張輔為新城侯,張氏封了淑妃,僅在徐皇后之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張輔封了英國公,張淑妃代掌後宮大權,她雖只有二十歲,但頗有威嚴,能夠震懾住後宮,畢竟官n代的貴氣和曾經參加北平保衛戰的戰績都不是大風刮過來。

張氏皮膚白皙,面若滿月,是極好的面相,祖宗幾代營養都好,哥哥張輔威武雄壯,她也是高高的個頭,生得豐乳肥臀,如果說她的胸是泰山,那麼她的臀就是喜馬拉雅,腰肢又細若馬蜂,簡直就是明朝版本的金·卡戴珊。

在民間這種身體會被媒人吹捧為善於生養,有宜男之相。

故,別的嬪妃穿著寬大的緇痳孝服,就像罩著一個破麻袋,張淑妃穿著緇痳孝服,依然胸是胸,腰是腰,屁股是屁股,穿出了時尚大片之感,後宮之主的氣場是有了。

張淑妃每天早晚都帶著後宮嬪妃們去梓宮哭一趟,眼睛是紅的,眼皮浮腫,像是畫了淺紅的眼影,越發顯得那雙大眼睛深邃迷人。

張淑妃拿帕子包上幾個冰塊,敷著酸澀的雙眼,看來很是疲倦,胡善圍提出用肩與抬黔國公太夫人耿氏出宮,她過了好一會才說道:

“胡尚宮出自一片好心,本宮年輕,初代掌後宮大權,凡事不敢自專、不敢亂開先例。本宮記得仁孝皇后在時,比耿氏年邁的誥命夫人多的是,進出宮都是步行,並無聽過仁孝皇后賜過肩與給某位老夫人。”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立場。

胡善圍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不慌不忙的說道:“後宮這類先例是有的,只是不在仁孝皇后任中。當年孝慈皇后在時,懿文太子妃的母親開平王妃藍氏進出宮時,孝慈皇后都會賜轎子或者肩與給開平王妃。此事在《孝慈皇后起居注》裡都有明文記載,淑妃娘娘若賜給耿氏肩與,不算開先例。”

建文帝登基時,封了父親懿文太子為孝康皇帝,嫡母常氏為孝康皇後。永樂帝登基,不承認建文帝的皇后冊封,恢復了高祖皇帝時期常氏“懿文太子妃”的冊封。

同樣的,洪武朝時,高祖皇帝為了鞏固皇太孫的儲位,將開平王府常家捲入“藍玉謀反案”而滅了全族,削去常家所有的爵位,當時還是鄭國公太夫人的藍氏的孃家和婆家都被滅了,貶為平民,誥命夫人的身份也沒有了,只是庶民藍氏。

到了永樂朝,永樂帝為了拉攏洪武老將老兵,恢復了常家的名譽,還將藍氏追封開平王妃,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要是不小心把稱呼搞錯了,親則丟官,重則殺頭。

胡善圍作為三朝尚宮,閱歷豐富,人物稱呼這種基本功紮實,對後宮各種典故由來也是信手拈來,以理服人,並不靠擺三朝尚宮的架子。

張淑妃是個有主意的,並沒有因胡善圍拿出先例而立刻鬆口答允,說道:“孝慈皇后賜開平王妃肩與,是因開平王妃是懿文太子妃的親孃而厚待之。所以開平王妃和耿氏的情況有些不一樣,如何能一般對待?”

張淑妃也是個有見識的,對前朝那些舊勳貴的家譜和複雜家族廣西瞭如指掌,看來是下過狠功夫的。

胡善圍說道:“淑妃娘娘說的極是,當時開平王妃的年齡只是五十雖出頭,身體康健,並不需要肩與轎子代步,孝慈皇后所舉,是出於皇家對常家的恩寵,對親家的尊重。現在黔國公太夫人年紀不到六十,卻頭髮皆白,因最近幾年一直吃齋念佛,打坐唸經,身體虛弱,腰都直不不起來了,天氣又熱,微臣見她身體實在吃不消,故前來請示,是否賜給耿氏肩與代步。”

張淑妃有些驚訝,“黔國公太夫人居然蒼老到如此地步了?”

她印象中最後一次見到耿氏,是永樂元年長信侯府耿家滿門抄斬,耿氏進宮向仁孝皇后跪求饒過耿家,那時候耿氏一根白頭發都沒有,身體康健,是個養尊處優的貴婦。

胡善圍說道:“黔國公太夫人一門心思修佛,仁孝皇后就免了她節慶日進宮覲見的大朝會,耿氏不進宮,故淑妃娘娘並不知道耿氏這幾年急劇衰老、身體垮掉的狀況。”

耿氏無德無能,但是她生了沐晟這個好兒子。更何況,她名義下的女兒、沐大小姐嫁給了被追封為成國公的徐增壽,沐氏後來也被追封為成國公夫人。另一個名義下的四兒子沐昕是常寧公主的駙馬。

鑑於此,張淑妃不敢怠慢,說道:“既如此,就賜給耿氏肩與出宮吧……以後耿氏進出宮,皆用肩與接送。”

張家是新貴,沐家是牌子最硬的老牌勳貴,還是小心點為好。

胡善圍說道:“淑妃娘娘仁德,微臣這就去辦。”

張淑妃說道:“天氣熱,勞煩胡尚宮轉告黔國公太夫人,不用來延禧宮來叩謝了,免禮。”

“是。”胡善圍應聲退下。

胡善圍一走,張淑妃身邊的宮人忿忿不平的說道:“這個胡尚宮太囂張了,這才當了幾天尚宮,處處掣肘為難娘娘,這次抬出仁孝皇后還不夠,連孝慈皇后都抬了出來,逼娘娘就範,按照她的意思辦事,娘娘——”

“住口!”張淑妃一記眼刀殺過去,“再胡言亂語,就罰你去提鈴。”

耿氏最終被肩與抬出宮了,胡善圍怕她熬不住,還特意吩咐在肩與裡放了兩個冰盆降溫。

一天的忙碌告於段落,即將關閉宮門,胡善圍松了一口氣,下班打卡,出示令牌和腰牌,坐馬車回家——今天春春回來了,她說什麼也要回家一趟的。

到了家,沐春坐在庭院葡萄架下乘涼,天氣太熱,他只穿了件無袖的小褂,薄紗褲子,散著褲腿,有一下沒一下搖著一把川金扇出神。

自家的男人,賴散的樣子也是帥的。

大半年沒見面了,胡善圍心潮澎湃,坐在沐春身邊,“想什麼呢?那麼入神。”

沐春啪的一聲,將川金扇在掌心一合,“我在想咱們家後面就是大倉園銀庫,從家裡挖個洞,打個地道,是不是就能把銀庫搬空了。”

胡善圍:親生的!真是親生的!和阿雷想法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  永樂朝的後宮第一位種子選手張.卡戴珊小姐姐閃亮登場~~~~

昨晚很多讀者想要瞭解郭家內部奪爵之爭多麼狗血,我為各位找到了一篇論文,寫了最精彩的幾次奪爵,文筆和考據都很講究,作者是江西師範大學的朱忠文。

論文很長,由於是pdf轉word,有些字會丟失,想看pdf版本的可以去我的微博看

《論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

———以族權與皇權關係為視角的研究》

朱忠文

( 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江西南昌 330022)

摘要: 郭玹的襲爵為皇權介入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埋下了隱患。明英宗曾試圖透過擱置襲爵來剝奪武定侯家族的襲爵權,但在復位後出於鞏固統治需要轉而支援郭昌襲爵。成化年間至弘治初年,朝廷主張剝奪武定侯家族的襲爵權,郭昌之子郭良透過多種方式為襲爵營造有利氛圍來影響皇權,最終成功襲爵。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體現出明代勳臣家族族權與皇權之間的微妙關係。

關鍵詞: 武定侯家族; 襲爵之爭; 勳臣家族; 族權; 皇權

中圖分類號: k24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 -605x( 2018)-0018 -07

勳臣是明代宮廷史的重要主體,相關研究成果頗多,但從時間上看多集中於明初,對明代中後期的研究相對較少; 從物件上看多集中於相關事件與制度,對勳臣家族缺少關注,對族權與皇權之間的關係亦缺乏探討。1 明代中期武定侯家族與皇權之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導致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襲爵之爭。2 本文試圖透過論述這一事件的原因及影響,來展現明代勳臣家族族權與皇權之間的微妙關係。

一、郭玹襲爵及其隱患

武定侯家族的始祖是明代開國功臣郭英,他深受明□□寵信,躲過了胡藍黨案的浩劫,於永樂元

1相關研究參見胡吉勳: 《郭勳刊書考論———家族史演繹刊佈與明中葉政治的互動》,《中華文史論叢》2015 年第 1 期; 秦博: 《勳臣與晚明政局》,《史林》2015 年第 4 期; 吳晗: 《胡惟庸黨案考》,《燕京學報》1934 年第期; 呂景琳: 《藍玉黨案考》,《東嶽論叢》1994 年第 5 期; 李新峰: 《明初勳貴派系與胡藍黨案》,《中國史研究》2011 年第 4 期; 王劍:

《鐵券、鐵榜與明初的貴族政治》,《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 年第 6 期; 曹循: 《論明代勳臣的培養與任用》,《雲南社會科學》2012 年第 3 期; 劉曉東、年旭: 《選秀民間與聯姻畎畝: 洪武朝宮廷政治史之一面》,《東北師範大學學報》2014 年第 5 期; 顧誠: 《靖難之役和耿炳文、沐晟家族———婚姻關系在封建政治中作用之一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2 年第 5 期; 馬明達: 《常遇春家族與“藍玉黨”案》,《回族研究》2001 年第 1 期; 李谷悅: 《明朝歷代誠意伯》,《古代文明》

2014 年第 2 期。

2秦博曾對武定侯家族襲爵之爭的過程進行介紹,但對其原因及影響缺乏探討,《明代勳爵承襲與勳臣宗族活動初探》,《安徽史學》2015 年第 5 期。

年( 1403 年) 去世。1 郭英子孫眾多,有“七子、八婿、諸孫數十人”2,而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勳臣家族襲爵制度已於洪武二十六年( 1393 年) 確立。3 在不乏子嗣且有制度保障的情況下,武定侯家族的襲爵問題應當較為順利。但是,郭英正妻馬氏無子,長子郭鎮由妾何氏所生4,病逝於建文元年 ( 1399 年) 5,郭鎮妻永嘉公主,為明□□之女,子郭珍患有風疾,因而次子郭銘的後代與長房展開了爭奪爵位的鬥爭。

郭銘是郭英次子,曾任遼王府典寶6,母嚴氏是郭英之妾7,郭銘之妻徐氏是魏國公徐達之叔徐成的女兒。8靖難之役爆發後,遼王受建文帝之命渡海來到南京9,郭銘很可能隨之還朝。雖然郭銘也有可能私自逃走投靠靖難軍,但各種官私著作對此均無記載,也與郭銘武定侯次子的尊貴身份與影響力不符,且此時靖難之役局勢並不明朗,郭銘做出這種選擇的可能性不大。對於郭銘之死,其子郭玹在墓誌銘中稱其“沒於國事”10,其妻徐氏的墓誌銘中稱他“效忠國事,沒於泗州。”瑏瑡郭玹生於洪武二十八年 ( 1395 年) 瑏瑢,在郭銘去世時甫七歲瑏瑣,郭銘應去世於建文四年( 1402 年) 。是年五月,鎮守泗州的指揮周景初投降靖難軍瑏瑤,正與郭銘去世時間相符。郭銘在臨去世前曾“遺命夫人為育幼孤”,說明他並非倉促而死。泗州無戰事,郭銘不可能戰死。徐氏在郭銘死後“歲時伏臘,語及泗州死節之事,輒涕淚不食者累日。”瑏瑥因此,郭銘應該是被派到泗州,在主帥不戰而降的情況下為建文帝自殺盡忠。

雖然郭銘為建文帝盡忠,但明成祖在靖難之役後對武定侯家族大力拉攏瑏瑦,因此徐氏及其子女並未遭到迫害,反而因孃家外戚身份受到厚待。瑏瑧永樂九年( 1411 年),郭玹“以世勳子,授錦衣衛指揮僉事,轉漢府護衛指揮”瑏瑨,其兄郭琮也從都指揮僉事府軍衛千戶升為旗手衛指揮僉事。瑏瑩 郭玹兩個妹妹分別成為太子妃和漢王嬪,“凡樁篋服用物器,皆出於內帑,一不煩於其家,賜賚尤厚。”瑐瑠

永樂年間武定侯家族的襲爵問題被擱置。明仁宗即位後,郭玹妹妹晉升貴妃。瑐瑡 不久,郭玹升為左軍都督同知,並承襲武定侯爵位。瑐瑢早在永樂七年( 1409 年),郭玹妹妹就曾寫信給祖母“乞令弟侄就學,使知事上接下”,說明她已開始考慮郭玹的政治前途。瑐瑣《明功臣襲封底簿》記載郭玹襲爵時曾專門提到其妹的貴妃身份,並指出他超升左軍都督同知是出自明仁宗“特恩”瑐瑤,《明孝宗實錄》也曾追述“仁廟時玹以妹貴妃恩,累官都督同知,遂越次襲爵。”瑐瑥雖說郭玹襲爵有郭鎮之子郭珍患風疾的

1《明史》卷 130《郭英傳》,中華書局 1974 年版,第 3821—3822 頁。

2焦竑: 《國朝獻徵錄》卷 7《武定侯郭公神道墓誌銘》,《明代傳記叢刊》第 109 冊,臺灣明文書局 1991 年版,第 224 頁。按照《皇明開國功臣錄》的記載,郭英有十二子,九女,二十八孫,十六孫女,並給出了具體的名單,黃金: 《皇明開國功臣錄》卷 12《郭英傳》,《明代傳記叢刊》第冊,第 723 頁。無論哪種記載屬實,郭英子孫眾多確是事實。

3萬曆《大明會典》卷 6《功臣襲封》,臺灣文海出版社 1968 年版,第 122 頁。

47瑐瑤《明功臣襲封底簿》卷 1《武定侯》,《明代傳記叢刊》第冊,第 85、86、86 頁。

5焦竑: 《國朝獻徵錄》卷 4《駙馬都尉郭公壙志》,第 132 頁。

6810瑏瑢瑏瑨瑐瑢《明故鎮朔將軍總兵官武定侯郭公墓誌銘》,《新中國出土墓誌·北京卷下》,文物出版社 2003 年版,第頁。

9《明史》卷 117《遼簡王傳》,第 3587 頁。

瑏瑡瑏瑣瑏瑥瑏瑧瑐瑠羅亨信: 《覺非集》卷 4《郭母太夫人徐氏墓碑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冊,齊魯書社 1997 年版,第 571 頁。

瑏瑤談遷: 《國榷》卷 12《惠宗建文四年》,中華書局 1958 年版,第 834 頁。

瑏瑦吳琦、朱忠文: 《論永樂到宣德年間開國功臣家族命運的變化》,《安徽史學》2016 年第 2 期。

瑏瑩《明太宗實錄》卷 114,永樂九年三月庚午,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2 年《明實錄》校勘本,第

1451 頁。注: “英”原作“瑛”,疑誤。

瑐瑡《明仁宗實錄》卷 4,永樂二十二年十月甲寅,第 112 頁。

瑐瑣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1《孫女郭氏端肅奉書祖母》,《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第 234 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3 年版,第頁。

瑐瑥《明孝宗實錄》卷 21,弘治元年十二月己亥,第 490—491 頁。

原因1,但其妹的作用應是其襲爵的重要因素。

郭玹雖然成功襲爵,但也埋下了襲爵之爭的隱患。首先,郭英無嫡子嫡孫,庶出的子孫們很難對家族產生尊崇感。據郭銘之母嚴氏的墓誌銘記載,嚴氏平時還要做女工之事,邵磊據此推測她在武定侯家族內處於弱勢地位2,這從側面說明郭銘家族在武定侯家族內的地位不會太高。如果郭珍能夠襲爵,家族內部至少還能形成對長房的尊崇,但郭玹的襲爵打破了這種可能,從而在武定侯家族內部營造出“侯爵人人可得”的氛圍。

其次,郭玹襲爵主要憑藉其妹的力量,這就使得原本應該由族權解決的襲爵問題受到了皇權的影響。郭鎮之妻永嘉公主仍然健在3,身為明□□之女的她同樣可以藉助皇權。永嘉公主後來的種種

做法,在某種程度上不能不說是受到了郭玹兄妹的啟發,也使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變得更加複雜。二、正統至天順年間襲爵之爭的起伏

郭玹襲爵期間,雖然武定侯家族並未因襲爵問題發生爭端,但永嘉公主和郭珍仍在為奪爵攻訐郭玹。“三楊”主政下的朝廷不支援郭珍奪爵,並回信批評永嘉公主。4 正統十二年( 1447 年) 七月郭玹病逝後,郭珍與郭玹之子郭聰互相參奏5,襲爵之爭爆發。同月,郭珍奉永嘉公主之命來北京朝見,病逝於通州。6 郭珍死後,以張輔為首的朝臣支援郭聰襲爵。7但明英宗不允許任何一人襲爵,僅賜郭聰官職擱置此事。8

明英宗的決策與朝臣建議相左應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首先,永樂年間以來,許多勳臣家族在長期無法襲爵後喪失爵位,如安陸侯吳傑家族、潁國公傅友德家族以及江陰侯吳高家族等。9 明英宗親政後對勳臣襲爵的態度也較為冷淡,在武定侯家族襲爵之爭爆發前一年,他還曾借家庭糾紛剝奪安鄉伯張安的爵位。瑏瑠 這種情況與皇帝對爵位的微妙態度有關。正如明□□所說: “朕惟帝王之興,必有佐運之臣,竭其忠力,故能生享爵祿,歿膺贈諡,此古今報功之令典也。”瑏瑡皇帝授予大臣爵位並允許世襲是一種激勵機制,必須考慮為之付出的成本。在明代,這種成本包括祿米和法律特權。雖然官職和爵位從明初便已分開瑏瑢,但事實上有爵位者仍比平民有更多機會獲得官職,特別是武官職務。這種特權雖然對明代強大的皇權很難構成威脅,但在本質上與皇權的至尊性仍存在矛盾。這可能是明英宗不支援武定侯家族襲爵的根本原因。

1何喬遠: 《名山藏列傳》卷 41《郭英傳》,《明代傳記叢刊》第冊,第 511 頁。據何喬遠記載,“鎮子珍風痺不能侯,珍弟玹借侯一輩。”則當時雙方有可能達成過“借侯”協議,但這在當時的環境下很可能帶有脅迫性。郭鎮四子中,郭蘭、郭蕙和郭荃均夭折,唯郭珍尚存,這也是郭玹得以襲爵的重要原因。參見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8《駙馬都尉郭公墓表》,第 216 頁。

2參見邵磊: 《新見明代勳貴及其家族成員墓誌考釋》,《文獻》2014 年第 6 期。

3永嘉公主直到景泰年間才去世,其名號伴隨著皇帝的更替發生變化,為了論述方便,統一稱呼其為“永嘉公主”。

4《明英宗實錄》卷 15,正統元年三月癸酉,第 279—280 頁。《明功臣襲封底簿》( 卷 1《武定侯》,第 86—87 頁) 也記載此事,不過時間是在宣德十年。

57《明英宗實錄》卷 161,正統十二年十二月庚辰,第 3134 頁。

6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8《故明威將軍南京錦衣衛指揮僉事郭公墓誌銘》,第 222 頁。

8《明功臣襲封底簿》卷 1《武定侯》,第頁。

9秦博: 《明代勳爵承襲與勳臣宗族活動初探》,《安徽史學》2015 年第 5 期。

瑏瑠《明英宗實錄》卷 140,正統十一年夏四月庚子,第 2770 頁。

瑏瑡《明□□實錄》卷 166,洪武十七年十月壬申,第 2551 頁。

瑏瑢秦博: 《洪武朝勳臣的官、爵與職權》,《中國史研究》2016 年第 1 期。

其次,永嘉公主帶有濃厚的皇權色彩。如允許郭珍襲爵,他將獲得皇權的額外庇護。1 但如允許郭聰襲爵,永嘉公主不會善罷甘休。在這種情況下,明英宗透過擱置來消除爭端,不給勳臣家族族權與皇權結合的機會,也不失為解決問題的途徑。但在明代勳臣家族中,襲爵者享受崇高地位,可處置家族內部所有的大事與爭鬥,開國勳臣家族尤其如此。2 在這種崇高地位及其巨大權力的誘惑下,武定侯家族成員很難不將爭鬥進行下去,明英宗的做法只能是揚湯止沸。

果然,武定侯家族內部並未因此對襲爵之事善罷甘休。永嘉公主在郭珍的祭文中寫到“既不能繼貂蟬於乃祖,又不能永箕裘於厥躬,為子未盡孝,為臣罔竭其忠”,猶以郭珍未能襲爵為恨。3 由此而生的矛盾也日益激化,這從景泰五年( 1454 年) 定襄伯郭登寫給郭珍長子郭昌的信中可見一斑:

郭氏子孫多眾,枝葉離散,則有親疏之分,以吾祖宗之心觀之,豈有親疏耶? 何苦以鬩牆小忿,變骨肉為仇敵,至老死不相往來,傷同氣之情,啟他人之笑,貽前人之恥? 興言及此,良可悼也。4

天順元年( 1457 年) 七月,剛剛復辟的明英宗詔令郭珍之子郭昌承襲武定侯,同時恢復爵位5,同時獲得世職的還有曾長期停襲爵位或降等襲爵的廣平侯、富陽侯、安順侯、成山侯、保定侯、鎮遠侯等勳臣家族。6 值得注意的是,明英宗復辟後不久,定襄伯郭登曾建言: “方今四海臣民思慕聖德,甚於飢渴,不有非常曠蕩之恩,何以竦動天下之心,以慰其歡忻鼓舞之情?”得到英宗的首肯。7 這說明郭昌襲爵是明英宗為鞏固地位而收買人心的結果,也讓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烽煙再起。

郭昌襲爵後,郭玹長子郭聰提出反對,被左軍都督府和都察院拒絕。8雖然郭玹曾襲爵,但其父郭銘並非嫡出,此時又不再有郭玹妹妹所代表的皇權支援,因此在與郭昌的競爭中不具優勢。郭昌曾在郭珍去世後承襲其官職9,這說明由他襲爵符合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且永嘉公主已於景泰六年

( 1455 年) 去世瑏瑠,武定侯家族族權結合皇權的威脅已解除,明英宗自然支援郭昌襲爵。

但郭昌的爵位並不穩固。天順三年( 1459 年) 夏四月,郭昌弟郭昭為達到襲爵目的,透過賄賂駙馬趙輝、崇信侯費釗誣告郭昌不孝,郭昌因此下獄,直至朝廷弄清真相方被釋放。瑏瑡 同父兄弟之間尚且如此不擇手段,武定侯家族襲爵之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郭昭的陰謀雖未得逞,郭昌及其家人卻因此歷經磨難,郭昌的兩位夫人不得不抱著年幼之子郭良來到錦衣衛牢獄接受調查審問。瑏瑢 郭昌出獄後不久便於天順五年( 1461 年) 二月去世瑏瑣,顯然是在錦衣衛牢獄受到折磨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受賄的駙馬趙輝和崇信侯費釗僅受到“不許治府事”的處罰,甚至未上繳受賄贓款。郭昭所受處罰史書缺載,可見不會太重,甚至不排除逃脫處罰的可能。瑏瑤 誣告者違法成本如此之低,卻給被誣告者造成如此巨大的傷害,無疑助長了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

1郭珍此前一直受到永嘉公主庇護。如正統五年( 1440 年) ,郭珍曾非法購買淨身人楊敬並將其致死,但朝廷念及永嘉公主饒恕其罪,僅令永嘉公主“戒珍凡百謹守禮法,庶全親親之誼”,事載《明英宗實錄》卷 68,正統五年六月己丑,第 1311 頁。

2沈德符: 《萬曆野獲編》卷 5《爵主兵主》,中華書局 1959 年版,第 147 頁。

3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6《永嘉大長公主祭子文》,第 169 頁。

4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1《定襄叔書致賢侄錦衣揮使》,第24 頁。郭登亦是郭英後代,憑藉自己所立軍功受封定襄伯,未參與武定侯襲爵之爭。

58《明功臣襲封底簿》卷 1《武定侯》,第 87—88、88 頁。

6《明史》卷 106《功臣表二》,第 3019—3110、3111—3112、3141—3142、3150—3151、3157—3158、3188—3189 頁。

7《明英宗實錄》卷 274,天順元年正月癸未,第 5790 頁。

9《明英宗實錄》卷 178,正統十四年五月甲申,第 3431 頁。

瑏瑠《明英宗實錄》卷 258,景泰六年九月甲戌,第 5543 頁。

瑏瑡瑏瑤《明英宗實錄》卷 303,天順三年夏四月辛巳,第 6408 頁。

瑏瑢梁儲: 《鬱洲遺稿》卷 7《武定侯郭公、夫人許氏合葬墓誌銘》,《景印本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 1256 冊,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年版,第 593 頁。

瑏瑣《明英宗實錄》卷 325,天順五年二月癸酉,第 6713 頁。

郭昌去世後,郭良嫡母曳氏請求讓郭良襲爵。但郭良只有八歲,朝廷要求他出幼後再申請襲爵1,襲爵之爭暫告段落。天順年間郭昌襲爵是□□勢發生變化的結果,摻雜了明英宗的個人因素,加之郭昌去世過早,郭良年幼,使得郭鎮家族的襲爵基礎並不穩固。這一時期,不僅郭鎮後代與郭銘後代參與襲爵之爭,甚至郭鎮後代之間也發生爭鬥,以至為此動用家族外部的權貴力量,這些都為日後的襲爵之爭埋下伏筆。

三、成化年間武定侯家族襲爵權的剝奪與弘治年間襲爵問題的最終解決

明憲宗即位初期,朝廷對郭良態度尚善,曾應曳氏所求每月給米二石。2成化四年( 1468 年),已出幼的郭良請求襲爵3,但郭聰誣告郭� �為奸生子4,襲爵之爭再起。明憲宗判決“既爭襲不明,郭良只著做指揮錦衣衛指揮僉事”5,已顯露出不支援郭良襲爵的態度。成化九年( 1473 年) 十二月,郭良再請求襲爵被拒絕,並遭到革除錦衣衛指揮僉事的威脅。6 明憲宗在位期間對勳臣的態度同樣冷淡,他即位後不久便對戶科給事中李森整飭無才德侯伯的建議表示贊同7,並在成化元年( 1465 年) 以昌平侯楊洪之子楊俊犯罪為由拒絕其孫楊珍襲爵8,還曾在成化十五年( 1479 年) 以過繼關係為由拒絕定襄伯郭登侄孫郭參襲爵。9 拒絕郭良襲爵正是這一態度的體現。

此後,郭良又多次要求襲爵,結果被下獄,並與郭聰對質。在尹旻等朝臣建議下,明憲宗下詔剝奪武定侯家族的襲爵權。瑏瑠 值得注意的是,與成化年間尹旻等朝臣的態度不同,正統年間的襲爵之爭中,多數朝臣支援郭聰襲爵。這種差異源於以下兩點: 首先,主持正統年間討論的英國公張輔身為勳臣,自然傾向支援勳臣後代襲爵,這對朝臣們的意見無疑會產生重要影響; 而此次參與討論的大臣並無勳臣,自然缺乏支援勳臣後代襲爵的聲音。其次,上次爭論發生前武定侯爵位已被郭玹承襲較長時間,朝臣們出於維持現狀的考慮自然傾向支援其子郭聰襲爵。而在這次討論之前,郭昌襲爵未久即去世,襲爵的既定事實未成,朝臣們自然不支援武定侯家族的襲爵權。

弘治元年( 1488 年) 十二月,郭良再度上奏要求襲爵,被革除錦衣衛指揮僉事的職務瑏瑡,此後他還曾因申請襲爵被刑部拿問。瑏瑢郭良庶母許氏也曾兩次向朝廷請求讓郭良襲爵,在第二次申請被拒絕後,她以生計為由請求恢復郭良錦衣衛指揮僉事的職務,得到批准。瑏瑣而這一結果並不僅與許氏申請有關:

公( 郭良) 嘗舉武舉有名,然未甚顯。會錦衣闕員,兵部以公( 郭良) 數人名上。孝宗御文華殿親閱之,見公儀觀秀整,進對明暢,命蒞衛事,每侍衛扈從,必以目屬焉。瑏瑤

郭良曾參加文舉不第,後於弘治五年( 1492 年) 參加武舉。瑏瑥 值得注意的是,郭良重新成為錦衣衛指揮僉事離不開兵部的舉薦,而在他參加武舉前,兵部車駕司員外郎顧達曾為其寫序。事實上,與郭良交往的文臣並不限於兵部,如吏部文選司主事湯珍曾在成化二十二年( 1486 年) 為許氏寫序賀

1245瑏瑢瑏瑣《明功臣襲封底簿》卷 1《武定侯》,第 88、88、88、89、90、90—91 頁。

3《明憲宗實錄》卷 51,成化四年二月戊戌,第 1032 頁。

6《明憲宗實錄》卷 123,成化九年十二月己卯,第 2366 頁。

7《明憲宗實錄》卷 5,天順八年五月丁丑,第 146—148 頁。

8《明憲宗實錄》卷 22,成化元年冬十月辛丑,第 442 頁。

9《明憲宗實錄》卷 190,成化十五年五月乙亥,第 3385 頁。

瑏瑠《明憲宗實錄》卷 189,成化十五年夏四月己丑,第 3361—3362 頁。

瑏瑡《明孝宗實錄》卷 21,弘治元年十二月己亥,第 491 頁。

瑏瑤李東陽: 《李東陽集》卷29《明故武定侯郭公墓誌銘》,嶽麓書社2008 年版,第1317 頁。《襲封武定侯郭良誥》中記載: “爾能蚤習儒書,博通武略,金吾選任,賢譽式彰……頃因廷薦,分領京營”,證明李東陽的記載屬實,載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3,第頁。

瑏瑥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4《別郭存忠先生序》,第 127 頁。

壽1,大理寺右少卿、前兵部都給事中陳璚曾在弘治九年( 1496 年) 與郭良在去長沙的路上寫詩唱和,後又同去杭州遊玩。2 這些事實說明郭良與文臣有所交往,並動用文臣的力量來為自己服務。此外郭良還與文士積極交往,擴大自己的社會影響,文士對其平價頗高: “公暇則詠詩作書,開園蒔花,尤好竹,以賓竹自號。大夫士過者,談論窮日夕不厭也。事母致孝,友誼尤篤。貧而死者,為具棺殮,人以是賢之。”3“公素好客,夫人每先意治具,不俟咄嗟而辦,公亦以是奓名。”4

郭昌在世時便“才識優贍,樂與賢士、大夫遊處”5,郭良也曾與劉鴻、王芹等文士積極交往。6 在交往的過程中,郭良曾請他們欣賞其祖郭珍的畫作與詩稿,這些人在作序題跋的過程中對郭珍大加褒揚,並宣揚武定侯家族的開國之功。7 由此可見,郭良與朝臣的交往有助於爭取他們對自己襲爵的支援,與文士的交往則有助於擴大自己乃至整個家族的社會影響力,為自己襲爵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與此同時,郭良及其家人還扶助幼賤族黨,努力爭取宗族內部勢力的支援。8 總之,郭良及其家人除爭取皇權支援外,還設法整合多種資源來為自己襲爵服務。

而在這一時期,武定侯家族的其他成員郭崟、郭齡、郭謐等紛紛請求襲爵。9 此時局勢與明英宗時期類似,孝宗本想透過擱置來剝奪武定侯家族的襲爵權,卻滋長了武定侯家族內部各種勢力爭奪爵位的慾望,給朝廷帶來了更多麻煩。耐人尋味的是,在武定侯家族的其他成員請求襲爵的過程中,明孝宗下令將奏詞立案10,並未明確反對武定侯家族襲爵,這說明其態度已開始發生變化,並預示著事態的轉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命錦衣衛指揮僉事郭良襲武定侯……至是良母許氏為請襲爵。上再命吏部會官廷議。眾以爭襲爵革議,久不決。禮部侍郎焦芳獨曰: “爭爵之罪小,開國之勳大,豈可以爭爵之小故,廢開國之勳?” 眾服其言,議遂定,故有是命。瑏瑡

弘治十五年的廷議並未出現朝臣一致反對武定侯家族襲爵的局面,應是郭良及其家人長期結交朝臣文士的結果。明孝宗此番並未表態,但同意了大臣討論的結果。焦芳支援武定侯家族襲爵的理由也能反映朝廷的顧慮: 開國功臣的爵位是對其功勞的肯定,與明朝的合法性密切相關。如果僅僅因為武定侯家族發生襲爵之爭便剝奪其襲爵權,將有損於明朝的合法性,朝廷將得不償失。

郭良的襲爵標誌著武定侯家族襲爵之爭的結束,給郭良及其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郭良成功襲爵後,柏氏感慨道: “為郭氏婦,勤苦三十年而得此,死不恨矣! ”瑏瑢許氏的反應則更為強烈:

良謝恩於廷,歸拜家慶。夫人( 許氏) 以良見家廟,退坐內寢,勞良而語之曰: “昔吾與汝嫡母抱汝就獄置對,時汝方患痘疹瀕死,幸不死。自汝父及汝嫡母相繼繼世後,吾專理內政,絕葷茹素,日訓敕汝曹子若孫,今四十餘年,惟以汝大宗未復為念。今汝能如此,吾雖死亦可以此見汝父汝母矣。”喜極復繼之以泣,子良輩皆拜泣不能興。瑏瑣

這場襲爵之爭也對郭良之子郭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郭勳生於成化十一年( 1475 年) 瑏瑤,其成長階段正值郭良由襲爵不成反被革職而又復職的歲月。這段經歷很可能使郭勳意識到整合政治與社會資源對於鞏固家族地位的重要性,因此他在襲爵後一方面主動迎合嘉靖皇帝,獲得皇帝恩寵,另一方

1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4《贈郭母許夫人壽序》,第 126—127 頁。

2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4《舟中三友記》,第 142 頁。

3李東陽: 《李東陽集》卷 29《明故武定侯郭公墓誌銘》,第 1318 頁。

4李東陽: 《李東陽集》卷 30《封武定侯夫人郭母柏氏墓誌銘》,第 1334 頁。

5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1《定襄叔書致賢侄錦衣揮使》,第頁。

6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4《讀芸閣稿序、頌郭賓竹歌行》,第 128—129、152—153 頁。

7郭良輯: 《毓慶勳懿集》卷 4《讀芸閣稿序、跋西白手澤》,第 128—129、136 頁。

8瑏瑢李東陽: 《李東陽集》卷 30《封武定侯夫人郭母柏氏墓誌銘》,第 1334 頁。

910《明功臣襲封底簿》卷 3《武定侯》,第頁。

瑏瑡《明孝宗實錄》卷 186,弘治十五年四月癸丑,第 3426 頁。

瑏瑣梁儲: 《鬱洲遺稿》卷 7《武定郭公、夫人許氏合葬墓誌銘》,第 593 頁。

瑏瑤易名: 《郭勳生卒年考》,《學術月刊》1982 年第 1 期。

面又積極與朝臣文士交往,並透過刊行《三家事典》《大明英烈傳》等書籍的方式為武定侯家族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1 結果不僅鞏固了自身地位,甚至還升為翊國公,提升了家族爵位。2

結語

明代勳臣家族的襲爵之爭並不罕見。秦博曾將明代勳臣家族襲爵之爭分為嫡庶支間爭襲、嫡支長幼間爭襲、庶支長幼間爭襲以及庶支遠近間爭襲四種類別,並將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歸入庶支長幼間爭襲。3 事實上,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還具有兩方面的特殊性。首先,明代勳臣家族的襲爵之爭大多或牽扯朝臣,或純屬家族內部事務,皇權很少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中,襲爵權的歸屬甚至存亡自始至終都與皇權密切相關,早期尤其如此。其次,明代勳臣家族的襲爵之爭持續時間一般不長,也很少出現襲爵權歸屬存亡的反覆,而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歷經五朝四帝,幾經反復才塵埃落定。

這種特殊性是由以下兩方面因素決定的: 首先,郭英的長子郭鎮與次子郭銘均早逝,使得郭英去世後家族長期缺乏適齡襲爵者,以至武定侯爵位空缺長達二十多年。這一方面使郭玹以及後來的襲爵者缺乏牢固基礎,從而令武定侯的爵位缺乏有效支撐,另一方面使武定侯家族內部很難形成掌控爵位的穩定力量,這場襲爵之爭難以徹底平息。

其次,武定侯家族與皇權的關係格外密切。郭鎮是明□□之女永嘉公主的駙馬,郭玹妹妹是明仁宗的貴妃,這種跨朝代與皇室的聯姻關係在明朝歷史上並不多見。4 而永嘉公主與郭玹妹妹這兩位皇權的代表又相互對立,使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格外複雜。雖然她們的影響在景泰年間後不復存在,但已給這場襲爵之爭打下深刻的皇權烙印。

這種特殊性體現出的明代勳臣家族族權與皇權的關係耐人尋味。一方面,雖然勳臣家族的族權來源於皇權,但仍擁有一定的獨立性。如果不是由於郭鎮及其二子早逝與郭珍患疾造成武定侯長子後代襲爵的困難,郭玹很難利用妹妹所代表的皇權襲爵。郭玹襲爵後,雖然永嘉公主曾希望利用自己所代表的皇權為郭珍奪回爵位,但並未得到朝廷的支援。這些都能反映明代勳臣家族族權相對於皇權的獨立性。

另一方面,明代勳臣家族族權與皇權的至尊性相對立,一旦勳臣家族內部發生矛盾,皇權總會趁機介入,達到削弱乃至於消滅族權的目的。明英宗與明憲宗都曾試圖以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為藉口剝奪武定侯家族的襲爵權,明孝宗甚至曾因此剝奪郭良官職,都是這種關係的體現。

不過,皇權本身並不獨立。皇權的存在離不開臣民的支援,因此在某種情況下也會對勳臣族權妥協,明英宗在天順初年為鞏固地位而主動讓郭昌襲爵便是明證。皇權受制於其他因素,因此勳臣家族可以透過整合多種資源的辦法來影響皇權。郭良父子充分整合朝臣文士等資源,為自身襲爵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最終達到襲爵的目的。總之,武定侯家族的襲爵之爭充分體現了明代勳臣家族族權與皇權之間的微妙關係,也對武定侯家族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本文受江西師範大學青年教師科研項目( 人文社科類) 資助。]

作者簡介: 朱忠文( 1988- ) ,男,河南信陽人,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講師,歷史學博士。

責任編輯: 郝紅暖

( 下轉第頁)

1參見胡吉勳: 《郭勳刊書考論———家族史演繹刊佈與明中葉政治的互動》,《中華文史論叢》2015 年第 1 期。

2《明世宗實錄》卷 220,嘉靖十八年正月戊戌,第 4550 頁。

3秦博: 《明代勳爵承襲與勳臣宗族活動初探》,《安徽史學》2015 年第 5 期。

4明初勳臣與皇室多有聯姻,但在明中後期,皇室只與中下層軍民聯姻成為家法,這種情況不復存在。參見李靜: 《明代武官家族婚姻關系研究———以墓誌材料為中心》,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年,第 23—39 頁。

·民國北京政府海界劃分問題考察·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代中國領水主權問題資料整理與研究”( 15bzs076) 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劉利民( 1976- ) ,男,湖南寧鄉人,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 張秀玉

on demarcating the territorial watersbeijing governmentthe republicchina:

focusthe sea board mittee

liu- min

( collegehistory and cultur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abstract: becausethe requestnavy department,beijing governmentthe republicchina established the sea board mittee i taskto discussdemarcate the territorial waters and relate mittee carried out discuss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the boundaryterritorial waters,the principle and methoddemarcating the territorial waters,and howdemarcate variou establishmentthe mittee showed that the beijing government was already awarethe importancethe maritim discussions didn’t directly contributethe declarationthe relate,it still has a positiv course,the mittee was just a temporary meeting with its deficiency.

key words: the sea board mittee; beijing governmentthe republicchina; territorial waters

( 上接第頁)

on struggles for inheriting the marquis rankwuding familythe ming dynasty:

a study from the viewrelationship between clan authority and imperial power

zhu zhong - wen

( college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china)

abstract: guo xuan inherited the rankmarquis,which sowed the seedimperial power interposedthe struggle for inheriting the marquis rankwudin emperorzhengtong attemptedcancel the marquis inheritancewuding familyshelving the struggle,however,he helped guo chang inherited the marquis rank for the purposeconsolidating his own politica imperial government contended that the marquis rankwuding family shoulddisinherited from the periodchenghuathe early period o liang inherited the marquis rank afterestablished good atmosphere for himself,which the struggles for inheriting the marquis rankwuding family wer struggles showed sub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n authoritymeritorious families and imperial powerthe ming dynasty.

key words: familywuding marquis; struggle for inheriting the marquis rank; meritorious families; clan authority; imperial power

59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夏~桃源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rkatsiteli 79瓶;自言自語 78瓶;21380445 40瓶;夜舞琅嬛、一隻小甜豬、考試全過 10瓶;龍寶、二華、草潭之、liuliameng、17184939 5瓶;莫瀾 2瓶;楊顏溪大大盆宇、愛洛斯、桃子、深林一樹精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