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227、封建主義監國核心價值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7、封建主義監國核心價值觀

東宮。

太子妃急的團團轉, “瞻基才十二歲, 就要跟著皇上親征, 是不是太小了點?”

太子說道:“孤十二歲那年來到京城, 名為孝順高祖皇帝, 實則為人質,從此和父皇母後分隔兩地。漢王, 永平公主, 安成公主年齡更小。”

太子小小年紀, 就承擔著燕王府門面擔當的責任,面對各種猜測質疑,還有高祖皇帝的試探試煉, 他用食物來聊以自/慰, 出門時是少年, 歸來時是胖子。

太子過早成熟,漢王和兩個妹妹三個正值叛逆期的弟弟妹妹抱團取暖,一母同胞的兄弟、兄妹離心, 才有今日皇室亂象。

生在帝王家, 都身不由己,誰的日子好過?

十月懷胎, 太子妃到底是母親,“殿下好歹在皇上皇后身邊長到十二歲, 瞻基不到兩歲被抱去雲南,五年才回來,這些年他在東宮就像個客人, 處處小心,事事在意,在父皇身邊的日子比你我還多,東宮也就是個他睡覺的地方。現在連每天見他一面也不能了。”

太子妃坐下擦淚,郭良娣勸道:“皇上帶著皇長孫親征,有人想跟著去都去不了呢,這是皇長孫歷練的機會。我弟弟郭玹這次也會跟著北上,作為親衛保護皇長孫。”

郭良娣的寡母徐夫人這次是下了血本,把一兒一女所有賭注都壓在東宮這邊了。

太子妃心下稍慰,雖依依不捨,也無可奈何。

得知大堂哥要跟著皇帝御駕親征,朱瞻壑帶著一堆東西進宮,送給朱瞻基,有輕便的皮盔甲、火/藥廠新制的□□等等。

“曉得你什麼都有,不缺這些,不過這是我的一片心意。”

朱瞻壑羨慕的看著大堂哥,“我也想跟著皇爺爺出征,但是皇爺爺不肯,說我還小。我那裡小了,和你一樣高,至少比你重十斤。”

朱瞻基長在試穿盔甲,裡頭空空,一副人在盔中晃的感覺,朱瞻壑穿的剛剛好,他穿的反而有些大。

“皇爺爺親征,肯定不會只有一次,你耐心等下一次。”朱瞻基照著鏡子,說道:“我最近長個,盔甲到了北平應該就合身了。”

又道:“我這次跟著御駕親征,路途遙遠,肯定趕不上祖母的大祥(去世兩週年),到時候你替我給祖母上香。”

“還有——”

“停。”朱瞻壑捂著耳朵,“你比我父王母妃還囉嗦,我好容易從家裡出來躲清靜,你又嘮叨上了。”

朱瞻基只得住嘴。他很小的時候就承擔了東宮的責任,成為瘸子太子的左右手,堂弟朱瞻壑頭上有強悍的漢王,萬事都不用他這個世子操心,漢王只要得空就教訓兒子,口頭禪是“看看你大堂哥如何如何優秀”。

朱瞻基優秀得不像是個正常人類,朱瞻壑有時候都替大堂哥累得慌,他才不想成為第二個朱瞻基呢,他只想做他自己。

朱瞻壑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不服管教,經常頂嘴,把漢王頂的氣得說不出話,拿著棍子要打他。

朱瞻壑當然不會乖乖捱打,跑到宮裡去柔儀殿仁孝皇后梓宮那裡躲著,他曉得漢王不敢在這裡打他。

朱瞻壑進宮,當然會驚動永樂帝,沒等漢王去柔儀殿把朱瞻壑揪出來,永樂帝就半路截胡把漢王叫到書房裡一通教訓,要他心平氣和的教導兒子,不要總是喊打喊殺的。

抱孫不抱子,永樂帝甚少給兒子們笑臉,但對孫兒們還是很慈祥的。在永樂帝眼裡,朱瞻壑不如朱瞻基乖巧,但是朱瞻壑相貌最像自己小時候,他捨不得孫兒捱打。

打不得,也罵不得,漢王只能和朱瞻壑講道理,說來說去也就拿幾句話排列組合,朱瞻壑聽得打瞌睡。

朱瞻壑經常在朱瞻基面前抱怨,“你為什麼總是為難自己?你就不能別那麼優秀出眾?我爹整天嘮叨那句什麼‘比你優秀的人還你努力’,你什麼都要做到最好,要我們這些當弟弟的怎麼活?”

朱瞻基只是笑笑,“等你到我這個處境就會明白為什麼。”

朱瞻壑並不知道,朱瞻基其實很羨慕他。

朱瞻壑送了一堆禮物,末了,從壓箱底拿出最後一件東西,“這是三保太監下西洋帶回來的望遠鏡……三保太監送給阿雷姐姐,阿雷姐姐託我轉送給你。”

朱瞻基遲疑片刻,接過望遠鏡,“她最近很忙嗎?沒空進宮,還要託你捎帶東西給我。”

為什麼不親自來送一送呢?她進宮又方便。

朱瞻壑沒心沒肺,沒有覺察出心肝九曲十八彎大堂哥的弦外之音,說道:“是啊,她很忙。三保太監航海回來了,帶來許多奇珍異寶還有西洋的新鮮玩意兒。為了準備下一次遠航,要造船廠造更大的船隻,聽說新船大道甲板上能夠跑馬,甚至種植蔬菜,阿雷很有興趣,裝成小太監,整日跟著三保太監到處跑,清點那些外來物品,還有抄錄海圖等事情,聽說你要跟著皇爺爺親征,就託我捎帶這件東西給你。”

阿雷這種姑娘,是不可能悶在家裡繡花寫詩的,找點事情做也好。不過,為什麼她不告訴我呢?還是從堂弟這裡知道她的近況。

朱瞻基聽了,心裡有些失落,不好說阿雷,卻板著臉教訓朱瞻壑,“瞧瞧,阿雷一個姑娘都比你懂事,她為三保太監遠航做準備,你整天無所事事到處瞎混。”

這下把朱瞻壑氣壞了,“感情我進宮給你送行又送東西的反而成了壞事,哼,好心當驢肝肺。”

朱瞻基自知失言,連忙找了個藉口,“我只是太為你著急了——我馬上要跟皇爺爺北上,以後漢王若要教訓你,沒有人能攔得住,你要是再這樣浪蕩下去,不知要挨多少打。”

這下把朱瞻壑說抑鬱了,“你的說對,保護傘沒有了,我以後怎麼對付我爹呢。”

朱瞻基遙指柔儀殿仁孝皇后梓宮,“祖母九泉之下會保佑你的。”

皇帝親征,太子監國,兩樁大事,都充滿了儀式感。

親征之前,什麼天地、宗廟、社稷等等,以及大軍所要經過的山川等等要進行繁複的祭祀大典,沒有一個來月根本弄不完,永樂帝是個務實的人,他先帶著皇長孫走了,一應祭祀都交給監國的太子代祭。

這可苦了企鵝太子,每一個祭祀活動都要參加,繁複的儀式往往一站就是半天,以師祭為例,除去前面的準備工作,需要太子參加正祭的就有迎神、除獻、亞獻、終獻、飲服、徹豆、送神、望瞭八大步驟。

這八大步驟裡,又細分若干個小步驟,小步驟,又由分為若干個分步驟,每一個分步驟,都有禮官進行了嚴格的分解動作,每一步都不能錯,企鵝太子除了站著,還要根據分解動作做出各種反應。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第二大步驟初獻,這其中剛開始的分解動手是洗手。

儀式化洗手,比洗十次頭還累。

首先,太常寺卿要請代為祭祀的企鵝太子引領到洗手的位置。然後是圭、洗手、擦手、出圭四個分解動作。每個動作都要有太常寺卿奏請一次,企鵝太子就像一個上著發條的機器人,規規矩矩完成動作。

這只是開始,後面分解動作更複雜。

一個多月下來,企鵝太子瘦了一圈,但是雙腳腫脹得慘不忍睹,尤其是左足,腳骨已經有明顯的畸形,大拇指指甲都爛得脫落了。

太子能夠堅持搞完所有的儀式,靠的是可怕的意志力。他穿著xxxxxl號禮服以及尚服局特製的軟底鞋,雙腳就像踩在刀尖上,簡直化身為《海的女兒》裡的美人魚,將魚尾劈成兩半,每走一步,就像踏在刀尖上行走,對權勢/愛情的嚮往,讓他/她忍住了非人的折磨,熬過一天又一天。

沒有敢勸太子歇一歇。

太子不能歇,一旦歇下,就是弟弟漢王代祭。連儀式都搞不好,誰會相信他有能力監國?

儀式這種東西,什麼都不是,但又什麼都是。

太子熬過來了,代價是一對爛腳——原本完好的右腳也有了病足的趨勢,消渴症的病足越發嚴重了。

太子如此堅強,就連在一旁看笑話、等太子實在熬不下去,主動退出或者乾脆當然暈倒,以備隨時頂替太子完成祭祀任務的漢王都暗自佩服不已。

我錯了,太子大哥不總是躺贏,起碼在能忍這一條,我遠遠不如大哥。

漢王沒有等來太子在祭祀上犯錯。

不過,這只是開始,親征韃靼起碼要打個一年半載,太子有的是機會犯錯。

太子監國,在文華殿正常上朝。永樂帝給太子制定的許可權說的很清楚:

“唯文武除拜、四裔朝貢、邊境調發、上請行在,餘常務不必啟聞。”

意思是說,除了重要文武大臣的任免、邦交軍事等國家大事以外,其餘的事情交給你自行處置,不用問我。

這是太子監國的基本法。

永樂帝還教導太子治理“常務”的封建主義監國核心價值觀:

“朕命爾監國,凡事務寬大、勿躁急,文武群臣皆朕所命,雖有小過勿需折辱,亦不可偏聽以為好惡……敬之慎之!”

意思是說,凡事都要冷靜,這些大臣都是我任命的,一定有我的道理,他們若有小過錯,差不多教

訓一下就行了,不能偏聽偏信,做任何一個決策之前都要謹慎。

此外,永樂帝還制定了嚴格的監國程式,太子每一項舉動,都必須在程式上合法:太子絕對禁止私下見官員,所有官員,都至少成雙入對和太子議事。

大朝會之後,太子要召見官員談事,“須與前項官員一同進出,如有獨進獨留者“,必須有監察御史、鴻臚寺官、司直郎、清紀郎這四個部門的官員在旁邊監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此嚴苛的程式,太子一舉一動都在御駕親征的永樂帝監督之下。

可是若監察御史等微臣包庇太子怎麼辦?誰來保證這個監督有效呢?

永樂帝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一個絕對不可能包庇太子的人——漢王。

太子監國,漢王監督太子,雙重監督。漢王拿著放大鏡觀察太子,簡直不要太爽。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端午,祝各位粽子節小長假快樂,送188個紅包~親親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綠色的風、21746418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霓裳小妖兒 48瓶;衛索 40瓶;一步之遙 30瓶;琪琪瑞 20瓶;阿黛2 15瓶;泉、如果有機會、滾滾 10瓶;聽雨樓泡茶的阿狸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