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62、玉貌花容列女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2、玉貌花容列女官

懷慶公主選駙馬, 京城勳貴家族若有滿足條件的、適齡未婚的青少年男子, 都去內府報名了。不僅僅是西平侯沐英一家, 比如魏國公徐達也給小兒子徐增壽報了名。

除非洪武帝失心瘋了, 才會選京城第一紈絝徐增壽為駙馬。

胡善圍頓時明白, 報不報名其實是個態度問題,皇上下旨要選駙馬, 當臣子的、尤其是因從龍之功而獲得榮華富貴的勳貴家族, 必須要做出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紛紛上去“瘋搶”的勢頭, 給足皇室面子。

否則,你把家中並沒有定親的適齡男子藏著掖著不去內府報名,是幾個意思?公主你都看不起?你是不是想上天啊?

都不想上天。

於是乎, 臘月裡前去內府報名的家族幾乎踏破了門檻, 很是熱鬧。

從初選到定下駙馬人選短則幾月, 長則一年多的都有,禮部和宗人府做出初選,稽核名單, 這些報名的男子在甄選期間都不得另行定下親事。

一年中臘月最為忙碌, 各種節慶,祭祀。臘月八日, 皇上賜臘八粥,京城四品以上官員都有賜粥。

臘月二十四日祭灶之後, 宮人都將官袍的補子換上了葫蘆景或者蟒衣,以應節慶。

源源不斷的賞賜、新衣服、首飾送到屋子裡,胡善圍進宮時兩手空空, 連一雙鞋子都沒有,不到一年,屋子裡的衣箱櫃子已經填滿了。

大明宮廷最最不缺的就是儀式感,正因這些繁瑣講究的儀式感,才能讓皇族區別於其他家族。每個儀式背後都是譁啦啦的銀子作為支撐,宮廷整個囊括了帝國的財富,盡奢侈之能事,難怪都想當皇帝。

之後便是除夕。

洪武帝十三年的除夕夜,宮中舉辦皇室家宴,唯獨燕王和燕王妃缺席,為何?

因為燕王妃已經發動了,在燕王府待產,第四胎即將出生,燕王在家陪伴王妃。

除夕夜宴,燕王府傳來喜報,燕王妃生了小郡王。

帝后大喜,厚賜燕王府。

十八歲的燕王妃成了四個孩子的娘,是大明皇室最能生的王妃。

洪武帝當場賜了名字,說道:“這孫子真會挑日子出生,今日除夕夜,新春到來,除舊迎新,天氣日漸溫暖,就叫他朱高煦吧。”

馬皇後很是高興:“如此燕王府有了兩子兩女,湊成兩個好字。魏國公生的好女兒,你們趕緊帶著禮物,去魏國公府賀喜。”

皇室眾人舉杯同賀,剛剛冊封的懷慶公主笑靨如花,把沈瓊蓮招來,“除夕夜喜上加喜,沈教習可有好詩?”

沈瓊蓮以狀元名次進宮,除了當女教習,遇喜慶的日子做宮詞,當宮廷詩人,也是她的責任,。

沈瓊蓮小大人似的反問:“公主可有好酒?”

懷慶公主笑道:“當然有,賜你一罈。”

孫貴妃拍了拍小女兒的手,“沈教習還是個孩子呢,不能飲酒,你莫鬧她。”

沈瓊蓮道:“貴妃娘娘,微臣等到了明年開春三月,就十四歲了。”

眾人見她一團孩子氣,卻說著再老成不過的話,皆笑。

沈瓊蓮嘟著嘴,眼瞅著要不高興了,她最不喜別人把她當孩子。

孫貴妃朝她招手,“過來,坐在本宮身邊。”

懷慶公主在孫貴妃左手邊,沈瓊蓮坐到了右手邊,算是平起平坐了。

孫貴妃對伺候的宮人說道:“給沈教習倒一杯本宮的引口醪。”

引口醪就是容易入口的美酒的意思,孫貴妃不善飲酒,馬皇後命尚食局掌釀酒的司醞專門給孫貴妃釀造一種沒有酒味,不刺激咽喉和胃部的酒。

司醞用幾種水果釀造出了酸酸甜甜的引口醪,專供給孫貴妃,別人是喝不到的。

沈瓊蓮喝了一杯,果然喜歡,詩興大發,小手一揮,“拿紙筆來。”

懷慶公主覺得有趣,親手給她鋪紙。

沈瓊蓮提筆寫道:“疏明星鬥夜闌珊,玉貌花容列女官。”

沈瓊蓮寫一句,懷慶公主就唸一句,指著最漂亮的崔尚儀笑道:“難怪崔尚儀最疼她,寫詩都不忘記先誇你。”

四十四個新女官進宮,六局一司都搶著要女狀元沈瓊蓮,崔尚儀運氣好,抓鬮抓到了她。

沈瓊蓮只寫了兩句就停筆,一雙大眼看著懷慶公主。

懷慶公主大方,親自給她倒酒:“酒來了,你寫吧。”

沈瓊蓮又一飲而盡,寫道,“風遞鳳凰天樂近,雪殘鳷鵲曉樓寒。”

懷慶公主又連續倒了兩次,沈瓊蓮方寫下餘下詩句:

“昭儀引駕臨丹扆,尚寢薰爐爇紫檀。肅肅六宮懸象魏,春風前殿想鳴鸞。”

沈瓊蓮停筆,懷慶公主將詩獻給給帝后。這是一首上乘的宮廷節慶應景之詩,尤其是“肅肅六宮懸象魏”那句,無形中誇讚了馬皇後以趙宋賢妃為典範,整治六宮,肅清皇室的功勞。

胡善圍自持沒有本事寫出這樣的宮詞,暗歎宮中女官各有本事,天分這種東西,不是靠努力就能得來的。

帝后當然贊好,厚賜沈瓊蓮,馬皇後尤其愛這首宮詞,格外給了獎賞:“沈教習喜歡孫貴妃的引口醪,賞你兩壇。”

懷慶公主佯做生氣,“母後,我也有功勞,鋪紙斟酒獻詩都是我做的,我為何沒有賞賜?”

大過年的,又恰逢燕王妃在除夕夜生了小郡王,氣氛越發喜慶,馬皇後也開起了玩笑,“這不正在給你挑個好駙馬嘛。”

懷慶公主聞言並不扭捏作態,跟著眾人一起笑道:“母後好好挑,我不急。我還想在宮裡多陪陪母后和母妃呢。”

眾人皆笑,皇室家宴,其樂融融。

沈瓊蓮叩謝皇恩,將兩壇引口醪全都分了相好的女官,並不藏私,胡善圍也分到一壺,她好奇的倒了一杯喝下,酸甜可口,沒有酒味,但是……也沒有想象中的好喝。

胡善圍由此明白,其實孫貴妃和沈瓊蓮喝的不是引口醪,而是那份獨一無二的皇恩。

次日,就是正月初一元旦。

大明宮廷有三大節,分別是冬至,元旦,和皇上的生日萬壽節,這三個節日都要舉行隆重的大朝賀禮儀,除了在京官員五品以上都要進宮朝賀外,三大節三品以上的命婦也要進宮朝賀馬皇後。

由於命婦人數眾多,負責禮儀的尚儀局人手根本不夠用,就從六局一司抽調人手,選品貌端正,身體健康者引領命婦進退——這是個力氣活,正月大冷天的站在外頭維持紀律,指導命婦進退,身體孱弱的很難堅持下去。

比如沈瓊蓮就是尚儀局的女教習,但崔尚儀心疼她還未長成,身量未足,就不用她做這些活計。

崔尚儀挑了宮正司胡善圍,胡善圍欣然答應,幫人就是幫己,誰都有求人的時候。上次她負責賜書,也向其他部門抽調人手,崔尚儀派出周司贊,曹尚宮派出劉司言,可惜劉司言不幸遇難。

宮廷禮儀,唯一的標準就是不能出錯,沒有通融可言,命婦大朝賀,正是展示皇室威嚴的時刻,不得不慎重。

當然,也沒有那個命婦不長眼,敢在這個時刻搞事情,就是怕命婦們太過緊張,瞎走瞎拜,壞了規矩。

崔尚儀很細心,將幾百個命婦名單做出劃分,每個女官盯住三十個人,還事先將負責引導的女官們召集起來開會,在地板上粗略畫了坤寧宮的平面圖。

那個地盤站什麼人,女官站在那裡,命婦們站在那裡,何時進,何時退,何時拜,何時跪,統統實現演習一遍。

能考進宮廷當女官的,都是聰明人,一點就通。

末了,崔尚儀一拜,“正旦那天,尚儀局就拜託各位幫忙了。”

胡善圍等人忙道:“崔尚儀太客氣了,下官定鼎力相助。”

正旦那天,宮中人五更就起來了,為了迎接節氣,只要不戴烏紗帽的宮人都將尚寶局剛剛分發的、用烏金紙裁剪而成、畫以各種顏色的昆蟲蝴蝶樣式的首飾插戴在頭上,俗稱鬧蛾,應時應景。

鬧蛾在宮中銀作局工匠的巧手下做的極其逼真,掠風撩草,須翅生動。伺候胡善圍的小宮女插戴著鬧蛾,提著洗臉的熱水,最早來給胡善圍拜年。

小宮女提著水桶站在門外,聽著西長街打更的五更一響,立刻瞅準時機,點燃一掛鞭炮,噼裡啪啦響。

昨晚除夕夜睡的晚,習慣早起的胡善圍被鞭炮聲驚醒了,披衣開門,“天都沒亮,為何一早就放鞭炮?”

小宮女嘻嘻笑著:“宮中的規矩,正旦五更放鞭,新年紅紅火火。”

小宮女伺候胡善圍穿衣,裁下一條白棉紙,對摺,然後折進交領的領口處,這種紙製護領一日一換,方便整潔,女官代表皇室的體面,對儀容整潔要求極高。

胡善圍起初並不喜歡白棉紙假領,覺得膈脖子,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如果是夏天出汗,每天需換好幾條紙做的護領。

今日要引導命婦朝見皇后,胡善圍穿了一身簇新的官袍,頭戴烏紗帽,剛剛穿戴完畢,徒弟黃惟德來拜年。

黃惟德將大門的門栓拔下來,遞給胡善圍,“往空中拋擲三次,宮中叫‘跌千金’。”

沒想到大明宮廷有這樣的獨特風俗,胡善圍“入鄉隨俗”,門栓是一根和沐春手臂差不多的長短粗細的木棍,約有七八斤,對終年握筆的女官而言,比較沉重。

第一擲,只是一人多高。

小宮女拍著手,“胡典正擲得高一些,扔的越高越遠,今年的官就升的越高喲。”

一聽說升官,胡善圍立馬來了精神,不只是入鄉隨俗意思一下算了,她打了一通拳,活動筋骨,第二擲就好很多。

最後一擲,胡善圍在手心呵了呵熱氣,撿起地上的門栓,她旋轉,跳躍,閉著眼,門栓像是長了翅膀,平步青雲,嗖嗖起飛,最後居然落在屋頂的琉璃瓦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黃惟德讚道:“老師擲的太好了,學生在宮中多年,還從未聽過有人擲的這麼高。”

胡善圍也很是興奮,不過興奮過後,有些擔憂,“怎麼去屋頂把門栓取下來?我馬上要去內府等候朝見皇后娘娘的命婦了。”

黃惟德說道:“藏有的是梯子,這事我來辦,老師儘管去忙。”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關於沈瓊蓮的詩詞出自故宮學刊2010第六輯《女學士”沈瓊蓮及其宮詞考證》

本章關於大明宮廷過年的細節,比如五更放鞭炮“跌千金”等等獨有風俗均出自於明朝劉若愚寫的《酌中志》卷二十《飲食好尚紀略》,劉若愚是大明末年的官宦,詳細記錄了大明宮廷方方面面,明朝宮廷初年和末年肯定有所差別,但是舟只能找到劉若愚的記錄,基本參考《酌中志》這本書。

祝各位讀者小天使聖誕快樂。

今晚送100個紅包,恭喜讀者慧兒喜提100點大紅包

№14 網友:慧兒 評論:《胡善圍》 打分:2 發表時間:2018-12-22 19:53:00  所評章節: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