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78、那個不去紅塵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8、那個不去紅塵鬧

且說沐英率東路軍得勝歸來, 大明東北地界暫得安寧, 洪武帝立刻下旨, 命四皇子燕王朱棣去北平就藩, 去守護大明東北邊界。

經過一番準備, 燕王一家九月啟程北上,燕王妃徐氏是魏國公的嫡長女, 如今西平侯府和魏國公府結為親家, 燕王一家離京時, 沐春作為西平侯府代表,要完成家族交際任務,去桃葉渡給燕王送行。

徐增壽這個小舅子哭得稀里嘩啦, 看得沐春這個大舅子偷偷翻白眼, 沐春和家裡任何一個兄弟姐妹都是陌生人, 沒有感情。他很難理解為什麼燕王妃經常用鞭子教訓徐增壽,還差點剁手指,徐增壽還對大姐姐依依不捨。

要是換做我, 從此無人管束, 早就高興得去燒高香好嘛。

後來,徐增壽乾脆跳上船, 說來都來了,乾脆送一程。

洪武帝命紀綱帶著二千錦衣衛護送燕王府就藩。

胡善圍也來了, 帶著馬皇後賜的禮物。送行儀式很是熱鬧,皇室宗親除了有孕不方便出行的懷慶公主,都來送行, 待駙馬王寧到了現場,沐春悄聲對胡善圍說道:“我們回宮吧。”

胡善圍回宮覆命,簡單的說了燕王府送行儀式的盛況,馬皇後正在看書,聽聞懷慶公主沒去,便命茹司藥去公主府探望一下。

馬皇後放下手中的書,問胡善圍:“本宮要為小公主尋可靠的養母,以你所見,東西六宮誰最合適?”

來了。胡善圍拿出一本小冊子,“這是這些日子給微臣送禮的名單和禮物,宮中嬪妃眾多,微臣不知道選誰合適,不過,微臣的名單可以告訴娘娘不要選誰。”

“拿來給本宮看看。”馬皇後輕輕一笑,翻看著小冊子,“這一個個出手都挺大方的。平時背地裡埋怨織布太累、北伐那陣子縫製軍服軍鞋到三更熄燈,殊不知民間的女子,那個不是做活到三更才歇?她們只是辛苦一陣,民間婦人是辛苦一生。北伐勝利後,本宮和皇上都厚賜了東西六宮,她們還嫌不夠,總是想要生事,看著孫貴妃病重,小公主無人照料,就各種動歪腦筋。”

馬皇後雙眼露出疲態,翻閱著名冊,“這才過了一年清淨日子,就要到頭了嗎?”

胡善圍不敢應答。當臣子的,沉默是金,多說一句,就多一次掉腦袋的機會。她不想要這種機會。

孫貴妃病重後,馬皇後寂寥,偏要她說,問,“你覺得呢?”

胡善圍只得答道:“晨雞初叫,昏鴉爭噪,那個不去紅塵鬧?東西六宮都不爭不搶,那才是真奇怪。只是盜亦有道,爭搶也要有底線,若是目光短淺、手段骯髒,這種人是不適合撫養小公主的。”

“山迢迢,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馬皇後接了下半句,嘆道:“你說得對,這皇宮就是長安道啊,正是爭名逐利的地方,誰能安分。”

又問,“你收了她們東西,卻不為她們辦事,你不怕得罪她們?”

“六局一司是為了協助皇后打理後宮事宜而設,和嬪妃無關。”胡善圍說道:“何況送微臣禮物和在背後鄙視微臣、取笑微臣眼皮子淺,什麼禮物都敢收的人,幾乎都是同一批人。”

這是範宮正偷偷告訴她的。這位以前的上司很是關心她的前途。

胡善圍一句貶低的話都沒有,就在馬皇後面前告了一狀。

馬皇後喜歡用年輕人、甚至重用曹尚宮這種宮內風評不佳的人,就是因為年輕人稜角猶在,說話直接,無需費精力去猜測手下想什麼,還能夠順利的把事情辦好,直接給她一個結果。

就像寺廟裡,慈眉善目的菩薩坐在中間,旁邊是怒目金剛,都去當菩薩,這戲就沒法唱了。

為小公主尋一個靠譜的養母是當務之急,胡善圍用了排除法,還順便幫馬皇後摸了一把後宮的底細,這份名單有位份低的才人,美人,也有一宮主位的妃子。

馬皇後的目光停留在一個位份不低的妃子名字上,喃喃道:“連她也坐不住了,看來是等著孫貴妃挪出位置……”

良久,馬皇後合上名冊,“宣李淑妃。”

李淑妃,父親李傑曾經是禁軍之一的廣武衛指揮使,死於第二次北伐。因父親死的慘烈,洪武帝深嘆之,厚待其女,故,李氏無兒無女,卻不到雙十年華就封了妃位,是所有妃位中最年輕的一個。

李淑妃性格恬淡——至少現在是這樣的,從來不爭寵,名字自然也不在胡善圍的名單上,洪武帝對她印象不錯,所以馬皇後打算拉她一把,好好培養,將來說不定又是個“孫貴妃”似的人物。

宮裡那麼多生兒子的嬪妃,馬皇後一個從不敢重用,因為有了兒子,心就大了,畢竟太子也是庶出的皇子……

天上掉下一個餡餅,砸在李淑妃頭上。把李淑妃給砸懵了,受寵若驚,“娘娘,臣妾惶恐,臣妾從沒有生養過孩子,不知如何養小公主,臣妾唯恐擔當不了這個責任。”

李淑妃沒什麼雄心壯志,後宮大部分都是安逸舒服的,就這樣混吃等死也不錯。只是偶爾做點女紅,皇上說紡織,她就去紡布。皇后說擁軍,她就做軍衣。一本《趙宋賢妃訓/誡錄》背得滾瓜爛熟。

不去在皇上面前爭寵獻媚,因為長相一般,琴棋書畫,歌舞琵琶才藝也一般,爭也爭不過後宮各種奼紫嫣紅。

也不去皇后面前表忠心——再忠還能忠過人家孫貴妃?

李淑妃此人,遇事先想著如何放棄,面對小公主這塊大餡餅也是如此。

唉,為什麼總是聽話的人不好用,好用的人不聽話?

馬皇後有些恨鐵不成鋼,說道:“不會,可以學。誰都不是天生就會當娘。後宮的妃位,只有你沒有孩子,可以用十分的精力教養小公主。何況小公主已經一歲多了,比以前好養活。你養著她,皇上惦記著,會經常去你宮裡看她……你懂本宮的意思吧。”

比起那些野心勃勃的嬪妃,兩害取其輕,馬皇後還是希望李淑妃能立起來。

再不懂,就真傻了。李賢妃剛剛滿月的小皇子,可不就是這樣來的嗎?

李淑妃臉頰緋紅,“是,妹妹定盡力而為。”

李淑妃抱著小公主回到永和宮,永和宮位處東六宮,隔著兩堵高牆一條街,就是六局一司,江全去探望小公主很是方便。

小公主意外“花落”永和宮,在宮中引起轟動,胡善圍要海棠把收到的禮物都悄悄退了,物歸原主。

曹尚宮教訓胡善圍,“你這一收一退的,拿了東西不辦事,把這些人都得罪了。”

胡善圍不以為意,“做事就不要怕得罪人——曹尚宮您得罪的人少嗎?還不照樣當尚宮。”

曹尚宮一噎,似笑非笑,似怒非怒,“如今你翅膀硬了,敢懟我了。”

胡善圍搖頭,“那有,我是在向曹尚宮您學習做事呢。”

曹尚宮抬了抬眉毛,“你這是在恭維我?”

胡善圍:“實事求是而已。”

“不要以為你說幾句好話,我就心軟。”曹尚宮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的承諾,我不會忘記。”

南京北城,英靈坊,成賢街,胡家書坊。

胡榮在賬房裡開啟一個櫥子,抱出櫥裡的上鎖的小匣子。

開啟匣子,是一摞家書,都是胡善圍每逢節日、母親的生辰忌日,還有胡榮的生日託人捎來的信。

胡榮開啟最近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的信件, “一切安好,勿念,父親保重身體,女兒善圍。”

這封信的內容和八月十五中秋節一模一樣,像公文一樣齊整,透著一股例行公事的態度,胡榮一嘆,每一封都拿出來反覆看了幾遍。

正想著心事,突然外面一陣喧譁,胡榮趕緊把家書放進匣子裡,層層鎖好,然後跑出去看發生了什麼事。

北城兵馬司的人在街頭貼告示,還大喊:“廊下的紅燈籠都撤了,茶館不準唱戲,不得有絲竹之聲,民間半月之內禁嫁娶……”

胡榮擠進人群,去看漿糊未乾的告示,原來是宮裡的孫貴妃薨逝。

自從小公主換成李淑妃教養,六局一司就知道孫貴妃命不久矣,曹尚宮早就命各局提前備下喪事用的物件,故孫貴妃一去,除了帝后的寢宮,其他宮殿一片素白。

本來貴妃的喪事早有規制,按照規矩辦就是了,可是洪武帝不僅在朝上大發雷霆,還揮著棍子,將太子朱標打了一頓。

為何?

因為當時的喪制,按照制度,庶母去世,諸子要服“緦痳”之喪,以示哀悼。

喪制分五等,由重到輕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緦麻是最輕的,穿著細麻布服裝,只服三個月就可以除服。

但是,這種制度只在“士”以下的階層執行,在正經當官人家裡沒有這個喪制,“若庶母,則無服”。只要是妾,無論是否生育,子女都不必為庶母服喪。

皇家是大明第一豪門,皇子公主當然也不必為孫貴妃服喪。

孫貴妃不同於以往去世的嬪妃,帝后對她都有深厚的感情。如今孫貴妃後事如此淒涼,別說悲痛欲絕的馬皇後了,就連洪武帝也覺得過意不去。

尤其是懷慶公主挺著小腹微凸的肚子在靈前哭泣,洪武帝覺得喪事太過簡薄,有損皇室顏面。

喪禮是大禮儀,關係重大,皇上也不能輕易改變。

於是洪武帝要禮部尚書牛諒召集儒臣開會,商議如何把孫貴妃的喪事辦得隆重一些。

搞禮儀的最怕這種臨時變制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禮部裝模作樣談論一番,結果是“為庶母無服”。

洪武帝看完洋洋灑灑的千言書,說了和沒說一樣,頓時大怒,大罵禮部官員是一群廢物,一群“迂腐俗士”,食古不化,只曉得“是古非今”,不知變通:

“喪制本就是方便人們寄託哀思的,不合人情,就要改嘛,你們動不動就以漢唐忌議喪事為由,保持原狀。可是你們不要忘了,禮樂制度出自天子,是天子制定制度,幾千年的制度要是不合情理,枉顧人倫,那就要改!否則,一切照搬舊制,朕要你們禮部有何用!”

罵完了禮部官員,洪武帝命太子朱標為孫貴妃主持喪事。

太子不肯,“父皇,庶母無服,兒臣不能主持喪事。”

帝后和孫貴妃有深厚的感情,但是太子沒有啊,何況太子連自己生母是誰都不知道,他怎麼可能為一個不相干的庶母主喪?

洪武帝揮著棍棒打太子,“你這個不孝子,你聽禮部的,還是聽朕的?”

太子打死都不肯,“父皇,喪制乃國家基本禮制,不得擅自改動。”

禮部的人見太子被毆打,連忙退了一步,“皇上,李駙馬和王駙馬都可以出面主持喪事,太子萬萬不能啊!”

李祺和王寧是孫貴妃的女婿,這是禮部能做出最大的讓步。

“狗屁!”洪武帝憤怒之下說了髒話,“你們都不準走,什麼時候商議出來一個朕滿意的結果,你們就什麼時候出來。”

言罷,洪武帝把太子連同禮部的人都關起來,連食物和水都不讓人送。

太子和禮部骨頭硬,一天一夜食水不進,也不肯讓步。

場面呈僵持狀態,誰勸都不管用,最後還得馬皇後出面去勸洪武帝,身為一國之母,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太子餓死。

馬皇後日夜哀泣,身體消瘦,胡善圍在一旁攙扶。

洪武帝一見馬皇後,就知道她的來意,說道:“梓童莫要勸朕,朕是天子,難道都不能為孫貴妃辦個體面的喪事?梓童看起來很是憔悴,速速回宮歇息。”

馬皇後還沒開口,就吃了閉門羹,有些尷尬。胡善圍忙扶著馬皇後坐下,“娘娘稍坐,微臣這就去化一枚藥丸。”

藥丸?馬皇後不解,胡善圍眨了眨眼睛,“茹司藥說過了,娘娘要按時服用人參養榮丸,保重身體。”

馬皇後聰明絕頂,立刻明白胡善圍的意思,其實就是給她找臺階,留在洪武帝這裡找機會勸諫罷了。

果然,洪武帝很是關心馬皇後,對胡善圍說道:“你還不快去。”

胡善圍在外頭慢吞吞的用開水融化養生的丸子,給馬皇後爭取時間。

可是裡頭洪武帝的罵聲越來越大,“……別和朕提太子了,他這些年都被一群讀書人圍著,越來越迂腐無能!身為儲君,凡事都應當有主見!讀書人是臣子,是治國的工具。他倒好,把臣子的話當成聖旨了!被一群讀書人牽著鼻子走,開口聖賢,閉口‘自古以來’,背了一通孝制,他自己的意見呢?二十六歲的人了,居然不能獨立思考,朕要廢了他!”

胡善圍大驚。

裡頭馬皇後道:“皇上,萬萬不可,太子乃國本,國本動搖,天下大亂。太子有錯,還可以教育,皇上親自教導,讓太子少被那些迂腐之人干擾,請皇上給太子一次機會。”

“梓童跪下替他求情,他卻不想著怎麼解決問題、不想著朕和皇后如此傷心,他要如何安慰,就知道和那群人絕食!朕要這種無能太子有何用!” 洪武帝氣急,扔了一隻茶杯。

啪的一聲,瓷杯的碎屑飛出,馬皇後恰好跪在地上,臉頰被碎片劃傷了,發出一聲驚呼。

聽到馬皇後的慘呼,胡善圍趕緊放下藥盞,跑進去檢視情況,洪武帝已經扶著馬皇後起來,“梓童!你沒事吧!”

胡善圍看著馬皇後蒼白臉頰的一絲血痕,洪武帝不想讓人看見他誤傷馬皇後,惱羞成怒,怒目而視,“來人,挖去她的眼睛!逐出宮門!”

一群人蜂擁而來,將胡善圍拖走,馬皇後正要開口相勸,卻聽見胡善圍的笑聲,心道,莫非她害怕得瘋了?

胡善圍哈哈大笑:“皇上貴為天子,居然也看不穿孝制真正的弊端在那裡,今日貴妃尷尬的葬禮只是表相,其實根源問題並不在於‘庶母無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聽說要受挖眼之刑,胡善圍心都涼透了,橫豎都是死,她決定賭一把。洪武帝惱怒太子,是因為太子沒有找到解決之法,還和一群人做出絕食這種徒勞無功之事。

而她有個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些難度,但是,也有可能救她的命。

作者有話要說:  就是要挑戰不可能~

今晚發100個紅包,恭喜讀者“zz"喜提100點大紅包。

[1樓] 網友:zz 打分:0 發表時間:2019-01-07 20:25:50

錯了是張藝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