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87、重返職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7、重返職場

那晚的遊樂就像宣紙上的經文, 行筆至此擱一半, 因為毛驤找過來了, 要沐春立刻去找他大舅馮誠。

軍令如山, 沐春擱下喝了一半的茶杯, 對胡善圍說道:“我明日再去看你,幫你磨墨, 抄完另一半經文。”

沐春去找他大舅, 馮誠將戰報劈頭蓋臉扔過去, “你自己看。”

大明南徵軍的戰報,右將軍西平侯沐英表現智慧神勇,風頭已經蓋過了主帥潁川侯傅友德和左將軍永昌侯藍玉。當然還有他弟弟沐晟, 少年英雄, 已經隱隱有父親沐英年輕時候的鋒芒。

沐春早就習慣心眼偏到胳肢窩的父親, “上陣父子兵,看來南徵軍很快就能班師回朝。”

馮誠恨鐵不成鋼,“皇上派我去雲南守城, 我要你一起去。他們栽樹, 我們撿果子,把城池守好了一樣立功。你把羽林右衛的差事交代一下, 明日就隨我出征。”

沐春知道大舅給他製造機會,甭管大舅動機如何, 加入南徵軍對沐春的前途是有利的。

時間緊急,沐春沒有時間找胡善圍道別,他寫了一封信, 要時千戶送過去,然後召集人馬,他的班底無外乎是以前怪石嶺的土匪、盩厔縣的土匪還有鷹揚衛的紈絝軍二代,總之,都不是什麼正經人。

不過,經歷了第四次北伐的洗禮,這些人戰死了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已經成為真正的軍人了。

沐春給他們選擇:繼續在京城當禁軍,或者跟著他南征。

盩厔縣土匪頭子陳瑄第一個舉手說道:“我去南征,我家本是成都衛指揮使,經常和邊界那些少數民族打交道,我熟悉那裡的風土人情,略通幾種語言,可以助大人一臂之力。”

陳瑄是犯官之後,家族捲入胡惟庸謀反案,他如今東山再起,封了千戶,必定要繼續進取,復興陳家。作為軍人,還有什麼比戰功更快升職呢?

鷹揚衛的舊日部下也舉手:“我也去,聽說那裡的女人很美,還光著腿穿裙子,不穿褲子。還有個地方是女人當家,如果看中某個男人,就請到帳篷裡過夜,借種生子,白吃白喝,第二天拍屁股走人,都不用負責。”

聽說還有這等好事,撩撥得眾人紛紛舉手,表示同去同去。

果然物以類聚,上樑不正下樑歪,跟著沐春混的都不是什麼正經人。南征誓師大會很快跑題了,在眾人談論熱情好客的苗疆女人中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一場團結的大會,這是一場勝利的大會!

次日,胡善圍去了書房抄剩下的半篇經文,發現書案上有封信,一看信封上狗爬過般的字跡,就知道是沐春。

小宮女海棠說道:“這是時千戶昨晚半夜送來的,說無關緊要,不要吵醒胡司言,第二天起來再看。”

胡善圍用竹刀挑開信封,開啟一看,是沐春南征的訊息。一看天色,此時應該已經出發了。沐春知道她因前塵之事,最不願出征送行,傷離別,故要時千戶不要吵醒她。

胡善圍看著攤開的半篇經文,好容易靜下來的心又亂了,遂合上宣紙,封存到了匣子裡。心想,剩下的一半經文,等沐春回來磨墨再抄。

傷筋動骨一百天,胡善圍並沒有休息那麼久,因為春天一到,親蠶禮就要開始。

大明宮廷三大節,冬至,正旦和上元節,前朝是官員大朝會和宴會,後宮是四品以上誥命夫人的大朝會和宴會,以表皇家威儀,絲毫不能出錯,但這三大節後宮都是前朝的附庸,唯有親蠶禮是唯屬於皇后母儀天下的重大禮儀。

況且為了方便採桑,建立蠶房,親蠶禮地點不在後宮,而是在宮外的東郊,這又增加了難度,尚儀局的崔尚儀請旨出宮,找到行宮裡的胡善圍,要她幫忙主持安排東郊親蠶壇準備事宜,胡善圍身在宮外,隨時都可以去親蠶壇視察情況。

前年正旦大朝會,胡善圍也被崔尚儀邀請幫忙引導命婦覲見馬皇後,期間發生了西平侯夫人耿氏體力不支眩暈的風波,胡善圍安排妥當,有驚無險的過去了,崔尚儀很是欣賞她。

在行宮“養病”快兩個月,胡善圍覺得無聊,也想快些恢復差事,親蠶禮是大事,如果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的回宮,她臉上有光,也能得到馬皇後的看重。

胡善圍開始摩拳擦掌,嘴上卻說道:“多謝崔尚儀的信任,下官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樂意幫忙,不過,下官是尚宮局的人,這事需要曹尚宮點頭。”

在官場上混,越級是大忌。胡善圍並沒有被這塊天上掉的餡餅砸暈了頭,凡事還是要按照規矩來。

崔尚儀笑道:“論理,本該先問曹尚宮的意見,但考慮到你大病初愈,不能勞累,我就先來看看,如今見你容光煥發,氣色正好,就邀請你幫忙。等我回宮,一定向曹尚宮開口借人,定不會讓你為難。”

胡善圍點點頭,問道:“皇后娘娘近日身體如何?”

崔尚儀說道:“冬天著實不太好。不過,自開啟春,天氣暖和了,皇后娘娘身體日漸好轉,現在日頭好的時候,還能去御花園轉一轉。”

胡善圍聽了,很是高興:“真是太好了。”

崔尚儀是搞禮儀的,長得漂亮,性格溫和,又會說話,不像曹尚宮似的動不動擺出官威,總是噎人。崔尚儀提出的要求,一般人都不會拒絕。

崔尚儀回宮,拿著厚重的禮單去見曹尚宮。

曹尚宮是馬皇後的最親信的人,什麼好東西沒見,瞥了一眼禮單,放到一邊,“無事獻殷勤,說吧,什麼事。”

崔尚儀臉上掛著笑容,“這不下個月皇后娘娘要辦親蠶禮,親蠶壇在東郊,後宮往返不方便,不過那地方離著鐘山的行宮近便,胡司言在那裡養病,所以想向曹尚宮借她一用。”

曹尚宮把禮單往崔尚儀那邊一推,“既然你要用她,給我送禮作甚?辛苦的又不是我。”

崔尚儀把禮單推回去,“她是曹尚宮培養的人才,這是尚宮應得的。”

這下曹尚宮沒有推辭,“你若不嫌她粗笨,儘管去用她。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胡善圍做事的確幹淨利索,但也很會得罪人,你小心引火燒身。”

胡善圍那有你曹尚宮能得罪人啊!這宮裡的女人,除了皇后,就沒有誰沒被你曹尚宮擠兌過!

崔尚儀心下雖如此想,嘴上卻說道:“有本事的人那個沒點脾氣呢,要把事情做好,得有點威風才行。何況咱們女官奉命行事,只要佔著理,就不怕得罪人,胡司言替我尚儀局辦事,尚儀局就是她的靠山和後臺,儘管放手去做。”

曹尚宮佯做生氣,“你既然那麼喜歡胡善圍,等她辦完親蠶禮回宮,把她要到尚儀局便是。”

崔尚儀連連擺手,“曹尚宮栽培的人才,我豈敢橫刀奪愛。”

男耕女織,是幾千年中原文明的基礎。

每年開春,天子親耕南郊,皇后親蠶北郊,歷朝歷代帝后皆是如此。

洪武帝要帶領著文武百官,太子親王等親自下田,扶著鐵犁耕幾行地。馬皇後則要帶領皇室公主和內外命婦去採桑,喂蠶,以顯示皇室重視農耕和蠶桑。

大明的親蠶臺設在東郊,壇高二尺六寸,四面皆有臺階。東邊有高二尺四寸的採桑臺,臺的左右植有桑樹。

壇邊左右有廂房數間,這裡住著十個負責養蠶的蠶婦,並有後宮專門負責女紅的尚功局兩位女官輪流來這裡督促監督十名蠶婦。

欽天監選擇了吉日,今年定在二月十八。應天府在民間挑選去年德高望重的養蠶高手,稱之為蠶母,送到親蠶壇居住。

工部備好鉤箔、框架等養蠶工具送到親蠶壇。

應天府又將蠶種和鉤筐等工具帶進宮,呈給洪武帝觀看,洪武帝點頭後,將這些東西從西華門捧出來,裝進五彩斑斕的肩與裡,一路還要教坊司的人奏樂,就像嫁新娘子似的,一路吹拉彈唱,圍觀者甚眾,送到親蠶壇的蠶室。

這就是禮儀的教化之用,和皇帝下地農耕一樣,用隆重繁瑣的儀式感,將重視桑蠶的風氣潛移默化的融入百姓的意識裡。畢竟穿衣吃飯,是國家的根本。

一切準備完畢,由應天府選□□的蠶母帶著十名蠶婦在蠶室日夜勞作,進行育種,照顧爬出來的蠶寶寶們。

其實程式並不複雜,比後宮大朝會簡單多了。

麻煩在於一個蠶種,一個籮筐都需要工部和應天府配合,把這些東西要齊活了,還要反覆檢查,因為馬皇後會用到這些粗笨的農具,不能出差錯。

胡善圍每天都乘坐一頂四個女轎伕抬的青帷轎子來到親蠶臺,督促進度,嫌棄工部送的框架不結實,穿戴官服官帽,親自去工部調換新的!

工部有史以來首次有女官上門,當然,是在錦衣衛的保護下走進工部的大門。

大明的工部,是個多災多難的部門。和大明兵部尚書吳琳這個來自湖北黃岡聰明油滑又清廉如水的“九頭鳥”不一樣,吳琳是罕見洪武帝沒有被清算貶斥的大臣,一直幹到退休。

但是工部尚書是個被詛咒的職位,去年,也就是洪武十四年,工部尚書薛祥因包庇親戚犯罪被洪武帝當眾廷杖,被錦衣衛活活打死了!

現在工部尚書叫做趙俊,由於前任死的太慘,趙俊看到錦衣衛的飛魚服,繡春刀,就莫名腿腳發軟,心驚肉跳的。

趙俊請胡善圍坐下,上茶,“請問胡司言所為何事?”

胡善圍對紀綱使了個眼色,“搬上來。”

紀綱搬著一個裝竹筐的框架,掄起大長腿一踢,木架碎了一地。

胡善圍撿起地上的木榫條,古時傢俱不用釘子,大多是木條的榫卯結構來構建,“趙大人,框架的榫卯結構做的不嚴實,親蠶禮那天蠶室命婦眾多,推搡之下容易出事,恕我不能要了,請趙大人命工匠做了新的送來,到時候我會親自驗收。”

女官貌美如花,錦衣衛凶神惡煞。而這個女官居然能夠把錦衣衛指使的團團轉,前任的慘死,讓趙大人對錦衣衛有畏懼之心,連忙說道:“重做是應該的,是底下人失職,三日之內,必定做好送過去。”

胡善圍說道:“那就麻煩趙大人了,告辭。”

狐假虎威這一套挺管用。回到行宮,胡善圍對紀綱表示感謝,紀綱有些不好意思,“我今天故意裝兇,其實我平時沒那麼兇的,整個錦衣衛,我最善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工部送來新框架時,應天府剛剛選出了蠶母王氏。王氏是個中年寡母,民間養蠶高手,相貌端正,氣質溫和。

胡善圍擺了酒,請蠶母王氏赴宴,王氏不卑不亢,任由海棠給她佈菜斟酒,胡善圍問一句,她就答一句,從不縮手縮腳。

“江西人……戰亂跟隨相公逃難到南京江寧縣,相公死得早,無兒無女……立志不嫁,養蠶為生,如今日子還過得去……”

應天府選蠶母,是就近原則,從所轄的上元、江寧、句容、溧陽、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縣中做出選擇,每個縣推薦一個養蠶高手為候選人,送到京城,然後由應天府尹做出終極選擇,定下一婦人為蠶母。

由於蠶母是親蠶禮的重要角色,不能出差錯,應天府尹選擇蠶母時,除了養蠶的手藝以外,還要考量其相貌、氣質、談吐、應答、反應能力、身體狀況等等,千萬不能在皇后娘娘和眾誥命夫人面前露了怯、失了禮,親蠶禮一旦出了差錯,應天府尹的烏紗帽不保。

胡善圍做事認真,親蠶的工具親自查驗,參與的人選也是如此,負責引導命婦的女官宮女都是自己人,知根知底,經驗豐富,不用擔心她們,但是蠶母是外頭來的,胡善圍有些不放心,故設宴暗中觀察。

一場宴會下來,蠶母表現尚可,看來應天府尹的眼光不錯,此人上得了檯面,且層層選拔摸底過了,出身是清白的。

胡善圍放下心來,開始傳授親蠶禮蠶母的禮儀。

“你這些天帶著十位蠶婦育蠶養蠶即可,其他的事情都由我負責。在皇后娘娘親蠶禮的那天,你只需做兩件事即可。”

胡善圍將蠶母引到蠶室,“皇后娘娘帶著命婦採桑臺上採桑葉,尚功局的宋尚功會將框裡的桑葉送到你手裡,你將桑葉切割,分給皇后和眾命婦,她們拿去喂蠶寶寶,喂完之後,會有尚儀局的女官把你引到外面,和命婦們一起行叩頭禮。你的任務就完成了。”

蠶婦說道:“所以,我的任務只有兩個,一個是切割桑葉,二個是磕頭。”

果然是個聰明人,胡善圍點頭,“是。完成這兩項任務後,皇后娘娘會在採桑臺設宴,兩品以上的命婦坐在臺上,三品以下,還有你坐在採桑臺下領宴,喝酒吃飯,會有教坊司女樂奏樂歌舞,吃完飯,皇后娘娘就要回宮,你和命婦們一起行四拜禮即可。”

蠶婦數著手指頭,“切割桑葉、磕頭、坐下喝酒、四拜,結束。我記住了,多謝胡司言提點。”

“就是這樣。”胡善圍笑道:“你先在這裡熟悉環境,待會有宮人教你如何磕頭,如何四拜。”

胡善圍走後,蠶婦拿起案上一把切桑葉的刀,驀地收起了謙卑的笑容,目光如冰!

作者有話要說:  善圍姐姐重返職場第一站打響了~

今晚送100紅包,還有一道歷史題:親蠶禮起源那個朝代?

a夏 b商 c周 d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