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大唐魔術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書信定嶺南(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書信定嶺南(一)

隋文帝大表讚賞,追封馮寶為正一品譙(qiao)國公、廣州大都督,冼夫人為正一品譙國夫人,嶺南領軍中郎將,並親自下詔讓冼夫人按照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宰相的規格在嶺南開府建衙。可以自由任命嶺南官員,授予官職印信,可以調動嶺南六州軍馬及南越諸俚獠各部族族兵,若遇危急,可以便宜行事,不經上報朝廷,就可以代天子以征討四方。賞賜冼夫人駟馬安車一乘,給鼓吹一部,並旗幟旌(jing)節前後各一部,巡撫地方。冼夫人出行時,四匹白馬拉車,僅次於皇帝的五匹白馬拉車,前後旌旗招展,鼓樂齊鳴,恍如皇帝親臨,聲勢浩大。

大隋以詔書的形式肯定了嶺南馮家對嶺南地區的統治和國中之國的地位。嶺南馮家的勢力自此也達到了鼎盛,威服整個嶺南。

隋仁壽二年(公元60年),冼夫人病逝,享年九十一歲,隋朝授予其諡號誠敬夫人。

大唐武德四年,冼夫人的孫子,嶺南馮家家主、高州刺史馮盎(ang)以所轄嶺南六州歸降大唐,大唐太上皇李淵加封馮盎大唐正一品越國公,上柱國,廣州大都督,繼續掌管嶺南大小事宜。

太極宮,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於龍椅之上,永安王李玄則站於御階之下的朝堂之上。

李世民向李玄問道:“有大臣奏報嶺南馮家反了,永安王你怎麼看?”

李玄回答道:“啟稟陛下,從大唐四年,嶺南馮家攜嶺南六州歸降我大唐以來,關於嶺南馮家謀反的傳言,就時有發生。如今已經是貞觀三年了。十餘年來,如果嶺南馮家要反,早就反了,我大唐南方也必然是戰亂再起,狼煙遍地,可是如今我大唐南方依然安穩,嶺南馮家也沒有任何謀反的跡象。因此臣以為嶺南馮家並沒有謀反,一切都是謠傳。”

李世民面露擔憂的說道:“永安王,嶺南馮家在嶺南的勢力太大了,對我大唐南方的威脅也太大了。我大唐北有突厥大敵,南有嶺南馮家控制嶺南六州,可以威脅我大唐整個南方。面對強大的突厥,我大唐不能兩線作戰,分兵應對,因此朕想先平定嶺南,再全面對抗突厥。永安王,你覺得如何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玄思考後,回答道:“臣認為此時用兵嶺南是十分不明智的。我大唐如今最大的對手是突厥,而卻不是嶺南。嶺南馮家經營嶺南三百餘年,根基穩固,境內百姓擁戴、支援。如果我大唐貿然進攻嶺南,必然會遭到嶺南馮家和嶺南百姓的全力抵抗的,到時候,我大唐不但會軍隊死傷慘重,而且深陷與嶺南的戰爭之中,而無法脫身,更遑論全面對抗突厥了。

嶺南氣候惡劣,植被茂密,瘴氣遍佈,我大唐軍隊進攻嶺南必然有諸多的不適應,而嶺南則既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又以逸待勞,以近待遠。

再者,眾所周知,我大唐南方二十餘萬精銳,因為多年屯田,訓練已經荒廢。如若我大唐有心平定嶺南,則必然要從駐守大唐帝都長安城的十二衛大軍中徵調精兵猛將,前往嶺南。千里跋涉,再加上嶺南瘴氣叢生,即使取勝,我大唐也必然損失慘重。

因此,臣認為大唐此時不能出兵征剿嶺南。”

大唐皇帝李世民面露不甘的說道:“難道我大唐就只能讓嶺南馮家在嶺南做他們的土皇帝?放任他們威脅我大唐而不管嗎?”

李玄思考後,緩緩的說道:“啟稟陛下,我大唐也不是沒有辦法治理嶺南。”

“哦,什麼辦法?”大唐皇帝李世民略顯興奮的問道。

李玄回答道:“陛下,我大唐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步在嶺南推行土司制度。既然朝廷如今沒有能力控制嶺南,那麼臣以為我大唐朝廷不如就順水推舟,任命馮盎為嶺南大都督,承認嶺南馮家對嶺南的統治,但是我大唐承認他們嶺南馮家對嶺南的控制,這不是沒有條件的。我們的條件就是嶺南馮家必須派遣他們的世子馮智戴到我大唐帝都長安來,到我大唐朝廷上任職,而且嶺南要每年向我大唐進貢,服從我大唐兵部的徵調;

第二步則是改土歸流,待我大唐集中精力打敗了突厥,國力強盛之後,則在嶺南實行流官制度,以朝廷委派的官員逐步代替嶺南馮家掌控整個嶺南地區,從而徹底完成我大唐朝廷對嶺南地區的全面掌控。”

李玄的提議,讓大唐皇帝李世民欣喜不已。他當即採納了李玄的建議,特派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掩持節前往嶺南傳達詔諭。

經過兩個月的艱難跋涉,李公掩來到了嶺南馮家,向嶺南馮家家主馮盎宣讀了大唐皇帝的詔諭:“茲加封廣州大都督馮盎為嶺南大都督,總領嶺南大小事務,統領嶺南六州軍馬及諸俚族首領、族兵,為大唐鎮守南疆。”

馮盎向大唐皇帝李世民遙拜謝恩。

李公掩則趁機將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親筆信遞予了馮盎,馮盎開啟一看,只見上面寫道:

“自朕登基以來,屢有小人向朕稟報,說嶺南馮家謀反了。朕從來都不相信。朕知道嶺南馮家在嶺南威望很高,嶺南的百姓生活也比較安穩,對你們嶺南馮家也十分支援和擁護。如果你們真的謀反,朕的大唐平定你們嶺南,必然是十分的容易的,但是發動戰爭,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只能苦了百姓,尤其是嶺南的百姓。這一點你們嶺南也是十分清楚的。

一旦戰爭開啟,就會死很多的士卒,死很多的將官,害的他們的妻子成為寡婦,孩子成為孤兒,父母無人贍養,戰爭得不到任何的好處,但是卻讓大唐和嶺南都失去很多。這樣的事情,朕是不願意看到的,我想你們嶺南馮家也是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嶺南還是由你們嶺南馮家掌控吧,朕會認可你們對嶺南地區控制的合法性的,但是朕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那就是你們嶺南必須向我大唐表示臣服,派遣你們的世子馮智戴到我大唐朝廷做官,並每年向我大唐進貢,服從我大唐兵部的兵力徵調。至於嶺南內部的事情,還是由你們嶺南馮家代朕處置吧,朕管不到,也不想管。

朕的想法,希望你們嶺南馮家能夠好好考慮,細細斟酌。合則兩利,戰則俱傷,朕相信你們嶺南馮家會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覆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