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南明風雨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0節 蛙跳作戰——不屈之節(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0節 蛙跳作戰——不屈之節(二)

我想我也應該學學這些人,站直腰,寫我想寫之文,說我想說之話。

幾人酒過三巡說起近年舊事一個個相對唏噓,候方域也才知道,原來這江浙一帶血性之士如此之多,自己這兩年躲在家鄉,閉了氣息確顯可笑之至。心裡感嘆之下詳細問起。

戴之俊做為吳勝兆的幕僚知之甚詳,遂由他予以解說“說起來,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也確是令人振奮,可也令人為之扼腕空嘆,那還是去年十月間的事……。”

1647 年冬,浙江寧波、鄞縣等地發生了所謂“五君子翻城”之役。當時華夏、王家勤、屠獻宸、楊文琦、楊文瓚、董德欽、董志寧等人均被押在寧波城之中。

1646 年清軍渡錢塘江南下,他們過去均為魯監國臣下,趁清軍主力一部分撤加北京,一部分轉入福建、廣東等地,浙江駐軍相對較為單薄之時,聯絡舟山的明肅虜候黃斌卿以以及四明山中的王翊、李長祥等義軍首領一起發難,打算克紹興、寧波。

打算先由王翊、李長祥等部率義軍前往襲取紹興,得手後即與黃斌卿海師合攻寧波,再由華夏等人在寧波城內秘密聯絡海道孫枝秀麾下的中軍遊擊陳天寵、仲謨二人所率兵丁加之王家勤所招集的三千來人裡就外合拿不寧波。起義的時機定於十二月初四日乘清浙江巡按御史秦世禎移駐天台,各官到渡口送行,城中無人料理之際,內外並起,一舉攻克寧波。

“……不料此事不知為何被那鄞縣謝三賓狗賊所知,於十一月間向分守寧紹臺道陳謨告密,秦世禎得知後急調近處兵馬,又從杭州調來給博洛補幾的佛郎機大炮數十門,魯密銃更以千計,攻之大蘭山、東山、管江各義軍山寨。定海總兵張傑亦奉命率部突襲大蘭山,王翊李長祥二人率部倉促轉移,最後還是為慕容兄相助才在這裡站下腳來。”

“噢!我明白了,怪不得那島上那幾位均感念你的好處。”候方域向慕容卓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綠林道上,傷一枝損百枝,如此小事何足道哉。”慕容卓謙道。實際上這太湖湖心島上的吳日生等人均為慕容世家的弟子,一直以來就在慕容世家的支援下從事反清事務,只是此事卻不足為外人道哉,而且這次慕容卓的目的是把這江浙一帶給個攪個稀亂,然後帶了家人、朋友南下神州城去。

“再後來待那各處義軍散去,那巡按御史才於十二月初二按所得書揭和書信按名捕之,如此以華夏、王家勤為首之人一一落網,無一逃脫,那肅虜伯所發大兵亦因韃子有了準備無功而返。”

“說起來真真氣煞人矣,華夏義士被捕後抵死不招,現還關在寧波大獄之中。一同被拿的還有那屠獻宸、董德欽、楊文琦、王家勤、楊文瓚等義士,現均在寧波大牢受苦。倒是那個狗賊謝三斌卻吃巡海道孫秀枝拿了下獄中,把他打成同逆之人,有人猜是孫秀枝圖謀他的財產,後來卻是華義士叱之行同狗彘,只知日夕在家享用,唯千金購得美姬行樂,此等豬狗之人如何會行好事。如此三賓那狗材才得倖免,聽人言之歸家方知呼華義士為‘長者’‘長者’,此事我等亦是引為前車,故此次吳提督所行之事唯密之重也。”

“候公子,今日之事還有一言可聽之,當解你我心頭之惑哉!”慕容卓在一旁端起酒杯只說了這麼一句讓候方域弄不明白何意之言。

戴之俊似是有意無意看了慕容卓一眼繼續道:“那華義士在堂上受刑之時被問及‘無鄉紳謀邪?’華義士答曰‘悲夫,何言之苦也!大明無鄉紳久矣。即有亦膏腴潔衣,多買田產為子孫計耳。否則擁姬妾傲物取快一時,如與大明結沒世不可解之仇矣。安得鄉紳?只苦這幾個秀才為著明倫堂三字丹心耿耿,刻不能昧。一戴紗帽,狼心狗行,無復人理。’”

候方域頓時侊然大悟,這慕容卓哪裡是受這幾人蠱惑帶他幾人來見自己,分明是以身份來向自己說明,此時的鄉紳只怕全是些毫無忠勇之人,倘若這些人不能用之,不正是那是自己和個辯的鄉紳、工商各人更具忠勇事的後果麼。候方域作為一個大明士,當然不會因為慕容卓這樣的做法就改變自己的觀點,不過要說全然不為所動的話那也不盡其然也。

趁此就著一篇話語就了卻了幾段殘語,送走了諸人。一時之間二人心情均不能平復,慕容卓和候方域立於船頭之上,迎著凜冽的寒風俱都默默不語。

“慕容賢弟,你心裡有話不妨直說出來,你我二人也好駁個真理出來。”

“哼!你聽得進去麼?你相信你那一套濟世的學問,我慕容卓卻是不信,以前我沒到過那個地方之前,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可是現在不同了,我今日叫那幾人來的目的想來候公子你也很清楚,我希望我帶回神州城去的不是一個和某些人一樣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現在對於候公子和貴夫人我只是順帶一角公文,如若真到了神州城候公子有那麼個想法的話不妨對我及早言明,否則別怪在下到時就是翻臉不認人。”

慕容卓說完氣哼哼的回艙中去了,他一直不明白,那個嶽大傻子幹嘛為了這些人大動十戈,人家就看不上你那套東西,真是的何必呢!

其實大家想想,嶽效飛孤身一人來到這個亂世,能有多少“熟人”,可說的話這個候方域還算得上是一個,歷史書上又能有幾人的“青史”難免掛一漏萬,所以他所知道的無非就是那幾個人,這個就是對曾經有過的日子的一種念想,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