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南明風雨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0節 虎躍作戰-之 馳騁千里 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0節 虎躍作戰-之 馳騁千里 八

訊息很快傳到了南昌城。這一天晚上巡撫章於天和巡按董學成兩個正坐在家中吟灑行樂。雖然降了清廷,雖然是留了辮子,便對於飲酒行樂的方式,絲毫未有改變。

一盤圍棋,兩種小點幾盤小菜構成了一個閒適的舒適午後,如果不是一旁蠅蠅轉動著的風扇的話送來了陣陣涼風話,這完全是一個舊式的所謂文人老友相聚的午後。一旁靜靜佇立著幾個家丁,侍女。

“章賢弟到底是棋高一招啊,老朽是萬萬不及……”

“呵呵,董兄實在是客氣,承讓、承讓,來來你我共盡此一杯。”

一杯酒下肚,將就著收卻棋盤,擺在正中的的小菜開懷暢飲。他們怎麼能不高興呢,那金聲桓不顧暑熱向汀州進軍,將來他若勝了,這功麼大家分一分,如若不幸敗了卻不是他金聲桓的本事差勁麼!

“老弟說來還是你棋高一招,否則又怎麼促得那魯鈍之人前往汀州哪。”

“哪裡、哪裡如若真被那廝攻下汀州,將來的督促之功全在吾身此呢!”

“哈哈哈……”

在這悠閒的午後的棋局裡,兩個人歡聲笑語,只是小小的一封奏摺,只是派了一個精明的師爺,一切盡在他們掌握之中。官呵!中國的治國的文人們哪,他們的謀略呵!我是怎麼也弄不懂得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在他們正說到興頭上的時候,管家匆匆來到章於天身旁,在他耳旁低聲道:“老爺,總兵李元度來訪。”

章於天微微沉吟了一下道:“即是如此,董兄咱們何妨便一同見見。”

董學成饒有興趣問道:“見誰啊?”

章於天故做沉吟道:“那個李元度突然來訪,不知所謂何事”

董學成明白,這是章於天在迫他表態呢。當下微微頜首道:“見見也好,看他們能玩出什麼花樣。”

“哦,屬下李元度向兩位大人請安。”

章於天點點頭:“劉總兵你不專心你的南昌防務,卻跑到我這裡來所謂何事?”

“稟兩位大人得知,撫州方向的總兵李士元部已經幾天沒有訊息到來,屬下運往前敵的軍糧,器械亦為人半道劫持。”

“呃,有這等事?”董學成知道這南昌附近一向安靜,從無如此膽大的毛賊,連軍糧器械都敢下手。

章於天忙問道:“那可曾知是何人所為?”

李元度恭聲道:“回大人話,屬下也曾查問逃回來的人,他們眾口一致都說敵軍騎乘怪車,手中火器十分厲害。隨行斷後的兵將至此時亦無一個得回。據屬下所知只有福建敵軍有此怪車,不過他們那裡亦從未聽說過如此厲害的火器。”

章於天和董學成兩個頓時深感不妙,不禁面面相覷。

“據你想,我們該如何是好呢?”兩個文官聽說有如此厲害的對頭出現,心中都有些害怕,一齊問李元度。

“據屬於想如若是福建敵軍的新軍前來,他們恐使得是圍魏救趙之計,意圖威脅南昌,迫提督大人自汀州回來,如是敵軍恐只是勢大,軍力未必強勁,只怕敵軍以我軍此地兵少,傾力來攻,以其新近編練而成的新軍來攻,那……咱們就絕不可掉以輕心,一個不慎,只怕這南昌城就此失守也說不定。”

李元度話才說完,董學成已經有些慌了,嘴裡驚道:“即是如此,我等如何是好!”

“劉總兵只怕有些危言聳聽吧,我雖為文官對於打仗之事不大清楚,不過我也曾聽說閩地敵軍編練新軍不過只有兩萬餘人,而我南昌有守軍四萬,況背倚堅城有何可懼。”

李元度一聽他的話,知道他懷疑自己另有所圖,不禁面帶冷笑道:“大人有所不知,閩地唐王編練新軍在下並不畏懼,給縱是敗得一陣在下馳往他處便了,兩位大人又哪裡去呢!再說對方火器犀利,只怕不是閩地唐賊的新軍,要是去年冬上大鬧江南的岳家軍來了,那就真的是大事不妙了!”

“岳家軍……”兩個文官心中具是一驚,聽南京方面訊息,去冬來自閩地的一支不滿萬人的軍隊,大鬧江南,不但取了浙東地方,而且將官方財物搜括一空。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他們卻並不要地盤,只是將寧波丟給了唐藩手下,蘇、杭交到朱以海手中。到底這岳家軍隸屬誰家時至今日尚無定論。只是其軍力之強,歷觀眾軍無出其右者。這一次連章於天也慌了,一萬對十萬,尚且把江南給攪了個天番地覆。這岳家軍真要到了這裡,那後果可就難以想象了。

章於天不說話,卻拿眼色勾著董學成,董學成知道他的意思讓自己示好。

忙離了坐,來到李元度近前扯住他的衣袖道:“來,劉總兵坐下說話,此事咱們可需從長計議才好。”

李元度坦然落坐,從容道:“兩位大人,此事卑職並非是有意來報憂,只是卑職所料不錯的話,只怕大禍就在眼前呢!”

兩個文官此時都被李元度唬得的面如土色,他們雖然職高位重,可著面臨刀兵之災的時候,還是聽聽人家武將的說法,於保命、保家都是有利無禍的。

李元度抱拳道:“只怕此事只得請三王的兵馬前來,方可抵禦,只是卑職職務低微,所言只怕三王置若罔聞,到時南昌危矣!我等俱危,故此卑職一聽此訊息,先來知會二位大人,請二位大人示下,此事如何道理才是!”